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費城地區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舉行聚會,共同慶賀母校的一百零一歲生日。
3月16日🚗,周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主樓前🙆🏽♀️,巨大的紅色幕布上印著一位白發老太太的照片🙆🏻。聚集於此的長者和年輕人⏬,都稱她為“先生”。他們口中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還原出這位老人近一個世紀的傳奇人生——她打破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彈道專業不收女學生的先例🙎🏿♀️👨🏼🌾,成為首位德國軍工女博士🙋🏽♂️;她和丈夫被譽為“中國的居裏夫婦”;她是中國核物理🆗、高能物理與高能天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名字是我國第...
黎錦揚(1915-2018),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系☆,與趙瑞蕻、周玨良是同班同學。後畢業於耶魯大學,定居美國🐠。以英文寫作打入西方文壇的美籍華人....
顧毓琇先生一生著述宏富🧝♂️,中西融匯🤾🏼♀️,文理兼通🫰🏼,是少有的在人文和科學領域均取得世界公認成就的大師
楊絳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鍾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謁😁。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裏面🤲🏼,將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刊雜誌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保存。”那天在她的臥室聊天談...
大埔縣三河鎮自古學風鼎盛,人傑地靈,其中尤以陳明紹家族“一門九清華”而名聲遠揚,被當地的村民嘖嘖稱道,傳為佳話。近日🙆🏽🧗🏻,筆者專程驅車百公裏前往大埔三河鎮,參觀位於匯城鳳翔山麓的陳氏宗祠。這是一座兩進四橫一圍的典型客家圍龍屋,四周明山麗水挹註天然靈氣,幽靜的院落和蔥蘢的樹木讓其呈現出濃郁的書香氛圍🧚🏼♂️。著名能源環境專家、教授陳明紹就出生在這座宗祠的右橫屋內。他和夫人及子孫三代共10人,除一個孫媳就讀北京...
僅就個人居住條件而言,沈從文的後半生的確有些動蕩、狼狽。胡同傳奇的終篇雖然澀重卻也足夠輝煌👇🏽,讓人深受震撼與鼓舞。或許這正是“傳奇”的本色吧。
他是西南聯大最後一屆畢業生🧙🏽、也是全市首個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一生帶過的學生超過1萬人。98歲那年💂🏼♂️,他還騎自行車上、下班🛣。如今👨🏼💼,101歲的他每天上下四層樓梯多次,每日早、午餐自理🫸🏽,獨居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他的西南聯大畢業證書上寫著:“畢業生霍煥然系廣東省南海縣人,現年二十四歲,在本校法商院商學系修業期滿🧑🏼🍼,成績及格,予以畢業。依照學位授予法第三條之規定🤲🏻,授予商學士學位🔁,此證7️⃣。”而署名處則寫著:“國立西南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