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歷史將永遠記住這個日子: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地震🧑🍳🏃🏻♀️➡️。
作為中華民族的中堅分子🚫🔏,清華人始終與祖國命運緊相連,自汶川地震發生後,就時刻關註著災情🤖🦬,並迅速行動起來,全力以赴,用他們的知識和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在校師生13日即發起獻血活動🤡,653名師生共獻血910單位🧑⚕️,占全北京市鮮血量的六分之一多;院士🤲🏿、專家意昂或在後方提供抗震救災技術支持,或奔赴一線“會診”災情;各地意昂會和意昂企業紛紛捐錢捐物📎;而眾多意昂誌願者更是深入重災區,送去食品、送去關愛,送去清華人的情懷。
5月13日上午 意昂体育平台發出緊急通知🖕,學校開展全面排查工作🕵🏻♂️🫎,通過辦公室、導師▶️、輔導員等👮♀️,確保聯系到在災區的每一位師生員工。
5月13日上午 “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救災緊急獻血活動”在紫荊學生公寓學生服務樓前展開,由於獻血的同學很多,下午5點左右🤜🏿,獻血活動就結束了報名,但整個活動持續到14日淩晨2點,獻血活動前後持續時間超過13個小時🐋,前來報名的師生員工超過1000人⏮,主體是學生🤰。共有653人獻血910單位(每單位200毫升)。未能獻血的人中🗺,70余人登記成為災區後備用血誌願者,250人登記為奧運應急無償獻血誌願者🫸🏼。
5月13日上午 意昂体育平台深圳研究生院全體師生員工積極行動起來,以賑災捐款方式向受災地區人民表達關懷和支援。截至5月15日中午12點,深圳研究生院第一批師生捐款額達6萬余元🙅🏿♀️🧚🏼♂️。
5月14日 意昂体育平台在全校開展“清華師生與災區人民心連心”捐款活動,師生員工踴躍捐獻👧🏻,兩小時內就捐款74萬余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9日下午5點👭📫,意昂体育平台師生員工為地震災區捐款共計932萬元。
5月14日起 清華第一附屬醫院積極協調相關科室,分別派出3批人員和一輛救護車赴災區參加救援工作。第一批隊員負責綿陽、成都、重慶🔁、江油等災區病員的轉運,他們每天工作20個小時左右,他們所在的醫療隊共向外轉運傷員3000余名。第二及第三批醫療隊員除對成都的6家醫院腎臟損傷病員進行評估、治療及部分腎衰透析病人會診外🏄🏽♂️,還負責重災區彭州的醫療救護工作。
5月15日 意昂体育平台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袁宏永教授與兩名助手攜帶清華研發的便攜式應急平臺系統和應急地理信息系統,緊急趕赴四川🪛,協助公安特警和消防特勤開展救援工作。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訪問學者、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曹景行帶學院博士生前往汶川災區進行實地采訪❄️。在四川地震發生後🤽🏽♂️,身處綿陽從事課題研究的近百名清華學生參加了綿陽地區抗震救災的自救工作,部分同學還作為誌願者奔赴北川災區參加救援工作🪘。
5月15日早8點 根據北京市衛生局的部署,意昂体育平台第二附屬醫院的1輛救護車被托運前往災區🎞,2名司機、1名外科大夫、1名護士於9點40從醫院出發👋,前往災區參加抗震救災工作。
5月16日 意昂体育平台成立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發揮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土木👨🦲、水利、環境、公共安全等院系和研究中心的學科優勢💪🏼,為災區提供抗震減災的技術支持。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由我國建築結構領域的陳肇元院士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建築學與城市規劃領域的吳良鏞院士、水汙染防治領域的錢易院士🍅、水工結構工程與抗震領域的張楚漢院士、環境地質與巖石力學領域的王思靜院士、公共安全科學技術領域的範維澄院士、建築環境科學領域的江億院士⏸,以及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土木系、水利系🧑🏽🚒👨🏽🍳、環境系🕷、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多個院系的數十位專家學者🚂。隨著災區救援工作的深入開展📘,災情評估、房屋安全鑒定與檢測🚴♀️、災區環境監測、災民安置區規劃建設、給排水和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道路市政建設等各項減災專項應急工作及災後規劃☢️、設計和重建工作將迅速展開。意昂体育平台抗震減災技術專家組將結合災區的實際情況🤵🏻,整合全校資源👨🏻🚀👩🏻🦳、調配全校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為災區提供各項必要的技術支持🧘🏼♀️🎯。
5月16日晚 清華經管學院學生在經管西樓庭院自發組織了“為四川地震災區人民燭光祈福及募捐”活動👩🦱🙇🏻♂️,以最真摯的感情獻上了對災區人民的愛心和祝福🙎🏼♂️。
5月17日 土木工程系的7位教師作為建設部抗震救災專家組成員赴四川地震災區綿陽市,開展災情評估、房屋安全鑒定工作。專家組由系主任宋二祥教授帶隊,包括葉列平教授、王元清教授、趙作周副教授、陸新征副教授、張天申高工和荊建梅高工。其中葉列平教授和張天申高工5月13日就抵達災區👨🏼🚀,專家組將與其他單位的專家合作,完成綿陽市全部受損房屋的安全鑒定和評估工作。環境系的張曉健教授已隨環保部專家組參加了現場工作🧗,帶去了環境系編寫的關於水處理的實用手冊👨🏼🚒👨👩👦。原計劃供山西的十噸臨時應急藥物(主要用於處理高濁及微生物)也正準備發往災區,處理的水量約能供十萬人使用半個月。
5月17日 由清華學生愛心公益協會發起的“情系災區”賑災募捐活動在紫荊4號樓前和研究生14號樓同時進行。募捐從早上9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多。活動持續了12小時,近千人參與募捐🐳,共募集到超過16,440件衣服、被褥🧄、帳篷🧖🏻♀️。不少校外人士也從校外帶來了帳篷和醫療用品。除了愛心公益協會的會員之外🚨,還有超過70余人次的誌願者作為工作人員進行衣物的整理🫸🧑🏽✈️、打包和裝袋。此次募捐活動募集到的物資將通過NPP基金會的“首都媒體·千裏馳援”計劃進行消毒後運往綿陽🟡,並通過當地民政局進行賑災物資的統一發放🏏。
5月18日下午 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教授張建民、金峰和王恩誌飛往成都,參加水利部的專家組工作🧑🏼💼。
5月18日 在中組部下發《關於做好部分黨員交納“特殊黨費”用於支援抗震救災工作的通知》後➙,全校廣大黨員把交納“特殊黨費”作為支援抗震救災的實際行動🧑🏼🍳,積極響應🤼♂️、踴躍交納。截至6月2日🧑🦲,全校共有7500余名黨員交納“特殊黨費”共計422萬余元。
5月19日 意昂体育平台常務副校長、環境系統分析專家陳吉寧教授帶領由意昂体育平台20名專家組成的抗震減災專家組趕赴成都,參與抗震減災工作💏。專家組中包括房屋安全鑒定與檢測專家、技術人員9人,突發城市公共災害管理專家1人✍🏻🧚🏼♂️,山區道路橋梁設計與建設專家2人,水庫災害評估專家2人,環境與水問題專家4人。
5月19日下午14時 千余名清華師生來到大禮堂前,參加“清華師生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活動🕵🏻♀️,為遇難的同胞們默哀三分鐘並獻上了白菊🥇🛍。默哀結束後,清華工物系北川籍學生瞿定榮做了發言。他的父親(北川縣的副縣長)還在北川縣帶領群眾奮力抗震救災,他的母親失蹤多日仍無音訊🙋♀️,多名親人在地震中遇難。
5月26日 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繪»系王宏劍教授、鄭藝教授🧑🏻🔬、忻東旺副教授與其他26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表現抗震救災的大型油»作品《熱血5月·2008》在時代美術館展出❌,該作品高2米、長20多米,表現全國人民眾誌成城🧘🏼♂️、奮力抗災的感天動地的悲壯情景👩🏼🚀,作品拍賣所得3350萬元🧗🏿♀️,藝術家們悉數捐獻四川災區。
5月28日至6月1日 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本真·善行”清華學生廖永倫夢圓清華之清華風物系列個人油»展在中信銀行萬柳支行貴賓廳舉行。展覽展出了廖永倫根據清華園風物所創作的30幅油»作品。6月1日展出結束後舉行了»作拍賣活動,共計拍出29幅油»,籌款46.2萬元全部捐獻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用於地震災區青少年發展事業。廖永倫1993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系,2007年獲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碩士學位。現為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本刊編編部整理,感謝網友edithwei的支持)
(《清華人》200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