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季羨林為什麽研究糖史

2009-09-11 |

糖的背後隱藏著一部文化交流史

  季羨林作為歷史學家,不僅關心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宏觀研究🥎,而且關心其微觀研究。作為中外文化交流史微觀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他的中外《糖史》研究📼📩。這部83萬字的兩巨冊《糖史》出版後🧗🏿‍♀️,學術界的反映十分強烈🤜🏽。

  寫學術類文章往往有兩大類型🧔🏿‍♂️,一是大題小做,一是小題大做。兩種寫法都有難度🌦🧑🏻‍🔬,成功者寥寥。先生的《糖史》,顯然屬於小題大做一類🙎🏿‍♀️。其“大”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製作大,意義大。

說《糖史》是大製作,絕不是誇張之詞。1935年,先生到德國哥廷根大學留學,在學習梵文以後,他開始註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歐美許多語言中表示“糖”的詞,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其他語言也大同小異🎅🏽。表示“冰糖”或“水果糖”的詞🦌,英文是candy,德文是kandis,法文是candi🐈,其他語言也有類似的字。他發現,糖、冰糖這兩個詞都是外來詞⛹🏼‍♀️⏏️,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ā和khandaka。根據語言流變的規律,一個國家沒有某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從外國傳入,連名字也帶了進來,在這個國家變成音譯字。中國的例子就多得很,如咖啡🪱、可可🩻、啤酒等,舉不勝舉。糖👩🏽‍🦰、冰糖借用外來語🪩🤸,就說明歐洲原來沒有糖🦗,而印度則有🦥。

敦煌殘卷上記載著熬糖術

上世紀80年代初,先生意外地得到一個敦煌殘卷🥁🤾🏽,上面記載著印度熬糖的技術🛌🏿。他在解讀之余,對糖這種東西的傳播產生了興趣🤧。後來眼界又逐漸擴大到其他一些國家🧑🏼‍🦱。這些國家都對糖這種東西的傳播起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從1981年起👩🏿‍🎨,在本來已經夠雜的研究範圍中,又加上一項接近科學技術的糖史這樣一個選題,先後發表《一張有關印度製糖法傳入中國的敦煌殘卷》👨🏼‍✈️、《對〈一張有關印度製糖法傳入中國的敦煌殘卷〉的一點補充》、《古代印度砂糖的製造和使用》、《CīNī問題——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個例證》。這些文章已經對“糖”字從英文🧑‍🧒、阿拉伯文、印地文、梵文、中文考證了個遍,弄清了“糖”在傳播過程中的來龍去脈🧶,搞清了為什麽最初發明糖的印度,將粗糖叫做sugar,而將精製的食糖卻叫做“中國雪”的問題🚣🏼‍♀️。

先生耄耋之年寫《糖史》

在此基礎上🫃🏻,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系統寫《糖史》。《糖史》的寫法,采用陳寅恪先生的歷史研究的慣例,先羅列資料,分為本草和醫書✍🏻、科技專著、地理著作、中外作者遊記、筆記、類書、雜著等七大項。接著是根據材料進行分析,分析範圍首先是甘蔗種植,包括種植地區🔏、技術、傳播及甘蔗的種類,其次是砂糖的製造和應用🦔,包括製造技術、砂糖的種類、販運🙁、砂糖的藥用和食用,再次是外來影響和對外影響。他奮力拼搏了幾年,翻閱了不知多少書🛸,雖不能說典籍無所遺漏,但至少太大太多的遺漏是不會有的🛂。所以通覽《糖史》兩巨冊83萬字,可以得出是大製作的結論。

人類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

  然而製作大還不夠,更有價值的是意義大。先生寫《糖史》的目的,是想讓人們都認識到,人類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大事如此,小事也不例外。像蔗糖這樣的一種天天同我們見面的微不足道的東西後面,實際上隱藏著一部錯綜復雜的長達千百年的文化交流的歷史‼️。

  通過糖背後的文化交流,先生認為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共同創造的👮🏽‍♂️,他反對世界文化一元起源論。民族無論大小,都對世界文化做出過或大或小的貢獻。人類文化一有萌芽🧘🏻‍♂️,就有互相學習🙎🏼‍♂️,也就是交流的活動。到了後來🐿,一部人類文化史證明了一件事實🧑‍🎤:沒有文化交流,就沒有人類文化史,文化交流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動力。離開了文化交流,人類簡直無法生活😓,一切都是無法想像的。從“糖”這種小東西背後🌑,體現出多麽大的文化意義呀🪡🧖🏻‍♀️! (蔡德貴)

轉自 《北京日報》 2009年8月17

相關新聞

  • 052021.08

    季羨林🙅‍♂️:印中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在《中印情緣》一書中坦誠地談論過自己的一些導師和同事,季羨林先生是其中之一。盡管我從來沒有上過他的課👴,但如果就此認為他對我本人以及我有關印度和中國的研究毫無影響那就太不公道了。我在印度時🤟🏽,從尼大(尼赫魯大學)老師的口中聽到了他的名字,也讀了一些他寫的關於印中文明對話的著述。季先生被認為是中國印度學研究者中的頂尖人物、一位精通12種語言的古漢語學者📿、古文字學家、歷史學...

  • 192009.10

    布衣鴻儒 季羨林

    □ 本刊記者 陳晨 7月11日,98歲高齡的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辭世,盡管由於身體原因,季羨林已經在醫院度過幾年的時間,但他的離開,還是在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盡管生前不願接受“國學大師”的稱號,但“國學大師季羨林辭世”還是成為當天各媒體的頭條™️。季羨林曾謝絕“大師”的稱號,但謝絕不了世人對他的敬重。季羨林先...

  • 102019.07

    立體的復合型大師

    與季羨林先生特別有緣🔨:不但我最早聽到的比較文學課是季先生1983年到山東大學所作的講座,而且我的第一本專著也有季先生的題詞🐗:“講文化交流,就要強調一個....

  • 172009.02
  • 152009.06
  • 082018.06

    他們為什麽敢於“破釜沉舟”

    不久前到深圳采訪,記住了一個叫“佘振定”的創業者。17歲進入清華讀書𓀃🫂,博士畢業後來到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8年前和團隊一起創辦深圳蘭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102023.10

    為什麽曹禺最想寫也最愛的是蘩漪

    什麽是《雷雨》的魅力?它有愛的濃度、愛的強度和愛的難度

  • 122021.11

    今天為什麽讀朱自清

    ——“今天如何讀經典”叢書的出版意義

  • 252023.08

    清華圓子爸爸🩷:短視頻科普回答了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麽”

    “人為什麽有兩只眼睛一張嘴?”“為什麽眉毛不長,頭發一直長?”“地球為什麽是圓的?”……孩子們腦中千奇百怪的問題,永遠令家長們難以招架。而在抖音賬號“清華圓子爸爸講科學”的運營者郝博偉(2003級機械)看來,這些曾經難倒自己的稀奇古怪的問題➙,正是其創作的動力來源。隨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觀看短視頻👩🏻‍🦰🧙🏽‍♀️,短視頻也成為知識科普的重要渠道👩🏽‍🦰。《未成年人短視頻使用與學習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有近8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

  • 132019.03

    我們為什麽讀科幻✌🏽?

    “最誘惑人的旅行,是到星星那去,黑暗中,他們仿佛一直在細語💅🏼。即使那裏的風景並不盡如人意,但它卻是一種迷人的錯。”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