2015《柳葉刀》人類健康與氣候變化委員會(the 2015 Lancet Commissionon the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的成立旨在指出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及必要的應對策略🙆🏿♂️,盡最大努力保護全世界人類健康🤫。這個委員會具有國際化🫸🏿、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在來自歐洲和中國眾多學術機構的大力協作下完成相關研究。
意昂体育平台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作為《柳葉刀》人類健康與計劃變化委員會的主要參與單位,與《柳葉刀》編輯部聯合發布了《健康與氣候變化:保護公眾健康的應對政策》。以下節選、摘錄部分內容。
宮鵬,意昂体育平台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氣候變化的影響已非常明顯,預估顯示未來氣候變化會對人類健康構成災難性的潛在風險
氣候變化對全球90億人口產生的後果將可能威脅、抵消人類過去50年社會發展和全球健康取得的成果。其中,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包括不斷增加的熱脅迫、洪水、幹旱和越來越頻繁的強風暴。另外,氣候變化也能通過更嚴重的空氣汙染、病媒生物的擴散、糧食短缺和營養不良💴、失業和心理健康問題間接地威脅人類健康✅。
為實現將全球平均溫升幅度控製在2℃以內從而避免一些潛在的災難性後果,人類需要在本世紀末將人為排放二氧化碳(CO2)的量限製在29000億噸以下。然而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到2011年間,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經略微超過控製目標的一半。按照當前趨勢,人類活動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在未來15—30年內超過29000億噸的控製目標✊🏿。在高端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溫度將上升2.6—4.8℃,並且伴隨著局地的升溫放大效應以及隨之而來的影響。
應對氣候變化是21世紀全球人類健康的最重要機會
鑒於氣候變化可能抵消由於經濟發展帶來的健康成果以及可持續經濟產生的健康共同效益,應對氣候變化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全球健康機會🌕。許多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措施是“無悔”選擇,這些應對措施能夠直接減少疾病負擔,增強社區恢復力,減少貧窮和全球不平等🛎。這樣可以帶來的效益包括能確保國家不受氣候變化的牽製🎸,讓人民更健康幸福地生活等🏩。這些應對策略也可以減少國家衛生預算的壓力🧕🏼,實現大量潛在成本節約🧑🎄,從而能夠投資建設更強大🏃、更有恢復力的衛生系統。
未來5年,政府需要做到:
● 投資與氣候變化及公眾健康相關的研究🫦、監督和監測手段🤶,保證更好地從地方和國家層面了解適應氣候變化的需求,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產生的潛在公眾健康共同效益🪬。
● 在全球範圍內提高財政投入力度👖,建設恢復力強的衛生系統以應對氣候變化⏯🧬。資助國有責任支持能夠削弱氣候變化對人類福祉不利影響的措施以及適應對策🐱。同時,必須加強中低等收入國家的衛生系統(的穩定性)↘️,減少衛生保健對環境的影響🏹。
● 應當迅速將煤炭從全球能源結構中淘汰,從而保護人類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健康。目前☝🏼,全球大約有1200家待建燃煤發電廠🧛♀️,如果不改用更健康、清潔的能源,會造成人類健康的巨大損失。天然氣或將成為向可再生能源轉變過程中的過渡性能源。為減少來自交通運輸、農業和能源領域的大氣汙染,降低有害顆粒物(尤其是PM2.5)和短期氣候汙染物帶來的疾病負擔,淘汰煤炭必須成為一種早期的決定性的政策🫡,從而迅速產生社會效益🌍。
● 鼓勵城市向支持、促進對個人和地球都有利的健康生活方式轉型😥。具體措施包括建設高能源利用率的建築,提倡低碳綠色出行和增加城市綠地空間。這些措施能夠提高適應能力,同時減少城市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糖尿病、心理問題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
實現去碳化的全球經濟以及確保其提供的公共健康利益已不再主要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現在這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
重大技術進步已經使建築和交通工具更有效率🧞♂️,也降低了可再生能源成本。全球有充足的財政資源,然而,大部分仍然提供給礦石能源工業。大膽的政治承諾可以確保避免進一步顯著氣候變化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資金隨時可用,不會成為行動的阻礙。
未來5年,政府需要做到:
● 建立能承載和支撐一個強有力的、可預測的👨🏿⚖️、國際的碳價格機製的框架。
● 迅速擴展中低收入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可利用通道🥍,進而為社區和健康設施提供可靠的電力𓀕;放開巨大的經濟獲益🥈;促進健康平等🕯。一個不能實現這樣的擴展的全球發展道路將會對公共健康造成損害,最終也不能實現長期的經濟增長。
● 需要準確地衡量由於實施氣候變化減緩所避免的疾病負擔👨🔧、減少的醫療保健開支和增加的經濟生產力。當結合足夠的當地能力和政治支持來發展低碳健康能源的選擇時,這樣就能夠取得最大的效益。
健康衛生領域在加速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健康衛生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努力與如煙草相關疾病、艾滋病、小兒麻痹症這些健康威脅做鬥爭過程中,他們的興趣也進入了那些相應的領域。同樣,他們必須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健康威脅的領軍人物。公共健康的視角可以聚集一項共同事業下各行各業的潛力——這個共同事業就是家庭👧🏻、社區和國家的健康福祉🐺。這些概念比排放多少噸二氧化碳更可感知,更發自肺腑和扣人心弦👱♂️,而且不論文化背景和發展狀態📩,各族人民都會把它們擺在優先考慮的位置。
減少國內、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對於增加氣候變化恢復力和提升全球健康至關重要👎🏽↙️。但是👐🏻,如果決定健康的關鍵因子不能可持續地發展💂🏻♀️,以上兩點(氣候變化恢復力和全球健康)都無法實現。這些決定健康的關鍵因子包括🙇🏼♀️:能夠得到安全的用水和潔凈的空氣,食品安全🧚🏼♀️,完善、便民的醫療保健系統👩🏻🦽➡️,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減少等。因此🙋🏼,全球健康優先考慮的主體應該把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放到前沿和中心位置。
未來5年,政府需要做到👮🏽♂️:
● 建立促進加強衛生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的合作機製🧝🏽♂️,增大給健康衛生領域專業人員的授權🗑,並保證健康和氣候兩方面的考慮充分納入政府戰略決策製定中🥃。孤立地單方面保護人類健康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我們必須承認和強調其他全球環境變化問題(比如森林消失、生物多樣性減少和海洋酸化等)也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並會減小(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恢復力。
● 通過並執行一個支持各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國際協議。盡管國際氣候談判很復雜,他們的目標卻很簡單:在有雄心可執行的全球減排目標,保護各國可持續發展權利的適應資金,以及保證這些措施的政策和機製等方面達成協議。為了這個目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責任是各國共同分擔的:不論國界⇾,減少排放和促進公共健康的幹預都應該被置於優先地位。
應對氣候變化也可以成為21世紀最大的全球健康機會。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能夠保護人類健康的氣候變化對策。
全球變暖的客觀科學基礎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已描述了不同選擇下不同的氣候變化影響的科學基礎。簡單地說👨🏽🦰,太陽短波輻射透過地球大氣加熱地面,而地面發射長波(紅外)輻射👱🏻👱🏻♂️。大氣中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 GHGs)吸收這種長波輻射並再次發射,進而加熱大氣的其它成分及地表下墊面。如果沒有這種溫室效應,地表溫度將比現如今的地表溫度低30℃🤘🏿。
其中的一種溫室氣體就是二氧化碳(CO2),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比如石油、煤和天然氣)產生🚏。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等其他溫室氣體則是通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人類農業活動產生。溫室氣體的排放自工業革命以來穩步上升。CO2在大氣中停留時間很長,有一部分會存在上千年或更長。因此𓀓,溫室氣體濃度在工業時代迅速飆升。
IPCC2014年的報告確認了全球變暖這個事實以及人類活動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近年來海洋已經吸收了很大一部分(90%或更多)的凈余熱,於是海表溫度也有了上升。而地表溫度也有上升💽,近30年裏每10年都比前一個10年暖,且暖於自1850來的任一年代。2014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地球(全球平均陸地海洋表面溫度)在1880—2012年間增暖了約0.85℃🍧。北冰洋的海冰正在以每年50000km2的速度消失,南極冰蓋現在每年減少1590億噸的冰蓋🎻,海平面也在勢不可擋地上升。

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圖
很大一部分過去的歷史排放還停留在大氣裏🧖🏽♂️📡,且還會繼續使全球增暖🪛。大氣裏的溫室氣體濃度正在以與“將接下來的35年(即到2050年)的升溫控製在2℃”這一目標不相符的速率上升👚,並且超過了IPCC的“最壞的排放情景”👨👨👧。如果現在的排放情況不變🧛🏻♂️,我們將在未來85年使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那時全球溫度將會以約每十年增加0.7℃的增速繼續上升。增溫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所謂的“極區放大效應”可能使北極地區在這個時間範圍內溫度增加11℃。
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氣候變化以多種交互方式給人類健康和生存帶來多種威脅。其影響包括直接的(如熱浪,極端天氣事件比如風暴🪱,森林火災🖖🏼👰🏻♀️,洪水或幹旱),或通過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如農業損失,疾病形態改變等)👱🏼、經濟和社會結構(如遷移和沖突等)而起的間接作用👧🏿。僅僅0.85℃的增溫,很多預期的威脅已經成為現實。
因為現存的社會經濟上的不平等,或是文化習俗👂🏽,或是自身生理因素,有些人群特別容易遭受氣候變化在健康方面的影響。這包括女性、兒童、老人、有健康問題或殘疾的人群,或是貧困和被邊緣化的群體🤸🏻。這些不平等通常也和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有關聯:女性和兒童都遭受最多的由烹飪爐竈和煤油燈不完全燃燒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所帶來的不良健康影響。因此一些減緩措施可以減少這類現存的健康方面的不平等。
非線性,相互作用,及未知的不確定
氣候變化對健康影響的大小和性質很難精準預測;但有一點很清楚⚇,即這種影響無處不在且反映著對決定健康的關鍵因素的影響,包括可用的食物來源🧔🏿♀️。當排放和全球溫度都上升時🤷🏻,這種效應的風險有可能變得非線性。首先,氣候模式和影響評估中沒有包括對氣候系統的大規模破壞。如果我們讓溫度到本世紀末迅速增長4℃,超過閾值達到引爆點的可能性也增加了🤸🏽♀️,這將對進一步的變暖和海平面加劇上升造成威脅。第二,小的風險可以與其它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比預期更大的災難性結果,特別是如果他們相互關聯🤹🏼♂️。
這樣的影響(及他們的相互作用)足以中斷人類進程👧🏼。盡管最貧困和最脆弱的群體最先受影響💶,氣候系統👩🏼🎨、生態系統及全球社會的相互關聯性意味著沒有一個群體可以免受影響。以現今的排放路徑,接下來85年的溫度增長可能會與有組織的全球社會所不相容。
減排帶來的健康協同利益
采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明顯可以減少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直接和間接影響。而它也能以完全獨立於通過減少氣候風險這一途徑的方式有益於人類健康:這就是所謂的減緩行動的健康協同利益(health cobenefits of mitigation)🏊🏽♀️。
氣候變化對健康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原因和結果之間有復雜的相互作用。生態過程🌞,例如對生物多樣性與病媒變化以及社會動態的影響👇,會放大這些風險👨🏼🦰。社會響應也會通過適應措施來降低一些風險
排放(比如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的減少可以減少室內汙染和呼吸系統疾病🐄,而采用更安全的主動型的交通方式可以減少交通事故,還可以減少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這些只是眾多健康協同獲益的幾個例子,很多健康協同獲益都是通過健康的社會和環境決定因子的多重因果關系實現的。保護生態系統可以帶來由自然及其多樣性產生的福利。
能夠支付的可再生能源也會給較為貧困的群體帶來好處。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在11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中,有26%的醫療設備沒有電力驅動,而僅僅有33%的醫院有“可靠的電力供應”🪘🔃。而這個所謂的“可靠電力供應”的標準是在過去的一星期裏,斷電不超過2小時。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可以代替煤油燈和柴油發電機。清潔的爐竈和燃料不僅減少了黑炭的排放還有利於氣候問題(黑炭是一種短生命期的氣候汙染物)🐯,而且還能減少由室內汙染導致的死亡(室內汙染是低收入國家的一個重要致死因素)🙇♀️。隔離🥅、加熱效率和抵禦極端天氣事件方面設計得較好的房屋建築可以減緩對寒冷和炎熱的暴露,降低感染黴菌和過敏原導致的疾病的風險,也減少了傳染性疾病。
也有很多其他共同獲益存在於不同行業中,從農業到正式的醫療系統🖨。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實現健康協同利益➖,能潛在地節約很大一部分開支。在醫療保健開支相對全球政府總開支日益增長的情況下,這一點尤為重要。節省下來的健康回報應該折算入減排和適應開支的經濟評估中🏊🏻♂️。最貧困的人群也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的話🪴,全球發展的開支將會增大,且難以實現減少貧困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向全球低碳經濟的轉變需要有政治意願、可行的計劃以及必不可少的財政資金的支持。減緩政策的目標應該是減少累積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年際的溫室氣體排放。提早減排可以推遲氣候破壞,降低減排總成本,以及臨時抱佛腳的行動🚕。及時行動能夠提供更為廣泛的技術選擇,具有規模經濟效益和學習前景,並且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減排成本。同時🌍,進化的、革命性的新技術的開發👩🏼🍳、商業化和推廣應用的機會窗口也會更長時間地敞開❤️🔥。

常被提到的主要緩解技術及其效益
緩解技術和效果之間的紅色箭頭表示技術會增加效果👏🏻,綠色箭頭則表示相反的趨勢
2015 《柳葉刀》健康和氣候變化委員會將構建一個新的獨立的“2030倒計時:全球健康與氣候行動綱領”,其目的是為執行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公共健康政策提供專業知識🧑🦼,並監測今後15年的進步。“倒計時”過程也會使健康和科學界能夠針對這一嚴峻的人口健康領域的挑戰充分發聲並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