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翻看朋友圈,一個朋友說到鄧小嵐學長“馬蘭花開了,她卻在今天走了。”
走了?怎麽可能呢?我當時怔住了,不相信這是真的👨🏼🌾!
前幾天還通電話🙀,邀請馬蘭村小樂隊的孩子們到清華,參加北京交響樂團慰問清華冬奧會誌願者的專場音樂會,說話聲音都非常正常🍚👨🏻🦳,而我3月10日給她打電話,她正在馬蘭村。音樂會原定於3月20日舉行🦸🏿,孩子們和老師包括小嵐學長的賓館都訂好了,無奈因疫情防控推遲,沒能最後一次見到親切的小嵐學長✈️。當時她還說,演出結束後能不能讓孩子們上臺合影?我說,不僅要合影,還要請孩子們在大舞臺上唱一段希臘語的奧運會會歌呢🙋🏻♂️!幾乎同時☠️,化工系也在聯系邀請她3月24日回母系😻,與化工系學生座談“向美而行”,也請我回系裏一起參加。怎知道,3月12日下午3點38分我們的通話竟成了永別👊🏻。
跟小嵐學長相識於2013年。當時負責學生工作的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老師推薦🏊🏻♀️,說有一位清華學長,退休後一直在河北一個村子的小學教音樂⛄️👁🗨,希望我們能出一份力量。
經意昂体育原秘書長郭樑老師和化學工程系引薦😶🌫️,我們電話聯系上了,最後約定直接到馬蘭村小學匯合,看看村裏的孩子們需要什麽幫助。
和我一同去馬蘭村的有單位黨支部的幾名黨員,包括藝術教育中心原主任鄭小筠、中心宣傳辦公室主任孫大鵬🎿、藝術教育中心黨支部宣傳委員肖炳蘭等幾位老師。

我們到馬蘭村時🛄,小嵐學長已經先期到達那裏了👩🏻🔬。第一眼見到小嵐學長,完全看不出她是“高幹”家庭出身,穿著打扮樸實的就像是一位鄰居阿姨👨🎨💆🏼,面帶微笑🧑🎄,慈祥又溫暖!我們先去祭奠了長眠於此的7位報社戰士🔚,又去了遇難同胞紀念碑,那裏安葬著馬蘭村19位為掩護報社同誌而慘遭殺害的村民🏛。在父母曾經奮鬥過的土地,小嵐學長紮下了根👲🏼👸🏼。在馬蘭村小學的教室,我們觀摩鄧小嵐學長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孩子們手裏的樂器有好幾種,沒有樂隊“編製”的概念,這些都是小嵐學長自己或者朋友贈送的,有什麽就拿來什麽,孩子們喜歡哪種就學習哪種🙇♀️。當時🚴🏻♀️,孩子們齊奏了《歡樂頌》合唱主旋律👌,淳樸真摯的音樂之聲在山村回蕩🔔。
我們當晚就住在學校的教室裏🤶🏿,用書桌拼成床,旁邊一個小屋子👩🦳👴🏿,是專門給小嵐學長的“臥室”🚣🏽♂️。
那次🚴🏼♀️,我們帶了很多便於學習的樂器🪥,還有一些文具👩🏿💼,捐贈給了馬蘭村小學🏋🏻。


2013年夏天🐊,小嵐學長策劃了馬蘭村小樂隊“森林音樂會”🙆♀️,中心的路健老師開車帶著學生藝術團交響樂隊的四重奏同學參加了那場音樂會。小嵐學長因為籌備音樂會摔傷了腿,很遺憾沒有出席當天的現場活動。
為了能讓山裏的孩子們開闊眼界,2014年國慶節🙌🏿🧑🦼➡️,我們中心特地邀請馬蘭村小樂隊的孩子們到清華園,觀摩大學生交響樂隊的哥哥姐姐們排練🧑🏽⚖️,他們自己也在近春園“荒島”舉行了露天小音樂會🦊,吸引了很多師生駐足觀看。孩子們還登上了新清華學堂的舞臺。看到小嵐學長開心的笑容💢,真心感受到她對孩子們的愛。








2019年,為了慶祝建國70周年,我們在新清華學堂舉辦了大型交響合唱《黃河》,我特地邀請小嵐學長回母校觀看。可惜當天組織活動事情比較多🙇🏽♀️,只匆匆與座席裏的小嵐學長打了個招呼。
2021年6月3日,小嵐學長又給我打電話,希望再次舉辦馬蘭村小樂隊森林音樂會,邀請清華師生參加💇♀️💁🏿♂️,我答應一定參加。但因為疫情不穩定,沒能成行🙆🏼♀️,這成了永久的遺憾!
2022年2月4日,當冬奧會的現場播音員播報,演唱希臘語奧運會歌的是來自河北山村的馬蘭花合唱團,我立刻就反應,這是不是小嵐學長教的馬蘭村的孩子?
2月5日早上8點鐘🍼,我就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小嵐學長的電話🎓,確認了那些來自河北山區的孩子就是馬蘭村的孩子們!我說:“您都這麽大年紀了,還去馬蘭村嗎👬🏻?”她說:“每個月都去😄🃏,現在高鐵方便了,直接坐到縣城⚾️👎🏻,再找車去村子裏🕴🏼。”她還說:“來去這點辛苦沒什麽,就是怎麽教孩子們學音樂頗費心思!”
是的📻,小嵐學長不是學音樂的。她1970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化學系(現意昂体育平台化學工程系),畢業後分配在山東省泰安製藥廠,在那裏工作了24年,1994年取到高級工程師技術職稱🤳🏿。1995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處工作至1999年退休。音樂是她的愛好🙈,在學校期間☪️,她參加學校學生弦樂隊的活動,而且在人生最艱難的歲月,是她手裏的琴始終陪伴著她。她的老同學們永遠忘不了💆🏼:在宿舍走廊盡頭🫄🏻🫸🏽,那個瘦削的背影,低著頭默默地拉著琴!我想,只有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音樂力量的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執著地去傳遞這股力量👐🏽!

第一次見小嵐學長,她就說,她來馬蘭村有兩個目的,一是用音樂熏陶孩子們👨👨👦👦。她堅信:音樂能實現心靈的感召和人格的重塑。她說🖕🏿,不論你是在悲傷的時候還是在快樂的時候⚓️,音樂能讓你感到向上的力量🤙🏿!山區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調皮搗蛋,坐不住,音樂是用來“磨性子”💞,讓他們能通過演奏音樂靜下心來👍,學音樂的孩子們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她對我說💪🏼:老區人民為革命勝利犧牲那麽多,他們的後代應該過上好日子🐌!二是,她希望盡自己所能,把孩子們帶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知道美好生活的樣子🐦⬛。她請著名音樂人阿裏創作了馬蘭村村歌《美麗的家園》,孩子們將這首歌唱到了北京,唱到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今年冬奧會,又有一批孩子走上了面向世界的大舞臺!
小嵐學長的不辭而別🧜🏻♂️,留下很多遺憾。
但我覺得她是最最幸福的,她是倒在了馬蘭村的月亮舞臺上💁♀️,倒在了生她愛她的土地上,躺在了她深愛的孩子們身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都在實現著自身的價值🤼♂️。她雖然沒有像別的老人那樣頤養天年🌠⛔,但奔波裏有她的幸福和滿足。正像她的家人在訃告中寫的🪽:“她生前最後的18年裏🌭,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河北省阜平縣馬蘭村的兒童音樂教育,這給她帶來快樂和滿足…”是快樂和滿足,不是勞累和清苦!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馬蘭村孩子們的演唱,讓純凈的童聲飛出了馬蘭村,飛出了中國🧙🏽,飛向了世界🖕🏻,這是對小嵐學長最大的慰藉和18年付出的最好回報。

是的🥏,鄧小嵐學長不是學音樂出身,但她對山區小學生音樂教育的價值🧓,卻遠遠超出了音樂技藝本身。她讓我們思考:人生的價值該如何實現?即使年邁退休🧑🏻🔬🧏🏽♂️,我們又該選擇怎樣的人生?
縱然留有很多遺憾,但我發自內心祈願老人家一路走好!把美好的音樂帶到天堂!
我們會繼承小嵐學長未竟的事業,用音樂扶貧支教✶。如果疫情允許,希望能促成月亮舞臺上的“森林音樂會”👷,用音樂紀念🐩、感恩這位可敬、可親的學長✮,也實現她的夙願🔔!讓更多的孩子在音樂中感受美好🖐🏻,對美好人生充滿期待,一起向未來!
信美永固,盛德留芳
小嵐學長,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2022年3月22日下午
於新清華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