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冰雪運動名宿楊揚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
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成為了她關註的重點之一🤯🧑🧑🧒🧒,“近兩年出現了體育飯圈化這樣的現象,給一些運動員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她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楊揚建議😕,對運動員的心理疏導和建設,應該成為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目的就是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以及很快就要到來的米蘭冬奧會上🏋️♀️,能夠讓運動員專心發揮🧍🏻,在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勵下取得最好的成績🌧。”

全國政協委員楊揚。
網絡時代🟠,必須重視心理建設
作為中國冬奧會歷史首金獲得者,正是征戰賽場的經歷,讓楊揚認識到了心理健康對於運動員的重要性👩🏻🦱。
“在比賽當中,全場觀眾支持你的激勵是巨大的,但是反過來,如果在比賽中表現不佳或遇到一些其他情況🏌️💆🏻♀️,又得不到正確的理解和對待,就可能會為運動員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楊揚說,相比自己做運動員的時代🔄,現在的運動員已經身處不一樣的環境,更多的傳播媒介和意見表達更直接的社交媒體🔣🧑💻,乃至體育飯圈化以及網絡暴力等現象,給運動員的心理抗壓能力又提出了新的挑戰。
“有的時候我也跟年輕隊員聊天,他們也會很委屈👱♀️♔,很無助🕋。”楊揚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楊揚是中國冬奧首金獲得者。
因此她建議,應該更加重視對於運動員心理健康情況的關註,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
“比如讓運動員能夠提前意識到會有這樣一些情況發生,可能涉及網絡暴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做好心理的準備,包括了解正確的應對方法,知道怎樣與粉絲良性互動❕。”
“另外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也很重要。培養熱愛體育、尊重體育規則、尊重運動員的觀眾與粉絲,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目的就是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以及很快就要到來的米蘭冬奧會上,能夠讓運動員專心發揮,在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勵下取得最好的成績🏋🏻,這也是我作為一名老運動員最希望看到的。”

楊揚擔任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火炬手。
保障孩子們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
除了希望幫助到專業運動員之外👩🏽💼,楊揚對於校園體育的話題也同樣關註🖕🏻。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一直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在她看來,體育運動也是青少年成長中重要的正向刺激。
“我一直相信體育的價值🙇🏽♀️,近幾年我們很關註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能看到教育部有‘以體強心’這樣一個提法🙎♂️。此前有些學校會有一些做法🧗🏼♀️,比如課間不讓孩子出教室,其實是對體育發揮作用產生了阻礙。”
“而保障學生在學校得到體育鍛煉,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家校聯合,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參與👰🏼♂️👀。”楊揚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現在已經有許多學校開始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家長也開始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這無疑是令人可喜的現象🧏🏻。
同時,楊揚還特意提到不能忽視欠發達地區,“我們也要關註偏遠地區的孩子,關註他們的心理健康。此前我也看到過一些數據,現狀值得我們去重視,(相比大城市)他們更缺少體育教育資源。”
“如何能夠讓更多的公益機構用體育的方式去支持當地的孩子🤌🏽,幫助他們的成長,對此我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楊揚表示🧗🏻♂️。
“內心的強大,身體的強壯,才能夠讓孩子有能力去面對生活🎫,發揮知識的能量,給青少年成長帶來巨大的影響和積極的推動🛴。”
“根據許多已有的科學研究,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體育的確能起到正向的作用,比如壓力的釋放🎾、積極性的恢復💃🏼,包括抗壓能力和團隊意識的培養👳🏻♀️,讓學生之間能夠產生互動和支持🍮。”

中國冰雪運動發展走上快車道
作為國內冰雪運動的裏程碑式人物🐏,楊揚退役後也沒有離開體育,一直在從事冰上運動的青少年培養工作👰🏻。
此前她也參與了北京冬奧會的申辦和籌備工作,對於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她直言當下正是最好的時代。
“當時在申冬奧成功的時候,中國還有三分之一的冬奧項目沒有開展,通過北京冬奧會周期之後已經基本全部開展了#️⃣。此外,‘三億人上冰雪’又推動了人數基數的增加。”
而冰雪人口增加所帶來的發展後勁,將在後冬奧時代逐漸顯現。
“現在冬奧場館向老百姓開放,一系列的賽事組織管理和產業人才也在貢獻力量🏨,這些都是‘冬奧紅利’給冰雪運動帶來的發展。”
在上海從事冰雪運動推廣多年的楊揚👨💼,也深切感受到了當下“北冰南展”的成效。
“以前我在東方明珠腳下做戶外冰場🧜🏿♀️🙋🏼,很多人到現場去摸🧑🦯➡️,問這是真冰嗎?因為以前都沒有見過。而現在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室內滑冰場已經很常見了⚠️。”
“南方城市雖然(冰雪運動)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速度比較快🔈。借助專業人士的投入🧘🎩,發展勢頭還是很強的。”
在楊揚看來🌎,中國的冰雪運動想要走得更遠🕹,當下除了繼續增加面向大眾的硬件設施,讓更多人可以更方便地接觸冰雪運動之外,也需要繼續重視人才的培養,打通社會體育和專業體系,形成更廣闊的人才基礎。
多方努力下,中國成為“冰雪強國”的目標將越來越近🚵🏻♀️,“不要怕路遠,只要有目標,奔著目標去努力,終究會達到🈚️。”
“回想過往🤸🏼♀️🤳🏼,當時諸如經費不足等等困難,我們都克服過來了。現在隨著國家投入越來越大📿,參與的孩子越來越多,進步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