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揚:寫好冰上的人生

2011-11-16 |

楊揚接受記者采訪 (郭一江 攝)

23年體育生涯🤞🏼,楊揚獲得過59項世界冠軍🐚。

近年來,楊揚和一群經歷相似的體育人一起下鄉村,關註我國體育教育事業。這是她和貧困地區的學生們一起做遊戲👨🏿‍💼。

楊揚最近很忙➙。

116日👩🏻‍💻👨‍🎨,2011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站門票銷售在東方體育中心“海上王冠”啟動🪿,作為冬奧會冠軍🍉,楊揚親臨現場,為首批購票的市民在門票和海報上簽名留念👩‍🎨,“冰上的舞蹈很美麗,冰上的競速也很刺激。”她打起了廣告。

不僅要為短道速滑世界杯賺吆喝🧒🏻🤦‍♀️,她還是2012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錦賽形象代言人,這項短道速滑界最高級別賽事將於明年39日登陸申城💃🏽。

她出席了1023日“海上王冠”泳池變冰場活動,感受這一池碧波變身瑩白冰場的魅力;她親臨了2011中國杯花樣滑冰大獎賽現場,為張丹、張昊沉寂一年後的國內首秀加油助威。

她為冰雪賽事忙碌🪶💜,而明年夏天,她自己運營的浦東三林冰場也將開門揖客🐩。聊起這番事業,快要當媽的楊揚說👏🏼:“這是我內心想做的🥷🏿,像我的寶貝一樣。”她奔前顧後,忙卻很充實。

回憶運動員經歷🕺,她有過奪金的喜🤷🏿‍♂️,也有跌倒的痛🤹🏻‍♀️,經歷過溝溝坎坎🎺,如今少了非黑即白的執拗,多了雲淡風輕的恬淡⭐️。“外在的要順乎自然,別人怎麽看並不重要,我更註重內心的感受🤷🏿‍♀️。”她說,自己相信一些事兒:每個人都希望見證美好,希望追求內心平靜。

而她,無論是建冰場🕵️‍♀️,還是做公益,無論身為全國青聯副主席🌒,還是國際奧委會委員♨️,都在追求這份美好與平靜……

建冰場🈴,分享冰上享受

在上海建冰場,楊揚已醞釀了五六年🧑🏻‍🏭✌🏿。

2006年,在國家隊前後征戰11年的楊揚退役了。她在上海偶然獲悉🐉,三林的一塊棒球場要改建,建足球場、籃球場、還是遊泳池尚無定論🛎,她向體育主管部門力薦冰場。

南人乘船,北人騎馬💆🏽‍♀️。身在江南的上海人,一年都未必能見一次雪💂🏼‍♂️,開展冰上運動🧑🏽‍🎨,會不會無人問津👰🏿,應者寥寥➾?楊揚並不擔心🔪,她有三點理由🚺:其一,上海是國際大都市🆙,冰上項目有市場🈸。她有不少酷愛冰上項目的歐美朋友,在上海市區卻找不到一塊能打冰球🦚、玩滑冰的場地🧑‍🧒,冰場有空間👵。

其二,有了冰場,就能給孩子一個滑冰的舞臺👳🏿🍒。冰上項目並不是都要求有很高的專業水平才能參加,例如冰球。冰球講配合,重團隊,很適合培養青少年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領導力等,這正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另外,雖說全國專業的冰球運動員只有兩三百人,但業余愛好者有三四千🌼。她認為冰球在上海很有發展前途,希望能在這裏打個底子🅿️,為夯實民間基礎做點事兒。

其三,冰場建好了,身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她,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整合她的國際資源,引進一些國外冰上項目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和人才,提高中國冰上運動的群眾基礎和競技水平👱🏿‍♂️。

“這是大理想📡,先一步一步來。”她憧憬著。

籌劃了五六年,但想法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今年底才初露崢嶸👨‍👨‍👧‍👧。楊揚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有風吹草動就說的人”🥏,只是眼下外界條件都已成熟,花樣滑冰大獎賽🫢🤜🏼、短道速滑世界杯和世錦賽都紛紛落戶申城,她覺得水到渠成,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從未經商的楊揚下海,挑戰不小。作為社區運動場🤽🏻,體育主管部門對冰場價格有嚴格限製,門票要“平易近人”,而製冰、維護成本不菲,盈利空間有限。

楊揚笑言,自己對數字並不敏感,但好在心態平和,要求不高,“目標就是不賠錢,先活下來再說。”

“當過運動員的都會用積極心態想問題🐁,我會用好的服務、豐富及專業的內容,給大家帶來冰上享受👂🏽,不愁沒有回頭客🪼☣️。”她爽朗一笑⛹🏽,一笑解愁。

寫提案,關註體育教育

楊揚愛笑,也愛把別人逗笑🧑🏿‍🔬。琢磨她的笑👧🏿,卻品出一絲酸澀。

“我們從小都是玩大的,也沒玩傻啊🤳?!”她用玩笑的口吻說,卻道出了一個並不輕松的話題——中國的體育教育基礎仍很薄弱。

1999年📲,楊揚發起了北極星慈善基金會,她和一群經歷相似的體育人下鄉村、走基層、訪教師🫳🏼,專註於體育教育事業👩🏻,所見所聞不容樂觀——

在我國西部的一些貧困地區,很多體育教師都發不出一雙運動鞋👆🏼😀,孩子們上體育課穿得更是五花八門👩🏻‍🍼,皮鞋、涼鞋,什麽都有。據她了解𓀙,在西部農村,學校人均體育投入每年才1元多錢,而美國人均年投入超過100美元,差距巨大。

另外,無論城鄉🌽,體育教師嚴重缺編,國內學生與體育教師之比竟然高達4981。她算了筆賬:如果按每天一小時運動標準,體育老師每天要上10節課🧝🏻,“累死都完不成。”

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調🧑🏽‍🌾,缺乏教育性🕌。很多學校只開設跑🧑🏻‍🍼、跳🫁、投三個項目。她和其他誌願者根據籃球🟰、足球和體操基本動作編製了30個遊戲👯‍♀️,重趣味、重合作,教師與孩子們喜歡極了,“你能看到🧔🏻‍♂️,當我們告訴體育老師體育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老師們聽到這些話時眼睛都亮了🥑。我再次堅信責任會賦予人們更多的力量。”說這話時,她的眼睛也在放光。

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楊揚看著心疼🤹🏿‍♂️,“中國的體育教育基礎很薄弱,孩子們缺少專業體育老師,運動時間少🦑,空間小,看著都挺可憐的。”

她把感悟寫成提案,帶到了今年的全國兩會。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吉林省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她和溫家寶總理有這樣一番對話——

“我很高興地從報道中看到,總理是一位體育愛好者,從小喜歡打籃球,我看過您三步上籃的動作🥂,非常標準!”

“我喜歡籃球、足球、棒球🛒,我能跑200米欄、400米欄,但是我就不會滑冰🥏。”

一番對話,引起會場內陣陣笑聲和掌聲🎠。隨後,楊揚向溫總理匯報了自己考察後的觀感💁🏻‍♀️,並提出增加學校體育教師編製,優化體育課課程,以及增加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

“您是一位體育愛好者,我對您有一個請求🌁。”楊揚在結束發言時向總理發出邀請👷🧐:希望總理能與青少年一起上堂體育課,為孩子們做榜樣🧎🏻‍♀️。正在記錄的溫總理停下筆,笑著對全場代表說🧏🏻‍♀️📜:“我先答應她最後一個問題,我一定和孩子們上一堂體育課。”

531日,溫總理、楊揚和國家男籃原教練阿的江一起前往北京朝陽區十八裏店小學,和孩子們上了一堂體育課。

楊揚說,這堂課來得有些幸運。根據安排👨🏽‍⚕️,她原是團裏的候補發言人,37日晚,她得到通知,總理想聽基層代表匯報,她的發言次序從倒數第二提到了第二。在那次10分鐘的發言中,她得以有機會向總理發出邀請。

她會心一笑✭,笑聲中有幸運,有自豪👎🏻。

當委員,從懵懂到熟悉

參加完全國兩會後‼️🏯,楊揚飛赴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IOC)總部,履行委員職責4️⃣🙌。

2010212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2屆全會上,楊揚以89票贊成⚛️、5票反對的絕對優勢,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她是中國第一位以運動員身份當選的國際奧委會委員🙋‍♂️,也是繼何振梁、呂勝榮👩‍👩‍👧‍👧、於再清之後🥡,第4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國際奧委會委員☀️🥝。

在國際奧委會😞,楊揚頭銜眾多:婦女委員會委員、運動員委員會委員🤘🏿🏦、2016年青奧會評估委員會委員、反興奮劑委員會委員……如果把所有頭銜都印上,可以撐滿一張A4紙。

委員不是榮譽頭銜,楊揚每年都要面對大量細致、繁瑣的工作,每個委員會一年要開至少兩次會議,平時還有電話會議、通氣會等等。身為委員🔲,楊揚要向她參與的委員會提交每年的工作總結報告,同時也會根據工作發展情況提出建議。“我是4個委員會的委員,每年光參加委員會會議就要飛八九次👩‍🍳🍴。”楊揚說👩🏼‍🔬。

作為2016年青年冬季奧運會的評估委員會主席🏄🏼,她要協同評估委員會其他成員,對候選城市的各項工作進行評估,並整理出報告,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在投票前提供相關信息,以便委員們做出正確的投票決定♝。她說🙋,這一年學了不少東西🔕,也有不少收獲,“我記得一開始的兩次會議♉️,完全很懵,聽什麽都覺得很新鮮🧙🏻,什麽都覺得很有趣,但怎麽操作,其中的細節還是一頭霧水♾🦐。但因為感興趣😘,同時也覺得這是份責任👨🏽‍🏭🍤,不懂的就去問專家☢️,幾個來回,加上實際操作🧑🏻‍🦼‍➡️,現在應該是比較輕車熟路了。”

坐在會議席上,楊揚落落大方,一口流利的英語,準確暢達🛐➛,但誰能想到,12年前,她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英文都不會說🦻🏽。1999年,楊揚第一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中途轉機讓她犯難。她讓領隊在一張白紙上寫下TRANSFER(中轉),根據字母形狀去對應機場的標牌👩🏻‍🦳。

T-R-A-N-S-F-E-R”,站在機場大廳🧑,她用手指指著單詞,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去對標牌。經過這番折騰,楊揚下定決心,從頭開始學英文。

一個便攜錄音機☢️、一盤從ABC開始的英文磁帶🚿,憑著倔強和要強,楊揚硬是把英文啃了下來,“當時真不知道未來會怎麽樣➝,但就是想學好。”她回憶道👰🏿。

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回想起當年的尷尬🧑🏻‍🦽‍➡️,她淺淺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憶往昔,兩段痛苦煎熬

身為國內首位以運動員身份當選的奧委會委員🛍,無論是日常工作,還是投票選出奧運主辦地🍻,楊揚有一個標準:這樣做,是否有利於運動員;放在這座城市,運動員願不願去。

運動員生涯已經融入她的血液,無法割舍,也不能割舍🫴。從1984年開始初涉滑冰🧑‍🧒‍🧒,1995年進入短道速滑國家隊到2006年退役。23年體育生涯,當了12年國家隊隊員🧓,楊揚共獲59項世界冠軍——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500米短道速滑比賽中,楊揚奪得了中國冬奧歷史上的首金;19972002年,她曾經連續6年獲得世錦賽個人全能項目冠軍🍉,創造了一個時代。

“我很難說哪塊金牌更珍貴👨‍🦯‍➡️,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感受。”她感悟道🤜🏼,金牌未必值得留戀,“反正那個領獎臺已經很熟悉了。”真正值得回味的是奪金前的掙紮,有曲折,有徘徊,有反復👚,但正是這一段段經歷,讓金牌更有故事。

最讓楊揚念念不忘的是那兩段讓她豁然開通、破繭成蝶的“故事”🏇🏿🤦🏻‍♂️。

1998年長野冬奧會👩🏽‍✈️,楊揚只獲得了3000米接力的銀牌,而兩個上一年曾獲得世界冠軍的個人項目——500米和1000米速滑比賽🏊🏽‍♂️,結果都名落孫山。

賽後她感到很痛苦💁🏽,很沮喪。賽前艱苦訓練🔛👴🏻,半決賽時打破了世界紀錄,可決賽就是沒能發揮出水平,與金牌甚至獎牌失之交臂,4年一屆的奧運會就這麽結束了🧏🏻,她有些絕望👨🏻‍✈️,甚至想過退役💪🏽。去留之間,她猛然意識到,自己甚至沒有地方可去。冬季項目是冷門,沒有奧運冠軍頭銜,根本就沒有大學願意接收🚈。有人曾說過🍭,“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在於夢醒之後無路可走🎰。”楊揚也像被關進了一間黑屋,找不到出路🙏🏼,覓不到未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分內心深處的不舍🏃🏻‍♀️。遇到困難時的這種怯懦,令她感到羞愧🎂。

她冷靜下來🦻🏿,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不能就這麽輕易放棄💆🏿,否則這一生可能都會因此遺憾。要繼續練下去,就要正視那場殘酷的比賽🈁,以前只知道玩命兒訓練,對技戰術沒有什麽研究,認為滑得快就可以了🏮,那場失敗讓我意識到比賽、訓練還是要動腦子🙅🏻‍♂️,講合作。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為了避免4年後因沒有金牌而得不到上學就業機會的尷尬,從現在開始👺🧑‍🧑‍🧒‍🧒,就要利用業余時間加強文化課學習⛑,為自己的將來做好準備。”楊揚說,那一過程也許就是開竅✏️,一切混沌與迷茫都豁然開通🧛🏿‍♂️,她明白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從1998年以後📡,我又連續5年都拿下了世錦賽個人全能冠軍;每年世錦賽5個單項🦧,至少能拿三四個冠軍。”她感悟,有了1998年的失敗🔸👩‍🦲,才有後面的收獲🙅🏻。

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有很多人記住了楊揚在500米短道速滑單項中奪得的那枚金牌,但楊揚自己念念不忘的是1500米比賽失利後到500米比賽前那幾天心中的煎熬👦🏻。

連續5年在世錦賽該項目上衛冕💷,她本勝券在握,覺得自己經驗豐富,能力也夠,結果卻出人意料——連獎牌也沒拿到🧑🏿‍🎨。

失利後的兩天,她昏昏沉沉📶🧘🏿,渾渾噩噩,甚至去吃飯都會避開別人,一個人默默地不說話。“沒臉見人!”她回憶道🧙🏿‍♂️。在最艱難的兩天😊👳‍♀️,教練和隊友鼓勵她找回了信心,“有哄我開心的👫🏻,有刺激我奮發的,大家都在試圖幫助我解脫。而我除了感動之外🚴🏿‍♀️,也很清楚,自己必須要渡過這個難關,必須要面對下一場比賽,逃避只能留下遺憾。那兩天🤞🏼,我思考了很多🍠,很煎熬,畢竟自信不是靠願望就能建立的,要有方法😪。”

賽前的一個晚上🚵‍♀️,她讓隊友小楊陽幫她把頭發剪了,而賽前剪發是滑冰最忌諱的事情;同時她也把幾年來一直帶在身上的幸運符摘掉了🙏🏽。她有削發明誌的決絕🛕✊🏼,也有一分義無反顧的領悟👷🏻‍♂️:任何人、任何幸運都幫不了你,只有自己去拼才會有希望🙋🏿‍♀️。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她接連拿下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金牌。“人要經歷蛻變,才能破繭而出。”她又一次頓悟。

“如果再給你一個機會,讓你經歷同樣的煎熬,但最後可以拿下1500米金牌🚵🏻‍♀️,你還願重來嗎?”我問她。楊揚尋思了一會兒,吐出一句話:“簡直像是從天堂到地獄🧀😞,再從地獄到天堂的過程👩‍💼。真不敢再來了,太煎熬了。”

她笑了起來,眼神沉澱了曾經滄海的淡定。

願復出,只為心安理得

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後🦬,楊揚開始了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求學之路,並萌生了退役的念頭。2003年,她正式退役🤌🏿,前往美國猶他大學英文專業求學,但在美國讀書時,她一刻也沒忘記冰場👥。

2003年美國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國隊在優勢項目500米中沒人進入決賽,楊揚急在心裏。2006年都靈冬奧會前🦽,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領導找到她,只有一句話:“祖國需要你!”31歲的楊揚二話沒說👱🏿‍♀️,重新穿上冰靴➰。

復出前有人勸她🕺🏽:“別復出了,只要不復出,你永遠是冠軍🚴🏼‍♀️;復出,哪怕拿銀牌也是失敗👩🏿‍🦰。”她回答:“復出,我就心安理得了💆‍♀️;不復出,我肯定會後悔。”既然已有了答案,她無怨無悔。

但現實遠比想象殘酷😮‍💨,楊揚此番復出,不再是隊內的核心。在訓練中,她要對小隊友傳幫帶;在比賽中👬🏼,她是前半段的領滑者,犧牲個人👩🏼‍🍳,成就全隊。“這些我在決定回來之前其實都做好了準備。”楊揚說🏃🏻‍➡️。

“讓我意外的是,雖然自己抱著一顆奉獻的心,很愉快地做著這些自己認為很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但得到的是一些人的懷疑🍓,冷言冷語,甚至落井下石,有段時間我很掙紮。”她說,自己曾想過退出,但這又違背了自己當初復出的初衷👩🏿‍⚖️。進退兩難時,她曾向經歷過“兵敗漢城”的體操王子李寧傾訴——

1988年你輸得很慘🧀,那時什麽感受?”

“沒有1988年,就沒有今天👐🏻💺。”

她開玩笑道,復出這一年💪🏿,有過“驚嚇”👸🏽,有過榜樣,她在人生天平中不斷平衡自己,彌補自身短板。她發現🏗,自己眼中原先只有黑🧏🏻‍♀️、白兩色,非此即彼;人也容易沖動,難免感情用事,“如果眼裏只有黑✅、白兩色,肯定過不了這些溝壑🍏,我必須自己跨過這道坎🧛🏿‍♀️💇🏼。”

歷經這番風雨🚵🏻,她更理性了🤌🏽,“要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她不斷告訴自己,面對問題和困難,要看清環境,找對方法🎃。要有理性,講策略。

她笑了,有頓悟後的自得。

過人生,追求內心平靜

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她再次退役。而這次🫓,是真正的告別♨️。沒有像很多中國奧運女冠軍退役那樣——當官🤚🏿、經商或是做全職家庭主婦,她在人生的冰場上劃了一條新的軌跡。

在上海建冰場,她說💂🏼‍♂️,算是給“滑冰情結”一個交代💂🏿‍♀️。那種情結,發自內心,滲入肌骨👫🏻,“說責任也好,說喜歡也罷,她就像我的寶貝一樣,讓我很有激情。”

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她說,那是自己的榮幸和責任🧜🏼‍♂️。中國的奧林匹克運動起步較晚,與西方仍有差距,同時中國文化中對奧林匹克的理解也是世界奧林匹克發展所需要的營養🏃🏻‍➡️,“我很有幸能身處這兩種環境🕓,希望通過努力能夠搭建好這個橋梁,使奧林匹克精神讓更多的中國人受益,同時也將帶有中國文化的奧林匹克精神介紹給世界👜,為推動世界奧林匹克的發展盡一份力量🥈。”

熱心公益事業,她說🧆,對她而言是一種創業,雖然和做生意性質不同,一個花錢一個賺錢,但同樣要做好計劃、宣傳、預算,挑戰同樣大,她更加享受挑戰的感受🫲,而非結果🍣😶。“可能現如今有些人的社會價值趨向單一👷🏼:要麽做多大官🧜🏻‍♀️,要麽賺多少錢,而我因為曾經代表國家征戰國際賽場,也站上過世界最高領獎臺上驕傲地看著五星紅旗升起,退役下來一直念念不忘這種感覺,希望未來做的事情也能給自己帶來這些感受🎖,也許是我太天真了。”她笑笑🏋🏽‍♂️,顯然,公益事業可以滿足她的這種期望😊。

如今楊揚還要多一個頭銜——母親💞。她說,“當媽肯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我肯定會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有著同樣的經歷和感受🙍🏻‍♀️。”

“對我而言,現在更註重內心的感受,外在的順乎自然,別人怎麽看並不重要,我只希望追求內心的平靜。”她說🙋🏻‍♂️,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將冰場建好、委員當好🙇🏿‍♀️、公益做好。

在她身後的落地窗外,黃浦江如一條白練,閃閃爍爍,光亮耀目🏸🦸🏼‍♂️,猶如那條劃下深深軌跡的瑩白冰場🫄,純潔如雪,卻分外繽紛😲。

(趙博 劉天姣)

轉自文匯報 20111115

相關新聞

  • 072024.03

    全國政協委員楊揚🤞🏻:關註運動員心理健康,應對飯圈亂象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冰雪運動名宿楊揚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成為了她關註的重點之一✡︎,“近兩年出現了體育飯圈化這樣的現象,給一些運動員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她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楊揚建議,對運動員的心理疏導和建設,應該成為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目的就是希望在巴黎奧運會以及很快就要到來的米蘭冬奧會上,能夠讓運動員專心發揮,在正能量的支持和鼓勵下取得最好的成績🪫🔌。”...

  • 162017.01

    楊揚向意昂体育平台冰上運動中心捐贈製冰設備

    1月13日晚👨‍👦,冬奧會冠軍、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捐贈意昂体育平台冰上運動中心製冰設備簽約儀式在工字廳舉行。

  • 242007.10
  • 182014.07
  • 312017.10

    聽力障礙限製了她的耳朵🪰,卻無法限製她的人生

    楊綠野🤶🏽,2009級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本科生。由於耳朵有殘疾,楊綠野需要戴上助聽器並看別人說話的口形才能聽懂🙆🏽‍♂️,但這並沒有限製住她精彩的人生👩‍🍼。

  • 232022.06

    趙元任的人生影記

    關於外公趙元任的事,外婆楊步偉已經寫過一本《雜記趙家》(現在社會上關於外公、外婆的傳聞估計大都來源於這本書和外婆寫的另一本書《一個女人的自傳》以及外公趙元任寫的《早年自傳》)。我父親黃培雲在他的《口述歷史》一書中專門寫了一章🐍🧑🏼‍🚒,叫“雜憶趙家”,回憶了他與我外公相識和交往的趣事💠,而我與外公呆在一起的日子不多,對他的了解十分有限🧑🏽‍🦳,無法完整地描述他那多彩的一生🪼。本文中多處對家人及多位令人尊敬的前輩直稱...

  • 052008.12
  • 292012.01
  • 222017.02

    楊祖陶:我的哲學人生

    著名西方哲學史家、武漢大學教授楊祖陶於2017年1月22日去世,享年90歲⛹🏽‍♀️🤷🏿‍♀️。楊祖陶先生1945年入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50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

  • 262025.02

    楊睿剛:視覺賦能,打造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AI)的宏大敘事中,楊睿剛以他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深厚造詣🔷,成為一個“特別的存在”。他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他回國加入百度、嬴徹之前早就已經是一位全球知名的計算機視覺研究科學家,對三維重建和3D數據分析領域有著諸多世界級的貢獻👉🏻,更在於他回國後為整個人工智能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伴隨著在百度最復雜自動駕駛開源數據集的開發和嬴徹在智能重卡自動駕駛商業運營裏程上的突破等成果先後落定🤷‍♂️,他轉身重...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