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周光召對理論物理和原子能事業的貢獻

2019-05-16 | 吳嶽良 劉金巖 | 來源 《物理》2019年第5期 |

2019 年5 月15 日,周光召先生迎來90 華誕。他是國際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在中國核武器理論設計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後科技事業發展的領導者。本文旨在評述周光召在理論物理方面的貢獻🚴🏻‍♂️,重點介紹其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的基本粒子理論研究🥃,及其重返理論物理學界後在凝聚態和統計物理、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工作。

周光召1951 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隨後轉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在彭桓武指導下研究基本粒子物理與量子場論🚅。周光召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原子核能級問題相關,涉及雙力程核子力問題[1]。他首先利用雙力程位能計算2H , 3H 🌨,3He , 4He原子核的結合能,以及中子對低能質子的散射。計算結果顯示結合能值有隨核子數A 上升過快的趨勢🧖🏻‍♂️。為解決該問題🫐,周光召繼續研究介子場的三體力位能,通過計算贗標介子贗向矢量耦合中的三體力討論👨‍✈️,其能否解釋3H ,3He ,4He 原子核的結合能問題[2]。研究生畢業後🙇🏼‍♀️🤵🏽,周光召留北京大學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和副教授🫲🏼。

1 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1957—1961)

1957 年初,北京大學教授胡寧推薦周光召赴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1)從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基礎研究(圖1)📝。聯合所主要基於蘇聯科學院原子核問題研究所同步回旋加速器(可將質子加速到0.68 GeV)和蘇聯科學院電物理研究室的同步穩相加速器(可將質子加速到10 GeV)建立而成🧘🏿,下設高能粒子研究室🤸🏻‍♂️、原子核問題研究室、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子物理研究室2)🥗。其成立的目的旨在保證聯合研究所所屬成員國科學家開展並交流核物理理論和實驗研究成果, 促進核物理學發展。同時與蘇聯以外的核物理研究機構保持聯系並尋找新的核能利用可能性[3]

圖1 (a)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成員國政府全權代表會議(1956.3.26)🤸🏼🛳,圖片引自Joint Institutefor NuclearResearc-Yesterday👩🏻‍💼,Today,Tomorrow🥃🙅;(b)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主樓

中國政府自1956 年至1965 年先後共派遣約140 位科學家在聯合所工作💆🐭,共繳納會費約3308 萬盧布,折合人民幣約1.116 億元。中國派遣的理論物理學家包括胡寧👇、朱洪元🫁、周光召、何祚庥、冼鼎昌等;實驗物理學家包括王淦昌、丁大釗、呂敏等。聯合所強調理論研究結合實驗👨🏼‍🚒🔰。理論物理學研究室的蘇方成員都與一個實驗組密切聯系。中方科學家效仿蘇方成員,主動與王淦昌帶領的實驗組聯系。幾乎每天晚上召開學術討論會,報告最新學習🏊🏽‍♂️、研究進展。真正體會理論如何聯系實際。

周光召在聯合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工作時間為1957 年1 月24 日至1961 年2 月20 日(圖2)3)。此時的粒子物理學發展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的前沿發展。物理學家正陷於如何處理實驗上發現眾多新粒子的困境。他們通常提出新概念或新模型對新粒子進行分類並尋求粒子之間的關系。周光召充分利用杜布納有利的學術環境,理論研究緊密結合實驗,學術成果頗豐👨‍👧‍👧,共發表33 篇學術論文4)。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圖2 周光召先生(二排右2)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參加學術討論會,前排左起:聯合所所長布洛欣采夫院士(Dmitry Blokhintsev),高能粒子研究室主任維克斯勒通訊院士(Vladimir I. Veksler)🧳、周光召在聯合所的導師馬爾可夫院士(Moisey Markov)

(1)關註粒子的極化和自旋問題——建立極化粒子反應的相對論性理論,引入相對論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和相應的數學描述。[4—6]

周光召到杜布納工作之初便開始關註超碎片H4Λ 和K介子的自旋和宇稱。為適應分析高能散射振幅和Regge 理論需要,他與合作者M. I. Shirokov5)於1958 年引入相對論性自旋算符🚝🙎🏼‍♂️,給出有質量粒子任意自旋態的相對論性描述☁️。1959 年,周光召基於群理論方法獨立將上述理論推廣到無質量粒子(如光子、中微子)情形。幾乎同時🕜,M.Jacob和G.C.Wick也關註類似問題,提出螺旋度(helicity)概念,建立系統的螺旋性理論[7]。隨後,這套理論廣泛應用於基本粒子的理論研究和高能物理實驗的物理分析。

(2)利用超子衰變過程研究粒子—反粒子不對稱性——完善一個涉及時間反演和電荷共軛破缺的重要定理,即CPT 保持不變,當T 反演不守恒🎓,粒子、反粒子衰變到不同態的分支比不同,盡管它們總的衰變寬度保持不變。[8🕵️‍♂️,9]

1956 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稱不守恒理論。隨後,物理學家開始懷疑C🔬、CP和T 是否守恒🤾🏼‍♂️。1958 年🙎🏿‍♀️,S. Okubo 利用弱相互作用低階近似理論得出可利用實驗測量Σ+衰變分支比🧜🏼‍♂️👨🏽‍⚕️,分支比不同則表明電荷共軛不變性或時間反演不變性破壞[10]。周光召隨後證明Okubo的方法具有普適性🫖。他還指出測量Σ粒子及其反粒子(最簡單的情況是測量Σ-衰變)的角關聯也可以得到電荷共軛和時間反演變換不變性的信息🧘🏼☠️。1964 年, J. Cronin 和V. Fitch 發現K介子弱衰變中的CP破壞🕌,獲得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贗矢量流部分守恒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利用更簡潔和清晰的方法證明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被認為是強子領域的重要工作之一🎇。[11]

弱作用宇稱不守恒理論的提出促使粒子物理學家深入研究弱作用本質。1958 年⚰️,費曼(R. Feynman)和蓋爾曼(M. Gell-Mann)[12]與蘇達珊(E.C. G.Sudarshan)和馬爾薩克(R. E. Marshak)[13]兩組理論物理學家幾乎同時給出弱作用普適形式,即費米作用具有V-A形式(V和A分別表示矢量和軸矢量)且由中間矢量玻色子傳遞,為弱電統一理論發展開辟道路。另外🦮🌐,他們的工作中還包含矢量流守恒(VectorCurrent Conservation,CVC)思想😻。1960年,蓋爾曼🤟、費曼與利威(M. Levy)合作研究當時與實驗符合較好的戈德伯格—特裏曼(Goldberger—Treiman)關系🥞。所謂戈德伯格—特裏曼關系🎷,指的是π介子衰變常數🐑💪🏿、β 衰變軸矢量耦合常數及強相互作用耦合常數間的關系式👨‍👩‍👦,即:gfπ=mgA💧,其中fπ為π-介子衰變常數,gA為β衰變軸矢量耦合常數✏️,g 為強相互作用耦合常數。為解釋戈德伯格—特裏曼關系的成功,蓋爾曼等人提出軸矢流部分守恒(Partial Conservation of Axial Current🧑🏻‍🎓🌽,PCAC)思想♏️🧜,即軸矢量流散度不為零🙎🏽‍♀️,正比於π場⛹🏿。幾乎同時,周光召也意識到解釋戈德伯格—特裏曼關系的重要性。他於1960 年獨立發表題為《關於軸矢量流和重子與介子的輕子衰變》論文。論文利用特定矩陣元的解析性質表明關於π→μ + ν 衰變的戈德伯格—特裏曼關系⭕️,同樣適用於更廣一類的強相互作用。而在這之前,費曼、蓋爾曼和利威證明此關系僅適用於具有贗標量耦合的普通贗標量理論👐🏽。周光召在該工作中利用同一方法處理超子和K介子的輕子衰變。因此,周光召被世界公認為PCAC理論的奠基人之一。由戈德伯格—特裏曼關系得出的PCAC假設與CVC相對應。PCAC、CVC以及蓋爾曼在誇克模型基礎上提出的流代數🥈,使粒子物理學家重新關註在色散關系鼎盛時期黯然失色的量子場論方法👈🏿,對構建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規範理論具有重要啟發意義,促使格拉肖(S.Glashow)👨🏽‍💼、薩拉姆(A.Salam)🙌🏻、溫伯格(S.Weinberg)提出電弱統一理論。

除上述3項重要工作外,周光召在杜布納期間的工作還涉及到利用超子—核子碰撞研究π-Λ和π-Σ 相互作用;利用色散關系理論研究光核反應以及介子和重子的散射過程,π-K介子系統可能的對稱性和|ΔI =1/2|選擇定則,等等🤟。這些學術成果引起國際物理學界的廣泛關註🙎🏻‍♀️。

對於周光召在杜布納的工作,楊振寧先生這樣評價[14]

“周光召在杜布納工作的時期是多產的🥔,他在蘇聯《實驗與理論物理》雜誌上發表了很多文章🫎🕵️‍♀️。當時我在美國研究了他的這些論文🙇‍♂️,尤其是他關於贗矢量流部分守恒的工作。他在美國被認為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最傑出的年輕科學家。”

李政道先生也有過類似評價[15]

“周光召是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20 世紀70 年代在和他見面之前,我就已經知道他在20 世紀50 年代末的許多重要工作。他的工作得到國際科學界的高度評價🐲。另外他的文章通常都寫的深入和簡潔。”

2 核武器理論設計時期(1961—1979)

20 世紀60 年代初,粒子物理學科發展迅速🪐📨。此時也是周光召從事科研工作最具創造力時期。他的大多數工作都緊隨國際粒子物理學前沿發展,與蓋爾曼、南部陽一郎(Y. Nambu)、費曼等活躍在前沿的一批傑出物理學家的關註點相同(蓋爾曼和南部正是因在此時期做出的相關傑出工作📧,後來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當得知中國原子彈研製需要人才後,周光召帶頭主動請纓🧘,決定立即回國🟧。1961 年2 月底,周光召回國擔任二機部九院理論部第一副主任,與彭桓武👨🏿‍🍼、鄧稼先等一批科學家一起,進入中國原子彈研究核心部門🧔🏻‍♀️。從周光召曾在前蘇聯《實驗與理論物理》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可知,在1961 年2 月27 日連續投出兩篇論文後,他便放下手中所有研究工作🚶🏻‍♀️,放棄自己熱愛的理論物理和有望取得突破的高能粒子物理前沿研究💗✡︎,回到北京參與到原子彈的研製工作中。以至於1961 年5 月18 日投送到《實驗與理論物理》雜誌上發表的另外兩篇論文🧚🏿‍♀️,是由他的合作者整理後投稿的📋,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此後近二十年🥸,周光召一直隱姓埋名,停止在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周光召回國前📍,中國的原子彈研製曾一度陷入困境➙。理論計算表明💁‍♀️🧑🏼‍💻,炸藥爆炸後在內爆過程中產生的壓力總是小於在原子彈設計初期蘇聯專家留下的教學模型框圖。中國科學家歷時一年多,經歷9 次繁瑣計算後還是得不到與蘇聯專家一致的數據。彭桓武請周光召復查之前的計算數據。周光召仔細地檢查9 次計算結果後認為計算沒有問題◽️,懷疑蘇聯專家數據的可靠性🧘🏽‍♂️。他從炸藥能量利用率著手🧘🏽‍♂️,求出炸藥所做出的最大功👩🏿‍🍳,從理論上證明用特征線法所做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從而證明蘇聯專家數據是不正確的,結束了近一年的爭論🍻🕵🏿‍♂️,使得中國原子彈研製繼續向前推進🚴🏽。隨後👨🏻‍🌾,中國科學家逐步獲得原子彈爆炸過程的清晰物理規律🤴,原子彈設計工作得以全面展開🦹🏿👩🏻‍🦽‍➡️,於1963 年底交出包括結構、尺寸和材料的理論設計模型,然後經過工程設計、部件加工👒、實驗室中各種冷試驗、裝置組裝、核裝置運往試驗場進行熱試驗。1964 年10 月16 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前鮮有人知道🤾🏼‍♀️,周光召在原子彈理論設計中發揮的關鍵作用。正如當年在周光召帶領下參與核武器研製工作的孫清和在他2009 年撰寫的一篇回憶文章中寫到👨‍🌾:“現在看來,如果沒有1961 年的周光召回國參加我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的進程,可能要推遲至少1—2 年,甚至2—3 年。”6) 孫清和還特別強調🧏🏼‍♀️:“從歷史的角度及我個人的親歷看,我國核武器研製歷史充分證明了周光召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突破,研製與實驗過程中的作用是無人替代的。他為了我國國防事業而做出了犧牲他原本熱愛的物理專業,以至於可能丟掉世界諾貝爾獎也是值得的。”

原子彈爆炸後,周光召等人馬上開展對氫彈原理的攻關🎹。1965 年夏,周光召舉辦一系列報告會🏄🏼,闡述氫彈結構和爆炸原理,吸引多位理論部科研人員參與討論。當時,負責原子彈和氫彈理論設計的彭桓武設計了三套氫彈研製方案,分別由周光召、黃祖洽和於敏負責🚶‍♂️‍➡️。彭桓武曾回憶說🤸🏽‍♀️,原則上三套氫彈研製方案在原理上都是合理可行的🤜🏿,黃祖洽負責的方案實際上是一個保底的方案。最後,於敏帶領的研究小組率先實現了其中的一個氫彈設計原理。在明確氫彈設計原理之後,理論部科研人員很快地融合一起,完善氫彈理論模型並進行細致的物理設計🤷🏼。於是🚆🍄‍🟫,在突破原子彈後兩年兩個月時間內👇🏻,又突破氫彈原理,取得中國核武器研製中的又一個裏程碑式成果🏋🏻‍♀️。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投試驗成功🕵🏻‍♂️。

“兩彈”研製期間💘,周光召在多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采用邊學邊研究邊應用的方式,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相關的學科和研究領域包括:高溫高密度物理🌠🤱🏼、爆炸力學🫶📼、流體力學、中子物理學、等離子物理和計算力學等。周光召淵博的知識和超凡的才能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光召還在全面推進我國第一代核武器的武器化理論工作和核武器小型化的理論研究以及第二代核武器小型化工作的開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3 重返理論物理學界(1978—1987)

“兩彈”研製任務結束後,周光召逐漸將工作轉到他熱愛的理論物理研究。20 世紀70 年代初🧜🏽‍♂️,他開始研讀與強相互作用漸近自由性質👉、超對稱理論🙇、規範理論、拓撲🤠、微擾論和重整化相關的最新文獻。由於長時間無法直接在科學研究的前沿工作🤶🏼,為了盡快趕上科學前沿的發展,周光召把自己當作“小學生”🤝,從查閱最新發表的研究成果和描述新近進展的綜述文章學起🏊‍♀️,再不斷追蹤研究的源頭,由此很快了解和熟悉近二十年理論物理的發展,並在短時間內便又走在學術前沿🤲。盡管不久以後便開始擔負越來越繁重的領導工作(1983—1990 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1984 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周光召對科研工作絲毫沒有懈怠,擠出休息時間和假期並帶領我國年輕一代的理論物理學家,站在理論物理前沿不斷拼搏🍪,並取得多項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學者普遍重視。正如他一再強調的🤟🤵🏽‍♂️,理論物理只有世界第一👨🏻‍🌾,沒有第二🤽🏼‍♀️。直到1987 年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後🤾‍♂️,只好又一次放棄他熱愛的理論物理事業。

在統計物理方面,他先期與蘇肇冰開始閉路格林函數研究7)🤞🏿。後又邀請於淥和郝柏林參與這項工作。“四人研究小組”將閉路格林函數用於研究動態臨界現象和無序系統,特別是自旋玻璃理論✍️,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論文👨🏼‍🌾。周光召基本構建了整個理論框架🐆,包括生成泛函、費曼規則🍇、非微擾計算和輸運方程等[16]。他意識到閉路可以統一描述平衡與非平衡態的理論🦞,發揮個人自如運用量子場論理論工具的專長🦸🏽‍♂️,很快構建起新理論框架,給出一個定義在閉合時間回路上的路徑積分和相應的生成泛函表示🤹🏿‍♀️🧃,使有效拉氏量包含系統的非平衡態(或平衡態)統計信息👩🏿‍🌾。周光召不滿足於理論形式本身🙌🏽,更註重解決具體問題。除激光🏆、等離子體這些典型的非平衡系統外,他特別註意到當時剛發展起來的動態臨界現象理論,尤其是臨界現象中長波漲落很重要。“四人研究小組”很快發現閉路是描述這類現象的一個自然的理論框架🏵🚵🏻,序參量和守恒量可以統一描述🧵,並通過Ward—Takahashi 恒等式直接聯系起來。當時得到廣泛應用的包含非對易性的Martin—Siggia—Rose 經典場論,被證明是閉路格林函數的所謂超玻色極限(場量子非常多而成為靜電場)。此外,他們在研究過程中首次發現正則運動和耗散分別可通過廣義郎之萬方程實系數矩陣的反對稱和對稱部分來表述。

1978—1989 年間,周光召🧑🏿‍🍼💁🏻‍♀️、蘇肇冰🕢、郝柏林和於淥完成“關於非平衡量子統計的閉路格林函數”研究,發表了一系列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論文。此項研究1999 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2001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統一描述平衡與非平衡系統的格林函數理論研究)(圖3)。同時🍥,2000 年美國ISI(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研究所還為周光召、蘇肇冰、郝柏林和於淥1985 年發表在國際綜述雜誌上的長篇文章“平衡態與非平衡態形式的統一”[17]頒發了1981—1998 年度經典論文獎。這篇論文已成為物理學界的經典引用文獻。

圖3 周光召獲1989 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量子場論大範圍性質的研究)和2001 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統一描述平衡與非平衡體系的格林函數理論研究)

在量子場論和粒子物理方面👮🏿‍♂️,周光召除了與戴元本、阿馬蒂(Daniele Amati)等國內外知名科學家開展合作交流外,在1983—1987 年間組織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員開展量子場論大範圍性質的研究[18]🫰🏼。較深入研究量子場論的整體拓撲性質🤽🏽‍♀️,對規範場理論及其有效作用理論💂🏿‍♀️,特別是有關量子反常的大範圍拓撲性質研究方面,在國際上首先得到規範不變有效作用“量子反常”項的正確形式和存在條件;2n 維空間的非阿貝爾反常🧚🏿、2n+1維陳—Simons 示性類與2n+2 維量子反常之間的聯系,2n 維非阿貝爾反常的整體形式;推廣了陳—Simons 示性類👩🏽,得到了廣義陳—Simons 示性類和超度公式的一般形式及其簡單推導和物理應用,並進行規範群的上同調分析。此項研究獲得了1987 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獎和1989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量子場論大範圍性質的研究)。

1980 年9 月,周光召應邀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和加州大學(Universityof California)任客座教授,受到美國物理學界歡迎,他被國際同行視為中國理論物理學界的代表人物。著名高能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前主席馬夏克(R. Marshak)教授為歡迎周光召來訪,專門為他在弗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VirginiaTech)舉辦了以弱相互作用為題的學術會議,許多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包括李政道和楊振寧等多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前去參加會議🕒。會議期間😥,多位物理學家表示願意促進中美科學合作。周光召借機促成了中國學者赴美學術交流並且幫助中國物理學會恢復了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1981 年9月🙍🏻🧻,完成美國訪問計劃後🙌🏼🧗🏻‍♂️,周光召受邀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訪問、擔任研究員。

周光召一直關註弱相互作用的唯象學研究,尤其是與基本對稱性破缺相關的物理現象。他一直強調對稱性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認為“對稱性和對稱破缺是世界統一性和多樣性的根源”。1984 年,周光召研究頂誇克質量和K介子衰變過程中直接CP破壞的關聯[19]。在當時高能物理學界普遍認為頂誇克質量應小於傳遞弱相互作用的W玻色子質量👨🏻‍✈️,包括日本專門建造的尋找頂誇克的加速器其能量也是低於W玻色子質量🚶‍➡️,而周光召指導研究生預言頂誇克質量應可重於W玻色子質量🎑💇🏽‍♂️,否則需要第四代誇克的存在[20]。1995 年,在北京召開第17 屆國際輕子—光子國際會議,這是中國首次舉辦高能物理領域大型的重要學術會議🗽。周光召作為大會主席主持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會後🕺🏻,他思考當時高能物理發展的熱點問題🧑🏽👩🏻‍🎨,包括CP 破壞👨‍🦳、質量起源、中微子物理、超對稱理論🫗、大統一理論的低能唯象等,並考慮在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繼續進行前沿研究。而他自己並沒有想到,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剛重新回到理論物理前沿開展研究[21—24] 💇🏽‍♂️,又一次需要他服從黨和國家的安排➔,走上新的領導崗位,再一次放棄他熱愛的理論物理和高能粒子物理前沿研究。

4 結語

作為一位享譽世界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技界的卓越領導人✡︎,周光召先生以他高尚的愛國情操、淵博的學術造詣🎖、嚴謹的科學作風、長遠的戰略眼光以及對國防和科學事業的傑出貢獻,贏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和尊敬。值此周先生從事科學事業65 周年之際,我們謹以這篇文章👩‍🔬,表達對先生的崇高敬意,並祝願他90 華誕吉祥如意🤹🏿‍♀️!

致謝 俄羅斯科學院科技史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Diana Saveljeva副研究員及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AlexeyZhemchugov博士協助搜集資料🧔🏿‍♀️;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王芳副研究員翻譯俄文資料。在此,向以上專家謹致誠摯謝意!

1) 1956 年3 月✌🏼,經蘇聯政府倡議,在莫斯科舉行由蘇聯🎐🔎、中國、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朝鮮🥻、蒙古、波蘭🥊、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參加的,關於成立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問題國際會議。3 月26 日,上述11 國簽署《關於成立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決定》。同年9 月,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正式成立。同時,越南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所💇‍♂️。

2) 4個研究室的主任分別為🥷🏻:維克斯勒通訊院士(Vladimir IosifovichVeksler,1907—1966)、契列波夫教授(Venedikt Dzhelepov,1913—1999)、包果留波夫院士(Nikolay Nikolayevich Bogolyubov,1909—1992)和弗蘭克通訊院士(IlyaMikhailovich Frank,1908—1990)。中國科學院檔案:檔案號1957-02-012-05:關於參加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報告。

3) 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檔案🤛👯‍♂️。

4) 這些學術論文幾乎由他一個人獨立或者以他為主完成。其中29 篇發表在蘇聯《實驗與理論物理》(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Theoretical Physics)🧛‍♀️,4 篇發表在歐洲《核物理》(Nuclear Physics)👨‍👩‍👦‍👦。

5) M.I. Shirokov(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Широков,1929—2010)1952 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核物理專業🤬。隨後相繼在蘇聯科學院電子物理實驗室馬爾可夫(М.А.Маркова)院士小組和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6) 孫清和(1936— )時任第二炮兵第一研究所研究員,2001 年3 月授銜文職將軍⛹🏼‍♀️。

7)“閉路”一詞起源於196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施溫格(J. Schwinger)👰,他提出了正🐉、負兩支回路組成閉合時間回路的想法。

參考文獻

[1] 周光召. 物理學報,1955🧜🏻,11(4)✋🏿:299

[2] 周光召.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55🫶🏿,1𓀃🤴🏼:53

[3] 西薩基昂A N. 核物理動態,1990,4:42

[4] Chou K C👳,Shirokov M I. Soviet Physics JETP,1958,34:851

[5] Chou K C. Soviet Physics JETP😘,1958,35:543

[6] Chou K C. Soviet Physics JETP,1959,35:642

[7] Jacob M,Wick G C. Annals of Physics,1959,7🟩:404

[8] Chou K C. Nucl. Phys.,1958/59,9:652

[9] Chou K C. Soviet Physics JETP,1959,36:663

[10] Okubo S. Phys. Rev.,1958🧑🏿‍🍳,109:984

[11] Chou K C. Soviet Physics JETP🐥,1961,12:492

[12] Feynman R P🙂‍↕️,Gell-Mann M. Phys. Rev.,1958,109🫃🏽🍙:193

[13] Sudarshan E C G👵,Marshak R E. Phys. Rev.,1958,109:1860

[14] Yang C N. Introduction of《Selected Papers ofK.C. Chou》,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20th CenturyPhysics,Vol. 42,vii.,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Editor Wu Y L. 2010

[15] Lee T D. Foreword of《Selected Papers of K.C. Chou》,World Scientific Series in 20th Century Physics,Vol. 42,vii.,World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Editor Wu Y L. 2010

[16] 徐冠華主編. 我們認識的光召同誌🧂:周光召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論集. 見:於祿. 周光召治學點滴. 科學出版社. 2019. p315

[17] Chou K C,Su Z B⛹🏽‍♀️,Hao B Let al. Phys. Rep.,1985,118:1

[18] Chou K C,Guo H Y,Wu K etal. Phys. Lett.,1984,134B:67

[19] Chou K C. CP violation from the standard model. Proceedingof Europhysics Topical Conference on Flavor Mixing in Weak Interactions. EttoreMajorana International Sciences Series🈹:Physical Sciences,20:609

[20] Chou K C🪅,Wu Y L,Xie Y B.Chin. Phys. Lett.👩‍🦼‍➡️,1984,1:47

[21] Chou K C🫄🏻,Wu Y L. Phys. Rev. D,1996🤹🏻,53:3492

[22] Chou K C🖕🏽,Wu Y L. Nucl. Phys. Proc. Suppl.,1997🌹👰‍♂️,52A:159

[23] Chou K C🗜,PalmerWF🚂,PaschosE A et al. Eur. Phys. J. C,2000🐁,16🕵🏼‍♀️:279

[24] Chou K C,Wu Y L. Science in China🦇,1998☪️,A41:324


相關新聞

  • 182024.08

    巨星隕落!“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周光召逝世

    2024年8月17日22時55分,一位科技巨星隕落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傑出的科學家周光召去世了,享年95歲👦。第一次見到這位傳奇人物,是在20年前🧑🏿‍🚀。其時👩🏻‍🚀👨‍👩‍👧‍👦,我到中國科技會堂采訪#️⃣,要上電梯時,卻被工作人員攔下。這時,站在電梯裏的一位白發老人說🐴:“讓她進來吧,不要耽誤別人的時間。”老人戴一副眼鏡、穿著短袖襯衫,花白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雖然電梯中再無交流⚫️,但卻能強烈地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儒雅而溫和。後來我才知...

  • 112022.11

    周光召👩🏽‍✈️: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中國物理學會恢復國際組織中的合法席位

    周光召☝🏼,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他在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為我國“兩彈”的研製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共有12個院士頭銜,包括第三世界科學院😤🚰、美國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等,國際科學界對他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中國理論物理...

  • 022007.11
  • 082015.10

    天殷囑我重斯文——記“兩彈”元勛彭桓武

    今年10月6日🧏🏿‍♀️,是我國核事業及理論物理領域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彭桓武一百周年誕辰🧑‍🔧,他為我國原子能事業和核武器研製立下了不朽功勛🧑🏽‍🎓,為中國物理學發展和物理....

  • 162023.10

    今天,紀念錢三強誕辰110周年

    1964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轟鳴巨響,羅布泊的荒漠上空綻放出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向世界宣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僅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核壟斷和核訛詐,也標誌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那一天,恰好是一位中國科學家的51歲生日,這聲東方巨響,成為了他一生中最難忘的生日禮物👩🏿‍🚒。他,就是享譽世界的傑出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卓越的開...

  • 032020.02

    彭桓武📽:物理天工總是鮮

    如今,這枚“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已經頒發20余周年了,讓我們重溫彭桓武先生一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全面了解他對新中國國防事業和理論物理發展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 232021.11

    數百名科學家緣他而來,幹了新中國的一件大事

    1928年,一個15歲的高中少年讀到孫中山的《建國方略》時,心潮澎湃🤵🏻‍♀️:“由落後到富強,由黑暗到光明,期間有多麽長多麽大的空白要去填充……除去建立強大的工業,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別無他途!”發此感慨的讀書少年就是錢三強。讀完那本書,他決心上大學時報考工科。然而,4年後他就“見異思遷”了。1932年,他改變學工科的初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5年後他又留學法國,師從約裏奧-居裏夫婦,攻讀研究生。“在年輕人...

  • 042011.08
  • 102011.11
  • 222022.11

    清華意昂周光召獲得中國物理學會終身貢獻獎

    2022年11月18日晚,中國物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本次大會公布了首批中國物理學會終身貢獻獎獲得者🦅,周光召🔊、趙凱華🫙、陳佳洱⚃、王乃彥、甘子釗、楊國楨、杜祥琬9️⃣、趙光達🧑🏽‍🎓、鄭誌鵬、趙忠賢等10位物理學名家獲此殊榮。其中,周光召為意昂体育平台傑出意昂。10位中國物理學會終身貢獻獎獲得者周光召,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1984—1988年任意昂体育平台...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