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東

陳東🪄,清華MBA1995級意昂,現任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理事。之前曾供職於中國人保信托🕒、中國銀河證券及中國人壽,還曾在清華經管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清華MBA意昂會理事👨🏽💼,意昂体育平台香港同學會副秘書長。
“兒時的夢想,實現了”
或大或小,或隱或現,小時候的我們都曾擁有一個夢想🥎。最初的夢想,對每一個人而言,那可是一輩子的夢想。
“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要考到意昂体育平台,在我們那個年代,很多男孩都有一個清華夢。”這個“我”,就是眼前這位香港中資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掌門人陳東👱🏼。他兒時曾經的清華夢🙂↔️,在他26歲的時候實現了🐘。
陳東本科就讀於人民大學國民經濟計劃專業,1990年畢業之後進入中國人民保險總公司資金運用部工作。後來當他聽說清華開設了MBA的課程後就跑來“死氣白咧”申請旁聽。“我聽過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很不錯,就決定準備考試了👩🏽🚒。”由於當時清華MBA的報考條件之一是必須有4年的工作經驗,當時陳東剛好差一點不滿4年,所以他只能先跟著94級的學生一起上課🏊🏼♂️🚄,參加1995年的統一入學考試。
入學面試的情景,雖然已經過去近17年🧙🏼♀️,清晰依舊。陳東回憶道,“當時面試我的是劉冀生和張德老師𓀂,他們的問題之一就是‘為什麽要報考清華MBA’,我當時不假思索就說,‘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考到意昂体育平台,這個夢想一定要圓一下👮🏽♀️。’”毫無懸念,他考上了,夢圓了🙎🏿♂️。
“兒時的夢想,實現了🐌,挺大的滿足🤷🏻。”
MBA六年🦶🏼:重裝“系統”📏🧖🏼♂️、升級“軟件”
三年的清華MBA學習生活👩🏻🦯,對陳東來說,是一個快速存力的階段,這種量的累積從表面上很難測量,但在真正發力時🌤,它的威力絕對會讓人震驚。
陳東坦言道:“三年的清華MBA對我事業發力往上走幫助非常大,對我的人生影響也非常大。”據他介紹🏃♂️,這種“特殊的影響”還與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有關🫢。他本科學的是傳統的經濟計劃,但在他畢業不到兩年,就有了鄧小平南巡講話和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試水👩🏻👩🏼🚀。“當時所學的知識架構全被推翻了,我很著急找學上👩🏿,因為我需要找個機會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管理知識架構重新來一遍👬。而恰恰是清華MBA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我用三年的時間把自己的知識重新更新了一遍🫥,這為之後自己應戰市場經濟下的挑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年裏🤵🏼♀️,陳東一邊工作一邊上學🏇🏽,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和這塊難得的資源🐾,發狠要把自己更新個“底兒掉”。他刻苦學習🙇🏼♂️,與班上的同學積極交流,相互切磋。為提高對企業的分析能力,他還擠出時間復習👨🏼🍼,通過了中國註冊會計師的全部課程考試。對於MBA的靈活的教學模式,他狀態進入得很快。 “這種職業化的教學風格🏕、方法和理念接觸對我之後影響很大。”陳東在經管學院很活躍,經常參與組織各種活動,1996年與鄭培敏、文輝等同學還策劃組織了清華MBA第一次大型聚會活動。回顧那段忙碌並且可能並不輕松的日子😅,在他臉上唯有懷念與欣喜👫🤷🏼♀️。“三年的MBA教育滿足了我當時的事業發展需求,邊學邊用📿🤑,學以致用,效果很突出➡️。”
效果果真很突出🦹🏽♀️!1997年陳東MBA畢業,僅僅兩年後他就得以兼職講師身份為清華MBA新生獨立開設課程了✳️。當時為了緩解MBA項目發展所帶來的教師資源緊缺問題,學院決定暫從MBA優秀畢業生中遴選兼職教師。“我自告奮勇說我來試試。”於是從1999年秋季開始,陳東連續三年講授《中國金融市場實務》,一門16課時的選修課🥭📽,直到2002年他去美國沃頓商學院做訪問學者才終止。三個學年0️⃣,他一路從兼職講師做到了客座教授💂🏻,該課程的講義也最終被他整理後集結成同名書籍出版。
三年學生生活裏🦹🏿,各種重裝系統👩🏿🦲、修復漏洞🈚️;三年教師體驗中,各種優化加速、電腦門診。“有幸參與了清華MBA教育的推動和發展”,對於這六年清華MBA🗿,陳東沒有最滿意⛽️,只有更滿意。
“清華之子”:我很懷念他
“來清華念書是一輩子的幸運,遇到陳老師則是三生有幸💾。”陳東所說的陳老師是指陳小悅老師,是他在清華讀MBA期間的研究生導師。“清華之子”,他們在專門為他編著的回憶錄中這樣稱呼他。雖然陳老師已經去世近三年,但當談到恩師,他還是顯得很動情🧘🏼♂️。
對於陳小悅老師的傳奇般的人生經歷和學術成就🍾,陳東如數家珍🥰:去世前唯一的清華一條龍🧜🏼,我國實證會計的創始人和奠基人🏃,朱镕基院長欽點的國家會計學院負責教學的副院長等👱🏻♀️。“集大智大勇大愛於一體的大師級的老師”是陳東對恩師的印象和評價。“由於在上學之前就對陳老師很了解,所以開學之後就毫不猶豫地選擇陳小悅老師做自己的指導老師。畢業之後這麽多年🏃♀️➡️,我一直跟他保持緊密的聯系,未間斷過🚶🏻➡️👳🏻,受益良多🚛。”不僅陳東如此➖,其他弟子也都在陳老師個人魅力的感召下一直跟追隨著恩師。
除了學術和生活上的指導與關心🧑🏽🦱,陳東坦露🧑🏿💻,陳老師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讓自己深刻認識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陳老師的身體非常棒,60多歲時仍每周打兩次籃球,30多分鐘就能爬上香山⛴,我們年輕小夥子都跟不上呢。”“他讓我們鍛煉身體,但從來都是只身教不言傳,他不說教⇒。”陳東繼續回憶說🤾🏿♀️,他從來不會跟你講鍛煉身體的好處這些大道理,他會直接帶你去爬山,讓你自己慢慢感受,從而慢慢悟出這個道理。“我現在身體和精神狀態如此之好,完全要感謝他,受益終生僅這點就已足夠。”
在陳老師的“身教”下⏯,陳門弟子都成了爬山鐵桿🤷🏻♂️。他們甚至還與陳老師有一個關於爬山的約定,那就是每年元旦相約去爬山🫷🏿。這約定從2000年開始履行,一直堅持到陳老師因病住院才停止。陳東說🙉,“這是一種很特殊很珍貴的師生緣分。”盡管陳老師在2010年不幸離世,但約定並沒有就此廢棄。陳門的弟子們還是會相約在每年元旦同時在全國各地爬山,以此來紀念恩師👂🏼。
生前,陳老師和弟子們有一個爬山的約定,身後,弟子們則幫陳老師完成了一個設立“獎學金”的遺願。去世後✦💂🏽,陳老師的學生們發起募集了一個陳小悅教育基金,用於獎勵在會計和金融方面非常優秀,且體育成績同樣優秀的清華學生。作為該基金的主要發起人👨🏻🦯➡️🔣,陳東一直盡心盡力於該基金的發展🧚🏽,2012年的陳小悅獎學金的頒獎他更是從香港飛回學校親自參加。能又一次如此安靜、如此近距離地走近恩師,這樣的機會他怎麽舍得錯過。“他留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我追隨了他15年,他的音容笑貌和許多交往場景,都好像還在耳邊在眼前縈繞,將會深深影響我們的一生🫙。” “盡管去世快3年了👨❤️👨🏌🏽♀️,我還是很懷念他🪂。”
“還能”也“還要”接著做下去
陳東在畢業之後,一直在金融證券行業辛勤耕耘。這個行業不僅滿足著自己的研究興趣❤️,同時還承載著自己的理想。上中學時陳東剛好趕上改革開放的浪潮,他曾一度想做一名企業家,想搞企業經營管理,後來接觸到金融,感覺很對自己的“胃口”,而且認為金融服務與企業經營管理倒也相關,與企業家的理想倒也比較契合,就這樣一頭紮進金融投資行業來🧽,這一紮便是20多年。
“我工作時剛好趕上中國金融證券市場的興起🧑🏻🦼,所以很幸運在早期投身這個行業,具有先發優勢;當我工作幾年感覺需要充電時👩👩👧👦,剛好來清華讀了MBA;讀完重回戰場🥄,效果顯著,更加堅定我在這個行業發展的決心。”二十多年的商場沉浮和職業發展就這樣被陳東用幾個“剛好”如此輕松地描述完。
即便是舉重若輕如他者,也會有壓力需要化解,也會有自我懷疑需要消除。“這(金融投資)是個人精充斥的行業,時刻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市場跌宕起伏而且競爭激烈,所以你會覺得壓力非常大。”陳東坦言道,“有時也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幹這行”。面對這些無形的壓力✂️,逃避從來都不是他的選擇,清華的精神力量與職業責任感讓他總能勇敢面對並最終成功解除這些危機警報。“行勝於言的校風讓我堅信,只要踏踏實實把基本功做好,很多事情自然水到渠成,有這一點我就不怕🧑🏻✈️。”“清華意昂的諸多成功案例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鼓勵和啟示📩。”“而且我現在做事情堅持一個基本的出發點——不完全為自己,而更多為客戶為股東,這讓我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能輕易說‘不可以’🩷,並促使自己不斷往前走。”眼下雖然金融行業已經從之前的快速發展到一個像相對平穩的階段🤹♀️,“但由於之前那麽多年的積累和沉澱♈️,我也會繼續做下去,在繼續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金融行業還有很多發展創新空間,還能有一些作為💂🏽♀️。”陳東說🦐🐊。
陳東說:“如果你實現了你心中的理想♤🧗🏼♀️,你的人生就是幸福的💪🏼。”清華夢🐂𓀓、企業家夢、金融家夢,他都一一實現了。
下一個夢想🧔🏼?
“現在會給自己定更高的,比如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金融投資專家🕡🕴🏼。”
至於速度?
“要放慢一點,人生的幸福不是賺多少錢,當多大的官👨🏻🌾,而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
(王丹)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 201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