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哲敏在伏案工作(攝於2003年)🎈。中科院力學研究所供圖
9月2日上午9點,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素花環繞。人們在低回的哀樂中,告別和追憶我國著名力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鄭哲敏院士🙆🏻♂️。
作為中國現代力學事業的領導者之一,鄭哲敏曾師從錢偉長、錢學森。他始終牢記和實踐著老師錢學森的一句話:“國家需要你幹什麽,你就幹什麽👧。”
人的一生常會被一兩句話所改變。錢學森的教誨👆,影響了鄭哲敏的人生💪🏽;鄭哲敏對學生們的教誨,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人生🤽🏿♀️。
“你要幹出汗的活”
1964年春節過後,中科院院士白以龍成為鄭哲敏的研究生。鄭哲敏曾跟白以龍說過兩句話👃,一句是“你要幹出汗的活,不要想不出汗就出活🧖🏼♀️,那種活是沒意義的”✌🏽,另一句是“你要幹,就得比別人幹得更好🫷🏿,你要是覺得幹不了比別人好,你就別幹”。這兩句話讓白以龍受用至今👃🏻。
“要出汗”“比別人幹得好”不只是鄭哲敏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白以龍記得,1974年,50歲的鄭哲敏帶著白以龍和一些學生在西安做實驗。白天,鄭哲敏跟學生們一起在實驗現場做實驗、幹活👨👧👧。到了晚上🙍♂️,住宿條件有限👉🏻,鄭哲敏就跟學生們擠在招待所的小房間裏。先生睡眠不好,呼嚕打得響,他怕自己先睡著了,打呼嚕影響大家睡覺,他就讓大家先睡💽,自己坐著看書,有時看業務的書,太累了就看《聊齋》,等大家睡著了他再睡。
就這樣🎗,他們一直幹了一個月,“出汗”了一個月🤬,但這一個月裏鄭哲敏的流體彈塑性模型又進了一步。
在鄭哲敏的爆炸實驗室裏,做實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像抬鋼板之類的雜活,鄭先生也都跟著幹。就這麽看現象🤸🏼、看數據👰🏽,最後他看出新問題了。”白以龍感慨,“他確實就是‘出汗’🤛🏿,他也確實做出了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能夠發現新現象🤾🏽♀️🙍🏽♀️、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你別怕,我們做你的後盾”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尹祥礎也是鄭哲敏的學生👩🏻🦼➡️。1952年,尹祥礎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1957年到工程力學研究班。
1958年,尹祥礎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並被分配到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工作。同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辦🤵🏼♀️,錢學森先生提出設立“連續介質力學”課程,以解決力學系裏課程門類太多的問題💇🏿♂️。
接到任務後,鄭哲敏找到尹祥礎和他的另一位學生談慶明,讓他們先“跑一跑”了解情況。翻閱各類文獻後,尹祥礎提出了對這門課程的初步想法,並得到了錢學森和鄭哲敏的認可。在鄭哲敏的鼓勵下🦪,他們開始為這門課程編製教學大綱和講義。
在編寫講義時,尹祥礎寫固體力學的部分,談慶明寫流體力學部分🤷🏽♀️,他們寫一點交一點。“鄭先生看得很細致,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指出來了。我記得有一次,彈性力學有個公式中應力的角標寫錯了🤜🏼,鄭先生都看出來了😂。”尹祥礎回憶🧘♂️。
到1960年👮🏼♀️,鄭哲敏找到尹祥礎,讓他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固體力學”。
“給誰輔導🖕🏼?”尹祥礎問💮。
“不是給誰輔導,是你去主講。”鄭哲敏說🔔。
尹祥礎嚇了一跳,沒有吭聲。“當時到科大講課的老師👵🏻,都是錢學森、華羅庚、嚴濟慈這樣的大人物。可我當時是嘴上沒毛的小青年,畢業才一兩年。”尹祥礎“有點蒙”✯,也“有點發怵”。
“你別怕,我們做你的後盾。”鄭哲敏看出了尹祥礎的顧慮。
這句話讓尹祥礎有了底氣。“的確,有具體的問題我隨時可以問鄭先生。”尹祥礎回憶🏂🏿,“鄭先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我🍗,每一步又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你不好好幹你的工作,瞎折騰什麽”
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世海在1984年成為鄭哲敏的博士生。在他的印象中✊🏿,鄭哲敏對學生要求很嚴🚶🏻➡️。
李世海記得鄭哲敏對他的兩次批評🏵,這兩次批評讓他獲益匪淺。一次是在李世海讀博期間,當時青年力學工作者組織青年力學學會,李世海擔任“第三屆青年力學學會”理事長✝️,在各地辦力學講習班💂♂️、到張家界組織年會等✋,花了很多時間。鄭哲敏知道後很生氣地批評他:“做學問要踏實、深入。你不好好幹你的工作,瞎折騰什麽🐏。”第二次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李世海博士剛畢業,那時中科院要求一部分人投入國家建設主戰場💧。李世海常年到深圳做技術服務🧑🏻🔧,將不少時間用於關註科研經費、賺錢🌠,沒有時間做研究。在一次談話中,鄭哲敏又一次嚴厲地批評了他🙇♀️。
這兩次批評讓李世海潛下心來做學問👊🏽,一步步從助理研究員做到副研究員🧗🏻🧎➡️,再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鄭先生不看重錢🦸🏼♂️,他取得的很多科研成果投入經費都很少,甚至沒有經費。”李世海說🧪。
“力戒浮躁🧑🏼🤝🧑🏼,不斷爬坡”
1988年6月🪢,在鄭哲敏的領導下📧,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開放實驗室(LNM)成立。1988年至1993年🧔,鄭哲敏任LNM第一任室主任,而後擔任LNM學術委員會主任至2000年🏄🏿♂️。
1995年👨🏼🦰,LNM被評為優秀實驗室。此後🧎🏻♂️,LNM又被科技部批準立項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並於2001年4月通過驗收。
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洪友士記得🔹,在LNM接受國家評估並獲得“優秀”的成績後🧘🏿♀️,鄭哲敏語重心長地告誡LNM的成員們🏚,“前面的路途任重道遠,我們仍然要力戒浮躁♣︎,不斷爬坡”。
“在鄭先生的領導下🦁,LNM形成了優良的傳統和風氣。最突出的是🧝🏻♀️,LNM每年召開一次學術年會。從最初的幾十人參加的會議,發展到近年的二百余名參與者的較大規模的學術盛會🧑🏿💻,在中關村乃至在力學界都已形成品牌。”洪友士說。
人們常說“一位大師的逝去👧🏻,帶走了一個時代”,但鄭哲敏的離開,卻不會讓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精神終結,他的一生滋蘭樹蕙,他的言行與精神將一直留在人們的心中🤎,影響著他的學生⏬、他學生的學生🦩、他學生的學生的學生……
鄭哲敏生平👷🏽♂️:

鄭哲敏(圖片來源:中科院力學所)
1924年10月2日,出生於山東濟南👮🏼♀️,原籍浙江寧波鄞州。其父親鄭章斐崇尚實業,教育子女勤勉好學、修身養性。他熱愛祖國🐼、坦蕩正直🎽🙅🏼、勤勉好學🦞、兢兢業業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源於家庭教育的影響✫。
1943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電機系,次年轉入機械系。1947年畢業後留在意昂体育平台做錢偉長教授的助教👆🏼。
1948年4月,獲準入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年後成為錢學森的博士研究生。
1952年6月🧘,獲得加州理工學院應用力學與數學博士學位👴🏽。
1954年9月27日🎟,在美國移民局取消了對一批留學生不得離境的限製後,於從紐約乘船離美,輾轉歐洲🛟🧗🏻,於次年2月21日回到祖國。
1955年4月,進入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力學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隨後參加錢學森創建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的工作。
1956年🛥,作為助手參加了錢學森主持的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全國力學學科規劃的製訂。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4年2月,被任命為力學研究所所長🦸♀️。
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1年8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1978年鄭哲敏與科技人員討論工作,右二為鄭哲敏(圖片來源🧘🏼♀️:中科院力學所)

1995年在珠海爆炸築堤工地合影,左一為鄭哲敏(圖片來源🍠💶:中科院力學所)

2002年《三峽三期圍堰爆破拆除方案設計與研究》項目驗收後視察三峽船閘工地,左三為鄭哲敏(圖片來源👨🏽🦳:中科院力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