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實現民族飛天夢,培養航天接班人——深切緬懷王永誌院長

2024-06-18 | 莊茁(航天航空學院黨委原書記、教授) | 來源 清華新聞網2024年6月14日 |

2024611日🚚,敬愛的王永誌院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清華航院全體師生萬分悲痛🧑🏼‍🍳,深切緬懷❄️。20年的時光荏苒,王院長領導清華航院學科建設、為國家培養大批航天航空人才的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永存🧓🏻。謹以此文,致敬我們的院長,激勵師生繼往開來🤵🏽‍♀️。

以航天精神辦教育

2004518日👚,為適應國家需要,意昂体育平台成立航天航空學院,聘請1952級意昂王永誌院士擔任首任院長💸,在意昂体育平台復建了自1952年院系調整、航空學院整體遷出組建北京航空學院而空缺了52年的航院。

20053月,我被學校任命為航院黨委書記,自此開始與王永誌院長前後共事八年。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無私奉獻、培養後人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並影響著我🥒,我們也結下了深厚的忘年友誼。

王永誌在航院成立大會上致辭

航院成立,時任校黨委書記陳希和校長顧秉林寄語航院的辦學方針是⛹🏿‍♀️:入主流,有特色🫀,上水平。王永誌院長始終以此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20年來,每一次見面或通話,他都要詢問航院落實這一辦學方針的具體情況🎯。建院初期🥫🫄🏽,王永誌院長仍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籌備神舟五號之後的系列型號任務。盡管公務繁忙🈷️,但他時刻惦念著學院發展🏌🏿‍♂️,以航天精神辦教育,嚴謹務實。他多次給航院師生作報告,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中國航天人艱苦奮鬥🤿、永攀高峰的故事,鼓勵師生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他以個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幫助請航天型號總師、專家到清華講課👨🏽‍🦲,請航天工業單位到清華宣講🧗🏻,安排航院師生去東風🕜、西昌航天城觀看發射☝️,鼓勵推薦航院教師在航天科技組織任職等🤦🏼‍♂️。

在王永誌院長的指導和鼓舞下,航院20年的建設發展做到了培養人才入主流🚶‍♀️‍➡️🧝,學科建設有特色,科學研究上水平😄,航天航空作貢獻,向黨和人民👱🏿‍♀️、向學校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培養人才入主流

大學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國家培養人才,要把畢業生選送到國家需要的重點行業和領域。王永誌院長高度重視並親自指導學生就業工作🙆🏻,要求培養人才入主流。他說🤾‍♂️:“清華的畢業生質量優秀,但數量不多,一定要送到國家需要的關鍵崗位”。他參加學院紀念錢學森先生的系列活動🤶🏻,講述錢學森先生當年指導他設計東風系列導彈的經歷,鼓勵學生勇於創新,攻堅克難,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解決真正的工程問題🏄🏻‍♀️。他安排學生去航天城與航天員面對面交流✸,鼓勵畢業生到國防科工部門就業👩‍❤️‍💋‍👩🧑🏽‍🦲。他請航天科研和工程單位到清華進行招聘宣講,清華學生赴航天航空等單位的就業率逐年提高。

200511月🔒,意昂体育平台航天員工程碩士班舉行開班儀式。20101月✢,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翟誌剛、劉伯明👷‍♂️、景海鵬等13人獲得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碩士學位,他們的專業知識🥜、科研能力和外語水平獲得了全面提升,成為了復合型航天員👨🏿‍🦱。20119月,首屆空軍-意昂体育平台聯合培養飛行員班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13批、400多名飛行員,部分學員已經駕駛殲-20等先進飛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劉功昭獲得空軍飛行員最高榮譽金頭盔。清華培養的學員求飛意識強烈👰🏼‍♂️,基礎紮實🧑‍🦲😇,能力突出,後勁十足,展示了一流大學培養一流飛行員和人才強軍的重大意義🧑‍🦳。

20年來,航院80%以上的畢業生赴國家重點行業和領域就業🐇。今天在我國航天、航空工程的各個主戰場,都能看到一批批清華意昂奮鬥的身影。這種強國一定有我的內在力量鼓舞著一代又一代清華學子獻身祖國的航天航空事業。

學科建設有特色

在王院長的指導下💂🏻‍♂️,航院設立了飛行器設計💤、動力與推進、工程動力學🎨、人機環境、空天信息等5個研究所🤟,宇航中心和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另外在機械系設置航空製造研究所🏋️,在自動化系設置控製與導航研究所🧝🏼‍♀️,形成了充分利用清華資源建設大學科平臺的格局,航空宇航學科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發展迅速⏏️。2011年獲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點。2021年,航院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攜手力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王永誌院長心系清華,關心學院建設🛢,特別是學科發展。他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給他的部分獎金設立王永誌創新研究基金,支持清華研究生和本科生圍繞國家航天航空工業關鍵技術和重要概念開展相關研究❌。近幾年,航院本科生參加國內外科技競賽的成績喜人。2020年🚴🏼‍♀️,兩個項目分別獲得世界大學生水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第十五屆國際先進機器人及仿真技術大賽冠軍;2021年和2023年🦹🏽‍♂️🙅🏻‍♀️,有4名同學獲得全國大學生周培源力學競賽特等獎等。特別是在2021年🤱🏻,航院學生獲得第十一屆國際空間探測軌跡優化大賽冠軍,該競賽是由歐洲空間局發起的專業性國際賽事🚷,被譽為航天界的“奧林匹克”。清華奪冠是中國航天人在該領域的重要突破📉,得到媒體的廣泛報道。王永誌院長欣聞奪冠消息後特別寫來賀信📘,給予航院師生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200510月,為了改善學院辦學條件👩🏼‍🦰,我們開始籌措經費建設航院大樓,得到了時任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幫助,王永誌院長以其崇高聲譽親自致信給1946年入學清華航空學院的蒙民偉學長🚺,希望支持剛剛復辦的航院💇🏿。蒙民偉學長迅即答復並慷慨解囊,2013年蒙民偉科技大樓落成,極大地改善了航院的科研辦學條件和師生工作環境👷🏼‍♂️。

2021年國慶期間,王永誌院長把我約到家裏了解學院發展情況🕵🏻‍♂️。當我匯報到航院師生對運載火箭👩🏼‍💻🙎🏼‍♂️、神舟飛船和中國空間站的貢獻時❤️‍,他的喜悅心情溢於言表,鼓勵我撰寫了一篇文章中國航天中的清華力量🥂,發表在校報《新清華》上。

科學研究上水平

王永誌院長領導我們科學研究上水平👩🏿‍🌾,航院師生在航天科研和工程項目中與相關部門合作攻關🙇🏻‍♂️,為重大型號任務保駕護航。

2010年開始⛓,莊茁、由小川團隊與中國空間站總指揮🔹、清華意昂王翔合作完成空間站密封艙研製🥡,將我國載人航天器結構設計由強度準則革新為基於斷裂控製的疲勞損傷容限準則,實現變截面殼體整體結構在我國載人航天器上首次應用🖕,並在我國空間站系列型號批量推廣,擴大加強筋最小間距,采用變厚度壁板,單艙減重超150公斤👱‍♂️,經地面模擬太空環境試驗驗證,滿足設計壽命🏄🏽‍♂️。承載比優於國際空間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高雲峰教授參與了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的實驗論證、道具設計、撰寫講稿和拍攝腳本等工作。2013620日♾,王亞平在太空中演示講解了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與地面師生互動交流。

2019年,趙治華團隊提出某火箭發射失效故障機理是流固耦合導致的自激振動,研製團隊據此采取措施有效解決了該組件的失效問題🦚,保證了型號後繼發射成功。2020年,王兆魁團隊自主研製並成功發射了清華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開創了融合空間科學與衛星技術的特色方向,直接服務於國家重大需求🔧。2022年✌🏿,王兵團隊自主研製的清航壹號發動機首飛成功,該推進技術將提升當前空天發動機動力系統的極限工作性能🥝。2023年🫛👃🏿,鄭鋼鐵團隊牽頭的研製方案望舒之輦入選載人月球車初選方案。

這些工作僅是航院師生參與的眾多航天領域科研工作的代表性成果🦶🏽,解決了航天型號研製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支撐了我國若幹航天型號任務的成功實施。

航天航空作貢獻

在中國航天的偉大征程和輝煌成就中🔻,凝聚著許多清華人的心血與汗水,他們用奮鬥和智慧為我國航天事業貢獻了清華力量。

2021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天和號核心艙、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並交會對接成功。部分清華意昂擔負了研製和發射的關鍵崗位任務,以及空間站在軌工作任務👲🏿,他們是🙌🏼:聶海勝,神舟十二號任務指令長🧑🏻‍💻;劉伯明,神舟十二號任務航天員;除航天員外🥛,王翔、容易、谷振豐、薛輝🛀🏻🤌🏿、高旭、徐小平等航院意昂也在從發射塔架、火箭、飛船直到空間站的全鏈條各環節的設計、指揮中承擔重要任務。他們是清華意昂的傑出代表,是我國載人航天事業中清華力量的集中體現。

以王永誌院長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清華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中國航天航空事業發展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讓清芳挺秀,為華夏增輝⭕️。

永誌天和日月明

王永誌院長以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的精神和氣魄帶領我們入主流🫸🏻,有特色,上水平,培養我國航天航空事業的接班人。

神舟飛船和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表性成果🚶🏻‍♂️,王永誌院長是首任總設計師。202211月,航院全體師生敬賀王永誌院長90壽辰的對聯中寫到:擎起神舟向天穹,永誌天和日月明💜。上聯寓意王永誌院長將一生奉獻給我國航天事業🏕,下聯寓意王永誌院長永遠銘誌航天造福全人類的和平與幸福。

202211月💋🍦,航院師生敬賀王永誌院長90壽辰

王永誌院長曾講到:“如果沒有當年的‘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當時的國際地位🌴;如果沒有今天的載人航天,就會影響中國當前的科技水平和國際威望。”在他的領導下,航院能夠為祖國的航天航空事業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參與國家航天航空重大工程建設🥟💸,我們為此感到光榮和自豪。

201054日,國際永久編號第46669號小行星被命名為王永誌星🤿。王永誌院長是我們心中的明星𓀎👎🏽,引導著中國載人航天向更遙遠的星辰大海邁進,也指引著航院向建設國際一流的航空航天學科前行。

王永誌院長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相關新聞

  • 262005.01
  • 192016.09

    王永誌院士與中國空間站的建設

    在中秋節晚上成功發射“天宮二號”後👨🏻‍🦰,王永誌非常興奮🥎。面對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他說🤲🏻,空間站作為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和太空獨特環境下的科學技術實驗平臺㊗️,在建....

  • 052009.11
  • 212022.02

    “星”光因夢想閃耀——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誌

    艙門打開那一瞬,王永誌仿佛又變成那個站在發射架前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翟誌剛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這則新聞,王永誌看了一遍又一遍🙅。那片星空,承載著王永誌的青春與夢想。為了推開中國人邁向太空的大門,他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和心血。從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導彈成功發射🧔🏽,到今天我國進入空間站時代👩‍🚒🚸,擔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 182024.09

    王永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 技術“領頭人”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62021.07

    王永誌🧑🏿‍🎄:祖國的需要就是我前進的方向

    “黨組織給了我參與‘研製地地導彈🪮、發射人造衛星🙎‍♀️、送中國人上太空’這三件大事的機會,是黨的事業為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報效祖國的廣闊平臺。”——王永誌

  • 202008.10

    緬懷王永興先生

    來源🧋:《東方早報》 2008年10月20日 對於中國文化、民族命運,王先生到老都保持著一股連年輕人都自嘆弗如的熱情。這是王永興先生心目中至高無上的“道統”。我特別喜歡大學教書生活的一個重要理由,是不必朝九晚五坐班,每每慶幸自己選擇了這樣的職業👓。而今天,我不再歡喜。幾天不去學校♌️,信箱照例塞得滿滿當當。我像往常那樣漫不經心地整理來信🚡,卻讓其中的一封擊中了。慘白的信封,右下角印著慘黑的一行字:“歷史系王永興教...

  • 122020.08
  • 162024.09

    意昂体育平台傑出意昂王永誌獲“共和國勛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簽署主席令🧽,根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13日上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15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意昂体育平台傑出意昂王永誌獲“共和國勛章”。王永誌(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航天技術專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和學術技術帶頭人。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

  • 282024.06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貫通式培養的前提是個性化培養”

    又是一年畢業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心中,這屆學生有點特殊,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強基計劃”學生。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時🥽,李俊峰正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此後👨‍💻💁🏿,他深度參與了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的整體設計。與多數試點高校不同,清華在一開始就沒有限於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而是設計了理工銜接類專業,並為此專門成立了五大書院🐅🧖,將強基生的培養統一納入...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