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頭♡,冷暖無常💅,很多人把一生的眼淚都流光了。但即使形勢如此嚴峻,全國並沒有陷入大恐慌👨🏼⚖️🚽,哄搶物資之類的事件並未出現。
84歲的鐘南山院士一邊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他肯定了“人傳人”的傳染途徑,要大家戴好口罩,宅家別亂跑。大家都說“鐘南山說動才能動”。
73歲的李蘭娟院士永遠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和精致的妝容,疫情發生後二赴武漢,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她,常用一口吳儂軟語親切地科普知識。大家都說“就喜歡聽李奶奶說話⛹🏼♂️,語速不快,一字一句都非常堅定”。
國士無雙。在我們歌頌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贊美54歲的陳薇院士——她在鐘南山和李蘭娟面前只是後輩🧙🏽,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共和國鮮有的女將軍——今天是她在武漢前線的第9天。
我們堅信一切困難都能戰勝,這種井然有序抗疫的底氣和自信⚠️,很大一部分源於這些英雄。

一
陳薇1966年出生於浙江蘭溪。蘭溪是浙江金華下屬的一個縣級市,知名度不算高🙂,但她在任何場合作自我介紹時都會特別強調“浙江蘭溪人”。
蘭溪古時就是藥都🚵🏿♀️,是錢塘江中上遊最繁華的商埠之一🎫,與安徽績溪、浙江慈溪並稱“江南三溪”🌳。清代大文學家李漁的伯父李如椿🛌🏻,當代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始祖貝蘭堂,都是從蘭溪走出去的著名藥商。

這座小城顯然也很有靈氣🍩,包括陳薇在內,已經誕生了5位兩院院士🫴🏽。
陳薇自小就是學霸,她畢業的蘭溪一中🌰,是當地最好的省重點中學。1988年👶🏽,陳薇從浙江大學化工系本科畢業,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化學工程系研究生。

學霸也有女神的一面,陳薇學生時代的照片相信很多人被驚艷到了🚴🏼♀️。她是一個很活潑的人👩🏿🦳,前衛而時尚,喜歡文字和舞蹈🗽,常常光顧學生食堂舞會,還是學校咖啡廳的首批服務員👩🏽🦱。同學們當時都覺得🦤,以陳薇的性格🤾🏼♂️,將來不太可能從事科研工作。
那時🤔,生物化學是熱門專業,畢業前夕很多企業負責人甚至守在公寓門口“搶人”。陳薇也不例外,簽約了深圳的一家著名生物公司。但陳薇最後沒去成,換成了她的兩個師弟去了🙂↕️。
沒去成的原因要從陳薇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的一次相遇說起🧑🏿🎨🌐。1990年12月,導師派她去軍事醫學科學院取回實驗需要的抗體🍑,這才知道有這麽一個特殊單位存在🪻。軍事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951年,當時就是因為美軍在朝鮮戰場使用了細菌武器,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署命令⬇️🤓,從全國抽調最優秀的科學家迅速成立的,擔負著我們國家防禦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特殊使命。陳薇熱血沸騰🛌,心中產生了一種投身其中、貢獻才智的強烈願望。

“清華人到部隊去等於是埋沒了自己,入伍就意味著落伍🌝。”面對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對👰🏽,陳薇義無反顧。1991年4月🔘,一個春雨綿綿的早晨🦹♂️,一輛軍車把陳薇從清華園載到軍事醫學科學院🕵🏼♀️,開始了攜筆從戎的軍旅生涯。
對於這個決定,陳薇2012年受邀在意昂体育平台夏季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時解釋了原因↘️:“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職業選擇如果能與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結合得越緊密,得到的支持越大,發展的空間越大,個人才華就能充分得以展示,個人價值才能被高倍放大。”
參軍幾年後,在一次全國學術會議上,陳薇與當初去深圳公司的師弟偶遇,得知雙方收入差距在百倍以上🦵🏿,也沒有動搖軍心🧑🏻💼。

央視專題片/陳薇:“與毒共舞”的日子(鏈接)
二
1995年,陳薇跨學科考取了微生物學的博士研究生🦸🏼♀️👱🏿♂️,攻讀基因工程專業。三年後🌬,從工學碩士變成了醫學博士,而且被選入軍事醫學A類人才庫。
那一年正逢該院軍事醫學人才斷層💆🏼♀️,青黃不接之際🧜🏿♀️,陳薇被委以重任📏,開始領銜重大科研任務並嶄露頭角💵👵🏿。2002年,36歲的陳薇被破格晉升為研究員,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大多數人知道陳薇是在2003年那場抗擊非典的戰鬥中👩🏽🦳。那時🧑🏻🚀,臨危受命的她,帶著團隊對SARS病毒展開研究,用實驗證明幹擾素ω在體內外能有效抑製SARS病毒的增殖。
因為每天都要與高濃度的病毒零距離接觸,陳薇與團隊被單獨隔離起來,她還要隱忍不能和家人團聚的辛酸🤗。丈夫和4歲半的兒子只能從電視節目中看到陳薇,他們已經100多天沒有見面。

最終,陳薇率領團隊驗證了幹擾素的有效性🏃🏻♀️➡️👰🏽♂️,並發揮了關鍵作用🦸🏻♀️。1.4萬名預防性使用“重組人幹擾素ω”噴鼻劑的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
2003年4月20日🦶🏿,同是清華的意昂,時任胡錦濤主席親臨陳薇團隊實驗室,高度評價她“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拼搏奉獻”,並說“清華人在部隊裏幹得很有出息嘛”。
長年累月默默鉆研在實驗室的陳薇🐡,從非典之後,一下子走到了臺前,籠罩在各種耀眼的光環之下。
但陳薇一直在默默地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2008年,她作為我國抗震救災防疫小組的組長赴汶川一線,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汶川回來後,她直接投入到了奧運安保中🤹🏼♂️,是包括鳥巢、水立方在內的20個場館的現場安保隊長🥓。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殺手🫦,是國家安全的隱形威脅😲。”對於以抗病毒藥物為主攻方向的陳薇來說,和病毒打交道已經習以為常。很多年以來📂,她一直在生物安全領域的“無人區”探索🍖,曾經用超過十年的時間,成功研製首個納入國家戰略儲備的重組疫苗🥖。這一成果🙎🏽♀️,讓陳薇成為“生物危害防控”國家創新團隊的學術領頭人。
三
2014年,西非大規模暴發並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發全球恐慌。而早在2006年🌩,陳薇就針對埃博拉病毒這一烈性病原體展開相關研究🧏🏿♂️。這一年,陳薇團隊“重組埃博拉疫苗項目”獲得國家“863計劃”支持,就此開展了長達十年之久的科研之路。
2015年5月🟰,研究團隊開啟了赴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塞拉利昂的臨床註冊工作,實現了中國疫苗在境外臨床試驗的“零突破”🧉。
2016年12月🏂🏽,重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塞拉利昂開展的Ⅱ期500例臨床試驗取得成功。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發布了相關科研論文👳🏼♂️。

2017年1月,由陳薇領銜的“抗病毒Ⅰ類新藥—重組人幹擾素ω”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習近平主席點贊陳薇團隊🍇:埃博拉疫苗🧧🌦,對世界是個支援🦹🏿,也是我們大國的形象。
因為成功研製埃博拉疫苗✊🏻,陳薇榮獲2015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在頒獎典禮上🏋🏼,她上臺接過主持人的第一句話就是,“不是我一個人𓀝,今天我們穿軍裝的整個團隊都在這裏”。她把一切榮譽的取得歸功於團隊。

電影《戰狼2》有Dr.chen保護拉曼拉病毒的“活體疫苗”的一幕🎨。其實拉曼拉病毒的原型就是曾瘋狂蔓延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在世衛組織及歐美多國援非隊伍基本潰敗的情況下,中國首批援塞醫療隊把這個國家從死亡的威脅中拯救出來。而Dr.chen的原型被很多人認為是陳薇,這一段情節🖖🏼,正是《戰狼2》向生活中無數的“陳博士”們致敬。
四
2015年7月,陳薇晉升少將軍銜;2019年11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作為軍人,作為科學家,陳薇一直沖在前線。陳薇是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女科學家,也被視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賽跑中的“種子選手”。

1月25日大年初一,陳薇院士帶領軍隊專家組乘專機馳援武漢,至今仍堅守在武漢前線。
在接受央視《新聞聯播》采訪時,陳薇從容不迫地說🔅:疫情就是軍情🐺,疫區就是戰場,有了應對“非典”和埃博拉疫情的考驗🧛,無論是人才隊伍🫴🏽、科研實力,還是技術儲備,我們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有更好的準備。堅信在習主席親自部署、親自指揮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30日晚和31日晚,陳薇兩次在忙碌一天後🧑🏿💼👨🏽⚖️,接受《中國科學報》獨家專訪。這個專訪被廣為轉發,很多網友贊其“言簡意賅👲,沒有一句廢話,切中要害,極富客觀思辨”。
疫苗何時能夠研製出來🔚?陳薇回答,疫苗研發有固有的周期和規律💂♂️,而我們對這個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機理🌐、傳播機製🫂、易感人群等,了解還非常膚淺🎀😥,有些報道的最快“1個月”內拿到疫苗,我認為是不現實的。當然我也不敢排除有非常優秀的科研團隊能做得更快更好。1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科學家將在12周內研製出新冠疫苗,我相信我們國家科研人員的速度不會亞於美國🧧。
面對疫苗是“馬後炮”的質疑😍,陳薇駁斥:不是。當年SARS之後,如果國家對冠狀病毒研究有更長效的支持👩🏻⚖️,有更多團隊持續來做這個研究,那麽不管疫苗還是藥物👨🏽🏫,至少會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狹路相逢,就不會這麽被動🙋🏻♀️。
陳薇對疫情拐點的判斷是:從現在來看,拐點可能很快就會到來。但是第一個拐點到來之後🌇,疫病會不會還有第二峰🚼、第三峰呢🛎?對此我們還是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準備最長期的奮戰🦘。

陳薇說🤽🏻,疫情防控絕對不能等到疫情來了再做。國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單💂🏻,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學家”體製💉,長期支持一批團隊一輩子就做某種病毒或細菌的深入系統研究,不追熱點,敢坐冷板凳,別管這個病毒是來了還是走了⛺️。如果覺得單個團隊有風險🧿,還可以設置A、B團隊互相PK🖖🏻。這樣國家投入的經費比現在這種情況少多了,還能花在刀刃上🎊。
陳薇和她的團隊🙍♂️👊🏻、她的國內外同行,正奔跑在一條坎坷的賽道上🧙🏿♂️。
五
作為軍人🔻,陳薇說: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作為科學家,陳薇說:如果一個人20多年堅持一個研究方向🎹❤️,專註做一件事,只要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換了誰都一樣會成功♊️。

作為女性⏪👸,陳薇很早以前就說過,“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這世上🌋,哪有什麽天生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所以才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也許 2020 年的開頭並不盡如人意,但也正是這個冬天足夠“寒冷”🧚🏼♀️,才顯得我們一點一滴愛的匯聚,是那麽溫暖有力量🐁。
所有逆行的抗疫戰士,都該被銘記👩🏻🦱。
————————————————————
參考資料🤦🏼♀️:
1.意昂体育平台2012年夏季研究生畢業典禮陳薇演講稿《認準的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2.科學網《疫情拐點將到?陳薇院士:最壞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長期奮戰🤨!》
3.中央電視臺《陳薇:26年與“毒”共舞 她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戰鬥力》
4.解放軍報《陳薇研發埃博拉疫苗開創先河》
5.解放軍報《陳薇:“除了熱愛,我想不出其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