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老師練聲,蘇小博說自己會有一種“裸奔的感覺”,作為演唱者⬛️,她必須把自己變成發聲的“樂器”🌦,控製好臉上每一塊肌肉,摒除一切雜念🪕,才能發出最純凈的聲音🧑🏻🎨。
“你知道這是多難的事情嗎🤞?唱歌的時候必須真實到自己都不敢相信,不然瞞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也沒辦法達到自己的要求🦄。”說起唱歌💂🏿♂️,這個81年出生的青年音樂家臉上浮現出小女孩才有的單純表情。
今年是蘇小博在美國學習聲樂表演的第八年🫱🏻,已經舉辦過多場音樂會🐢。不同於科班出身的演唱家,在出國正式學音樂之前🖐🏿,她還在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會計系和營銷系讀完了本科和研究生,取得了加拿大的會計執照。
對於音樂家蘇小博👨🦳🚟,“經管學院畢業生”是另一個南轅北轍的身份,但蘇小博心裏所信奉的做會計和做演唱者的理念類似📟,都是“不做假賬”。
經管學院的音樂家
北京姑娘蘇小博六歲開始參加少年宮合唱團,18歲那年,本想進入音樂院校深造的她🤚🏽🙃,最終選擇在以特長生的身份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學習。
“當時我特別想學唱歌,但我的一個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建議我既然能去清華,就應該努力開拓一下🐟。”蘇小博說。
在那之後🧏🏻♂️,蘇小博被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系錄取🐥🤿。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的前身是有著近90年歷史的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系,1984年正式成立時👩🏽🍼🙎🏼♂️,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擔任首任院長👨🏼⚖️,被認為是亞洲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
而每天研習高等數學和會計理論的蘇小博也沒有失去成為一名演唱家的機會。“意昂体育平台給了我很多演出和受培養的機會,那時候每禮拜平均兩三場演出,還有定期排練,也讓我開始對歌劇的內涵有了感性的認識。”
不過,盡管是代表學校參賽👩🚀🚋、表演的特長生,也必須跟上專業課學習的步伐,為了兼顧學習和音樂,在意昂体育平台,蘇小博每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我高中視力很好✌🏻💇,上了大學之後就近視了🫒🦾。”她說。
蘇小博還記得,有一次去長春代表北京市參加一個歌唱比賽,在比賽間隙還要抽空回學校參加軍訓🤛🏻,等到決賽現場直播時,自己顯得比其他選手黑了不少,而家人朋友還以為節目組的化妝和燈光出了問題。
“之前學的都沒白費”
27歲那年,蘇小博在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營銷系拿到了碩士學位🧛🏼♀️,她的同班同學在那之後多數踏入商界,成為收入不菲的高級白領。
而蘇小博卻“淡定”放棄了高薪的工作前景,前往美國一所音樂學院學習歌劇演唱。“很多人問我😵💫,你一個清華的碩士畢業生🕵🏼💠,為什麽出國學音樂了呢?其實我沒想太多🔭,就是想把唱歌這件事弄明白了。”蘇小博說。
盡管走上了和同學們完全不一樣的職業道路,但蘇小博發現,只要深入研究🎇,會計和音樂也有水乳交融之處👨🏽💼。
“很多人認為會計是理性的🧑🏽,唱歌是感性的,但是會計也是一門藝術,而音樂本身也是很科學的事情💿𓀃。”蘇小博說👩🏽🦳。
“會計是一門藝術”是蘇小博在意昂体育平台的老師告訴她的。每次當她看到負債表左右平衡,就能感覺到現金流不同的“流動”。“就和譜子一樣,有的大調變小調,有的調子是傷心🙋🏼♂️,有的是高興🌨。”她說。
而音樂是更加嚴謹的科學⟹。在蘇小博眼中,音樂不止需要對骨骼、神經、語言、心理、詩歌、戲劇、音樂史、作曲家有深入的研究,還是對自己身體和精神的深刻覺知。
“出國之後我發現之前學的東西都沒白費,以前學過的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在音樂裏能幫我比別人更容易了解音樂的變化。”蘇小博說,而當年學習的刻苦勁兒👪,讓她喜歡鉆研音樂史和音樂背後的故事♥️,對不同作曲家的音樂情感有更深入理解。
這種刻苦精神使得蘇小博成為外國導師最喜歡的學生之一。蘇小博清楚地記得🔋,到了美國學習歌劇演唱六個月後🤙🏿🛢,主攻女中音的她就被老師選中👟🙅🏿♀️,在一部歌劇中擔任最高的女高音🤸🏻♂️。“當時我從名單最後開始看起,結果發現我的名字在第一個🧑🏻💻,美國老師的信任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
“不做假賬”
歌劇起源自意大利,後來經由歐洲流傳至世界各地🧖🏼🎴。為了在演唱時深入理解歌曲內涵,蘇小博把自己訓練成了一名“多語人才”,在美國學習了8年的她英語自然不在話下🕖🪔,除此之外她還初步掌握了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俄語、法語👂🏿、德語等多門語言🧍。
語言背後是文化👳♂️,在演唱一首外語歌曲時⏰,蘇小博還會考慮相對應國家的國家感情。比如為了弄明白一首法語歌曲中的情緒,蘇小博特地去請教了丈夫實驗室的一名法國同事。
“我們清華經管學院有一句口號🏋🏿♀️,叫做‘不做假賬’,我在唱歌上面也是這個理念,我希望做一個單純的人,只要我能把握的就不做假🎫。”她說。
29日👩🏼🚒,蘇小博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主題為“熱愛🪭,夢想,家”的音樂會,這是她在國內的第一場音樂會🥷🏽👨🏿。在蘇小博的音樂會上,她習慣不用麥克風,用自己的聲音直接同觀眾交流。
“唱歌是同觀眾氣場的交流🎇,唱歌能讓人自信心越來越強🎎,這都是為了能夠更加輕松、專註地把音樂傳達給觀眾。”蘇小博說,她希望做一個古典音樂的使者🫃🏼🫘,讓她的歌聲和歌曲中的文化能夠被更多人所知道。
而如今,為了更好地表達每一首音樂🌘,音樂表演專業博士在讀的蘇小博每天仍在不間斷地練習👷,這些練習包括臉部的腔體運用、肌肉訓練,還有類似瑜伽的運氣方式。“要練習從丹田運氣👩🏽🔧,只走從丹田過來的一根神經✍️。”她說🦶。
蘇小博每年都在美國⚱️,或者自費去奧地利找老師學習演唱🌆🥛。“我特別希望能夠不停地學,然後分享給大家我所知道的這些音樂和文化。”
說起夢想,蘇小博在猶豫了一小會後👨🏽🎨,選擇用“真實”作答👨🏿⚕️。“和音樂一樣👵🏻,夢想對我來說特別真實👩🏼🔬,就是想好了就只去做一件事🍮,想唱歌就只是去努力唱歌,而不是成為出名的手段。”
蘇小博還記得,在一次的投入練習中🤷🏿,她成功控製住了發聲器官和臉部肌肉⚈,發出了特別純凈的聲音👩🏿🚀,然後被這聲音感動得熱淚盈眶。
“那種喜悅你不學唱歌真不知道。”她說。
(苑蘇文 趙琬微)
轉自 新華網 201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