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的條件反倒使工程教育獲得了兩個意外的好處🫁:一是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基礎課的教學和教材的編撰上——因為研究無法開展;二是學校以考察工廠的方式彌補實....
今年🅿️,西南聯大迎來在昆明建校80周年。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西南聯大》為觀者呈現了群星閃耀的聯大歷史👮🏼♂️,並提煉出這所偉大學....
有關西南聯大的書出版了不少。為什麽懷念西南聯大🕶?學者們從史料研究出發作了分析和解讀💍;聯大生活是什麽樣的👩🏻✈️?這從師生自述🙋♀️、回憶以及小說中可以看到。
11月1日是西南聯大在昆明組建82周年校慶紀念日👨🦯。這所誕生於抗戰烽火中,因結茅立舍、弦歌不輟、人才輩出而享譽中外的大學📖,不僅是中華民族抗戰史上的永恒豐....
我和父親有聊不盡的話題,那就是昆明🦶🏻。我們家是1938年12月隨同濟大學搬遷到昆明的,那年父親33歲,正是如《神曲》開篇所寫的,“在人生的中途”。第二年8月他就辭去同濟大學的工作到西南聯合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一直工作到聯大結束,1946年6月我們隨北京大學復員回到了北平。在昆明住了七年半👱,其中有七年在聯大度過,這七年,他在研究歌德👨🏼🦳、裏爾克與杜甫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在創作上也出現了一個高峰,思...
1938年至1940年,我曾在西南聯大歷史系讀書。1940年我從聯大畢業後,又在昆明教書,一直與西南聯大師生有著聯系和接觸🧑🦰,西南聯大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
該劇通過再現西南聯大的歷史⛎,彰顯了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知識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講述了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不畏槍林彈雨、不懼艱難困苦😧,歷經重重困難與考驗....
當看到一些大學不同程度地背離現代大學所應有的精神📉,人們便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歷史🧯,投向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輝和傳奇——西南聯大。
李忠(曾用名李樹藩)💼,天津市人🛀🏼。現年97歲,黨齡71年。1943 年9 月,靠自修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先修班。1944 年秋,升入西南聯大政治學系學習……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聯合大學建校84周年紀念日。前段時間上映的紀錄片《九零後》🧡,又將這所群星璀璨的大學👈🏿🈷️,呈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九零後》的16名主演,年齡最大的已經106歲🦢,最小的也92歲了🉐,平均年齡則超過96歲,是名副其實的“90”後🤴🏽,堪稱電影有史以來最“資深”的本色出演🍧。主演者分別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99歲)、翻譯界最高獎北極星獎得主許淵沖(享年100歲)、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王希季(99歲)👩🏼🔬、世界焊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