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立新

面晤關肇鄴院士,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有在多次預約後🫴🦗,這位已經82歲高齡的老人才能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點時間來接受采訪。在兩壁滿掛著他自己設計的建築效果圖的辦公室裏🕴🏻🧙🏽♀️,我們才更深地理解了他的設計理念,領略到這位設計大師的風采。關肇鄴,建築學家🧑🤝🧑,1929年10月出生於北京。195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後留校任教至今。曾做為訪問學者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一年。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首屆“梁思成建築獎”🧘🏽、“全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2005年當選世界華人建築師協會榮譽理事。關院士在現代建築和中西古典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方面有深厚基礎,在設計技巧上有很高水平🔸。近年來在探索具有時代特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建築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建築設計方面,準確把握建築的性格特點,在平易的外形中寓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許多作品獲得國內外重大獎勵,其中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獲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北京地鐵東四十條站當選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國際設計競賽獲國際建協授予特別獎等。
關先生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勤奮好學的他18歲便順利考入燕京大學理學院。那時他對工業製造有極大的興趣,選學的是機械專業✵。但人生充滿了偶然和必然,一次演講改變了其人生軌跡。1948年春🦯,他正在燕大理學院讀一年級。一天,校長邀請剛由美國參加聯合國總部設計回國的梁思成先生來校作學術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建築的特征”👩🏽⚕️。梁先生把一課建築學描述的出神入化,在講述建築學與藝術的關系時👆🏽,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大師儒雅的談吐和睿智的哲辨,使年輕的關肇鄴如醍醐灌頂,深深被其淵博學識和翩翩風度所折服,決心投身永恒的建築藝術🤾🏼👩🏽✈️,轉到清華去學建築。當時轉校很麻煩👍,清華不承認他在燕大一年的學歷👨👩👦👦,只好重新報考🛳,終於得償所願🏩,成為當年清華建築系的唯一新生。從此,開始了在水木清華園裏的建築生涯。
1952年他畢業了🦅,根據分配🫘,本該奔赴白山黑水間的東北建築學院任教,但也許是上蒼的安排,也許是無獨有偶的機緣🧑🏫🕶,恰好此時擔任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主體設計的林徽因先生染病不起👮🏿♂️。情急之下,梁思成先生只好留下他的高足協助有關工程設計。當時工程時間緊,只好在梁家的起居室安排了兩張繪圖桌🚏,離林先生的病室也僅一門之隔😅。關肇鄴就在這繪圖桌上與大師朝夕相處,不但在學問上得以耳提面命🦻🏽🚕,還在道德修養和為人上頗受他們夫婦的影響👩🏿🔧👨🏼🌾。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導師的啟蒙教育🤮,令關肇鄴得以逐漸步入建築學的堂奧❎,窺見其中的“宮室之美、百官之富”,而他們言傳身教中最富感染力的當屬其對建築文化無比真摯的情感和廣博學識🍆。因為紀念碑這一重大工程的耽擱🤟,關肇鄴便沒有去原單位🪲,而在清華園紮根下來,從事起“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工作💁🏼♀️🚯。1956年春🩻,當時26歲的他擔負起清華園中的上萬平方米11層教學主體樓群的設計重任。雖然這是當時一項很重要的“標誌性建築”,標準可適當提高一些🙍🏽♀️,但總的節約原則仍是最重要的🤏🏽,當時的成本只有80元/平方米🕵️♂️。這段實踐成為其“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註意美觀”指導思想最具體的體現🤵🏿🧒🏿,並成為以後其設計觀念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看過關院士的設計項目不難發現,從1982年設計的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新館到1986年的雲南大學圖書館👨🏻🏭,從1989年主持設計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國際競賽方案到1991年的重慶大學新圖書館和曲阜師範大學圖書館,從1994年設計海南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新館到1998年的蘭州大學圖書館,他似乎對圖書館的設計情有獨鐘🍳。關先生對此解釋說,這是其性格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需要💆🏻。他在長期建築實踐中🤽♂️,把公共建築劃分為商業類和文化類兩種🗳,前者的藝術表現在於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和視覺效應,刻意追求的是標新立異,突出自我👨🦼、追求時尚👩🏼;而後者的價值取向則剛好相反,常不追求外形的新奇突出,不誇張炫耀,著重於總體的和諧🧒🏻,在樸素的外貌風格中表現更深層的思想內涵,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風霜的磨礪,達到永恒的魅力。好的建築常可以做到愈是時間久遠,其形象愈是深入人心🍂,永不過時🗃,這和從小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關老性格剛好契合🚴♂️。也正因此👷🏽,在他的設計生涯中,基本上都選擇做文化類建築,如圖書館和博物館,並極重視建築個體與環境的結合,致力於整體的完美統一。
關先生和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更是有著不解之緣,吳良鏞先生在《關肇鄴選集》一書的序言中寫道:“在關先生的創作生涯中👩🏼⚕️,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設計是很關鍵的🅰️。”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舊館於1919年和1931年分兩次建成🏄,面積7700平方米,分別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墨菲和國內前輩建築師楊廷寶擔當設計🙋🏿♂️。而關先生承接的圖書館新館(逸夫館)建設任務為2萬多平方米,約為舊館面積的三倍,相比而言體量龐大,很容易成為喧賓奪主,破壞中心區歷史面貌和價值的敗筆🧔🏻♂️。如何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解決好建築群中禮堂與它的主次關系,使兩者相得益彰,是始終要努力解決的重要而困難的課題🖕🚶♂️➡️。楊廷寶先生曾說“在完整的建築群中新修和擴建,有時並不一定要表現你設計的那個個體🦀,而要著眼於群體的協調”。基於這一理念,關老認為建設和諧統一的建築環境💁🏽,尊重歷史🧛🏿♂️、尊重有歷史價值的舊建築、尊重前人的勞動和創作🏜♋️,應是在舊建築群中設計新建築的重要原則🧝♂️。
而今🙎🏽♀️,獲得1992年中國建築學會優秀創作獎、1993年國家工程設計金獎、國家教委優秀設計一等獎及建設部優秀設計一等獎的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新館設計已成了繼承和創新的範例:表現在位置和高度上,它尊重大禮堂的中心地位,甘居偏位和次高,符合清華人的“集體記憶”。初看起來貌不驚人♦︎,連正門都藏在院子裏🙋🏻,而當走進去使用和品味時,會漸漸體會到它深深的文化內涵。在建築形式上𓀜,其與舊館建築在呼應中有變化,采用歐美建築形式的同時🚻,不是一覽無余⛹🏽♂️,而是采取了中國傳統的院落空間🏙,幾進幾出、院中有院。庭院正中布置一個T形淺水池👍🏼,安置上1922級清華意昂贈給母校的紀念品。平頂女兒墻和坡屋頂的連接📨、過街樓和八角形樓梯間等的應用⤴️👩✈️,恰與一、二期老館中的某些手法相互呼應。內部設計卻充分考慮了現代圖書館的功能要求,館內以檢索大廳為中心,主要開架閱覽室均圍繞大廳布置,當讀者步入館門進入大廳時🥐,可透過玻璃看到四周多層環繞的書架。另外,在選擇傳統建材“粗糧細作”的同時,也應用了鋁合金大玻璃門窗采光🙆🏿、共享大廳天窗采光通風。正是這些現代建築元素的運用,使設計既具歷史感,又凸顯時代精神⚧。歷史與現代、新館與老館,相映成趣,增加了歷史內涵和自由開放的時代氣氛。如果把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的建築比擬為凝固的音樂🍎,那麽1919年墨菲大師設計的一期工程是樂章的起點,1931年楊廷寶先生設計的第一次擴建是主旋律,而1982年關肇鄴先生設計的第二次擴建,則達到了整組建築樂章的高潮🤛🏻🧗。三位建築大師,薪火相傳,珠連璧合,共同完成了一次新老建築的經典對話🧜🏿♂️。目前關院士手頭正在緊張進行的一個大項目,正是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的四期擴建工程。在談到圖書館四期的設計細節時,他不由自主地將采訪引入了岔道,順手拿過一張白紙在上面畫起電梯的效果圖來,還囑托我們將其中的設計思路轉告給各位館長們,其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而這張隨手草就的設計簡圖連同關老的簽名著作也被我們當場一並征集,成為特藏部的一份特殊藏品。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人創造建築,建築也塑造人。”當時下的建築風格在不遺余力地求新求變時,關院士對此卻有著自己的精辟見解:“我始終懷疑把‘創新’作為衡量一個建築設計優劣的主要標誌的觀點🥽👨🏻🏭。重要的是得體𓀅,而不是豪華與新奇💇🏼。只有有助於建築的完美之‘新’,才是有意義的👱🏿♀️。”因此在他的設計作品中,十分重視使用價值,並力求符合新的發展方向🦛。建築形象要努力掌握“度”🧜🏻♀️,以符合它的性質和身份👆。建築群體和每一單元都要為環境增光添彩,獨有風格🍲。對於文化性建築更要註重思想內涵,不可過分地自我張揚。不盲目追求風格,也不忌諱使用風格,更不為社會上的流行和輿論所左右,只以現實的需要和大眾的愛好為出發點,在不脫離國情和經濟允許的條件下,努力表現時代特征,並認真做好建築細部設計👇🏽,從而充分表現建築藝術的思想🎞。從他手中誕生的建築,一如這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文化內涵深厚,於謙恭、親切🌴、舒暢中🧑🏻,蘊涵著一種意義深遠的民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