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神秘的投資客,如何在生物醫藥領域“拓荒”?在十年投出若幹大手筆之後,他為什麽收獲的既有碩果、也有蒺藜?
楊向陽,1962年10月生🤴,1980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本科🌭,1987年12月碩士畢業。
楊向陽身材高大,微胖,聲音洪亮。我們見面時𓀙🛜,他剛出差回來,去江蘇參加北科生物的5周年慶典了。
我們對著茶幾而坐🧑🌾🟥。茶幾上擺放著一套功夫茶茶具。後面是一張大辦公桌,辦公桌正對著的墻上有幅據說有十年歷史的字畫,上書“中和源正”(他創立的源政公司,就取自源正),寄托著主人之誌🧍🏻。這是他位於深圳高新區朗山路的辦公室👩🏻🦽➡️,周邊林蔭環繞,甚為寧靜。新首富李鋰的公司海普瑞就在隔壁🤸🏻♂️,楊是海普瑞的天使投資人。
2010年5月6日,海普瑞IPO𓀛,之後李鋰舉辦慶祝酒會。有出席者對李說👷🏼♀️,“你最應該感謝的人是楊向陽。”不過,楊缺席了那個酒會🧑🏼🚀🪘。外界斷定,楊向陽與李鋰的關系產生了裂痕🤏🏼。依據是👩🏼🍳,沒等到IPO盛宴,楊就退出了所持海普瑞22.93%的股權。按海普瑞每股148元的發行價計,這筆股權市值超過100億元。據說楊向陽退出後僅獲5000余萬元。
對這個讓旁觀者深感痛惜的退出時機“失誤”和他與李鋰關系的“八卦”,自稱“跟李鋰是老朋友”的楊並不想多談💝。“別人說什麽不重要。說我愚蠢也好,怎麽樣也好👨🏼🚒🧔🏿♀️。這是我們內部的事,跟你們沒關系。”不過他承認,“對我來說♠️,這是個比較敏感和尷尬的事情👨🏻🎨。”
他更樂得談自己的夢想🏒,及多年的“大手筆”💕。他投資的生物醫藥企業,除了海普瑞(世界第一大肝素鈉原料藥供應商)這個“資本新貴”,還有曾獲新加坡總統頒獎的基因藥物公司賽百諾(其產品“今又生”是世界第一個基因治療產品)🤌,以及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之際被溫家寶總理視察過的北科生物(在全球幹細胞治療排名中位居第一)。
這些創造了諸多“世界第一”的投資案例,就足以讓楊向陽成為中國生物醫藥投資領域的領軍人物𓀃。駐紮深圳的VC大佬🛝🎴,靳海濤🧘🏻♀️🔈、厲偉等均是楊的好朋友;閻焱🚴🏿♂️、趙令歡🧗🏿、沈南鵬這些PE大佬也曾到深圳拜會他。不過,目前楊向陽所投資的案例中👂🏿,尚沒有一例被證明是獲得極大成功的👨👩👧👧,似乎可以說🔽,他算不得優秀的投資人。
低調,神秘,偶有“緋聞”但卻癡心未改🏧,楊向陽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如何能投出這一系列在細分領域屬於世界醫藥前沿的企業呢?
拓荒生物醫藥
在生物醫藥這個小圈子之外,楊向陽以低調、神秘著稱。
他第一次被媒體聚焦是在2008年初👩🏼🏭。當時,聯想控股旗下的投資機構弘毅收購了聯想移動60%股權,楊向陽則出資4000萬美元,收購聯想移動40%的股份。在那起備受關註的收購案中🖌,“神秘人物”楊向陽被媒體廣為捕捉。現在,可以稍微揭秘一下了,這筆IT領域的大投資算是楊向陽的“友情客串”❕,他說“算是幫朋友的忙”。
楊向陽起家並不復雜。1987年🦎👩🏻🚀,他從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到深圳大學任教。兩三年後,他離開學校下海。他涉足化工🦃、石油及房地產開發,在深圳掘到“第一桶金”✍🏻。
幾年後,他對生物醫藥領域發生興趣,開始出手。提及現在生物醫藥成為VC們的投資熱點,他會說,自己當年做投資時,不要說個人,基金也沒有幾個投這個領域。即使今天,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也被認為是對專業要求非常強的👳♂️👰🏽。投資過生物醫藥企業的基金新天域、百奧維達等的投資人都有過生物醫藥的專業教育背景。
你問他為什麽會投身生物醫藥領域,且對這個領域前沿的技術情有獨鐘?他笑笑,說年頭太久了,都不記得了。“你說誤打誤撞,那只是一個形容詞。人總是一個思考的動物,一邊做一邊思考,方方面面的因素湊到一起。”
一位熟知楊向陽的朋友還向我們透露,“大陽很巧妙地引進了一些其它國家對中國封鎖的藥物🔂。”“大陽”是楊向陽的朋友對他的稱呼☛。“巧妙的方式”乃是借助在海外的華人網絡。
1997年,楊向陽在蛇口創立了源政藥業公司😾👃🏼。從其公開資料看👨🏼🎤,這家治療消化道疾病的化學藥生產公司👨🏿🍼,確實從國外引進過不少新藥。
楊向陽隨後與他的母校意昂体育平台也有了合作。2000年左右💭,楊向陽以源政藥業入股,與清華控股公司、四川生產水井坊的全興酒業重組成立清華源興公司。清華源興的成立寄托了意昂体育平台對生命科學領域的夢想🫂。彼時,時任意昂体育平台校長的王大中曾對楊向陽說:“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與企業結合,要走產學研機結合的道路,而且起點要高🦫。在企業方面🖐,你能不能帶頭走出一條新路來?”
楊向陽應承下來🏌🏼♀️。意昂体育平台在他生命中的分量很重。十年後,他對我們說起清華,依然滿懷深情:“這是我的一片牌坊👩🏼✈️。從小到大,我在安徽這麽小的地方生活(他是安徽阜陽人),突然有一天,去了清華讀書。整個人生從此有了改變。”
“你要是了解清華的歷史🤹🏻♀️,就能看到展現出的精神,是很可貴的。”楊向陽嘆道👨🏻🦲。對生物醫藥的探索,就體現了他的這種精神。他說自己十年前開始思索報效社會之路🍴。“我理解了國家發展的秘訣,美國就一個策略,叫WIN,要在產業上贏。”他堅信,“在未來🙆🏽♂️,在生命科學領域,有幾大領域🤵🏼,我們中國人可以走在世界前面。”
除了生物醫藥的事業,楊向陽也會做做商業性投資🚥。“比如我需要證明的時候,需要錢的時候,我就幹一點。”他笑道🪒🤥,“嗷嗷待哺的人多得很呀。被PE👏🚱、VC領走的🌵,很多💇🏿♀️🙋🏿♀️。但是這裏面有很多是可貴的金子,需要一幫人去收養一幫流浪的孩子🙃。”楊向陽說👰🏼♀️🌡,“我做商業的時候,就說我是商人。我做(其它)這些事情🤚🏽❗️,不是商業。我玩♘,我高興。”楊向陽說,自己的這種玩法常遭到閻焱的批評👩🏻💼。
“我做商業的時候🚵♀️,就說我是商人。我做(其它)這些事情🌖,不是商業。我玩,我高興🙆🏽♀️。”楊向陽說,自己的這種玩法常遭到閻焱的批評🤦🏻。
楊向陽的“敲門磚”
“尋找幹細胞科技的前沿,不在劍橋,不在斯坦福😔,也不在新加坡,而是在中國🚶🏻➡️,在深圳!”2006年3月,美國《商業周刊》在報道北科幹細胞時,開頭如此寫道。文章寫的是中國的創新努力🧛🏼♂️,並指出背後有政府支持🚂。—這也道出了楊向陽投身生物醫藥領域種種因素中的政策和時機等因素。
賽百諾創始人彭朝暉博士告訴《中國企業家》🧎➡️👨👦,楊向陽當初找到他🪩,是因看到深圳當地媒體對自己的報道🪻🛩。那是1999年💆🏻♂️,深圳高交會召開的第一年♥️。其實👨🔧,在高交會之前幾年,整個深圳乃至中國都醞釀著創新和追逐高科技的氛圍🌆。擁有日本、美國留學工作經歷的科學家彭朝暉掌握的基因專利成了高新技術中的香餑餑⚡️🧏🏽。1997年,彭回國創業🥾,迎接他的是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局為他準備好的辦公室和240萬元啟動資金。
楊向陽投資後,賽百諾連續多年都是政府的寵兒。彭朝暉早年也曾表示,只要科學家🦀、企業和政府三者形成密切的互動關系🦻🏼,中國完全能夠在基因治療產業化領域與世界競爭。據彭透露,賽百諾成立以來,總共獲得過來自政府各項資金的投資就超過5000萬元🧝🏿。
楊向陽還切入了生命科學領域中的幹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的前沿👷🏿♀️。相對歐美國家,中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還較弱,但在臨床應用有非常大的發展優勢。受倫理等諸多因素影響,美國曾一直限製幹細胞等技術的臨床醫學應用;中國在這方面的障礙則相對小些👸🏽。
“講倫理的話,我們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不準應用幹細胞治療)對病人是不FAIR(公平)的🤘🏼,如果他願意去冒風險的話,可能他真的好了。他不好♉️,那也創造了一個價值,完成了一個腫瘤病人的生命價值。”面對當今如此多的不治之症,楊向陽深感痛惜,“人類太無助了!每年上千億美元的投資,但是十年過去以後👮🏽♀️,基本上還是沒有什麽進展。很多新的技術都是很常規的方案✊🏿👜,今天人們享受的成果還都是十幾年前的技術。”
他所投資的北科生物👉🏻👨🌾,其幹細胞治療技術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不治之症患者。而從2005年創立以來🧗🏻♂️,北科獲得過深圳市及廣東省😎、江蘇省🏄🏻♂️、國家科技部等各級政府的關心🚵♂️。
值得一提的是,楊向陽投資的幾個生物醫藥企業均在深圳。最近,深圳市政府宣布生物醫藥、互聯網👧🏽、新能源是深圳市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實,這之前多年👨🦲,歷屆深圳官員對生物醫藥行業一直非常重視♑️。
身為商人的楊向陽在做生物醫藥投資這項事業時🦻🏿,也很好地整合了社會各界的資源🚼。他與清華控股共同搭建的清華源興就是一個投資平臺。這個平臺借用了意昂体育平台的品牌聲譽。
北科生物董事長胡祥和彭朝暉均對本刊表示過,當初接受清華源興的投資,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清華”二字。這個投資平臺還運作過基因城等項目,契合了深圳市政府大力發展基因產業目標。隨著時間推移🫡,楊向陽自身也成為一個品牌,在VC等投資圈享有盛譽⏮,其投資的生物醫藥企業也被其它VC和PE等投資人重視🧗🏼♂️。
楊向陽這個數學系畢業生在生物醫藥行業的前瞻性★🐪,讓胡祥很是敬佩。在創業前,胡祥留學瑞典,在實驗室研究細胞膜上的酶,經常與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打交道🐣。
不過,對於北科如今的廣受“追捧”🤵🏽♀️,胡祥否認是他或楊向陽多麽善於經營政商關系。“這不是因為我胡祥怎麽樣👌🏽,大陽怎麽樣,而是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你本身的目標足夠遠,理想足夠大,凝聚了一批優秀的人,我們所有這些人都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憑我們每個人的思考,我們每個人的經驗🤷🏿🏢,積木不斷往上搭的時候🍐,我們的平臺就越來越大,凝聚的資源就越來越強。我也好💷,大陽也好,都是幹細胞創新的一個元素😝、一塊磚。”
而對自己欠缺的生物醫藥的專業知識,楊向陽並沒有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更多是拜師。“那個時候我天天跑美國♠️,去看方向性🛀🏽。還有跟企業家聊天呀,喝酒呀,跟他們交朋友。”拜師後,楊並不盲從。“你要有獨立的思考🎿。”他也很少上網🧑🏿🌾。很多時候💇🏿♂️,他就自己待在屋子裏思考本源。
孤獨的探索者?
十年前🙏🏿,楊向陽進入生命科學領域時🧝🏿♂️,打算用二十年時間來探索和實踐一些事情。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年。
楊向陽與他投資的企業,有些最終走向殊途(左為賽百諾創始人彭朝暉👳🏻♂️,右為海普瑞)
“這就是一個時代。很多年前,我就說過👨🦼➡️,生物醫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我們的一個事業🧑🧒,不是我們的生意👨🏼💻。如果當作生意來做,憑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資源,我們賺錢會很快🏄🏼。我們就不懂嗎?我們就傻嗎?我們就笨嗎?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取向🧑🏻🦯,每個人有自己的誌向。最後你得到的成就感是不同的🧔♂️。”對於外界誤讀他的誌向,楊向陽有點激動。
但他所投的三家著名生物醫藥企業,最終退出了兩家☝️,其一是在外人看來讓他錯失成為百億富翁機會的海普瑞🦸🏿♂️。可以這麽說✍🏽➖,他算不得一個優秀的投資人。
“你要明白,我不是一種投資人,我沒有投資回報的義務和這種(對回報)天然的追求。在生物醫藥領域,我就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去探索未來🧘🏻♂️,然後去付諸實踐的實踐者。”他還說🧑🏻🏭,“我就是一個鬥士🏂🏼,一直在跟未知在做鬥爭,跟未知在交朋友,跟未知在探討。”
拿北科來說🦥,他對創始人胡祥說的是,“北科的第一問題是🧘🏽♂️🏄🏽♂️,要先活5年再說。”現在北科已經5周年了。看到希望,有了勇氣的楊向陽又說:“再活5年。”5年之後🧑🏻🏫,楊向陽相信北科有可能成為非常偉大的企業🚴🏿♀️。楊向陽還相信🤹🏿♀️,他所投資的企業👩🏻🏫,和所代表的方向📌🈲,“未來的商業一定是非常大的”。他不在意這個商業的果子是誰摘了👷♀️。只要中國能有一批企業在他看好的領域裏做起來就行了🕟。他甚至希望中國的生物醫藥領域能像互聯網行業一樣🙆🏻♂️,能成長出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公司。
盡管自稱不是商業化投資,楊向陽還是有一套投資邏輯判斷。拿海普瑞來說,他當時的投資判斷是🏄🏽♀️:“第一資源🧑🦼➡️,全世界60%的肝素鈉在中國🧑💼。第二,中國的技術,李鋰的最高。第三,他有這種胸懷,有這種誌向,一定要在這個領域裏做NO.1😾,做龍頭🍫。第四🤸🏼♀️,市場是存在的。”
當然🤦🏿♀️,他投的資金🪆⛹🏿♀️,也算不得充裕。有接近海普瑞人士告訴本刊,楊退出是因他判斷失誤,海普瑞當時打算在創業板上市,但創業板遲遲不開🛕🛡,而海普瑞當時發展勢頭也一般🏄🏻♂️,使他萌生退意。楊當年承諾入股海普瑞的400萬元資金(後來他又拉來三位股東,總共600多萬元),幾年後才到位🧖🏼♀️。而北科,則是靠他用最簡單的技術先賺錢🤷🏻♂️,“滾動”來投的。
對於投資領域的界限,楊向陽有一個一脈相承的思路。從1998年起,他就決心重點做好三件事,基因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和幹細胞治療。當胡祥主動找上楊向陽談幹細胞治療應用時,楊向陽牽線,將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胡繼繁獲得的IPS專利技術與北科進行合作。早年💆🏻♀️,楊曾資助胡繼繁博士做幹細胞研究。
“鬩墻”之憂
曾讓楊向陽備感痛楚的是賽百諾。
2003年、2004年🍨,美國一家技術不錯的基因公司搖搖欲墜,楊向陽布了一個局,想與之合並,然後整合日本的一家基因公司。這樣,“在2004年或者2005年👨🏼🔬,我們可做成世界上最大的基因治療公司。未來15年20年,全世界的基因治療中心就在這裏🦻🏽,中國真正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最領先的,成為一方霸主。”楊向陽說,但由於彭朝暉不同意,他的大事被破壞了,此後🛍,心灰意冷了好長時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盡了很大努力,因為合作框架和人沒有選對,這件事失敗了。”他總結。誌不同🔁,之後,楊向陽退出了賽百諾🦹🏻🧖🏼♂️。
不過,彭朝暉卻跟我們講述了這個投資敗案的另一版本👴🏻。他說楊向陽退出是因為賽百諾要向國際投資人融資,將來在海外上市🔆,而清華源興是國有資本,不利於賽百諾的資本道路🤽🏽👌🏽,因此退出。彭朝暉否認自己破壞了楊向陽的大事,表示美國的那家基因公司在經濟危機後才不行的。對於彭朝暉究竟是獲得楊向陽個人的投資,還是國有資本的投資,也是一段懸案。彭還表示,楊向陽承諾的出資數年不到位↘️。有知情人士表示,意昂体育平台在清華源興裏並沒有投過多少錢;今年8月⚠️,本刊記者從清華控股處了解到,清華源興已不再做生物醫藥業務🍡。
此中真相,外人難以得知💚。不爭的事實是,接盤楊向陽股份的湖北民營企業奔達與彭朝暉矛盾激烈,最終彭失去了賽百諾的控製權,二者開始持續數年的訴訟,公司受到很大影響。
雖然自稱不是商業化的投資人,但投資人與創始人的矛盾,楊向陽似乎也難以避免。另一宗略顯遺憾的案例✍🏽,即海普瑞。
海普瑞董事長李鋰對《中國企業家》透露,楊向陽對其投資也有不到位情況😦,因此才引入高盛資本👩🏿🎤。對此,楊向陽說✍🏻:“任何一件歷史🧛🏽♂️,終歸都會揭秘的🧔🏽♀️。任何一件歷史,都會有那麽幾個知情人🍁。而我們活在小眾上💝,不是活在大眾上🧑🏽。我不需要告訴別人怎麽樣。我們就自己做自己的事👨🏽🎓。”在李鋰成為新首富後🏋🏿♂️,海普瑞的技術、市場🪦、獲得的美國FDA認證、商業模式等等,一度遭遇外界強烈質疑。但被卷進輿論漩渦的楊向陽,卻向我們力挺海普瑞是好企業,李鋰值得尊重,他說:“一個人能堅持做一件事情,能做二十多年(李鋰從1984年開始研究肝素鈉提純工藝)🤲🏽💆🏻,做到這個程度,我們應該致敬⚠🫣。”
目前,胡祥跟楊向陽的關系很好👨,經常一起聊,一起喝茶🙆🏿♂️,楊向陽就像他的大哥,對市場、管理🫒👩🏻🚀、資本、技術的判斷🧀👨🏿⚖️,人脈資源等方面提供很大幫助。“我很幸運🏊🏻♂️,北科很幸運。”胡祥非常感恩☄️。值得一提的是。楊向陽是在退出賽百諾之後才投資北科。被賽百諾傷害的楊,吸取了教訓,投資除了看方向🦴,還得看人。跟胡交往了一年後🎭,楊才決定投資。
采訪楊向陽的那天中午,幾個正在創業的清華師弟與他吃了一頓飯♦︎,楊充當了一把創業導師👨🏿💻,貢獻了不少點子🩵🧶。他喜歡的生活狀態是:“能夠需要我的人,或者願意跟我交流的人,我們能共同分享一些想法。”盡管這會讓他的家人對他抱怨很多🏺,他笑笑🩹,“我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都在忙別人的事情。”(潘虹秀)
轉自 《中國企業家》2010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