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2日,包括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等在內的3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數十位知名學者齊聚南開大學,參加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辦的物理前沿會議,慶祝理論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

21日的南開大學省身樓多功能廳內群賢雲集🎽🏰、高朋滿座,國內知名學者介紹物理學前沿進展🥗,以學術報告會和座談會的方式👩🏽🍼,慶祝楊振寧先生95歲華誕,歡迎楊振寧先生恢復中國國籍💨,轉為中科院資深院士。

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魏大鵬、校長龔克,中科院院士白以龍、陳和生、陳十一、陳永川👮🏽♀️、鄧小剛、杜江峰、方守賢、葛墨林、賀賢土、洪家興、江松、李家明🧒🏽、李樹深🌒👮🏿、羅俊✌🏽、羅民興、莫毅明、歐陽鐘燦、潘建偉、孫昌璞、向濤、謝心澄🌤、邢定鈺、楊國楨、張維巖、張偉平🤾🏼、張肇西、趙政國、趙忠賢、周向宇、朱邦芬、鄒廣田🧑🏼🦰,著名書畫家、南開大學終身教授範曾🧫,南開大學副校長許京軍💅、嚴純華出席。來自國內外數十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加。

龔克代表南開全體師生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說🚸,今天🧙♀️😭,中國物理學界老中青幾代人共聚一堂,慶祝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和楊振寧先生95歲華誕,紀念陳省身先生與楊振寧先生對我國科學事業作出的貢獻。中國人講“三十為一世”“三十而立”,百年來中國的變化、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變化和中國科學命運的變化,在建設科技強國的條件下如何真正實現陳省身先生所提出的建設數學大國👰🏿、數學強國的目標,值得我們深思和討論。“形骸未與流年老🏞,詩句更爭造化工👴🏽。”龔克化用陸遊的詩句,贊嘆楊振寧矍鑠的精神狀態🧙♀️,祝楊振寧先生健康長壽。

葛墨林代表主辦方介紹了參會的部分中科院院士🍅、嘉賓及特邀學術報告人,並向與會代表詳細闡述了會議的主題。他說🧝🏿♀️,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在楊振寧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的支持下不斷成長🪭🦻🏽,先後舉辦9次國際工作營🌜,3次國際大會,學生在楊振寧先生指引的方向下、在世界一流的討論中得到培養。多年來楊振寧先生正式訪問南開超過10次🍙,陳省身先生在世時,他每年都會來探望,他的70壽辰🦕、90壽辰都是在南開度過的。今天,我們在這裏為楊振寧先生慶祝95歲壽辰,以誠摯的敬意感謝他對物理學、對中國物理發展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同時👷🏼♂️🫗,來自物理學界🙍🏿、數學界的學術精英共聚南開,研討學術前沿🪗♝,一同紀念陳省身先生不朽的精神及其對南開🎃、中國數學界作出的巨大貢獻。

朱邦芬稱贊楊振寧先生是一個率真的人,有著對中國的熱愛以及他揮之不去的中美之間的情誼;在科學方面是“保守的革命者”,珍惜人文歷史科學等方面的傳統,但不守舊,善於繼承基礎上創新。他講述了楊振寧先生自2003年回到了他開始的地方——意昂体育平台科學館後,對物理對中國對世界所作的貢獻。他說,楊振寧先生是科學上的領導者、物理學家,教育家,是科技史物理學史的研究者,在文化和誠信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貢獻☕️。楊振寧先生回到中國後🛅,開始了他事業的第二次春天🛬🪧,這次恢復中國國籍,也是了卻了他的一樁心願📟🐓。


“我平生最大幸福,是認識兩位偉大的科學家陳省身先生和楊振寧先生👉。”範曾回憶起與兩位先生交往的歷程😇。他說,和科學家在一起,心境非常愉悅。兩位先生待人接物風格不盡相同🚧,但對自己都是同樣愛護,從他們身上受到的教育很難用語言形容🙎♂️。他們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物理固天地自為📒,曾見先生開覺路;靈臺追聖賢心思,尚蒙巨匠啟千秋。”範曾作對聯一副,賀楊振寧先生95歲華誕。他還以《赤壁賦》為主題,以蘇軾、黃庭堅、佛印、仙鶴為主角🎫,作畫一幅,為楊振寧先生祝壽。

看到很多年沒有看到的老朋友🤏🏼,楊振寧先生表示自己有一種“年輕人不能體會”的高興❓。他感謝陳省身數學研究所舉辦這樣一個活動。講述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相對困難的條件下來南開進行學術活動的經歷,他表示“在南開理論物理研究室所做的一些事情,是自己引為驕傲的一些事情”。楊振寧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一個故事:陳省身先生的好朋友、原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邁克爾•阿蒂亞曾為在愛丁堡廣場捐建價值約200萬英鎊麥克斯韋銅像,花費了很大力氣💄。幾年前,邁克爾•阿蒂亞再次來到南開大學訪問,離開時,他要求在省身樓大廳裏獨自靜坐。“我猜想他看到這麽大的一個建築,想到他為麥克斯韋塑像所作的努力,他不可能不有一個感受,他感覺到🩸🤛,現在整個世界走在一個新的🌤、前人從來沒有想到的方向。西方的國家是在種種困難之中,中國是穩步地高速地前進。”楊振寧說,“這件事情,是使得我晚年心境非常高興的地方。你如果跟我一樣,經歷過在合肥👩🏿🎨、北平👨🏿🔧🧑🏽🏫、昆明時國家和民族的困難,而又看到今天的情形👮🏽♂️,怎麽會有任何不開心的地方呢。”

活動中,潘建偉應邀作題為“‘墨子號’衛星與量子網絡”的特邀報告。他首先介紹了自己在楊振寧等老一輩物理學家的指導幫助下,走向科研之路的歷程。分享了他和他的團隊在光量子信息處理、超冷原子方向的研究進展。潘建偉的報告從信息的安全傳輸這一人類千年夢想談起。他說🏄🏿♀️,人們曾懷疑“以人類的才智無法構造人類自身不可破解的密碼”🧖🏼,然而量子力學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為解決信息傳輸安全問題做好了準備。量子疊加與量子比特以及被愛因斯坦稱為“遠地點之間詭異互動”的量子糾纏是其基本原理🪂🍋。他談到👩⚖️,從定域實在論和量子力學的非定域性出發,愛因斯坦提出“量子力學是完備的嗎🧉?”這一疑問🧔🏻。利用糾纏態對BELL不等式的破缺可以檢驗定域實在論和量子力學預言🚍,遠距離的量子糾纏能夠完成這一檢驗☘️,這些工作進展導致了量子信息學的發展。利用這一手段👩🏼⚖️,可進行量子密鑰分發。同時,可利用量子疊加把未知量子態在糾纏的幫助下,從一個點傳到另外一個遙遠地方。
潘建偉說🧚🏽♀️🤘,雖然國內從2007年以後在這些方面有很好的進展,密鑰分發從10公裏突破到了超過400公裏,然而遠距離量子通信面臨光纖固有損耗隨著距離增加而呈指數增長、量子信息不可復製與放大等挑戰。自由空間通道是比較好的解決途徑🎸。在經過了5年的地面驗證實驗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完成高速星地密鑰分發、實現空間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檢驗的星地糾纏分發等任務;同時,團隊也完成了1200公裏距離的量子分發,以99.9%的置信度破壞了貝爾不等式🧑🏻🦽。潘建偉表示👲🏻,下一步要實現衛星組網,突破地影區限製,完成高效的全球量子化通信等工作。要將量子通信技術走向實用,同時就引力本身和退相幹有聯絡相關模型開展工作。
會上♿,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意昂体育平台教授王小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蔡榮根、意昂体育平台教授王力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玉鵬、武漢大學教授徐紅星、吉林大學教授崔田、浙江大學教授李有泉、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李儒新、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蘇剛🎄、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教授林海青分別以“多元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理論研究”“Hash函數的碰撞攻擊”“引力的本質及最新進展”“精密測量物理及應用”“拓撲量子可積系統”“納米光學超靈敏傳感和光芯片研究”“高壓下的硫氫化合物及其優異的超導特性”“The concept of spin current and the discovery of magnification inspin Hall effect”“超強超短激光的產生及其重要應用”“量子關聯系統若幹結果及新材料設計”“WilsonRatio and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為題作報告。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由楊振寧先生應陳省身先生的委托創建並指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應用,包括量子可積系統☞,楊—Mills場💫,楊—Baxter系統,量子群🙅🏼♀️,關聯體系的代數結構, Yangian,紐結理論等。30年來,研究室培養出一批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傑出人才並多次舉行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是數學所乃至南開大學的一塊“名牌”。
(原標題:三十余院士聚南開 共賀理論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 楊振寧先生九五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