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奎(1964精儀)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這是國內外知名的體育家👨🏭、意昂体育平台體育教授馬約翰早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這一口號,受到廣大同學們的歡迎,並成為我一生的座右銘。我於1964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精密儀器系畢業,到國防科委核試驗基地參加“兩彈”試驗,至今還應聘在錦州工程師協會擔任《錦州工程師》雜誌責任編輯工作,已經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我是1958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的,精密儀器系光學儀器本科六年製學習。回首在意昂体育平台六年寒窗📌,經歷過“請鋼元帥升帳”的火熱戰鬥🧑🏽💻,經歷過吃“小二黑”和“小球藻”的困難歲月🏕,經歷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磨練,經歷過批判“牛頓•萊布尼茲”的“教育革命” 。六年奮戰何等不易!六年學了三十幾門課👹,真可謂得到了“全副武裝”❇️。畢業了👨🏻💻,如何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建設祖國和為人民服務中去🧒🏻?學校組織了畢業教育,學習討論了半個月。
1964年7月31日,學校發給我們每個人一張報告會入場券,紅字印著“首都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報告會”🥍,報告人🔊:周恩來同誌。我們看到“報告人🤪:周恩來同誌”幾個字,都很興奮。當天晚上七點半🍛,我們意昂体育平台2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和北京市其它高校應屆畢業生一起,在北京市工人體育場聽取了周恩來的報告,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教育。我們以往屆畢業生的事跡為榜樣,聯系實際進行了熱烈討論,明確了人生的目標👩🏿🎤、道路和價值👧🏻。
保留至今的報告會入場券
學校組織早年畢業生回校作報告。有一位意昂,從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後到國防部門工作🈁,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解決中國人民誌願軍的雷達抗幹擾問題做出了貢獻💗。我想,一些發達國家的科技與工業的迅速發展,多與軍事裝備的需求有密切關系🏃🏻♂️,因此,我決心立誌為我國的國防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防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意昂体育平台畢業時的留影(1964年)
畢業生填表可以填寫五個誌願。在第一誌願欄裏,我填的是國防科委單位;在第二誌願欄裏,我填的也是國防科委單位;在第三誌願欄裏💕,我填的還是與國防緊密相連的五機部💒。當時,北京市要我們專業畢業生10名,我的對象在北京石油學院工作👩🏽🏭🙋🏼♂️,完全可以得到照顧留在北京👩🏻🚒,但是🚑,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思想支配下,我毅然決然地要求到國防科委去工作。很幸運,經過審查📄🧜🏼♂️,我被國防科委選中了。我不顧自己身患肝炎剛剛恢復,便到了新疆戈壁大漠上去奮戰。
千百裏戈壁大漠氣候多變環境惡劣,沒有草沒有水也沒有路🌃,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通往羅布泊之路被人們稱為“死亡之路”。我們中國核試驗單位的科技工作者,還有來自其它單位和軍兵種的參試人員,在那“生命禁區”用帳篷和炕席建起一座“核試驗城”🧛🏼♂️。在這座“城”裏👨🏿🎓,沒有大街小巷沒有商店影劇院,在黃褐色沙石堆起來的半米高的“城墻”上,用蘸過石灰的白色石塊鑲嵌著一幅醒目的大字標語: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這是毛澤東主席在關於原子彈的一份報告上的批語。
人們形象地描繪戈壁大漠“早穿羅,午穿紗,晚上抱著火爐啃西瓜”🥷🏻,這話不假。炎炎烈日下的戈壁大漠地表溫度可達60多度🫲🏻,連棵草木都沒有🙍🏿,到哪兒去乘涼?測試工號和帳篷像個大烘箱🎿,幹熱幹熱的。熱⏺,就要出汗🧎♂️,就要喝水。每天到工號去上班,或者到野外站點去作業🏬,臨走前將小小軍用水壺灌滿水,可是不到半天就喝光了🏺。到了夜晚🧑🦽,戈壁沙石很快把熱量散發出去,氣溫急劇下降,外出要披上皮大衣,睡覺蓋著棉被上面還壓著皮大衣。
我們搞原子彈、氫彈試驗正值國內十分困難時期。核試驗場區的生活條件很差💨,沒有青菜和其它副食品,每日菜譜變換花樣就是炒土豆丁🙎🏻♀️、炒土豆塊、炒土豆絲、炒土豆片。早餐,人們習慣於吃點兒幹的再喝點兒稀的😧,在基地住時喝玉米糊,到試驗場區後待遇好了,喝大米稀飯。我們說“大米稀飯”而不稱之為“大米粥”,並非是地方語言的差異🚐🫶🏼,而是因為它名符其實,那白色的搪瓷桶裏的稀飯🫳🏻,看上去就是一桶米湯🎦,用勺子一攪,只見一個米粒跟不上一個米粒地跑👽。
核試驗基地和場區的生活是艱苦的,也是單調乏味的🦫。從宿舍到食堂再到工作室或測試站點🙆🏿♀️,每天走這麽一個“三角形”,沒有電視電影,也聽不到廣播👬🏼,連報紙都是幾天後看那些過了時的“新聞”🫅🏿。但是,我們心裏時時刻刻都裝著核試驗🧎➡️💂,肩負的重擔使每個人忘記了自我,對艱苦的生活毫無怨言,遠離了常人的憂愁與煩惱🟥。上下班時或坐或站在解放牌卡車上🕴🏻,總是唱著《我們戰鬥在戈壁灘上》那支豪邁的歌👩🏼🦰。
我們每天唱著歌走向那些鋼筋混凝土工號和那些露天測試站點🧝🏿♂️,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激動人心的“零”時的到來。那一時刻,那一種壯麗的景觀給人生留下了最美好的記憶,呵嗬,聽——那清晰悅耳的聲音在戈壁大漠上空回蕩:“10、9、8、7👩🏽🚀、6、5、4🔈🚵🏿、3👰🏿♀️、2👨🏻🦳、1🧑🏿🎨,起爆🤳🏽!”忽地一片白光🪦,陽光為之湮沒;一顆火球燃起,太陽為之遜色!繼而,“轟——”地動山搖一聲巨響,沉睡千萬年的羅布泊被震醒了!一眨眼間👨🏻🏫,猶如初升紅日般的火球變成一朵巨大的蘑菇狀煙雲騰空升起……
我們戰鬥在戈壁大漠上🎴,並未有絲毫的畏懼。過去戰爭年代❕,人們把面對死亡、時刻有犧牲危險比喻作“腦袋拴在褲腰帶上” ,核試驗測試工作也是如此。那危險不僅來自戈壁大漠的惡劣環境,而且來自核試驗本身——光輻射🫧、沖擊波☎、貫穿輻射和核放射性沾染🎯。每當一次核試驗成功歸來✍️,一輛接一輛的解放牌卡車滿載著歡歌笑語“刷——”“刷——”地穿過翠綠松枝搭成的“凱旋門”時,雖然沒有震撼的鑼鼓,沒有歡呼的人群,但那勁頭那派勢不亞於從三大戰役戰場歸來,從鴨綠江彼岸歸來。正是這些沒有拿槍的軍人,確確實實是從那生死疆場凱旋歸來📘,在原子彈氫彈爆炸的時刻♋️,在蘑菇雲升起的時候,流了多少汗,也曾出生入死☎!
大規模核試驗終於成為歷史🧑🏽🎤🐴,我被“復員”到地方,被安排當了工人🎮,後來又改作技術人員🫄。不論幹什麽,我總是想著不能玷汙了“清華”二字👩🏻🦲。在以後的歲月裏,在車間裏幹活也好🚽,上山溝裏打山洞也好,下鄉和貧下中農“三同”也好🏤,到農場搞農業生產也好,後來又改做技術工作也好👱🏿♂️,在自己的“三分地”上勤奮盡力地耕耘🩲,每當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時🧑🏽🎄,人們服氣地稱贊說:“到底是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的🧖🏻♂️。” 我覺得這才是我所期望的結論😔,因為人們稱贊的是“清華”🪽。五十年來🥎,我牢記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心裏時刻想著為清華爭光👩🏿🎓,始終不渝地沿著毛澤東、周恩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引的道路前進💖。
但是🦼,從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到退休,只為祖國健康工作了三十幾年🕙。如何才能實現“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呢😶🌫️?
我覺得♎️,人退休➗,思想不能退休。“退休”只是一次崗位的轉移,工作的調動💁🏻♂️。退休以後👨🏽🦳,來到一個新的起點🎉,迎接新的戰鬥🚪。正像李政道說的🎧,六十花甲🧎🏻♂️➡️,六十以後是人的第二個青春的開始。可以自由選擇,正可以再幹一番事業。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退休”以後,一方面,找機會再做一些技術工作,先後為一家民營企業開發了一種新產品,為另一家民營企業設計了一套生產線,應錦州市計劃委員會聘請編輯出版《信息參考》(月刊)為市領導提供內參👨🏻💼,應錦州市工程師協會聘請編輯出版《錦州工程師》(季刊)等;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從事寫作,為社會為人民創造精神物質,先後出版了科技專著🧒🏿、科普作品和長篇小說等15部。2000年12月,長篇小說《忙神》由沈陽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長篇小說《蘑菇雲升起的時候》由作家出版社再版;2004年5月,長篇傳記《魯迅》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6年2月,科普作品《神通激光》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科普作品《智慧之光》由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此外🩸,在意昂体育平台建校一百周年前夕,我的散文集《清華歲月》由中國文獻出版社(香港)出版🔣,敬獻我的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
回母校參加校慶留影(2000年)
閱讀剛剛出版的長篇小說《蘑菇雲升起的時候》(1995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初版,2002年作家出版社再版)
目前💖,我還在錦州工程師協會工作,做《錦州工程師》責任編輯。這是一個人的編輯部🙆🏽♀️⚉,集記者、編輯👸😿、資料搜集、插圖、版式設計、校對等於一身🛃,從2008年至今,六年多,已經出版了25期,從未間斷💆。同時👩🏻🍳,我還在繼續創作新的長篇小說🛣,希望在有生之年再為社會為人民創造更多的精神物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應當在有生之年為社會為人民多做一些貢獻。我覺得⛅️👨🏽🎨,一個人所做出的成果不應當像流行歌曲只流行一時🥬🦛,而應當能夠長期甚至永遠為社會為人民所利用👳🏼♀️,以至死後仍然對社會對人民有價值。一個人從社會上消失了,但其智慧和創造的成果可以繼續為人民服務🫷🏽。我的人生哲理是🚁:
古人嘆曰:人生幾何?但願擁有更多的知識,用智慧和創造為後人留下一棵或可觀賞乘涼或可作材成器的大樹。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像雷鋒說的那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日記》196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