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登高探幽”的黨委書記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於誌剛 訪談紀實

2016-03-21 | 來源 《世紀清華人 從清華起航 千名意昂訪談錄》第二輯 |

【編者按】從意昂体育平台👱‍♀️,到南京工業大學,再到中國海洋大學👨🏻‍🏫,演繹著“前進一步、後退半步”式的學科交叉模式,“既登高望遠🙎🏼‍♀️、又探幽入微”,充滿激情地在宏觀與細微之間穿梭探究,一舉手,一投足🏊🏻,於誌剛,向世人展示著黨委書記的科研之旅——


“登高探幽”的黨委書記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於誌剛 訪談紀實

化學工程系  劉丹


【於誌剛簡

於誌剛,男, 1980年~1985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1988年就讀於南京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獲工學碩士學位,1993年~1999年就讀於青島海洋大學海洋化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1997-1998年德國漢堡大學海洋化學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近年來主要從事海洋化學和海洋環境科學的研究與教學,是中國化學學會永久會員,中國海洋湖沼化學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環境科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


   於誌剛學長在清華讀本科🀄️,在南京化工大學讀碩士,在中國海洋大學讀博士並留校任教👊,又曾在德國漢堡大學訪問過🐔,在科研的道路上↖️,於誌剛學長對清華的特點有著自己的理解。


學習工作雙肩挑


   於誌剛學長是清華學生通訊社的第一批成員,通過筆尖洋洋灑灑地創作過許多文章,包括散文、詩歌等等👨🏿‍🏭,他回憶說,學通社“當時有四個組”,學長是在“團的生活組”,當時環境工程79級的馮愚斌擔任組長🦖🏚,他擔任副組長。在學生通訊社工作,學長有機會接觸很多傑出意昂、在校學生中的優秀分子🏂🏿。他在圓明園參加義務勞動時采訪過劉達老校長🧔‍♀️🤸🏽;在主樓集體采訪過姚依林同誌🏃。學長談到這些經歷,他都受益匪淺🧑‍🎨,“今天母校依然是讓在校學生采訪意昂,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對於在校生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談到學習時,學長說🤷🏿‍♂️:“我感到本科階段的學習👱🏼‍♂️,主要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和科學素養的培養,本科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迅速形成、逐步定型的階段。這一階段,人文精神的培育或者說人文素養的積澱是十分重要的。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可以經歷很多鮮活的人和事👍🏻,在實踐中培養人文精神⛹🏽,是幫助自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好途徑。但是不可以過度🤫,不能影響到對於專業知識的學習。我在主管中國海洋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期間🙋‍♂️🤎,提出了“通識為體、專業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也有這個意思。大學🪗🧓🏿、研究生學習期間🤵🏿‍♀️,同學做社會工作會遇到學業工作如何同時兼顧的問題,不同的社會工作主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取舍,但最終還是要把專業學習放在第一位為好”🤦🦻🏽。


科研路上有感悟


   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和海洋生態化學的研究中,於誌剛學長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有多項創新🚔,現任《海洋環境科學》副主編,《海洋學報》、《海洋學研究》、《環境科學研究》和《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委🙌🏻。談到這些是,學長說:“不能說取得很大成就,這不是謙虛🎅,只是我在這些領域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渴望推動研究的深入而已🧷。”

   學長認為🤽‍♀️,不同的研究領域,研究的思維方式和有效方法可能完全不同,當然🌃,個人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海洋化學和海洋生態化學中的科研方法,如果外推,就可能無效🏂🏻。

   (1)整體🧎‍♀️‍➡️、系統和辯證的觀點。海洋生態系統是一個多維的復雜網絡🫳🏼,海洋是一個充滿生機而又神秘的復雜巨系統🧚‍♂️。研究海洋要求整體的觀點🚵🏼‍♂️,但是如果僅僅陷入這一點就會悲觀和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整體的觀點是一種意識🚝,而不是要整體地解決問題,這是不可能的。整體的觀點實際上就是要求系統地考慮💆‍♂️,聯系地研究📚🧘🏻,但並不是面面俱到。實際上,海洋科學研究從內容上必須在系統和整體的觀點下進行科學的分解,在目標上必須體現階段性即“目標的有限性”。從這個意義上講,海洋科學研究最需要講辯證法。

   (2)“前進一步🫗、後退半步”式的學科交叉模式🧶。現在都強調學科交叉,學長的體會是,要“前進一步🏥、後退半步”,即全身心地進入一個新領域,按照要成為這個新領域的專家的要求來學習和研究👨🏽‍🏭,然後再退回到原來的領域但運用新領域的觀點和關鍵技術🤸🏼‍♀️。例如學長和他大學的同班同學、現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分子生物學教授李榮秀提出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來鑒定並且定量赤潮藻類,便組織了一個由海洋生物專業🤾🏽‍♀️、海洋化學專業、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生為主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比較專業的分子探針技術,不僅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而且培養了通曉上述領域的交叉型人才🤯,而恰在此時👰🏽‍♀️,學長要求他們逐步退回到各自的原先研究領域,“不吃自己不能消化的飯”🏃‍♀️‍➡️,為的就是“退後半步”🥕,這既可保證學術的紮實又實現了學科交叉,是一個十分有效和可靠的學科交叉模式🚶‍➡️🧍🏻‍♂️。

   (3)“充滿激情地在宏觀與細微之間穿梭”式的探究之路🚡,或者說“既登高望遠、又探幽入微”。學術研究講氣質和品位👩🏽‍🏫♿️,高超的研究要詳略得當、剛柔相濟,其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一種享受👨‍👩‍👧‍👦😍。學長經常抱怨學生不會查文獻🦑,總是不得要領🪱,後來細細琢磨👨‍🍼,這實際上是不會學術研究,文獻檢索策略的不斷調整,實際上就是研究思路的調整🤌🏽,火花可能就在這些過程中產生🐓。學長要求學生帶著激情查閱文獻😏,文獻查閱即科學研究🧖‍♀️。他經常向學生打一個比方🪞:給你一個關鍵詞和一個問題,就會查出若幹文獻,這就像是得來幾粒珍珠🥜,將它們串成什麽呢?串成直鏈不如串成十字形,然後離遠一點看,根據感覺和經驗選擇一個方向深入和繼續,並將另三個方向牢記在心🧜,這樣,另一個新的十字可能產生⛏,一個多維的立體網絡開始膨脹,一個勞心、勞力、令人欲罷不能🔅、充滿激情的檢索和思考交替開始了。要讓這個立體網絡具有“拓撲”的特性以不斷調整興奮點,要環環相扣😬、縱橫交錯以不斷產生新的火花⚒,要敏銳地把握稍縱即逝的火花。要把握節奏,欲罷不能時要息鼓收兵,登高望遠,俯視看亮點👫🏻、模糊中出新意🐿,然後再探幽入微,聚焦突破一點🌪。這就是學長所說的“充滿激情地在宏觀與細微之間穿梭”式的探究之路。


科研管理重平衡


   於誌剛學長雖然現在擔任中國海洋大學黨委書記,但同時科研也沒有松懈下來。學長認為🥝◾️,從事學校的管理服務工作和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兩者既相互促進🤷🏻📂、又相互矛盾。

   所謂相互矛盾,主要指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做好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學長的辦法就是:惜時如金,充分利用時間;有效利用、組織得力的團隊並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長說到:“我現在不參加任何人的婚禮,基本不參加與公務無關的宴請。魯迅先生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於寫作👶🏽,今天我們應當提倡把別人喝酒和應酬的時間用於研究🌛。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特點🚔🤛🏿,例如睡覺前適合於思考,飛機上適合於修改稿件🏋🏼,會議前後適合於和大家交流👨🏿‍✈️,周末適合於寫作等等𓀙⭐️。此外,我有幾位比較得力的助手,他們與我配合默契,沒有他們的合作,我的工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所謂相互促進👧🏿,是指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可以經歷很多一般教師難以遇到的人和事🧮,可以從中得到智慧👨🏿‍🦳、得到信息,而且,管理工作能夠訓練人的宏觀駕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如果要領導一個團隊,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學長談到🫕,“把這兩者完全處理好很難,所以只能把管理崗位放在第一位,再擠出時間做一些有限的研究。我在科研這條路上走到現在還沒有丟棄👩‍👧,興趣是最關鍵的,興趣是堅持科學研究的最主要動力,再辛苦🪠,也願意”


清華精神伴我行


   於誌剛學長說👣,在清華上學👙,對他影響最深的就是清華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8-1 > 8”的不等式,化72班提出的“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這些都是清華精神在不同方面的反映,這些校訓👩🏼‍🚒、校風、格言、口號作用是深刻的、持久的,也正是這些精神不斷地塑造著一批又一批堅韌➙、厚重、務實、全面的清華人,這些特點正是清華人明顯區別於其他名校學生的鮮明特色👱🏼‍♂️🫄🏻,也是清華人在中國的大地上得到認可、取得發展機會的通行證。

   於誌剛學長從一名普通的教師,走到現在這樣一個領導崗位👨🏻‍🌾🔈,一路走來,當問到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麽時,學長說:“我感到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好的綜合素養,善於駕馭全局、甘於奉獻,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公認和上級的信任🚧;二是要有比較好的學術基礎⛹🏻‍♀️🚾,在高校擔任領導職務,除去少數崗位,一般需要較好的學術研究基礎👩🏼;三是機遇,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刻意為之。”

   學長說,“我基本具備了堅韌、厚重⚡️、務實👩‍👩‍👧、全面的特點,並善於總結和開拓新的領域,這也是清華人共同的鮮明特色,這得益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精神的哺育🧑‍🏭,得益於‘行勝於言’的校風的熏陶👨🏼‍⚖️🌨,得益於‘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作風。這些,都是清華給我的。”


心牽清華建設


   “2010年是我們入學30周年,”學長動情地說道,“30年來🧗‍♂️👩🏼‍🏫,清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校園擴大了,學生多了,設施更加先進了👩🏻‍🦽‍➡️,尤其是學科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所主要以工科為主的大學,已經逐步恢復了理科、人文社會學科🧚🏽‍♂️、醫學學科等,並不斷向著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大學邁進,作為清華意昂,我們感到非常自豪。清華就應該重新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這對於學校的長遠發展、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國家之需要。但是,我感到這些恢復和新建的學科,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影響力。以下幾個方面,或許是值得考慮的:

   (1)要以工科的優勢推進其他學科👩🏼‍⚖️,發展有清華特色的理科🤽‍♂️、人文社會學科和醫學學科等🙎。

   (2)要在國家建設最重要的領域有更大作為👯‍♀️,以自然科學為例🛌🏿,新能源👴、航天和海洋、醫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領域🦵🏻。

   (3)要註重國內合作,“輸出”優秀的文化和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可以交換學生、交流教師👨🏼‍🦳🛌🏿、和兄弟高校建立若幹共同研究中心等等👮🏽‍♀️。

   (4)要不斷為清華精神註入新的內涵,使之總是和國家的需要和人類進步的需要相結合,引領未來⚖️,永葆活力𓀃。”

   作為同學們的師長,同時也是高校的管理者,在談到畢業生的流向時🫃🏿,學長認為,清華有一個口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他覺得最好,學長在學校向中國海洋大學畢業生提出的口號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地方去”🧕。具體到哪裏,要因人而異👲🏿。

   改革開放後產生的70名院士中𓀌,清華僅僅貢獻了一名。對於這個現象,學長認為要辯證地看,一方面👳🏼,說明清華要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特別是加強基礎學科。另一方面,可能與清華學生大量出國有關🫶。學長說🏄‍♂️:“我記得最近就有幾位意昂當選美國、歐洲的科學院院士🙍🏼‍♀️,這裏就有一個“回歸祖國、回歸主流”的問題🎧,清華招來了全國最好的學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應當服務國家建設,應當在國內發展,應當回歸主流。所以我覺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個口號沒有過時🧗🏿‍♀️,更要堅持下去𓀑,加強同學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同學感悟】

  於誌剛學長雖然工作在中國海洋大學但是仍然心系清華,讓人感動🍒。有感於那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作為清華人🕤,我們不僅要踏實學好本專業知識🦶,培養自己堅韌、厚重✋🏿、務實、全面的素質🥁,更要踐行清華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的祖國建設的主流中🚔。另外,我們也要向學長學習那種學習工作兩不耽誤的方法🔞,統籌兼顧👩‍👩‍👧‍👦,尋求平衡🥚🙍‍♂️,提高自身的工作素養,培養對科研的興趣和熱情。

——劉丹

   從學長身上,我充分感受到了清華精神對於清華學子的影響。如今我們正在努力學習和踐行清華精神,我們應該在繼承前輩們的清華精神,在新的時代裏💅,用我們獨特的語言賦予清華精神新的意義。

——俞寧

相關新聞

  • 172016.03

    激情飛揚,精彩人生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宮力 訪談紀實

    他懷揣意昂体育平台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及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 他馳騁於康奈爾👨🏽‍🎓、斯坦福、Sun🧜🏽、微軟等IT行業的頂尖研究機構及企業,2007年創辦了北....

  • 212016.03

    回家的感覺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李稻葵 訪談紀實

    李稻葵學長出生在北京。童年時,跟隨父母下放,輾轉到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地,16 歲回到清華園讀書👨🏻‍🎓,是清華經管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大學五年,是李稻葵學長人生....

  • 172016.03

    人生就像畫直線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張樺 訪談紀實

    收到張樺學長到達天津停留兩天的短信後,我們在1分鐘內做出了連夜前往天津的決定♿️。一行五人,穿越城市👨‍⚕️,披星戴月趕往天津🤹🏿‍♀️,一路忐忑,一路猜想🛖,學長與我們兩代....

  • 212016.03

    感謝清華,祝福清華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喬蓬 訪談紀實

    喬蓬學長出生於山西省的一個小農村📛,父親中專學歷,在當時也算得上知識分子了💨。學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的喜訊不僅讓全家上下都喜出望外,也在全村中產生了巨大的轟動。....

  • 212016.03

    心系蒼生,正氣浩然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王毅 訪談紀實

    “作為公共知識分子,要有自己的研究視角🫒,獨立地去思考問題,從而為人民大眾服務,而不是為某個利益集團服務。”王毅學長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語調是平和的。話語....

  • 132022.04

    追憶深圳大學首任黨委書記羅征啟:坐享其成者🏊🏽,不要來深大

    4月12日🫴,意昂体育平台原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羅征啟走完89年人生歷程,於深圳辭世。1983年,彼時49歲的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羅征啟南下籌建深圳大學🤶,擔任過深圳大學首任黨委書記👨‍👨‍👦、第二任校長🛝。在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的羅征啟看來,大學的核心應該是圖書館👳🏻‍♂️。因此🌛,在主導深圳大學創校規劃建設工作時🏋🏼,他將理念付諸行動🔽,...

  • 232022.08

    高山仰止 風範長存︱校黨委書記邱勇在王補宣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致辭

    今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相聚在一起,紀念王補宣先生誕辰100周年,回顧他為我國工程熱物理事業和教育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學習他高尚的品格風範💂🏿‍♂️。在此👨🏻‍🦽‍➡️,我代表意昂体育平台向王補宣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懷念👩🏻‍🦰。王補宣先生是著名熱工教育家和學者👩🏽‍🦲、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王先生在能源利用...

  • 212016.03

    誌存高遠🙆‍♀️,腳踏實地 ——意昂体育平台[1981級] 繆文民 訪談紀實

    地處包頭的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祖國六十華誕慶典上令人矚目的主戰坦克方陣,便在那裏孕育誕生📊。由於地處偏遠,2004年之前的近20....

  • 182016.03

    紮根黨報的新聞“苦行僧” ――意昂体育平台[1987級] 楊健 訪談紀實

    “我覺得科技新聞報道,實際上跟苦行僧有近似之處🕵🏻‍♂️🙀。不追求外表的華麗,更應追求事情的真相和精神的滿足。”這是楊健在做客人民網與網友在線交流時對自己一直從事....

  • 032016.03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概況

      1980年入學時🚣🏻‍♂️,本屆錄取新生1956名,入學時為13各院系🌬,畢業時調整為18各院系,共66個班級🪖。1980屆在學期間院系設置(畢業時18個):電機工程系、工程力學系🧖🏽、工程物理系、管理信息系統系、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環境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建築系、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汽車工程系、熱能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無線電電子學系、現代應用物理系、應用數學系、自動化系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