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左)在實驗室進行科研工作。在中國,如果提到高端矽基SOI材料研發和產業化,業內人士都會提到一個名字——王曦。王曦,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半導體材料學專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我國高端集成電路襯底材料的主要開拓者和領軍人物😰。3月23日✧,52歲的他在上海科技獎勵大會上獲得了2017年度科技功臣獎。起航💂🏿♀️:產業化先要有中國的核心SOI技術1996年,博士畢業後的王曦前往歐洲最大的離子束材料研究...
此次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張江實驗室主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王曦院士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他說,“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連續當選為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
從一個化學的門外漢,到鉆研化學並研發出治病救人的藥物,他感慨,人最大的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以自己的辛勤工作造福社會,為社會所承認。在他的科學生涯中,雖有多次科研方向的轉變,但醫用螯合劑的研究和天然產物研究是兩條永恒的主線🧕🏿。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藥物化學家和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謝毓元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27日11時05分在滬逝世,享年97歲。打開科學大門1924...
3月23日上午,在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王曦院士獲頒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對於這個問題,王學長有著相似的看法,他說:“很多人生下來可能腦袋比較聰明💆🏼♂️👳♂️,但是我覺得聰明是必....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黨的十八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曦表示🪱,近些年從國家到地方,各部門對科技的投入都非常大🧑🏻⚖️,使得我國科技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總體上說,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一些核心技術仍受製於人,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比較薄弱,產學研體系也沒有完全建成🤾🏻。“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擔子仍然很...
 
28歲的陳定昌。航天科工供圖9月7日👨🏻🎤,曾研製出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的導彈專家陳定昌院士走了。消息一出💅🏽𓀇,人們悲痛不已。陳定昌是中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製導雷達技術專家,中國精確製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