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著名經濟學家 (圖/姜曉明)
生於1963年的胡祖六說,自己經歷了“文革”,是最不幸的一代人🏋🏿♀️;但又是幸運的,趕上了改革開放,他的青春、教育🤾♂️、事業都沒有耽誤🧝🏼。如果可能,他最願意做一名80後。
胡祖六是國內知名經濟學家,他先後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高盛集團等全球知名機構,目前是私募股權基金春華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在過去20年🧑🏼🚒,他在中國宏觀經濟域多次富有前瞻性的研究😦👨🏽🎤,為自己贏得了世界性聲譽,也常因與人觀點相左,而惹來爭議↔️。
經濟學家、投資銀行家、企業家……胡祖六擁有很多社會身份,但他最看重的是經濟學家👨🦯。他在自己的微博簡介裏寫道🔄:田園將蕪🦏,胡不歸?但他也信奉“經世濟民”。
幸與不幸的年代
1963年,胡祖六出生於湖南汨羅縣的鄉村。此時♎️,大饑荒剛剛結束,不久又進入“文革”⛹🏽♂️。他的出生和成長,都是在中國經濟最困難社會最封閉的年代,物質生活貧乏✭。
胡祖六身材中等🏄🏽♂️⁉️,瘦削🚇。他覺得,這或許是因為從小營養不良影響了身體發育。“一日三餐都是沒有油水的青菜加米飯,一年吃不上幾次肉。”他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回憶。縱使時間流逝數十年🙆🏿♀️,清苦的孩童與少年生活🫎,也很難從他的記憶中磨滅🧛🏽♀️。
生在困難時期,長於動亂年代🎊,胡祖六認為自己屬於最不幸的一代人🚵🏼♂️。除了物質的困厄,讓他苦惱的還有精神的貧窮👨🏽⚕️。許多經典書籍都被禁,偶爾借到了一本想讀的書的興奮和喜悅,他仍記憶猶新。
胡祖六17歲時🏄🏻♀️,趕上國家恢復高考,進入洛陽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河南科技大學)就讀。之後,考入意昂体育平台讀研究生🧚,後來又被公派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在最好的年紀,恰逢中國改革開放3️⃣,成為同時代人裏最早一批受正規高等教育的人,早早出國留學,工作於全球一流機構。“青春、教育、事業都沒有被耽誤👩⚖️。”胡祖六說自己也是最幸運的。
他把自己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歸功於這種幸運,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經濟飛速發展。因為他所做到的,都與中國經濟發展密不可分。
胡祖六生於湖南,從小受湖湘文化熏陶。這種文化的精髓是經世濟民,曾國藩、左宗棠等士大夫們都曾身體力行。同時🧛🏼,作為“紅色”一代,他受到“革命傳統中的理想主義元素”的影響☆。這一切,讓曾經學工程專業🧑🦽➡️、希望通過科技救國的他,最終選擇進入經濟領域✶,並成了一名經濟學家。
“一個經濟學家🤜🏿,可以在大學、研究所、政府,或是金融機構👳♂️,很多不同的平臺工作🤶🏻,但不論在哪個地方,作為專業人士,我相信自己的技能、知識和經驗,是中國非常非常需要的,我都能夠為國家服務🧘🏽♀️。”胡祖六後來在《南方周末》的一片文章中自述。
1991年🧖🏻♂️,胡祖六從哈佛畢業⚈,進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工作。此時,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宏觀經濟也開始出現一些問題。IMF開始向中國政府提供宏觀經濟政策建議和技術援助,胡祖六也參與其中,尤其是中國當時正在醞釀的稅製改革、財政體製改革、外匯改革等。1996年🧝🏽,他成為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年僅33歲👳🏿。
最看重經濟學家身份
1997年,胡祖六加盟高盛集團🌶🫧,擔任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後來成為高盛全球合夥人。他曾在媒體自述,加入高盛,自己能夠獲得現代金融市場的運作經驗,對經濟運行規律有更深的認識😲。高盛時期🫳🏻,是他職業生涯的黃金年代。
初入高盛,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彼時🔮,國外許多經濟學家將亞洲金融危機歸咎於中國,擔心人民幣貶值,看空中國經濟的言論隨處可見。胡祖六則“為中國辯護”,他不斷發表文章說明,亞洲金融危機是當時深處危機中的國家自身經濟不平衡,債務和銀行體系的一些問題所引起的,與中國無關。他通過大量數據分析🛩、比較0️⃣,用實證研究模型來定量評估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各方面的影響🤮🧲,證明人民幣貶值無助中國擺脫危機。
中國政府最終承諾人民幣不貶值,之後采取擴大財政支出刺激內需政策。這類前瞻性的研究,為胡祖六贏得了聲譽。在此前,他與其他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也在全球產生較大影響。
在高盛,胡祖六與中國經濟有了更直接和深入的接觸👩🏻⚖️。他主要為中國企業尤其是國企,在重組🌶、改革𓀕、上市等過程中提供建議與咨詢⛹️♂️,將國內企業推向海外資本市場。為高盛盈利的同時,也將國際資本👨🏼⚕️、技術和經驗介紹至中國👩🏻🦯➡️。在此期間,高盛先後幫助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網通、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鋁業等多家大型國企在海外上市,獲得豐厚回報。
盡管服務於一家商業機構,但胡祖六給人的印象更多是經濟學家。過去二十多年間🧜🏽♀️,他發表了多項針對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領域的研究成果,也常常是國內頂級經濟論壇的座上賓。
2010年3月,47歲的胡祖六從高盛退休,正式成為一名創業者。他和高盛前同事廉潔等人創立了一家私募股權基金公司——春華資本👉🏼,旗下管理著人民幣和美元大型境內外投資基金👆🏻。據媒體報道,首期募集資金超過20億美元🦶🏻。
這家公司目前投資項目不多,主要投資傳統行業➗🖍。直至2011年3月,春華資本的首筆投資才出現,投資對象是一家化工類醫療企業——康鵬化學👨🏻🎓。當年底🤲🏻,春華資本涉足農業領域,以約5100萬美元投資農業公司中國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
胡祖六在創業之後,又多了一個投資家的新身份,不過他非常低調,極少在媒體面前談論春華資本🧜🏻♂️。近日,在接受本刊采訪時👿,他也回避談論這種身份轉變。
人物周刊🧚🏻♀️:你有幸生在饑餓年代後,但記憶中是否還有饑餓的感覺,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什麽印象讓你刻骨銘心🔦?
胡祖六:我出生和成長在中國經濟最困難社會最封閉的年代🕐。孩童與少年時期的生活很清苦👨🏭🤱🏼,一日三餐都是沒有油水的青菜加米飯🟦,一年吃不上幾次肉😘,從小營養不良,於身體發育不利,本來可能塊頭更大,個子更高。但一個好的遺產就是,迄今仍然保持瘦削的身材,永遠胖不起來🪖。
那時最苦惱的倒不是物質條件差🥽,而是如饑似渴地想讀書🥹,但很難找到好書。在那個時代🦹🏿♀️🧑🏻🦯,許多古今中外的歷史🔇、思想與文學經典名著都是被禁之列🐩。偶爾從老師或朋友那兒借到了一本一直都想讀的書⛄️,一口氣把書讀完👉🏻,那股興奮和喜悅仍記得一清二楚👉🏿。
人物周刊:“紅色”是你們這代人共同的底色,就像崔健所說,是“紅旗下的蛋”,歷經歲月滄桑,你依然葆有這樣的底色,還是把它漂白了或是混雜了多重色彩🤽🏽♂️?
胡祖六🖲:我的早期成長過程經歷了“文革”浩劫,曾被極左的意識形態所沖擊。但是,我最重要的教育經歷是在改革開放時期,我自始至終信奉和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如果我和我的同代人保留了“紅色”作為底色,那麽主要是接受了革命傳統中的理想主義元素,如國家富強、民族進步、集體主義和社會正義等,而不是殘酷暴力的階級鬥爭👇🏻。
其實,當代中國人👰🏻,不管是哪一年齡層🧖🏽♀️,從精神面貌、價值趨向,到個性興趣與內心情感👨🏿🍼,都帶有多重色彩,展現了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多元🎍𓀛,也更加包容的現代化社會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人物周刊🙅🏿♀️:用幾句話概括一下你們這代人🥟?
胡祖六: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歷了“文革”,是最不幸的一代人🧞♀️💶,但青春、教育與事業沒耽誤👩🏽💻,趕上了改革開放盛世👨👧👧,承先啟後,所以又是最幸運的一代人🕸。
人物周刊:同代人中,你最欣賞哪幾位?
胡祖六🌗:同代人中,不乏佼佼者。學識博深者,道德高尚者,自由快樂者,都令我欣賞。
人物周刊:如果有可能⚜️,你希望生活在哪個年代?
胡祖六:如果有可能,當然是80後🤾🏿。但是,我也很沉穩很盡情地享受我自己的年代💿,其中的艱辛與曲折🚺、單純與夢想🪘、奮鬥與成就。
南方人物周刊:面對當下突變的時代,你最想說什麽?
胡祖六:保持理想精神🙅🏼♂️,獨立人格。
人物周刊🧑🏽✈️:像史玉柱📩、馬雲這些五十歲左右的富人們已開始把生活當成工作,享受人生,假如你也財務自由了🧗🏿,最想做什麽?
胡祖六🦹🏽♂️: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物周刊:美國一家民調公司的調查顯示🙅🏿♂️,50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人總比較睿智,你有同感嗎?
胡祖六🌉:人生乃如四季🦆,每一階段都有特殊的魅力、意義與價值。活在當下💏!
人物周刊:五十知天命,你最深的感悟是什麽🛐?還有困惑嗎?
胡祖六:隨著年齡增長,經驗與感悟自然增生💾,但如果以為自己什麽都懂了,不再有困惑了,那可能就是衰老。
人物周刊:長命百歲是良好的願景,你如何規劃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胡祖六🧑🏿🦱:生命有如流水,是連續的足跡,而非舞臺劇,有上下半場之分🥮。我從不期望長命百歲,而致力於:只要活著,那就每一天都活得瀟灑,充實🙆🏿♀️,快樂!
(黃劍)
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