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雲亮是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金屬工藝專業2010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選擇到西藏基層工作。他認為去西藏基層工作是一種幸運,那裏是讓他理想和現實交匯的最完美的地方,那裏有他的事業🍍,有他即將開始的人生。我們一直關註著他,希望他能適應當地的氣候🐳😉,盡快進入角色,融入當地生活。以下是高雲亮發給《清華意昂通訊》的在西藏工作兩個月來的工作小結——
我是今年剛剛分配到西藏昌珠鎮政府工作的2010屆應屆畢業生,我的名字叫高雲亮👨🌾,我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在校期間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習🤌🏽,作為一名人文類專業的學生🧡,西藏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向往已久的地方❣️,我曾經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跟著學校老師和四個同學來過一次西藏🤳,這裏美麗的景色👳🏿🕌,質樸善良的人們,還有當地幹部為了理想和事業艱苦的忍耐,默默奉獻,守土為國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給了我極大教育👩🏼🏭。而且我也知道在西藏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地方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地區發展比較落後,人們的生活還比較艱苦👩🏽🎨。就是為了這份感動和這份責任👺,我不僅更加明確了來西藏的意義📟,也知道了至此以後我的人生應該從哪裏做起。
從一年前我就把我想去西藏的想法告訴了我的家人🍙,我沒有勸說,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兒子我沒有資格去勸說自己的父母,我只是盡量的把我了解到的情況如實地告訴我的家人,現在我的家人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並把我選擇來西藏工作當成一種家庭榮耀🧞。從我向學校提出申請的那天起🧑🏽🎓,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同學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為我們組織和開設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活動。總結大學五年的教育👩🏻⚖️,和以往的求學經歷👮🏿,使我更加懂得了一個道理,就是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永遠也不能停止自己的學習📼,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在勤學好問中逐漸完善自己,以適應不斷變化和發展著的工作情況的需要。
一個多月來🪜,這裏的領導和同事給了我非常多的關心和照顧,在這裏再一次地表示感謝🧱!還記得我來到在這裏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丹吉書記要我在兩天時間內撰寫一篇關於山南地區十佳基層黨支部評比的匯報材料😍,在剛開始進行寫作時還感覺有一點不適應,覺得公文寫作的語言和行文都和從前在學校寫論文時有所不同,而且交稿時間又比較緊🚴🏿♂️,在這種情況下我采取了先將任務分解為若幹階段🤹🏽♀️,然後再按步驟具體實施的方法。我首先用一天半的時間翻閱歷年黨建和政務資料進行學習和熟悉,再把這些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然後用半天時間將初稿完成🩶,並在最後一天趕在下午下班前將初稿提交給了縣委組織部進行初審👩🏿🍼;但是由於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具體數據至今還未收集齊全🎡,現在成稿任然留有許多待填充的空格,一直在等待填充具體數據後🪻,再最終完成成稿的上交工作8️⃣。通過這次工作我有機會翻閱了大量昌珠鎮以往的資料,對黨的精神和政策是如何在基層工作中得到落實和體現的有了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昌珠鎮的總體情況開始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積累了第一筆經驗;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也發現了自己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並在這以後的日子裏就這些不足的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自學和訓練。
我接到的第二個任務是唐鎮長安排我進行2010年的昌珠鎮政府工作報告及2011年的工作安排的撰寫工作,剛接到任務的前兩天,因為辦公室裏只有一臺電腦可以使用🙆🏽♂️,沒有空閑的機器供我進行報告的撰寫👵🏼,我就在白天工作不忙的時候在腦海中進行文章的構思,晚上查閱各級黨和政府相關的政策資料🔮🕹,在第三天的時候我將辦公室裏另一臺閑置的電腦修好🈷️,然後用兩天的時間查看了近幾年來昌珠鎮的政府工作報告和2010前三個月的工作總結,並結合國家和地區當前的相關政策和要求,對昌珠鎮一年來的工作進行整體比較和順向的梳理,並在唐鎮長的指導下嘗試著改變以往政府工作報告只側重於單純的列舉農業和旅遊數據為主的情況❄️,而是從整個地方經濟和社會情況著眼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描述,同時在行文上也註重采用更加平和和務實的語言🦧。
作為一名新人🙋,盡管我來到這裏的時間還不長💪🏻,參與工作的機會有限,但我始終銘記要保持細心觀察🙋♂️、耐心學習的態度💙,並根據自己本階段的實際情況為自己製定了一份工作和學習的計劃,在平時上班沒有具體工作安排的時候我主要堅持做好以下三件事情:第一,繼續整理和查閱以往的資料和新入檔的文件,進一步深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工作,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時及時向米卓和其他同事進行請教𓀃▶️;第二,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閱讀從學校帶來的相關書籍,繼續在理論修養上彌補自己的不足;第三𓀆,堅持把不固定的零散的小塊時間整合起來進行藏語學習,並不斷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交流中進行鞏固和熟練🪓。同時我還非常珍惜和留意能夠實地深入農牧民生活的機會,我曾經和張小波一起到克松居委會去學習翻地和種菜,一起去選購灌溉鋪設用的水管,還幫助村裏面搬運化肥和農用材料👨🏼✈️,而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的閑暇時間和禮拜日的時候🕌,我都會騎著自行車到各居委會和雍布拉康及昌珠寺等地方進行走訪👨🏻🍼🪩,實地了解那裏的情況。
在生活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收獲#️⃣💂,從我來到山南那天起這裏的領導和同事就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在來西藏之前我是已經做好了吃苦的充分準備的,但是縣裏面給我們提供的起居條件卻比我的設想好得多,這讓我既感到意外又由衷地感謝。而鎮裏面食堂師傅做出的飯菜也特別適合我的口味⛹🏼♂️,以至於我從一開始就給同事們留下了一個吃的很多的印象💍♣️。在這段時間裏我還有緣和幾個當地人交上了朋友,並且應他們的邀請參加了一次藏族婚禮🔜,一次喬遷慶禮和一次慶生聚會,也就是在這些聚會上我學會了唱第一首藏語歌曲,同大家一起跳了第一次鍋莊舞。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特別是來到高原,所以平時我也特別註意體能鍛煉,每當工作閑暇時我都要在辦公室樓下的健身器械上做幾十個俯臥撐和仰臥起坐,還經常在業余時間打乒乓球和騎馬。現在幾乎每個初次見到我的人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你剛來不久是在哪裏學的藏語啊?”而每次我都會回答他們說:“是在生活裏🧜🏽!”是啊,生活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這就是我到西藏以來最深刻的體會🥷🏽。在這裏我向牧民學習🧑🏽🚒,向同事和前輩學習,向真實的生活學習。學著感悟,學著理解→,並正在慢慢地把自己融入西藏這片聖土之中。
我來自一個東北老城🤹🏿♀️,在那裏度過了整整27年的時光,我愛我家鄉的人和土地。我願意為像我家鄉一樣的地方,願意為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而學習,而勞動,而樹立理想。盡管我從祖國的東北來到了祖國的大西南,跨過了祖國最長的一條對角線🏊🏿,離開家💆♂️,離開學校……但是我要說:我的母親、父親都曾經當過工人當過農民👩👧,所以我來自工人👩🏻🏭,來自農民📲;所以無論我到哪裏,只要和他們在一起🦥👍,我就是回到了我熟悉的一群人當中來了,回到了家,回到了真實的生活中來了🪘。對於已經開始的新的人生,我非常的激動和盼望,但同時也提醒自己要有足夠的冷靜,不僅要盡自己所學🧖🏽♀️,不斷地把理論上的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去接受檢驗和調整👩🏻🦰,我也更願意做一張白紙,讓生活👮🏽,讓老師、領導、同事和朋友在這張白紙上面書寫文章,也更願意做一件工具🏋🏻♀️,一部零件。領導、同事和這裏的百姓比我們更知道應該把我放在那裏,扭在哪裏🍯,只要能為昌珠的建設事業所用,才算是真的有了我的價值🧜🏽♀️。我個人的力量還很微薄👷🏽,但我已經融入其中,在屬於我們共同的事業裏👩💼,在交給我的一班崗位上,用心地配合大家把工作從一點一滴做好!
我想親情和友情是我人生當中上的第一堂課,它所教給我的就是愛和感激!而回想我的求學經歷就是我人生當中所上的第二堂課🍄,它把我培養成一個既有責任感而又有包容心的人👩🏿💼,我想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意義。同時我也是一個感情十分豐富的人,我從小長在一個大家庭裏🙎🏿♀️,早就習慣了兄弟姐妹之間熱熱鬧鬧的氣氛🚵,從小就養成了與人分享的習慣🦍,我深深地感覺到好東西一定要有大家分享才會更美好,開心的事兒要講給別人聽才更加的喜悅。我相信只要有共同事業有共同的目標🤽🏻♀️,只要有朋友相伴,在艱苦的日子也會變成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我正在經歷著同時又在期待著這段美好的經歷👩🏻🍳,就像期待一部必將感動時間的電影……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