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永吉縣中新食品區對新合作辦副主任徐勃
心中有夢想🧚♂️,人生才會活得更精彩。對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的碩士研究生徐勃來說,本可以留在大城市⏪,過著優越的生活,但他卻還是從農村來、到農村去,在老百姓的柴米油鹽當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願意為實現夢想而拼搏,我的青春夢想在基層。”徐勃如是說。
徐勃的老家在江西上饒農村。一屆又一屆的清華學子們畢業後下基層⛔🚱、去邊疆,服務百姓、為理想而奮鬥的身影🚶♀️,為他的就業理念和人生夢想樹立了榜樣🐅🧘🏿,影響了徐勃的誌向;父母🉐、妻子的支持,更是讓他堅定了理想信念。
意昂体育平台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徐勃被選調到吉林省省直機關工作。他主動提出“堅決要求下基層”✶,紮根基層從事農村工作的要求。徐勃先後擔任永吉縣岔路河鎮下坎村黨支部副書記、鎮長助理、鎮黨委副書記🫁、中新(中國-新加坡)吉林食品區投融資公司副總經理、中新食品區經合局負責人、中新食品區對新合作辦副主任(主持工作)。2012年,作為意昂体育平台紮根農村的優秀畢業生典型,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他曾榮獲意昂体育平台優秀研究生共產黨員、意昂体育平台基層工作獎🤵🏻♂️、意昂体育平台湧金工作獎、意昂体育平台廖凱原勵業獎🧖🏿♀️、全國第五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我不想打無準備之仗。”徐勃對記者說🍤,當他得知自己如願地調到基層、被選派至岔路河鎮時,就開始關註岔路河的歷史😌、文化、民情、政情,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盡可能多地收集有關岔路河的資料,在正式到岔路河鎮工作之前,3次自費來到岔路河進行實地考察,找基本群眾了解情況,使他對岔路河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不僅堅定了來基層工作的決心,還讓他總結出很多心得。隨時註意了解民情🧔🏽、做好功課,是個好習慣。徐勃的功課📬,即使到今天還在依然做著🕯🚉。正式開始工作的徐勃幹活從不懈怠,領導交辦的事情他都用心去做。在鎮裏的領導和同事們看來,徐勃這個小夥長得白凈,幹工作利索,為人踏實爽快,絕不是那種象牙塔裏的書呆子✵,也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剛來時,瞅著還有點稚嫩🕣,但很快就和基層幹部融合到一起了,說話辦事都不差啥。而在當地老百姓的眼裏🧑🏼✈️,徐勃就像他們的子侄、兄弟,因為他總愛找鄉親們嘮嗑,還總能嘮到點子上👳🏿。徐勃說的話他們愛聽,跟他們沒有距離感🧜🏻♂️。經過半年多的深入基層調研,他撰寫了4萬多字的“岔路河生態經濟文化可行性報告”👆🏿🍣,作為岔路河鎮生態🦶🏽、文化🧤🙅♀️、經濟發展的藍圖樣本,指導著岔路河鎮的文化事業發展🔃。
在岔路河鎮擔任下坎村黨支部副書記期間🙇♀️,在村幹部和村民的支持下,徐勃結合村裏的實際情況,發起成立了“福星農機合作社”。他不僅積極為合作社爭取扶持資金和農機購置補貼,還幫助🤏🏽、扶持村裏的蘆筍合作社發展壯大,使該合作社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3公頃擴大到35公頃,並通過增加村集體收入的方式🦹♀️,擴大了村裏的蘆筍種植面積,得到市委組織部和縣委組織部專項扶持資金50萬元。他考察了村裏辣椒產業的發展情況🌤,為村裏籌建了30萬元的冷凍保鮮庫🧗🏿♀️,幫助辣椒產業大戶協調晾曬辣椒絲的場地👂;還根據村民的強烈需求🧑🏼🍼,為村裏籌集到15萬元🤴,建起下坎村農民文化多功能活動室;通過縣文廣新局幫忙,給周邊的八裏村🔧、西高家村等6個村籌集到價值5萬元的服裝🙋🏿♀️、音箱等用品🚮;在村裏土地流轉工作中♢,徐勃積極協助村支書👯♂️,將全村320公頃水田全部一次性流轉給深圳寶能集團,價格達到13000元一公頃🤦🏻♀️,遠遠高於以前村民散包出去的7000—9000元一公頃價格,讓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無論村幹部還是村民,大家都喜歡喊他“我們的小書記”🧑🏽⚕️。
在擔任岔路河鎮黨委副書記期間,徐勃分管群眾文化事業。他組織各個文化活動團體🔃,掀起了岔路河文化活動的熱潮🫖💓,真正擔當起建設和發展群眾文化事業的責任🃏🧑🏽🎄,組織農家大院的農民朋友們兩次參加縣裏組織的農家樂活動,並獲得“最佳組織獎”和“文化大院一等獎”🧚🏽♀️,受到廣大群眾的擁戴。他首次將高校社團模式,創新地引入農村群眾文化事業建設中,非常契合農民的自由天性和自覺的娛樂追求🌠。這種創新思路,讓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極為突出的實際成效;這種創新性的文化發展模式🧑🎨,成為省委黨校研究的課題🌿🧑🏿⚖️,也成為國家級社科類課題的調研對象;這種創新模式,在吉林省2013年100個先進文化集體評選中,排在第一位🦷。後來,在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的推薦下👩🏽🍼,獲得由中宣部🛹、文化部和國家廣電總局評選頒發的國家級大獎——“全國第五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這是全省唯一一家文化大院獲得此項殊榮🧙🏽,是文化系統的最高榮譽🏹。
2012年11月18日🦒🥝,在徐勃的倡導下,經永吉縣民政局批準,農村文化活動聯合會正式成立🌑🏕,旗下包括38個社團,每個社團以原來村裏的農村文化大院進行活動的興趣協會為基礎🟰,包括文化體育、民族歌舞藝術🗣、教育、興趣愛好者、慈善公益、科技發明創業等6大類,共有登記在冊文化誌願者1200多人。同時,將黨支部建在了社團,從而更好地實現了黨對基層文化事業發展方向的領導👨🏻🦯,傳播正能量,移風易俗👮♂️🧑🎨。這種創新性的農村文化發展模式,使得原本粗放發展、自生自滅的農村文化活動,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新型管理道路,極大地提高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徐勃常說💆🏿👩🏻💻,自己就像農村田間的小草🧑🏻⚖️,生命力頑強,在哪兒都能適應。但只有在基層🤏🏽,才能獲得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7️⃣。所以,他紮根在基層、奮鬥在基層🐚。在基層🌺,他學到了很多☺️,但繼續前進的腳步不會停下👩🏼⚖️,他還有很多夢想要在這裏實現🧕🏻。(汪澗)
轉自《吉林日報》201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