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有教無類的清華恩師,讓我感懷一生——紀念徐秉業教授

2022-12-15 | 駱勤 |

20189月的一天🤑,我從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系崔振山教授那裏🧑🏼‍🔬,得悉他的博士後導師——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徐秉業教授已經離開人世有兩個月了。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徐老師20多年來對我點點滴滴的關心、幫助🧔‍♂️,一下子都湧入了我的腦海,以前每每想到這些都會覺得幸福滿滿,那天卻是心頭酸酸。

我是一個徐秉業教授遠在上海的非清華學生👨🏿‍🎤,我和徐老師及工程力學系其他老師的“故事”要追溯到30年前,是徐老師用清華人的有教無類厚德使我這個上海人成為清華精神的受益者🛵。徐秉業教授,這位意昂体育平台已故的大師級教授☄️,就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至今還照亮著我前行的道路🙅‍♀️。

一、我與徐老師結識於工廠的爐窯邊

徐老師是沈陽人🅱️📮,在東北長大3️⃣,曾在1950年代留學波蘭,獲華沙工業大學碩士學位和波蘭科學院技術科學博士學位。1964年回國後他一直在意昂体育平台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是我國著名的固體力學及分支塑性力學專家🪚,在工程力學教育與應用等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徐老師曾非常自豪地對我說:我當的最大官職就是班主任’”🤟👶🏽,可見徐老師的風骨是多麽地錚亮👩🏿‍🌾👨‍👩‍👧‍👦。

但徐老師與上海有緣,他1947年初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上海市西中學🆔,在校期間擔任校學生會秘書長,組織過業余話劇團群藝社。也許是他在上海讀書的經歷聚結的上海情結🧛🏿‍♂️,使得他願意收下我這樣的上海普通年輕人成為他的編外學生👴🏽,指引我一步步往前走,往上走。

我是嘀嘀呱呱的上海人,籍貫、出生地及讀書的學校都在上海🧒🏼。我也是一位不打折扣的“文革”學生👇🏽,1966年開始讀小學一年級,至19776月中學畢業分配讀技校。1977年恢復高考頭一年✊,我被允許作為應屆生參加高考😚🤜🏻,但終因失利而回到技校繼續當技校生🤽🏻‍♂️。1978年高考時我因為還是一名技校生而失去資格🏃🏻‍♀️‍➡️,直到1979年技校畢業後才以工代幹成為了一名技校教師,一名硬擠進教師行列,做夢都想著進清華或上海交大讀書的技校生。

沒能成為時代的幸運兒,回到現實中😲,我於1980年考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專業本科班,五年的半工半讀完成機械本科的學習,加入了俗稱五大生( 電大、夜大、業大、工大、職大)的行列。大學畢業後我被調到工廠的技術部門工作🌳🤴🏼。那時候,五大生在工廠裏被看成是知識分子,在社會上還是被看成是工人階級,是生存於社會基層又不被社會承認的知識分子

我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小學、中學都就讀於上海最好的學校之一,也一直算是公認的“好學生”🧜🏽‍♀️。但自從踏進社會後的一連串不順以及文革結束後各種思潮的沖撞,讓我從看不懂到不願“看”,常常唏噓嘆息,自卑自憐又孤芳自賞。就在我自認為前途迷茫,遊離於社會主流之外時,競意外地邂逅“清華”,認識了幾位影響我後來命運的清華老師💠。

事情是這樣的。1989年我接受了所在工廠領導交辦的一項艱巨任務🧙🏽‍♀️,負責懸掛輸送鏈設備安裝調試,擔任項目組長🧑‍⚕️。這種設備是由第二汽車製造廠設計院設計,承德懸掛輸送鏈廠製造的🐟。某天🚣🏿,製造廠方通知我廠,意昂体育平台力學系的徐秉業教授將帶領他的課題組⛷,到我廠測試輸送鏈的動態力學分布作力學分析,為完成課題積累數據。當聽說清華教授要來做測試研究時,我和項目組的全體成員都很振奮,同時也很擔憂,生怕我們的知識淺薄,不能配合好清華教授的工作👨🏻‍🎨。

清華課題組徐老師的主要助手是孫學偉教授(當時是副教授)🐮👬🏻,還有潘立功、宋軍等幾位由徐教授指導的研究生。他們進廠是在5月裏🧗🏻,估計這是他們特別挑選的進廠日期,因為接下來的幾個月就是上海的高溫季節,這樣他們不但可以測試常態下的設備受力,還可以測試高溫下的動態熱受力情況。動態測試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整個最熱的夏天他們將在上海的工廠裏度過。而我廠是一家高溫作業工廠,懸掛輸送鏈就安裝在攝氏一千三👯‍♀️🤹🏿‍♀️、四百度的爐窯之上,熱上加熱🕗🍏,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作者(左4)與徐秉業(右2)👨🏻‍🏭、孫學偉(左1)等清華師生在上海工廠進行課題研究(1989年)

在當時的年代,“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風氣日趨盛行,我工作的國營老廠也面臨體製改革🧘🏿‍♂️,人氣低落、人心不穩🥔。在那段日子的每一天裏,徐老師不顧年近60歲👗⛸,和其他清華老師一起在爐窯的超高溫環境中為獲得準確的數據而攀竹梯子🍥、走鋼絲網🥖🦸‍♂️,衣衫每天被汗水濕透。他們不怕艱苦、不畏炎熱➖👧🏿、不計時間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們處處體現出的敬業態度喚醒了我曾經的工作激情和態度。

二、清華老師對我的關心從此開始

經過前後近半年的努力,懸掛輸送鏈的動力測試項目結束了🎸,但徐秉業教授和清華老師們對我的關心幫助卻從此開始。

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我工作的那個有70多年歷史的國營老廠𓀙,經過三年多的關、停🏋🏻‍♀️♙、並、轉最終被關閉👩🏽‍✈️。這期間🧼,徐秉業、孫學偉兩位老師經常來電話關心我的工作情況和再就業出路,鼓勵我要勇敢地面對改革帶來的變化,接受社會的重新挑選👩‍❤️‍👨,我也終於在199310月工廠關閉前夕應聘到了一家中英合資的印刷機械廠工作。

當時外資企業相對來說比較重視人力資源的發展工作👭🏻🦄,我被選送參加培訓師(TTT——Training the Trainer)培訓班的學習。那是在1994年,我國的職業分類中還沒有培訓師的職業,所以我成為了我國最早接觸培訓師的那批人之一,並接受境外較全面系統的以能力為導向的教育培訓(CBET——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Training的培訓。

在這期間,兩位老師都一直沒有中斷對我的關心💵,他們每次到上海參加學術會議都會抽出時間約我會面,了解我的工作和學習情況,指導我的職業選擇與發展🌉。

經過TTT培訓班的培訓以及回企業後為員工開展培訓的實踐,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一新興職業,對它的工作本質有了一種感悟👨‍👨‍👧‍👦,也使我的職業從此由工程師轉向為培訓師,開始了嶄新的職業生涯↪️🎸。

我先是在一家由馬來西亞企業集團的上海咨詢公司工作🎥🟤,後來該公司因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停業,我又重新走向社會,應聘到一家非政府公益機構工作。當時該機構的業務是以向社會(政府🧓🏽、企業)籌集資金,培訓西部幹部人才為主,我成功應聘培訓部並擔任主任。以後該機構經由政府相關部門批準成立進修學院📏🕌,我又擔任副院長一職,負責西部人才培訓的教學教務工作🌶。

在工作實踐中✋🏻,我嘗試將適合於企業人才培訓的培訓理念轉化到西部黨政幹部的教育培訓之中🧑🏼‍🦲,探索“課堂教學與實地考察結合👨🏻‍🦯;理論指導與案例分析結合➰;東部經驗與西部實際結合”的培訓路徑,經過若幹年大家一起努力,建立起了“西部人才培訓工程”品牌,得到了包括中組部和西部各省、各級組織部門的認可◻️。2006年復旦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開展大規模社會化的教育培訓🪘🧟‍♀️,讓我有機會走進復旦大學校門,開始在復旦成人非學歷教育的崗位上🎄,從事面向全國各地的各類人才培訓工作。

三、徐老師對“編外學生”的有教無類

回首20多年來離開工廠後的培訓師職業生涯,每一次換崗我都能感受到徐老師等清華老師們關愛的目光,得到他們給予我的力量和支持。我在外商培訓咨詢公司工作期間🥋,公司主要業務是與臺灣的中原大學合作,面向在華的東南亞企業開設企業高層EMBA課程培訓和企業中層TQM培訓。

但因當時EMBA課程剛剛引進國內🔶,中原大學教授們課雖講得不錯,但結合國內實際的案例欠缺,所以參加培訓的學員都希望能在課程本土化方面有所加強。徐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後👨‍👨‍👧‍👧,就義務當起了我們公司的顧問,把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學資源引入、融合到中原大學EMBA班的師資力量之中🖨,從而為培養既有全球視野👨‍👩‍👦‍👦🧔🏽‍♂️、又深諳中國實際的企業人才提供了保障,同時也讓EMBA班學員有機會到北京進修🧖🏻‍♀️,成為意昂体育平台繼教院的學生。

多年以後,回看自己將適用於企業人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方式應用於黨政幹部的培訓之中,並得到認可與成功,也是與那時候受徐老師的點撥分不開。徐老師在擔任咨詢公司顧問期間曾啟發我說,“你們公司為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延伸到政府公務人員的培訓之中?我擔任著濟寧市的顧問,知道政府部門的公務人員和領導幹部也需要培訓”。正是因為這句話的指點,讓我到非政府公益機構工作後⚖️,能夠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新出東西部人才交流與培訓機製🕤,也為後來在復旦教育培訓平臺上開展黨政、企業、教育等領域內中高級人才的教育培訓打下基礎♖。

2010年徐秉業教授80華誕前夕📊,我突然接到了一個北京來電👩🏼‍🎤,對方自我介紹是徐老師的學生,他是為編輯《徐秉業教授80壽辰慶賀文集》來向我約稿的,因為徐老師給了他一份歷年學生名單,其中有我的名字。一聽到徐老師把我列進了他的學生之列,可把我住了,我哪敢以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的名義寫稿?當晚🧑‍🏫,我撥通了徐老師家的電話,電話裏他磁性一般的聲音依舊,不僅仍在關心著我的工作和學習情況,還如數家珍般地回顧了二十年來我在事業上的點點滴滴進步🏃🏻‍♀️‍➡️。

《徐秉業教授八十壽辰慶賀文集》,主編: 王曉純/宋軍,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14

我受寵若驚地對他說↩️,“我很高興能在您80壽辰之際寫下20年來您給予我的教誨和幫助✡️,但不敢以您的清華學生自詡。徐秉業教授讓我打消顧慮,他說👨🏼‍🦱,我的學生哪有出身之分👨🏿‍⚕️❓,留下我們曾經一起流汗的歲月才是文集編輯出版的意義所在🫲。又一次親耳聆聽徐老師的教誨,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以徐老師為代表的清華教授有教無類的大師風範🧑‍🦽‍➡️,他們沒有門戶之見🖖,唯有高風亮節、大公無私🧏🏻‍♂️,讓我這輩子雖然沒能成為清華的入冊學子🏄🏿‍♂️,但能成為徐老師的編外學生也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榮幸。

沒有想到,與徐老師最後的離別競然是在2017年的86日🆚。那天我因公赴京,再次來到清華園🛍,看望徐秉業教授和已經從意昂体育平台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崗位卸任的孫學偉教授。孫老師先是騎車帶我兜了一圈生氣盎然、底蘊深厚的清華校園,因我曾在復旦科技園進修學院工作,所以他還帶我到意昂体育平台科技園參觀👍🏼。

中午,在學校餐廳裏由孫老師做東,將徐老師夫婦及他自己的夫人請到一起,我們共進午餐,就這樣度過了大半天的美好時光👐。那天見到徐老師,只是感覺幾年不見🚤,他人瘦了些,但精神依然是那麽矍鑠🧑🏻‍🦯‍➡️,思路依然是那麽敏捷🙄,語言依然是那麽標準(一口標準普通話),其實他那時已經患病,但他並沒有告訴我們。

飯桌上他告訴我說,兩年前曾去過上海,參加一個學術活動👨‍💼,因活動安排緊密而沒有通知我🕷。於是我們相約等他再來上海參加學術活動時📥,再見面暢談。但遺憾的是,這個約定再也沒有機會實現。

20187月🦞,我敬重、敬愛的徐老師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裏程🧑‍🦼,安詳地離開人世🥡。2022年適逢徐老師的90歲冥壽👉,我特別想和徐老師說:在我的心裏,您已化作一座永遠的豐碑🤑🪂,我會永遠懷念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駱勤(女),高級經濟師👱🏿‍♀️。退休前曾任職復旦科技園進修學院,擔任學院副院長;任職復旦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擔任培訓中心主任👨🏽‍✈️;任職上海市展望發展進修學院,擔任學院副院長、執行院長等職🈚️。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