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名片❌👩🏼✈️:劉緒貽,著名美國史專家,1913年出生於湖北黃陂,1936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47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回國後任武漢大學教授🚶➡️。我國美國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主編並撰寫多卷本《美國史》,與人合著多種美國史研究專著。
很多年以前,劉緒貽教授寫過一篇文章《八十老翁緣何健》,“揭秘”自己的養生秘訣🤾🏽♀️,其中包括不當閑人🤵🏻♂️、心境開朗等。
轉眼又過去十幾年,年近期頤的老先生依然活躍。他掰著手指頭數了數,風趣地告訴記者:“現在,我98歲零5個月了,每天還要在電腦前工作六七個鐘頭,上上網👩🏫、寫寫文章😏。”
記者前去拜訪時,劉老剛剛在電腦上修改完成一篇短文👈🏼,講述從事藝術文身行業的小孫女如何說服他改變對這個職業的偏見。談起孫女的“離經叛道”,他不由哈哈一笑🫐,說跟自己年輕時倒有幾分相似。
劉老聽力已經不太好,需要戴上助聽器😗,可是思維非常清晰,記憶力驚人🧎🏻♂️,談起幾十年前的往事宛如昨日🔫。
劉緒貽出生於一個貧寒的鄉村知識分子家庭。1935年🪶,他考取了北京大學化學系,然而無錢繳納學費。次年他考取意昂体育平台公費生,讀了一年後👲🏼,來到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完成學業,獲社會學學士學位𓀐。
讀書期間⬜️,率直的劉緒貽偶爾闖闖禍。當時的社會學系主任陳達先生很有學問,但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覺得枯燥。當他征求意見時🦹🙆🏿,劉緒貽便說:“每星期上課3次👩,共6個小時,加上我從宿舍到教室往返一次一小時😙,一星期總共要花9小時🧝♀️🚵🏻♀️。一個學期以18個星期計算,共為162小時。陳先生將講課內容印成講義發給我們👰🏽♂️,我們只要一天看完👩🏼🏭,剩下的時間讀別的書不是更好嗎🙈?”陳達先生很生氣🕘,一時語促🤳🏼🙅🏽,不過他胸襟曠達,給劉緒貽的課程論文打了95分🧨。
劉緒貽畢業後,原本有機會跟著陳達🫅🏼、費孝通等大師做學問🔴,卻選擇了到重慶工作,與女友周世英完婚🤸♀️。4年裏🧖🏽,他在國民政府從事物價統計、工礦業生產統計👩👧👦、勞工福利等工作,對腐敗政治陷入失望和苦惱。“我能有讀書機會,可以說是工人農民‘養大’的👺。所以知識分子應該有種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於是,他寫文章揭露當時的黑暗政治🩴☯️。
中學時代就萌發的學者夢又開始回蕩於劉緒貽的腦海🍲,他來到了世界社會學的重鎮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獲碩士學位。
1947年夏,劉緒貽回到祖國🩼,在武漢大學講授社會學和文化人類學課程。解放前夕,他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了30篇文章,對形成國民黨腐朽反動統治的深層文化思想問題進行了尖銳剖析。
上世紀60年代,劉緒貽開始涉足美國史研究,成為這個領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劉緒貽教授的書櫃裏👨👩👧👦🟦,貼著許多小紙條🏋🏿♀️:世界斷代史👨🏿🦲、世界通史、地區史☂️、國別史、美國史文獻資料……在貼有“自家著作”紙條的架上,著述豐富。這麽多年來🕠,他筆耕不輟,專著、譯著、合著和文章等多達900萬字。他主編並承擔其中撰寫任務的《美國通史》🖼,在經歷了總共24年的跨度後完成,填補了國內美國史研究的許多空白,成為我國世界史研究上的一座裏程碑。
從2006年起,年逾九旬的劉緒貽教授開始寫作自傳。上卷已於去年出版🧑🏿🎄,中卷即將推出,下卷已寫到第四章。歷史變幻的波瀾與社會👩🏼🦳、民族、群體、家族及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在他筆下顯現,一個現代知識分子奮鬥📿👮🏻♂️、求索的人生軌跡如映畫展開,大量現代文化名人的身影也一一浮現。
自傳中,老先生力求真實記錄近百年人生🧘🏻♀️,哪怕是在旁人看來並不光彩的經歷🚶➡️,甚至過失。“我確實是好的事也講,不好的事也講。既然是寫回憶錄🫸🏿,那當然要實話實說,不然還有什麽意義🚮?”劉緒貽教授快人快語☂️。
老先生平生頗慕清代文學家龔自珍憂國憂民的襟懷,贊賞其詩句“一簫一劍平生意”的風骨。他的自傳書名就是《簫聲劍影》。
(韓曉玲 郝靜 趙雪 張全友)
轉自 湖北日報 201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