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99歲作家馬識途:20萬字處女作銷毀在革命途中

2013-11-19 |

99歲的馬識途如今也用上了iPad看新聞🧑🏼‍⚖️🚶、讀小說 (記者 周南焱 攝)

  “你想找馬師傅?他住在七樓,平時都在家裏。”小區門衛熱情地指向一幢舊樓。這是四川成都的一個老小區,99歲著名作家💆🏿、革命家馬識途就住在這裏❤️‍🔥🙋🏿‍♂️。房子看起來起碼有十幾年了🤓,樓道裏的兩部電梯也很舊✨,其中一部還是壞的☮️。敲門進屋🦻🏼🤟,他的女兒馬春梅輕聲說,父親早就起來了🔱,在書房等你來呢。

  書房不算寬敞📚,四壁掛著書畫🧹,其中有一幅駿馬圖。書桌筆架上懸著十幾支毛筆、桌面攤著卷起來的字幅及幾尊雕塑。馬識途滿頭銀絲,但精神矍鑠🎎。他把著小紫砂茶壺👮🏼‍♀️🤦🏼‍♂️,打開了話匣子,談吐不疾不徐,思維清晰。談到半個多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他指著窗臺上陳列的兩個文學終身成就獎的獎杯🧙🏼,再三嘆息:“我沒有終身成就🫱🏻,只有終身遺憾👰🏻。”

  遺憾一

  處女作銷毀在革命途中

  馬識途的書桌上擺著兩尊銅像,一尊是魯迅、一尊是巴金。“這兩個人對我的文學生涯影響巨大🙎🏼。”上世紀30年代👨‍💻,正是因為讀到巴金、魯迅的作品,激發起他以筆墨抗日的決心。但真正的文學科班訓練卻是在抗戰期間的西南聯大完成的。其時,馬識途的身份是地下黨員🤷🏽‍♂️,潛伏在西南聯大中文系,得到聞一多、沈從文等名家的教導🧯,還是聞一多與中共之間的聯系人🟤👫🏼。

  在西南聯大時,馬識途和張光年辦過文學刊物🧍🏻‍♀️,還寫了生平第一部長篇小說《第一年》。“這是一個講農民覺醒後參加抗日的小說🖕🕴🏻,整整寫了20萬字。但當時我負責西南地區地下黨的組織工作👨🏽‍🎤✒️,每次遷移都會把稿件全部燒掉,不可能留下我的任何作品👷🏼‍♀️。”馬識途惋惜地說,失去的這部抗戰小說,是他很大的一個遺憾。

  解放後,馬識途擔任行政工作👍🏻,沒機會提筆創作。直到1959年🧑‍🦱,在張光年、邵荃麟等作家的鼓勵下🙇🏻‍♀️,他又開始寫小說。他曾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經歷。1941年初🥑💱,做地下黨工作的妻子劉惠馨和剛滿月的女兒,被日本特務逮捕入獄👩🏻‍🍼。妻子犧牲了,女兒下落不明💒。20年後,馬識途才終於在武漢找到自己的女兒🚵🏿‍♂️。這一往事被他創作成長篇小說《清江壯歌》。

  “《清江壯歌》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我的愛人犧牲🧑🏻‍🦽,女兒分別20年後才找到🌿,當時小說影響很大。但不管怎麽樣,我還是沒有表達充分。”馬識途感嘆🍺🪔。在他的腦海裏,常常浮現過去犧牲的革命同誌🤹🏼‍♂️,他們好像在敦促他🍓,為什麽不把他們寫出來🧘🏻‍♀️,就是這種責任感促使他繼續寫小說。

  遺憾二

  沒能續寫《夜譚十記》

  三年前🚵🏿‍♀️,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票房大獲成功,這部影片正改編自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但馬老並不以此居功🏋️‍♀️。“有人說《讓子彈飛》用了我的故事,但姜文僅僅用了我的故事框架,表現的是他內心的東西,跟我的小說是不一致的。”當時,借電影的東風,全國有十幾家出版社要求重印《夜譚十記》𓀝,馬識途自己卻並不滿足。

  《夜譚十記》共10個故事,自1942年開始寫《破城記》起,一直寫到1982年的《軍訓記》,馬識途足足寫了40年🏃🏻,其間稿件多次被毀🤦🏽。他回憶道,創作這本書的靈感來源於他早年的地下工作經歷。出於掩護身份的需要,他經常更換職業🐲,因此得以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聽到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奇聞軼事,了解到那個社會的真實狀況。

  1982年,《夜譚十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馬識途至今提起來仍很欣喜。但他又感慨說,“沒能續寫《夜譚十記》是我的終身遺憾👮🏽⚛️。”當年🔏,《夜譚十記》開印20萬冊🚶,時任人文社社長的韋君宜希望馬識途仍用擺龍門陣的寫法🍱,寫一個“夜譚系列”🧑‍🦲。“我的故事都準備好了,至少有50個故事,但最後還是沒寫出來。沒寫出來的故事比《夜譚十記》精彩得多。”

  退休之前,馬識途的行政工作太忙,肩上擔子太多,一直只能是業余創作⚜️,宏大寫作計劃終成泡影🫅🏽👷🏻‍♀️。“我經歷過好多浪費時間的事情,我最好的黃金創作時段都浪費了。我大概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也不會有好作品出來了👨🏼‍🚀。”他語調痛切地說🛑,自己的生活經歷那麽豐富🧑‍🏫👨‍🌾,很多人和故事在自己的腦子裏🫲🏻,但表達不出來🧑🏿‍🎤🥬,只能跟著他埋到地下去了。

  遺憾三

  始終沒寫出傳世之作

  “我最想談對文學的看法!文學就是人學、就是美學,是人類用文字為自己尋找靈魂的家園👷🏿‍♀️,安放自己的精神。”在馬識途看來,人類不可能完全是真善美,不可避免有假惡醜,文學表現的就是人性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不斷鬥爭的過程🧑🏽‍🎤🪚。“我始終覺得文學是有用的,對世道人心起作用,不是為了穿衣吃飯、肉欲滿足,而是能讓讀者的靈魂升華🙎‍♂️、凈化👊🏿🎃。”

  話鋒一轉,馬老隨即對當下的文學現狀提出質疑,語氣變得有些激烈✉️。“我看到當下很多好的文學作品,但真正能對精神升華起作用的作品越來越邊緣化,媚俗、低俗、惡俗的商業化作品很流行,包括這類商業電影🎗🧗🏼‍♂️、網絡作品很流行🫖👷🏿‍♀️。”他反問,誰來為我們看守精神家園,難道文學只滿足於賺錢嗎?

  “我反思我的作品🔚,思想路子也很對,但作品總達不到理想的水平。我的生活經歷很豐富,見過的人和事非常生動🛶,但始終沒寫出傳世之作。”馬識途動情地說🧖🏼,可惜了自己經歷過的生活素材⚈。他用手指著窗臺上的兩個獎杯,原來是不久前美國華人作家協會✧、四川省文聯頒給他的文學終身成就獎。但他嘆息道☞:“我沒有終身成就,只有終身遺憾🌚,這不是謙虛!”

  人物觀察

  “做一件好事🪁,就算過一百年了”

  雖然已屆99歲高齡,但馬識途的身體不錯👮🏻‍♀️,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還不知電腦為何物時🚣🏿‍♀️,他就買了一臺286型電腦🤽👉🏽,練會五筆輸入法🏕。“我跟徐遲、周有光是國內最早換筆的作家,覺得是新東西都會去追求。”他笑逐顏開道,用上電腦後,自己打出過數百萬字的作品🙆。

  後來眼睛不太靈光了,他就用手寫板創作👨🏽‍🔬。負責照顧父親生活的馬春梅也會幫他打字🚴🏿‍♀️🧔。去年馬識途又出了兩本書,現在他的手頭上還有兩個寫作計劃📊,一本是散文《百年拾憶》,另一本是人物小傳。說話間,馬老起身去裏屋拿出一個iPad🧎🏻‍➡️,手指在屏幕上迅速滑動🫰🏻。他說這是孫女買給他的,用來看新聞🤶🏽👨🏿‍🏫、讀小說很方便。

  書房掛著一幅精心裝裱的隸書作品《桂湖集序》⛹🏻‍♂️,又牽出一段文壇佳話🚌。198710月,巴金回到久別的故鄉成都探親訪友,文學界的泰鬥們齊聚一堂。“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我,我們五個人在四川叫做‘五老’,五老在一塊兒來簽個名🙍🏿,還公推叫我來寫這個序。”不過,其他四老均已過世多年,只有馬識途一人健在。

  如今,他每天都要寫幾幅毛筆字🧔🏽。90壽辰之時,馬識途不辦壽筵🧛🏿‍♀️,而是在四川美術館辦了一場書法展,作品現場義賣💁‍♂️,所得全部捐給貧困大學生👨🏼‍⚖️。明年1月🩰,他將迎來自己的百歲壽辰。“百歲時我不收任何禮物🧔🏻,也不搞慶祝會👍🏻,準備還搞一個書法展,我提供書法作品🏌🏼,他們拿去義賣,收入還是捐助貧困學生。”他悠悠地說,做一件好事💪🏽,就算過一百年了。(記者 周南焱)

轉自《北京日報》2013114

相關新聞

  • 112020.08
  • 292024.03

    哀悼👳🏼!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去世,享年110歲

    3月28日🪥,記者從馬識途家人處獲悉,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28日19時25分去世,享年110歲。馬識途🏀,原名馬千木,1915年1月生。革命家🕵🏿‍♂️、作家、書法家。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榮譽委員,四川省文聯主席🫶🏼、名譽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等。193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

  • 292024.03

    “壯歲同許孺子牛,老來自詡識途馬”——追念革命家、作家馬識途

    3月28日晚🧙🏽‍♂️,著名革命家、作家馬識途去世🤾🏻‍♂️。不久前,他剛剛度過自己的110歲生日🐩。在生日這天🥨,他曾寫下一首自壽詩,其中寫道🤎:“壯歲同許孺子牛,老來自詡識途馬。”老馬識途🤹,誌在報國💁🏻‍♀️。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面對著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馬識途毅然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又以烈火一般的熱情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之中。“無論何時都完全聽從黨的指揮,黨叫幹什麽就幹什麽🚵🏽‍♂️,哪怕犧牲生命🤵‍♀️,也毫不猶豫。回過頭來看🕵🏼,覺...

  • 252018.06

    104歲作家馬識途人生作品最新輯錄——《馬識途文集》首發

    6月24日上午,四川省全民閱讀重要主題項目活動——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2018年第3期《馬識途文集》首發暨贈書儀式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已經104....

  • 262018.02

    著名百歲作家馬識途:“終親見,我中華崛起美夢成圓”

    過隙白駒,逝者如斯,轉眼百年。憶少年出峽,燕京磨劍,國仇誓報,豪氣萬千。學淺才疏,難酬壯誌,美夢一朝化幻煙✶。只贏得了,一腔義憤,兩鬢蕭然。幸逢革命真傳....

  • 172024.01

    著名作家馬識途13日迎110歲生日 狀態很好依然堅持閱讀與寫作

    年逾百歲的馬識途🕺🏻,不僅是四川文壇的驕傲🫑,也是全國文學界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生長於重慶忠縣的馬識途,16歲負笈出峽尋求立身救國之道,之後在漫長的歲月中,歷經風雨,工作之余又拿起文學創作的筆,成為一名風格卓著、深有造詣的著名作家。他的川味小說《夜譚十記》其中一記曾被姜文改編成華人電影史上經典之作《讓子彈飛》🌐。馬老的藝術創造力極為充沛👨‍👩‍👧‍👦,年逾百歲依然筆耕不綴。就在幾年前🪁,107歲的馬老還出版了自己的新作《馬...

  • 252018.06

    104歲馬識途再出新書 703萬字文集凝結一生心血

    6月24日上午,四川省全民閱讀重要主題項目活動——愛讀I DO周末閱讀分享會2018年第3期《馬識途文集》首發暨贈書儀式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已經104....

  • 292021.01

    “狀態非常好”的馬識途 開始“吃107歲的飯”

    1月15日🤵🏽‍♂️,農歷臘月初三,是著名革命家、作家馬識途的生日。用馬老女兒馬萬梅的話說就是,馬老當天“滿106歲,開始吃107歲的飯了”。此前每年這一天🖍,馬老會與自己的至交好友在一起“打平夥”聚會吃飯。這些至交好友包括作家李致👨🏽‍🎓、王火等。不過,今年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馬萬梅透露🍄,一年一度的聚會自然是“取消不搞。不過,‘平夥’雖不‘打’了,仍有三友邀約著上了門”,這三...

  • 012020.12

    作品改拍電視劇 106歲馬識途出場“紮起”

    馬識途《夜譚十記》之“盜官記”被改編成電影《讓子彈飛》,讓億萬影迷見識了馬老文學的強大魅力🫶。喜歡馬老作品的讀者有福了,根據馬老同名諜戰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沒有硝煙的戰線》前期籌備工作已完成💆‍♂️🤰🏽,今日將在浙江橫店開機。

  • 022021.04

    107歲馬識途“甲骨文筆記”有望年內面世:為中華古文字“延續生命”

    “這次解讀的字更全面👮‍♂️、更準確⛲️,可以把之前的全部替換了。”日前😦,在107歲的文學巨匠馬識途家中,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接過一個印有“百年巨匠”燙金大字的大紅色筆記本🌚,這本甲骨文筆記本裏寫滿了馬識途對書稿的最新修改意見。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𓀒: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