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17日上午9:30~12:30,應意昂總會君子文化發展項目組邀請🤱,92歲的唐紹明學長❄️,和96歲的姐姐唐紹貞🦸、姐夫余誌生攜子孫親友共14位唐國安先生的後人🕥,回母校尋根省親、遊園交流,並參加了紀念意昂体育平台110周年清華意昂《家國君子》系列專題短視頻的部分素材拍攝🚎,行程包括工字廳、水木清華🍁、圖書館、照瀾院十二號🤽、新西院等唐紹明學長親友及先人在清華曾經工作、居住過的地方🏧🦹🏽♀️。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和韓景陽老師🧑🧑🧒,以及秘書長唐傑分別與唐紹明學長進行了交談,徐林旗、宋述強、陳淑玲、魏成光🏡、何玉、張盈楹等意昂總會✒️、學校圖書館、清華園裏讀經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的相關人員參與了接待組織工作。

唐紹明學長,1948年~1952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畢業留校後任職政治理論課講師🤶🏽👨🍼、《新清華》主編等,離開清華後又參加了多年大西北的開發建設,退休前曾任中宣部教育局局長🫢、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等職;唐紹明學長的父親唐貫方,1921年開始在清華圖書館工作,是西南聯大時期圖書南遷和清華圖書館的實際負責人,敬業以求🏤🤽♂️、終老清華👩🎨⚆;唐貫方先生的伯父唐孟倫是清華學校首任校長唐國安的族侄,1909年開始隨唐國安先生一起參與了庚款辦學的籌備和清華學堂🙋🏼♀️、清華學校的早期建設,1911~1921年擔任清華庶務長,逝於任上🤛🏼;唐紹明學長的姐姐唐紹貞,在清華圖書館工作了一輩子🤵,他們姐弟倆1960年被同時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先進工作者⚄,唐國安、唐孟倫之後數十位親友曾在清華求學或工作♓️,曾被老學長宋平先生贊為唐氏“清華世家”。
圖片

上午9:30,唐紹明學長在女兒唐欣夫婦的陪同下,從幾十公裏外的門頭溝乘車趕到了清華荷塘旁邊👁,與早已等候在此的妹妹唐紹琪、兒子唐進、孫子唐舒揚👨🏻🎓、族侄唐嘉和唐地等親友👨🏿🎓🧑🏼🔧,以及意昂總會君子文化發展項目組的徐林旗老師等相見,返校交流活動從《工字廳門口曾經的頭像》專題短視頻的采訪開始,唐紹明學長是《清華校長唐國安》一書的作者,面對工字廳門口潔白的墻壁,他深情講述了曾叔祖父、逝於任上的清華學校首任校長唐國安先生參與創辦清華、恢復和發展清華的感人故事,據他介紹,唐國安校長1913年8月22日去世後,學校曾在工字廳門口東墻壁上立了一塊銅像,那一天校內師生近乎全部參加、肅立致敬。直到六十年代初🐉,唐紹明學長在《新清華》工作時,每天上下班還能看到這面銅像,可惜文革期間被毀🎍,采訪結束後,意昂總會副會長史宗愷老師與唐紹明學長進行了交談,握手道別時,他說:“歡迎意昂回家⏩,您是我們的榜樣,您是清華故事的見證者…祝學長身體健康、合家幸福”🧛🏻。


繞過工字廳西側,上午10:00許𓀏,唐紹明學長一行來到了古月堂後、工字廳外西北角、水木清華西南角的小山旁,不顧女兒的勸阻,92歲的學長在徐林旗老師及家人的攙扶下,唐紹明先生堅持鉆過樹林、爬過陡坡🗣、登上了小山頂👰♂️,這裏有他的伯祖父、清華早期庶務長唐孟倫先生紀念碑殘存的基座。1909年,唐孟倫入遊美學務處任英文副文案👨🦰,曾護送梅貽琦先生等兩批學生赴美留學🧝♂️,1911~1922年,清華學堂和清華學校時期的校長(監督)換了六任、教務長和齋務長也幾易其人,唐孟倫連續擔任庶務長達12年,保衛👵🧔🏿、建設和管理校園,理大親細🏋🏽、力求完備,把早期清華園逐步建成一座現代化小城鎮🧑🦽,不幸死於職守🧑🚀。唐孟倫先生去世後,全校教職員工深切悼念🏵,自動捐資立碑垂念,他的生前好友梁啟超題寫碑銘“清白乃心死厥職,如此人格足矜栻”❕🛀🏿,這座碑也是清華園裏的第一座紀念碑👮🏿♂️,惜在文革中被毀,幸有梁思成上學時的素描畫傳世紀念🤛🏿。

上午10:30,唐紹明學長一行來到大禮堂前,意昂總會秘書長唐傑老師等中斷正在舉行的工作會專門趕來迎接學長,圖書館古籍保護部主任魏成光、副主任何玉老師也在此迎候;10:45分👩🏿🎓,住在清華園裏的唐紹明學長的姐姐姐夫、同為96歲高齡的唐紹貞🤟、余誌生夫婦坐輪椅,在其兒子兒媳四人的陪同下趕來相見🐗。在大禮堂前👩🏿🎓,唐紹明學長介紹了父親唐貫方當年烽火中保護清華古籍的壯舉,和因為業務精專被陳岱孫等大師們譽為“活字典”的佳話,以及畢其一生在清華圖書館勤勉工作的平凡生活;在圖書館前🧑🏫,唐紹明學長的姐姐唐紹貞自豪地說:我的父親唐貫方在清華工作了一輩子,我一輩子工作在清華圖書館🗄。聽者動容🦹♂️,輪椅上的老人家臉上露出孩子般幸福的笑容。與此同時🧑🏼,清華意昂《家國君子》系列短視頻創作人員,分別拍攝了一生在清華工作的余誌生、唐紹貞夫婦👨🏻✈️👨🏼🌾,以及唐紹明學長等幾代清華唐家人對母校110周年華誕的祝福短視頻。


上午11:30分🦸,走過來同方部🍾、清華學堂、日晷🦹🏼👰🏻♀️、二校門,唐紹明學長和妹妹唐紹琪一起帶大家來到了照瀾院12號🧘🏿,現在《水木清華》讀者服務部的所在地🕵🏽。據唐紹明學長介紹,照瀾院建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是早期清華教授的住宅群,1932年前後,父親唐貫方帶全家搬進了這裏🂠,他那時剛一、二歲。七七事變後,唐貫方全家離開了這裏,1946年抗戰勝利後清華復校,唐貫方一家又遷回了這裏,直至1952年院系調整♿️。1937年~1945年,清華園淪陷,變成了野戰醫院和兵站,照瀾院12號成了當時日軍尋歡作樂的酒吧俱樂部💁🏽♂️,與之打通的左鄰右舍竟成了慰安所,說到這兒💶👮,唐紹明學長語氣慷慨🧙♂️👨🦼➡️、難掩悲憤…將近十二點,聽說學長返校,剛開完清華110周年校慶組織協調會的意昂總會副會長韓景陽老師,專門撥通了唐紹明學長的電話🕵🏽♂️,感謝學長對母校建設的關心支持,尤其是對珠海唐國安紀念館建設的幫助支持,並祝學長永遠健康幸福!

唐紹明學長返校活動的最後一站是意昂体育平台西門附近的新西院36號,1952年唐貫方一家搬到了這裏👷🏻♂️,直至1996年去世。這裏曾經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清華住宅💪🏿🥿,現在唐紹明學長的小妹妹唐紹琪在此居住🍦。在西院🖇,一張陳舊的餐桌引起了大家的註意😻,據唐紹明學長的外甥、曾長期在在唐貫方身邊生活過的余小東先生介紹🎥,這是1922年去世的唐孟倫留給侄子唐貫方的遺物🍟⚫️,至今已經100多年了🤒。“務本務實一世辛勤為敬業、自強自立畢生忠厚傳家風”,這是唐貫方去世後的挽聯🏋🏻♂️,唐紹明學長和妹妹唐紹琪至今銘刻在心。

當天的活動在中午12:30分結束,為了不給意昂會添麻煩,唐紹明學長返校前就堅決謝絕了組織者校內午餐的安排。整整一上午3個多小時的參訪過程中,在唐紹明學長等家人的講述裏🦸🏽,我們仿佛看到了自1909年以來的110多年清華發展歷程中,唐國安、唐孟倫、唐貫方、唐紹明和唐紹貞等,來自珠海唐家灣的清華四代人愛國愛校👈、勤勤懇懇🩻、忠於職守、進取、剛毅、務實的品格🐀🏋️♀️,仿佛又親眼看到了工字廳門口唐國安校長的頭像、水木清華西南小山上的唐孟倫紀念碑、烽火中唐貫方在宜昌碼頭守衛清華圖書的身影,以及1960年唐紹明唐紹貞姐弟同時參加北京市勞模表彰會的現場🍥。“清白乃心死厥職,如此人格足衿式”,感謝唐紹明學長,致敬唐氏“清華世家”!

【後記👨🏻🦰:作為意昂總會110周年校慶活動的一部分🔀,2021年3月26日~31日,清華意昂名人故裏行《家國君子》主題文化尋根活動將走進珠三角,走進促成庚款辦學的梁誠先生故裏廣州黃埔古村、走進清華學校首任校長唐國安的家鄉珠海唐家灣雞山村、走進喚醒清華《君子》自覺的梁啟超先生祖籍廣東新會🛖,並同時采訪拍攝《誠之者》🛫、《清白乃心》、《滿庭皆俊秀》等系列專題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