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辦了2017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論壇。本次論壇以“科技金融助推產業升級”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四地多位在科技創新、金融、創投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創業者展開交流。
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清華意昂TMT協會榮譽會長李竹先生做了主題演講。點出了未來的投資方向:泛娛樂和人工智能這兩大領域,並提出澳門要建立創新生態環境。
以下是演講內容實錄👩🏿:

非常高興今天跟澳門的各位嘉賓🏙、我們相關的領導👩🏼🦲,一塊來分享一下我們在行業的觀察和看法。前面兩位嘉賓從大企業的創新、從學者的角度談了他們對創新的認識,我們是從天使投資的角度。實際上天使投資是見證了一個企業從開始一直到長大🤵♀️👊、到上市的整個過程,在去年一年💁🏿♀️,我們投資了將近100家公司,我們當時成立是為了支持清華意昂創業,我之前也有兩次創業,第一次創業被清華同方並購上市💂🏽♂️🙆♂️,獲得了第一桶金🤵,所以我們對清華有非常深的感情,願意來幫助清華人創業👷🏼♂️。但到了現在,我們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天使投資平臺,我們北上廣深有基金🧑🏽💻,覆蓋了國內主要的創業高地;我們在澳門、廈門也設立了天使基金,主要是針對港澳臺的創新,我們也可能會在澳門設立一個天使基金;我們在矽谷也設立了天使基金,所以現在我們管理的天使投資規模大概是20 億人民幣。我今天主要從過去看到的一些東西來跟大家分享🚵🏿。
我們看到的創新就是向創業者學習💧,所有的創新,我們不可能通過風險投資 VC的研究報告🧔🏽♀️、通過券商的報告去看到🧗🏼,因為我們是最先發現創新的人。通過我們過去的實踐,我們發現創新、成功的發生有它一定的規律👍🏻,所以我們這個天使投資平臺就是想復製各種各樣的成功🐀🏋🏼♀️,這是我們的初衷🥍。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過去這些年裏面👩🏻⚖️,創新有一個加速化的趨勢。在過去一年🛍,香港市場也是全球融資最多的一個證券市場,中國股票市場大概是香港市場的一半多點。但是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像BAT這樣的大企業,它們的收購兼並加投資🎅🏼,已經達到了國內IPO金額差不多的數量。因為創新越來越快,原來的大企業都想創新從內部發生,但是現在不可能了🧑🏻🦼➡️,他們原來看到一些東西然後去拷貝去復製🤩🧑🏿⚕️,但是現在創新太快了,當一看到趨勢的時候,這些企業已經長得非常大👡。從我們過去天使投資的經驗來看,一般的企業,我們每4年就會出現一個公司上市,過去是8年10年♣️🧔🏽♀️。我們過去的手機更換速度是很慢的,過去的個人電腦花了幾十年時間才達到20億總用戶,但是智能手機五六年的時間就達到了。
如果要做天使投資,要做創新的話🏅,首先有個態度,你對未來是樂觀還是悲觀。確實🗯🦮,在國內🧑🏼🎄,現在面臨的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股市也在波動,匯市也在下跌,如果從經濟學家的角度,從過去整個社會的經驗來說🚔,非常危險,但是中國有過去30 年改革開放的積累,有非常強大的力量,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早期投資,我們發現創新的時候,是不是一個好的時候呢?我們的回答是:正是時候🏊🏻♀️。
在這個圖形上有一排LOGO,是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我們投資的公司,當時我們都是第一個投資人🧑🏽🏭,包括美團、E代駕、遊族網絡等,這些公司現在都是獨角獸🧑🏽🌾,有些已經上市了👩👧👧🧜🏻♂️。為什麽是這樣?因為在金融危機🌪🔬,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敢於出來創業的這些人,才是真正值得支持的,而且這個時候我們投給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有非常高的效率,而且在這個時候找人比較容易🧍🏻♀️,沒有那麽多的競爭🧑🏽⚕️。所以我們認為,創新🦸🏿♀️🥼、天使投資👨🏼⚖️,其實跟真正的經濟周期正好是相反的,我們應該抱著樂觀的態度來積極推動創新👇🏼。
創新的熱點在哪裏👔?從哪些地方去找到這些創新🤵🏼♀️?我今天會舉兩個例子,順便提到兩個行業。比如說《美人魚》,是一個賀歲片😴,去年的票房達到30億元人民幣,相關投資這部電影的公司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但是我們回想第一部賀歲片,1998年的《甲方乙方》🤟🏿,只有3300萬元票房🐤。從1998年到後面的10 年之內差不多都是這樣,但為什麽去年一下子成長了這麽多?其實就是一個新的消費升級的領域出現了🧴,文化創意產業到了一個爆發的階段,我們提到的就是泛娛樂🧝🏽♀️。其實天使投資就是這樣,我們就是從生活中觀察,看到一些趨勢,然後進行進一步的投資,泛娛樂裏面包括影視👷🏼、遊戲、動漫,也包括演出、旅遊等等。演出和旅遊跟澳門也有關系,澳門就是一個娛樂的地方⇢。
如果我們看了這個現象以後🦶🏼,我們再去看過去世界上發生的一些現象,日本和韓國也是在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以後文化創意出現很大的發展,這兩個國家都是文化輸出非常大的國家,包括國內很多的電視節目版權都是從韓國來的👶🏿。還有日本的動漫,日本的動漫在現在對大陸的年輕人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當人均GDP達到7500美元的時候會出現一個爆發👩🏽🦳。日本、韓國在 60 年代出現的情況,在中國現在也出現🤛,這其實是最大的消費升級🖼。
在國內🧑🏽🦳👊🏻,我們看到視頻的發展也非常快👩🏽🎓🧝🏿,整個文化內容產業都在視頻化🎦,包括電商也視頻化👼,內容分銷的渠道也在視頻化。我們看到現在幾乎所有的新媒體內容都在互聯網上,傳統媒體收視率、閱讀率都在下降,每年都有幾百個媒體人出來創業,正好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現在互聯網+的大環境,為文化創意產業,為IP的傳播產生了基礎🚣🏼♀️。IP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我們投所有的文化創意產業就看它有沒有IP🪜,有沒有知識產權。國內前段時間熱播的《琅琊榜》,這些電視劇變成遊戲,這些公司的估值都是十幾億人民幣🕕🎼。如果抓住IP,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些文藝作品,抓住這些IP就可以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長遠的發展👨👩👧👩🏼🦲。
另外就是剛才前面的嘉賓也提到AlphaGo🌇,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跟我們現在的水和電一樣,已經是基礎設施了👨🏻🚒,下一個風口實際上是人工智能。我們投資了一家做無人機的公司🖐🏻,去年年底百度的熱搜榜前10 名,它當時做了一個蛋形的無人機,可折疊,很容易操控,去年推出的時候被全世界1000多家媒體報道🤜🏿,所以全世界都在關註人工智能。我們認為人工智能的創新改變了我們整個社會。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麽?更簡單🥜、更便宜🦵🏼👇🏿、更方便,從蘋果的手機推出來,取消了鍵盤,我們跟數字世界的交互變得非常簡單了🍙✌🏻,我們通過電子商務買東西更加便宜了🖖🏿。另外就是更加方便,我們在中國用個手機,不帶錢包,你可以吃飯、打車、買東西🧙🏼♂️。智能時代帶來的是對我們人自身的影響🧑🏻🔬,讓我們每個人變得更強大,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比如說我們看到一些AR的技術💅🏿,你戴著 AR眼鏡➡️。曾經有一位殘疾人穿著外骨骼機器人跑完了馬拉松。將來會出現一種褲子🙌🏽,穿上它日行百裏千裏,現在能做到每小時 15公裏🧚🏻♀️,所以人工智能使我們人更強大🟥,延伸了人的能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跟數字世界的交互變得更加簡單。
亞馬遜在美國推出的一個服務🛀🏿,你在家裏面,你說要買兩箱牛奶🏊🏽♂️,你對著智能音響說我要兩箱牛奶,它問你是要脫脂的還是普通的🧑⚖️,你說我要脫脂的,好了,牛奶一天內送到你的家🌷。今日頭條也按人的喜好來推薦閱讀,你的選擇不用那麽多🏋🏿♂️📎,其實你看的信息 90%都是沒用的。
現在我們的整個創新是從過去傳統的模式創新向技術創新演進的一個時代。我1月份到美國看電子消費的展覽♿🫶,其實我們也經常去,但是我們去看的時候是看什麽🌆💇🏼?我們不是去看投資什麽東西💱,而是不投什麽♨️,我們要找的是最早的最初始的創新。看完以後我最深的感觸是,未來的BAT🍠,未來的三星👨🏼🍳、索尼這樣的公司還會出現,出現在中國。人工智能的技術在美國是比較領先的,我們過去兩年去了10 來個國家,拜訪了上百家科技公司,但是這次CES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公司在應用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在落地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在軟硬件結合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多中國公司做出了很多創新,但美國公司走得不如中國公司快🧗🏿♀️。所以我們認為在技術創新和人工智能領域,將來會出現很多個創新公司,人工智能將來是無處不在的。
我右邊列了很多,像智能汽車、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智慧醫療🤏🏽。凡是需要人重復性的學習、重復性的工作的,將來都會被機器替代,在這些方面🐦⬛,我們認為會有很大的機會,這些機會對於中國也非常重要👮🏿。我們看到中國在大數據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每天產生的數據量遠遠大於美國,我們叫了什麽外賣🫴🏿,我們打了什麽車等等🚴🏿,還有中國的政府掌握了很多公安🚎👍、稅務各個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結合👨🏽🎤,就像有一個上帝在俯瞰著人類世界,做出一個更正確的決策就變得相對容易了。中國的這些技術也都非常先進,比如說像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中國已經在應用了🛌🏼。深度學習這方面,華人發表的論文占了一半,中國人過去學數學有優勢🧗♀️🧎🏻♂️,這個優勢現在得到了發揮☝️🧝🏽♂️,我們認為對中國來說又是一次超越的機會。中國在O2O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那麽在人工智能方面,我相信也會走在世界前列。
現在我講講對創業生態的看法。一個創新生態主要有幾個部分🕤:第一個,你得有足夠的年青人和工程師;第二,必須有足夠的天使投資和投資機構;第三,要有大企業;第四,要有好的大學。相對比較優秀的人才都去了創新生態比較好的地方和國家✥。當我們要在澳門推動創新的時候,你說難也很難,因為基礎不是很好🖕🏿,原來都是娛樂業🧜🏿♂️,大家一想著澳門這個標簽,來玩,來賭一賭,你怎麽樣讓大家把這個標簽改過來🔐?那澳門一定要選準兩三個方向,不要什麽都做。從這些行業裏面去找,你就把創新生態做好就行了。比如說引進一些投資機構,引進一些外地的人才🧷,澳門原來也搞過30萬貸款的創業扶持,但很多是去投飲食行業,投傳統行業🌾👨👩👦👦,這些不是不能投🦸🏻♀️,但這些東西是個生意⛹🏿♀️,我們把它定義為泛創業🥷🏽,它能賺錢,但做不大⛹🏿,沒有資本價值,真正的創業可能是對未來有所改變的東西🙏🏿,要鼓勵這些東西。在文化上,任何一個地方創新創業做得好,一定是移民文化🦌,美國矽谷為什麽做得好✭?不同國家的人聚在一起,他們有idea的碰撞🏋🏿,當你要開拓某一個國家市場的時候🤷🏽♀️,一定要懂得當地文化和當地產品體驗的人👩🏻🦲,所以美國國際化的公司比較多。另外就是失敗的文化,允許失敗⤵️📊,寬容失敗。還有明星文化🤼。創業者在這裏應該是明星🧏🏽♂️,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在生態環境上通過這幾個點去做一些事情🙇🏿♀️🕜。
這是英諾在創新創業生態上做的一些工作,這裏有很多公司🚤,我們為了幫創業者成功,我們投資了這些公司,讓他們幫創業者服務⚔️,我們自己一個天使投資基金還做不過來,所以我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把創新生態帶過來幫助創業者,包括創新空間、創業培訓、創業媒體等等,其實創業服務現在也成為一個行業了,也得到了風險投資的關註。我想,有投資👮🏻、有創新生態、引入更多的人才,這是澳門可以做的事情😿。
最後我再講一下對澳門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我認為澳門有機會,首先我們要建設一個澳門的小生態🧕。在港澳、廣東都有很多大學,有很多人才,國內內地的政府花錢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引進大學到各地去,為了做創業創新,包括研究生院🎛,這件事就是為了完善創業生態。澳門可以借助周圍的小環境👨👨👦👦,這一塊不是最重要的🧑🦱,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創業服務和投資機構,並且明確兩三個重點方向𓀝,推動它,集中財力對兩三個行業,引入一些企業,形成集聚效應☪️。創業服務和投資機構,這是建設小生態的第一步。
第二,要借力粵港澳的創新生態圈。借力粵港澳🧑🔧,形成合力,共同發展❎,只要澳門有這樣的意願💅,做好這樣的定位,從幾個點去著手,把生態改變了,我想創新創業一定會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作為英諾天使,也作為清華意昂TMT協會的會長,我也表個態,我們願意來支持澳門創新創業的發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