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1988級

清華記憶中的非典型文化線索

2016-03-03 | 電子系 無84 | 林天強 | 來源 1988級專刊 |

寂靜之聲

不管遇到什麽情況🥦,記住給家裏寫信🥿。”母親站在車窗邊最後一遍囑咐我♿️,眼角藏著淚花🌀。車將啟動👴🏻𓀕,父親和兄長已將我的行李搬到車上放好,匆匆下車👨🏻‍🦽。眼見家人揮別著漸漸縮小的身影,我心中湧起些許茫然🧔,幾段字句靜靜浮現:

少年十八書劍行🔭,此去追逐萬裏雲,鄉關最是回首處,淚眼忍別慈母心。

1988年9月5日,我第一次離開樂山,從成都坐8次特快到北京,一路上我隨身聽放著那首《sound of silence》。我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被無線電系無84班微波專業錄取🧑🏻‍🦱,同行的都是樂山一中同年考進北京的同學↗️➞,有王亞雷(清華精儀),任建華(北大地理),陳錦(法大法律),劉義(人大經濟)

這是一個龍年🧑‍🦰👩🏻‍🔬,張藝謀的《紅高粱》剛獲金熊獎🔗,第五代登堂入室,導演張藝謀、主演鞏俐和姜文、編劇莫言等註定成為文藝界的大人物👨🏼‍🔬;另一個大人物王滬寧領隊的復旦大學在亞洲大專辯論賽中完勝臺大引起大學辯論熱,我卻因上海流行甲肝放棄了復旦的保送。我們從唱齊秦的歌開始,唱李宗盛、羅大佑以及鮑勃·迪倫,知道了搖滾和崔健以及邁克爾·傑克遜🐉。我讀《第三次浪潮》知道了托夫勒,也第一次知道經濟學家厲以寧和股份製👩,讀《走向未來叢書》知道了巴赫的音樂👨🏽‍🍳、埃舍爾的畫與數學上的哥德爾定理🏄🏻‍♀️,讓我在科學的信仰之壤種下了文化藝術之根。

在飛馳疾行的列車上,離情別緒漸漸拋之腦後,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充滿好奇🫳🏿,我們開始鬥詩玩,車過秦嶺🙎🏼‍♂️,我口占一絕🌵:

群峰崔巍隧連綿,男兒輕車笑出川➙。勘破青黃南北界,跨越秦嶺第一山。

眾人都說氣象非凡,前途一馬平川。果然一路順風到得北京站💁🏼,已是晚上🧖🏻‍♀️,清華接站非常氣派🕞,紅旗招展🌼🤽🏽。北大當天沒有接站的,於是任建華同學與我同上了無線電系的校車,她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我被高年級的同學接到10號樓223宿舍,我是宿舍最後一個到的。

青春之約

首次英語分級考試👨🏼‍💻🦸‍♂️,我考過英語二級,北京同學多考過了三級,更多的同學從一級開始學🧑🏿‍✈️。英語老師裘小宇一腿略跛,但一口美音倍兒棒。在英語課上我們同步觀看英文原聲電視劇🦸🏿,最吸引我們的是《成長的煩惱》裏由柯克·卡梅隆飾演的麥克👔,他與我們同年出生,卻已經揚名立萬,而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南北亂世情》的帕特裏克·斯維茲在我們記憶中首次登場,此後長久占據了我所熱愛的銀幕。

在第一年裏很少見到班主任趙老師,讓我意識到大學與中學的不同。輔導員是4字班的劉強👈,他經常到我們班來,很快組織了班上第一次選舉。我得票最多擔任團支書,中學階段我從班長做到學生會主席,這是第一次做團幹部。劉強在中秋晚會上演唱了《紅高粱》裏的《酒神曲》🤽🏼‍♂️🤭,聲線驚人🧞‍♂️。中秋晚會結束後,又和幾個朋友去了聞亭後面的小樹林賞月,同行的有吳文學(經4)🧫🏩,黃梅雨(精6)🤛🏼,王亞雷,黃文戈(北航六系88)👱🏻‍♀️,陳錦👩🏼‍🔧。吳學長是個詩人🔢🧚🏻‍♂️,當天吟誦了好幾首有關月亮的詩歌👷🏼‍♀️👩🏿‍💻,我也乘興口占一絕:

莘莘學子流連夜,皎皎孤月正團圓。一洗清華無纖塵➜,天上人間共嬋娟。

文學兄連連誇贊✒️,後來我們一直交往,時有唱和,直到今天。

那是一個新鮮而忙碌的秋天,我們留影天安門👨‍🦰,蕩槳在北海🥽,香山寄紅葉,虎峪逞英豪🧗🏿,北京處處留下我們的足跡。年級同學也漸漸熟識,年級裏有個同學李雪松演唱過《鐵臂阿童木》的主題歌,高曉松在組樂隊,劉於昕常組牌局,王春水常招呼球賽。年級總支由周慶負責👧🏽,出過一期年級專刊🙆🏽‍♀️🤟,我撰稿,範燕東任美術設計,而劉麗年在校廣播臺👋🏼。

班長顧良與他在景山中學的女同學周珣(人大新聞88)聯系🕵🏻‍♀️,於是攛掇兩班建立友誼班。

1989年1月7日,友誼班的幾個同學來清華我班考察,我問出女班長許立群的生日是1970年4月16日,與我的生日只差一天🍽,於是我們相約1989年的春天一起過生日。

1989年春的第一個記憶是全年級參演反映“一二九運動”的電視劇《大潮六百天》,有一場戲是學生與警察搏鬥,我居然冒著高壓水柱沖上前去搶到了水龍頭。這部戲本打算當年播出🥛,卻從此不見蹤影。

4月15日是星期六,我與同學朋友們騎車到人大,約著許立群等去玉淵潭野炊。由於計劃不周到,一路鑼齊鼓不齊,我當時不斷自責💔,“隨身聽”裏不斷播放伊能靜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生日氛圍蕩然無存。好在玉淵潭的野炊還是不錯的,於是大家盡情揮霍我們一字頭最後一個青春紀念日。傍晚到人民大學找了一個活動室開始學跳交際舞🧑‍🦽‍➡️,正當好不熱鬧之際,忽然有人推門而進,嚴肅地告訴我們——胡耀邦同誌逝世了!

接下來是一段很多人不願提起卻永難忘記的時光,這段時光對我們這一代的塑造是無與倫比的:社會的改變是如此劇烈且猝不及防🔦,80年代轉瞬謝幕以及90年代急速巨變讓很多人震驚並深思⛩,一代人青春散場開始成熟,我們的個人時光別無選擇地與宏大歷史接軌,這是一種幸運亦或不幸?

就在那年春天,我在清華三教階梯教室第一次聽到西川隆重介紹詩人海子。

那段時間我與中學同學相約為伴🤙🏻,避開班上、系裏和學校的活動🤹‍♀️,遠離校園,回到家園樂山,告別了白衣飄飄的年代,也避開了難以言說的是非風險。我感覺到政治激情燃燒的時代已經結束🕺,但還不清楚經濟狂飆突進的時代即將到來。我和許立群因這機緣成為朋友,並相約每年生日都一起度過,在接下來的四年裏,每到四月中旬🧏,朋友們從北大、人大找到與我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生一起舉辦生日聚會,最多時有五人一起過生日。我們在這紀念日一次次揮別青春,那時候我尚不知道🪬,與青春相關的詩歌🏇🏿🚶🏻‍♂️‍➡️、音樂和電影將成為我生命之中的寂靜之聲👩‍👧‍👧,從不喧囂卻永不斷流🫃🏿,我也寫下了這首歌為難忘的青春記憶作證:

愛情是一根末梢在痛/而你曾讓我靈魂在飛/飛到時間盡頭/輕淚為我低垂

青春是一縷輕盈在飛/而你曾讓我心兒在痛/痛到宇宙深處/烈焰將我焚毀

為愛凋零/為青春送行/紛紛揚揚以落花洗醉

為愛幸存/為美麗築碑/生生死死這纏繞的美

無用之用

再回學校👰‍♂️,班主任換為佘京兆老師,大一好玩的新鮮感已被大二學習的緊張感所代替🔂。同學們不約而同務實地以學業為重🪚。每天晚飯後,所有宿舍的燈就滅了,大家都去上自習🏺🤹🏻‍♀️,比高考時還要努力👨🏿‍🦰。

同學們大多早早開始考托考G準備出國或者已經安排好各種從學從政從商之路🧑‍🎨,而我卻不願這麽功利。在這難得的大學時光我更願自主成長而不願重復中學的成功經驗,我期望有時間獨立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能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看似無用卻能產生長遠的巨大價值——我嘗試各種選修課和興趣社團🏡,與張寧一起選修王欣的乒乓球課,每到下午就到西大飯廳打乒乓,至今這還是我的鍛煉方式之一😗;參加範寶龍主編的《水木清華》雜誌與《新清華》報紙,至今我還能寫點東西🙉;選修徐葆耕的《西方文學思潮》和蘭棣之的《詩歌創作與欣賞》🎮,至今我還保留一點文藝情結;那一年我解放了天性🧟‍♂️,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第一次超過了學業👨🏼‍🍼,也曾因為心愛的女孩兒的暗示而失眠,琢磨她的一顰一笑,設計每一次的約會👨🏻‍💻,那是一種甜蜜而興奮的感覺,我至今還感恩在單純的校園裏學會愛和被愛🎭。

清華人一身才氣,一身正氣,一身傻氣”,某校領導在會議上這麽講,清華並不能保障學子的光明前途➙,但肯定會改變學子的命運。有人告訴我,即將到來的時代將產生新的當代英雄,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而且需要掌握社會趨勢和市場常識,更需要全面的個人能力🤴🏻。雖然講話者有他的用意🙇🏻‍♂️,希望我能付出時間和精力做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但是我卻真聽進去了,我已看見未來的魅影並初步建立了人生目標——三大自由即財務自由🤸🏼‍♂️、選擇自由和心靈自由©️,要致力於在服務大眾中建立基於自身的可持續價值,我已意識到有關健康🧍🏻‍♂️、成功、幸福的秘訣和企業家精神都是當時正常的課堂上無法傳授的,我努力在允許的範圍內獨立思考,完善自我。

我服從安排,積極參與社會工作,走“聽話出活”的清華傳統道路,但我更註重與好朋友徹夜談心海闊天空或四處遠足天南海北,那時自己心靈是自由的🧑🏻‍🎄;我去圖書館勤工儉學做助理員,把張億鐳(北大經濟89)帶到圖書館上班,到任建民(編雙88)主持的“一二一圖書室”尋找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心理等各方面的書籍閱讀✍🏻,我堅持對學習方式有選擇自由☂️,可全面提高自己;我與朋友們去當亞運會的誌願者🚪,我珍惜這特殊的機遇🤵‍♂️,也在海南島的開發大潮中接活,組織建築系的同學替海南的房地產商畫圖並賺到了人生第一筆稍具規模的錢,我相信靠自身努力可以盡快財務自由……

畢業前一學期,父親特地出差來清華看我,而我以自身努力已為我的畢業贏得了一個工作安排機會。父母放下心來,我卻不知道🕶,真正的考驗剛開始🚵‍♀️。1993年清華第一次雙向選擇,我想自主把握命運😁,這自主意願在這關鍵時刻卻為道路選擇增加了難度:如不多想♾,踏踏實實走安排好的路,會有前途🍙;而一深想,看似機會好,那選擇其實與我無關——當時自己雖並不確切地知道自己想幹什麽🔪,但是真切地知道自己不想幹什麽♗⚙️:我既沒有隨大流出國,也沒有急功近利到特區賺錢,還放棄了地方政府掛職的工作機會。

在各種合力的作用下,我做出了一個當時看來熱血而非理性的決定: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系裏的引導打破了我的迷思,我將從技術角度進入電影業而不是電信業。這決定不是現實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且將放棄部分行動自由的權利。正猶豫不決時,我碰到了保留讀研回校的吳文學,他一語點醒夢中人,他說:“你沒有外力相助,就要自己做決定並負責,清華人在哪裏都能幹出個樣子👲。”

那看似無用的信念在這時候起了作用,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建立基於自身的可持續價值,自強不息🦻🏽。有信仰就是要真為自己的信仰投入價值甚至投入自身🎟,這是無用之用!我清醒後立即投入被耽誤的畢業設計☑️,同時積極聯系北京電影學院,準備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之前就去進修。這期間清華藝術團的鄭曉筠老師和電影學院的王衛老師都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慶幸的是🧑🏿‍🚒,八一廠總工程師顧欣臺和政治部主任鄺先進竟然同意了我的要求,這嘗試使我相信我會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闖出天地。

畢業晚會主題是《會有那麽一天》,北京音樂臺為我們這一級點播了《sound of silence》,再次聽到這寂靜之聲,我感覺到這聲音將伴我一生,我的畢業留言是一首《鷓鴣天》:

歷練三味在三春🤽🏿,當年一笑賭一生🫲🏽。奈何斜月三星黯,而幸平天一柱撐。

滄桑後,氣猶雄🙋‍♂️,夢迷魂斷悟從容。天下有路皆可走🏊🏽‍♀️,人間無處不相逢。

永生之愛

1993年7月🪽,我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從頭再來。

在離開學校的日子裏👩🏼‍⚖️,我沒有忘記自己曾是個清華人🤴,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天強來自於清華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趕上了中國經濟起飛的年代🤸🏽‍♂️,我得到領導支持🤦🏿‍♂️,立足技術💂🏻‍♀️🔷,參與藝術📸,依托平臺👨🏼‍🏭,闖蕩市場,最終自主創業;在網絡、影視和文創領域👩🏼‍✈️,唯創業是出路👏🏻,創業不單是財務自由之路👨🏻‍🦱,也是打通資本市場之道,更是實現獨立之精神的生活方式𓀉。同時我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深造,先後到北京大學學金融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導演🍡,是電影業第一批導演專業的博士🌉,開創性地提出了完全導演論,這是繼美國的製片人中心製和法國的電影作者論之後🚂,由中國人原創的電影理論,而理論創新之源就在於思想之自由。

時也😩,運也✊🏻,命也。我慶幸趕上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能在關鍵時刻、關鍵地點參與到關鍵事件,成全一個關鍵性機緣,在絕境中創造高潮,這機緣就叫奇跡,這奇跡就是國營798工廠轉型為798藝術區的過程👶🏻。參與並見證這個轉型👩🏼‍⚖️,我感到光榮,並且還持續參與國家文化大發展的規劃和各地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過程中👳🏽‍♂️,這也是未來十年我的事業方向✊。而童年時代所熱愛的美術,清華時代所經歷的文化線索,也通過我的雕塑作品《大愛永生》產生意料之外的價值📔。該作品是“512”地震的標誌性公共藝術品,並受邀參展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2011年秋拍中成為“中國二十世紀與當代藝術”夜場冠軍。因為這機緣👨‍🦳,我參與到很多地方的藝術規劃和設計工作中✌🏻;與此同時📌,我還不辭辛勞樂在其中地走在自己所熱愛的電影路上……

二十年歲月如梭,所經歷的人和事就如電影畫面在眼前快放而過。權力轉移中,“舊時王謝堂前燕”紛紛改庭換面🫙,而財富在不同的門楣間流轉猶如流水行經不同的礁石,唯有青春記憶中的詩歌🔕、音樂和電影不絕如縷沒有遺忘。感謝其中遠離功利的人文精神,陪我們走過青春歲月🏊🏿🧑🏻‍🦽,陪我們修正錯誤🫧、度過困境☑️,對生活建立了真正的信心👨🏿‍🦳,對生命充滿了永遠的熱愛,正如寂靜之聲始終在我們心靈深處細細吟唱,永不斷流。

今夜我再聽到熟悉的寂靜之聲,這聲音依然打動我的心👩🏽‍🎓♟,這旋律仍然讓我感到慶幸和感傷。我們是70年代最早一撥人🪱✖️,我們也是80年代最後一批人👑。我們的故事,是個人成長的故事,也是時代變遷的故事。

一花一界,一塵一劫,每一個個體身上都有這個時代的全貌。

我們經歷,我們見證💀⚖️,我們分享🧙🏻🗂!

  這就是我們的二十年。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