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到茂名石化🕵🏽♂️🧘🏻♀️,他用行動詮釋著清華行勝於言的校風💇🏿♂️;從基層倒班的工人到國企高管🏄🏼,他懷揣著一個夢想,成就自己,報效國家。李永林🧖🏿♀️,二十余年來在國企崗位上書寫著清華人的堅守與夢想——
紮根國企的清華人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李永林 訪談記實
化學工程系 易詩婷等
【李永林簡介】
李永林💽,男,198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專業。1990年♓️🧛,進入大型國有企業茂名石化。1996年上半年🤙🏼🙍🏿,李永林被提升為“加氫裂化”車間的副主任。同年下半年成為車間主任🖕🏿。2001年,李永林從乙烯公司調回煉油廠任黨委書記。2003年初🐦,李永林升為茂名石化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2010年4月26日,是意昂体育平台99周年校慶日🤾🏼♀️🤨。許多畢業多年的老意昂再次回到清華園,追憶往事💶,訴說變化🧎,為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母校獻上祝福。我們也因此幸運地采訪到李永林學長。短短的一小時裏,李永林學長熱情而詳盡地為我們道出了他不平凡的工作經歷,讓我們受益頗深。從李學長的經歷與思考中,我們看到了清華人的風骨👶🏿。
李永林學長於198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於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專業🤾。大學期間,李學長還選修了“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的第二學位👨🏻🏭。在清華園度過的五年時光中✍🏿,他一直以勤奮刻苦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業,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意昂体育平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李學長回憶道🥴:“我當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學習到深夜十一二點🐣🛋,周末也基本沒有休息。”日復一日的艱辛努力讓他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化工和經濟學雙學位。
說到選擇專業💇,李學長很幽默地說起他進入化工系的偶然。當時是在他本人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由親戚代填的化工系🧏。在來到化工系之前🫅,李學長對化工這一行業毫無了解🦹♀️,在剛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些不悅。“一進化工系🎬,我就非常惱火。我一開始想轉系”,李學長笑道🔩🚶🏻♂️。可是後來🧔🏽♀️,隨著課程學習的深入,對化工的了解加深,他逐漸對化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參加工作之後,李永林學長將課上學到的理論與實際生產相聯系:“覺得這東西挺有意思的”。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有意思”,因為這份對於化工的單純的熱忱👴🏿,使得李學長耐住了寂寞,在環境艱苦的基層踏踏實實地做了三年工人。
在李永林學長看來🧑🏼🎓,一所好的大學🖨,要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學生,要像梅貽琦校長曾強調的那樣🤷♂️,“有大師”。他承認👩🏽🦲🧝♀️,在清華的學習和生活,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更時刻被清華園裏的師生們勤奮刻苦的作風影響🙅🏼♂️。這樣一種嚴謹、上進的風氣對於人的影響🧎🏻,遠遠勝過平平淡淡讀幾年書。這些清華園裏收獲的精神財富,為李永林學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成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學長是當時清華畢業生中為數不多的在國企紮下根的人之一。從茂名石化的基層工人到總裁,學長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經歷讓人震撼、欽佩。堅守在國企化工行業🐑,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承擔起了清華人肩上的強國重任。
1990年🤹🏻♀️,李學長來到茂名石化的煉油廠製氫車間跟著工人師傅進行基層的鍛煉👳♂️。通過三年的基層工作🧙♂️,他對於化工產業的生產流程極為熟知,也學會了怎樣去處理各種各樣的實際生產問題✦👨🏽🚀。親力親為的基層生活更加深了他對企業的了解和認識,尤其是了解了基層工人的內心想法與需要👩🏽✈️。“每一個生產環節我都很熟悉,我知道這些工人平時怎麽幹活,怎麽思考問題,關註的又是什麽🧝🏻♀️。”👬,李學長認真地說道,“我認為我們廠裏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一樣💁🏿♂️。應該學會怎麽去尊重別人。”
在基層工作期間李永林學長還承擔了大量的技術工作,正所謂幹活科研兩不誤⚂。李學長深情地回憶😨,這三年🎖,是他最艱苦的一段時期👵🏽,但也是學到的最多、最難以忘懷的一段時期。
1993年初🥳,由於在基層的優異表現,李學長被提拔為車間裏的工藝管理員。1996年,他被評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96年✂️,被提升為“加氫裂化”車間主任🧗🏻♀️。在“加氫裂化”車間工作期間👴🏼🧜🏼♀️,李學長的表現極為突出,創下連續四年安全無事故運行記錄。後來由於工作需要,李學長於2000年初離開車間🦹🏽♀️,從煉油廠調動到茂名公司旗下的乙烯公司當副經理💳。2001年🤵🏽♀️,李學長從乙烯公司調回煉油廠任黨委書記👁。
2001年9月,李永林去美國西弗吉尼亞州馬歇爾大學進修了半年的MBA課程。一學期的學習中🟪,他系統地學習了管理方面的課程🗣🦟,對企業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國外的學習,使李學長開闊了眼界,為他後來回國從事更重要的領導工作奠定了基礎。回國後🤞🏻,李學長發起了一個名為“培養學習型幹部”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他看來🏺,所謂領導工作,就是:做好員工工作🙆🏻♀️,調動積極性,把人員潛力發揮出來,做好上下級溝通,留住人才,培養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2003年初,李學長升為茂名石化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是四位副總經理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任務最重的一位。
二十余年的工作中,李學長從未放松過專業技術的學習。即便是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後,也不曾改變。對此🦓,李學長自豪地說道:“我們清華人🦪,技術是不會丟的!”從三年車間倒班👩🏻💻,到成為茂名石化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專業技術一直是他的看家法寶。在二十余年的工作中🙆🏼,李永林學長深切地體會到,管理如此大型的一個公司🚼,需要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涉及難以計數的領域和專業🪜。想要做好,就必須不斷學習🤞🏻,學無止境。
談到對於清華學子們未來發展的引導,李永林學長首先談到了他對於選擇出國還是留在國內的看法。
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李學長的很多同學選擇了出國或者讀研,而他則選擇直接去中石化工作👩🏭👱♂️。他認為👱🏻♂️,一個人如果誌在企業,對於他自己,中石化這個大舞臺就已經能讓我們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華🛠。“如果想搞學術研究就最好要出國,當時國外的開放創新是國內沒有的。”李學長感慨,“在國內外發展,各有千秋。”選擇在國外生活工作,李學長認為並不一定有優勢。中國人想在國外尋求安逸的穩定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文化的差異,會遇到種種的阻力與限製。與其在國外不熟悉、不能任意施展自己才華的環境裏生活,不如回國為正在發展的祖國做貢獻。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李學長在基層幹了三年🚓🤹🏿♀️。基層工作勞累、辛苦而危險,待遇又不高👰♂️,很多人都跳槽了🤍,但他堅持了下來。李學長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清華的學生眼光不能太短淺,不要太多的考慮個人的得失,要更多的去考慮工作,考慮事業。尤其是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要能夠吃得了苦,要耐得住寂寞😘🔬。”“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我的理解就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輕言放棄,永遠要有一個夢”,李學長有些激動地繼續說道,“當年🚒,我剛到茂名石化的時候🥈,我確實有一個夢🚵,那就是二十年之後,我就要來管這個公司🧎!”日復一日👨🏻🦱🧑🏻💼,工作不輟,李學長用了近十三年的光陰實現他的夢。
“誌之所趨,無遠不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誌之所向🙎🏻♀️,無堅不入,銳甲精兵,不能禦也。”在實現抱負的道路上,清華精神一直激勵著他不斷前行。
談及擇業💅🏼,李學長反復強調說他希望清華畢業的學生⛰🤽♀️,選擇的工作一定要選大的平臺。所謂的大平臺,有豐富的資金,資源,其運營涉及到廣泛的知識🚣🏻♀️,各種各樣的專利技術。一個人在其中工作,要學習很多的東西,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個人的發展與所在的環境密不可分👨🏿🚀,關鍵在與我們選擇的是否是一個大的平臺,這個平臺是否永遠在發展🧏🏻♀️。只有在不斷發展的大平臺上,我們的智慧和才能才有用武之地,我們為國家做的貢獻才會更多。這或許就是李永林學長用自己的人生閱歷對於清華要求學生上大舞臺做出的一種詮釋🧻。
【同學感悟】
這次訪談過程中,我們都感覺收獲頗豐。學長從他的大學時候的青蔥懵懂講到參加工作後的艱苦奮鬥🥒,再到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所擁有的成績,漫長的辛苦之路讓我們感到了學長們在過去艱苦的條件下工作的不易🧚🏼♀️,今天的他們功成名就,這與當年的艱辛的奮鬥歷程也是分不開的🐪。正是當時的辛苦釀造了今日的甘甜,在過去的苦日子裏磨練的意誌也成為了一生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都應該學會在困難中成長☄️,在苦難中磨練自己,在經歷中充實自己🕝👩❤️💋👨,發掘出最大的潛力。
——李嘉權
提到在大學中的生活時,學長的經歷帶給了我很多啟示。據學長介紹,他剛進入清華化工系的時候並不喜歡這個專業,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以及後來參加工作後的接觸,他逐漸愛上了化工,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我想💂🏽♀️,現在各個系裏可能也有很多同學並不喜歡現在的專業🫷🏿,但只要真正的投入到其中,就會發現它的魅力所在🏋🏿♀️。記得以前曾經問過一位清華的老師♡,清華什麽專業最好?老師的回答是🎛,清華的所有專業都很好🚄,只要你幹一行愛一行,每個專業都是最好的🏊🏿!
——薛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