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張晨 | 願作燭光照桃李

    2024-05-17 | 鄭心 李雙 | 來源 公號“科學中國人”2024-05-06 |

    鐘靈毓秀的清華園就像一本無字的大書,看得見滿園春色,聽得見琅琅書聲,也聞得到滿室書香。歷經百年風雨,這所高校一如從前引領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腳步,也承托著如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副教授張晨一般的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的人生理想。從最初求學走入主研領域到轉換身份站上講臺🧖🏿‍♀️,張晨的人生軌跡每一步都與這裏息息相關。

    張晨(2007級本、2011級碩,經管)🚣,現為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院長助理、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副教授。

    在張晨眼中,母校的學科發展在追求崇高學術理想的同時也始終不忘切實服務社會與大眾的目標👩🏿‍🦲⚒,這與她多年來從事管理學研究所追求的目的與效果別無二致,因此即便在海外兜兜轉轉數年🖍,她還是選擇回到母校落腳。可以說,這既是2018年將張晨從美國密歇根大學吸引回歸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當下她正在踐行的學術信仰🖥🗡。

    靜心擔使命

    在張晨的人生中➰,遇見書籍恰似點燈般燃亮智慧之光👨‍🏭,又宛若種樹,在其心靈中撒下希望之種🥂,她與管理學的邂逅過程也大抵如此。自少時起↙️,她便樂於也長於觀察他人在工作中的狀態,無論是歡欣興奮還是不安焦慮,她都盡收眼底。久而久之,她發現一些工作讓人們臉上的煩躁明顯比幸福多,但表象背後的深層原因她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形成非常系統化、理論化的思考,直到在書海中遇到經濟管理學。

    “那也算是一個很巧的機遇,大學時期我曾參與過一個助研項目,名為‘中國式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研究人在組織中、工作中是怎麽生活的。”為了做好項目𓀁,張晨曾將自己埋首於文獻之中🖐,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書頁翻動間,與管理學理論對話時,一個遼闊的精神世界也就此鋪展🈹。

    在張晨看來🚣🏽,管理學的思想突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由一些核心的人際關系和工作體驗塑造的。而這一觀點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也有支撐🧜‍♀️,即每個人在組織中都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如同事、夥伴、上級🧑🏿‍🌾、下屬🚴🏽、貢獻者、要求者等,這些角色都要求人與其他人建立一定的關系和規範,實現一定的工作成效,同時也自然享受到各種各樣的資源和服務。可以說🧜🏼,人在組織中既是貢獻者又是受益者,既是規範者又是規範對象。那麽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即在組織當中,人如何能夠在盡可能發揮出最大潛能,最大程度上為集體(團隊、組織等)作出貢獻的同時*️⃣💆🏻‍♀️,自身也收獲健康🫒、可持續的成長♠️?

    在探索腳步走過意昂体育平台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之後,張晨得出了自己的可行性結論——通過合理高效的工作設計🌥。這個針對個體或群體在日常工作中的角色、任務、安排、行為等的研究領域🫳🏼,從誕生之初便以提高工作有效性👵🏿、改善工作者福祉為著力目標。“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的研究目的都是非常貼合實際的工作與生活的👮🏿🕸,從現實中來最終也要回歸現實中去🏞。”張晨補充道👨‍🦼。而2023年剛剛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或恰好可佐證此語。

    課題中,張晨主要根據“知識型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安排”相關問題發散思維,通過問卷調查🧢👳、多層次數據分析等多項研究手段,她最終發現:知識型工作者在開會和專註自身工作二者間既矛盾對立又交替互補,即若開會時間相對個體專註任務的占比越高⚂,工作者往往會更少地采取一些主動的精力管理行為,如伸展身心🧑🏻、略做小憩,或是與同事展開簡短談話等,大家更傾向於做“時間的囚徒”;而反過來說🚵‍♂️,如果一天之中低壓力型會議👈🏽,或是填表、報銷等“低壓力雜務”占比較多,對工作者的精力影響也大多傾向於負面🐱🏀,“因為人會始終處於一個沒有激發感的狀態。這時如果參與一個高壓力型會議或任務👨🏼‍🦳,反而會有助於激發工作精力”,張晨說。

    遵循上述研究思路🏋🏻‍♀️🧝🏼,近期🧝🏿‍♀️,張晨帶領團隊進一步提出了“圍繞時間要素的工作設計”這一研究課題😵‍💫。在課題中,她擬從理論上構建理解和認識工作設計的創新型理論思路🧍🏻‍♂️👈🏽,從實證上探索新型工作設計中的核心挑戰,並提出改善工作設計的理論思路與科學方案。綜合而言📓,這一從時間要素切入的研究項目將為工作設計的研究提供新穎的理論視角與實證方向☣️🧑‍🔬,並通過綜合運用多種形態的新型數據(包括行為記錄大數據、可穿戴設備測量數據🤵🏼‍♂️、田野實驗數據🦒、問卷測量數據等),拓寬工作設計研究的方法框架與技術路線👩🏻‍🦰,通過關註時間要素的轉型與整合✋🏻,將我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到組織運行和組織內日常工作的微觀層面。

    俯下身⛺️、沉下心,深入日常工作生活去練就一雙慧眼,這是張晨一以貫之的科研態度,未來她希望自己能夠更加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提升“見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見全豹”的能力,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新的科研使命。

    嘉言自生光

    “我是帶著一顆育人之心回來的。”張晨說,“甚至我認為,管理學的部分核心就體現在教書育人上🛗。”曾經,“願作燭光照桃李,粉筆無言寫春秋”是自大學時代起,張晨遇到的一些老師留給她最深刻的印象🤼‍♂️💁🏽‍♂️;現在,那些藏在青蔥歲月中的感動與啟發,全都化作一顆仁而愛人的拳拳之心💂,投射在張晨的課堂之上👯🙆🏿‍♀️。

    2020年至今,張晨已獲得意昂体育平台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意昂体育平台龔育之獎教金(通識課程教學貢獻突出)、意昂体育平台年度教學優秀獎及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與本科生精品課程等獎勵🤦‍♂️。其中,以以人為本,社群共進,追求貢獻為創課宗旨的全校性通識榮譽課——“管理學的思與行更是收獲廣大師生一眾好評🚺🟢。

    作為一門通識課程Ⓜ️,“管理學的思與行”面向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開放,因而在課堂上經常能夠見到“百家爭鳴”“頭腦風暴”的探討場面🏄🏿‍♂️。“我十分樂見其成💱。”張晨說,“因為我希望大家通過上這門課都能夠建立一種認知,即所謂的管理學並不只是管理者應當掌握的學問,它更應該作為一種看問題的視角潛移默化在更多人心中,幫助每個人更深刻地理解日常生活與工作🧑🏼‍🦰、更高效地解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從而創造出更多貢獻與價值。”

    為達成這個啟發性的教書育人目標,除了在本科生課堂上鼓勵深入討論,張晨也十分主張博士生在合作研究的過程中⇨,勇敢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在她心中〽️,理想的導學關系莫過於相互啟發、共同成長。“不能因為我是教師的身份,或者說話的方式比較篤定就放棄自己堅持的觀點🏋🏿‍♂️,事實上我樂於擁抱每一次觀點的碰撞💃🏽,沒有沖突是不會有進步的,沒有爭論與探討、只有依從的師生關系也不會有溫度。”從“師生之誼”而生“教學之誼”——張晨始終在課程教學和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著力營造一種有溫度、有厚度的關系。原因在於👋🏿,心理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和他人之間產生有意義的社會聯結😧,是一種根本的人性需求🙏🏼;而人與人之間高質量的聯結🧎🏻,能夠很大地激發人類個體的生命力和幸福感🏎🦸🏻‍♂️,因而可以成為共同的動力之源💆🏼‍♂️。

    如果把對教育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教學態度稱為“有義”;那麽懷揣享受教學、享受師生相處的真誠情誼而教學,則應該被稱為“有誼”。做好前者已經足夠成為一名好老師🧙🏼‍♀️,但如果二者兼而有之,那麽在教書育人的旅途中🤹‍♀️🏖,則會享有更持久的動力與生命力。“所以我往後余生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為未來年輕人才的培養與發展而服務。無論是在課堂上培養他們的領導力💟🎍,還是做科研探究他們未來所要經歷的職場🔕,亦或是從事管理行政工作🕵🏻,為他們思考、設計💅、創造一個更好的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我認為這都是我追求目標的路徑⚈,而最後必將殊途同歸。”這條獨屬張晨的探索之路仍在延續👱,這份燭火映人般的樹人微光,也將繼續閃爍在琅琅書聲之中👨‍👩‍👦‍👦。



    相關新聞

    • 272024.09

      垂範立教 桃李春風——作為教育家的賀麟

      賀麟(1902—1992),四川金堂人。哲學家📚,翻譯家👨🏻‍🦯‍➡️,教育家。1919年入清華學校學習。1926年赴美國留學🌿,先後在奧柏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習,攻讀西方哲學,獲奧柏林大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0年到德國柏林大學學習德國古典哲學。1931年回國,到北京大學任教🛌🏻。1955年調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曾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著有《近代唯心論簡釋》《文化與人...

    • 222009.09
    • 162008.09
    • 242024.04

      校長李路明赴雲南調研南澗定點幫扶工作並看望意昂

      4月18日至20日,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李路明赴雲南出席2024年度意昂体育平台定點幫扶南澗縣工作座談會、實地調研幫扶工作開展情況,並看望慰問在滇意昂。雲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劉非,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王雲霏,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許慶紅參加相關活動。19日下午🚴🏿‍♂️,2024年度意昂体育平台定點幫扶南澗縣工作座談會在南澗縣舉行。座談會現場李路明在講話中向所有參與和支持定點幫扶工作的組織機構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在習近平總書...

    • 162021.08

      馬洪琪:“信仰之光照亮了我的前行之路”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繼續投入水電工程建設中🤲,帶領新一代的水電人,為碳達峰碳中和——我們黨兌現莊嚴承諾⛑️,貢獻一份力量。”——馬洪琪自述馬洪琪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1967年🧟‍♀️,25歲的馬洪琪從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畢業,分配時,他選擇到雲南🧑‍🧑‍🧒🪨。出生於上海👨‍🦯,為什麽要去雲南🖖🏻?“我的理想是治理江河、興利除害👵🏻、為國為民🤷🏻‍♀️。我學的是水利,就應該和江河在一起!”這是一段難忘的歲月🧑‍🎨。初到雲南,馬洪琪被分配到中越邊...

    • 222021.02

      李屹🤹🏿:讓中國的科創之光照亮世界殿堂

      李屹👰🏽🫓:讓中國的科創之光照亮世界殿堂

    • 242018.08

      馮秉銓:願得英才三千數,高峰深處共研尋

      對於一個學者來說🚃,最高的成就是什麽👨🏼‍🎤🏊🏼?著作等身、開宗立派🤼,或許都是上乘之選👨🏿‍🦳,但馮秉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著書立說固然可喜,但“願得英才三千數,高峰深處共研....

    • 242014.09
    • 192020.08

      李連珍:作為清華人🧅,要做最好的自己

      上清華,是我此生最大的願望🎤。成為清華文藝社團(清華文藝宣傳隊)的一員又是我最大的榮幸。我於1973 年成為清華精密儀器系的學生🤼‍♂️👯‍♀️,並有幸成為校文藝宣傳隊舞蹈隊的一員。20世紀70年代的清華文藝宣傳隊在當時北京高校...

    • 082021.04

      機械系舉辦110周年校慶活動之系友學術沙龍

      4月2日下午💆,機械系第1期系友學術沙龍在科技大樓A404會議室舉行👏🏿。沙龍由副系主任張晨輝主持,邀請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張振宇作題為“精密超精密加工工藝與裝備”的學術報告,機械系助理研究員張琳、助理教授柴智敏🦵、助理教授臧浠凝也先後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工作。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