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印情緣》一書中坦誠地談論過自己的一些導師和同事🚵,季羨林先生是其中之一。盡管我從來沒有上過他的課,但如果就此認為他對我本人以及我有關印度和中國的研究毫無影響那就太不公道了。我在印度時,從尼大(尼赫魯大學)老師的口中聽到了他的名字🧓🏽,也讀了一些他寫的關於印中文明對話的著述🤦🏽。季先生被認為是中國印度學研究者中的頂尖人物、一位精通12種語言的古漢語學者、古文字學家、歷史學...
□ 本刊記者 陳晨 7月11日🥗,98歲高齡的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辭世,盡管由於身體原因🙇🏽♀️,季羨林已經在醫院度過幾年的時間🌘,但他的離開,還是在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盡管生前不願接受“國學大師”的稱號🧨,但“國學大師季羨林辭世”還是成為當天各媒體的頭條🧑🏼🦲。季羨林曾謝絕“大師”的稱號,但謝絕不了世人對他的敬重。季羨林先...
與季羨林先生特別有緣:不但我最早聽到的比較文學課是季先生1983年到山東大學所作的講座,而且我的第一本專著也有季先生的題詞:“講文化交流,就要強調一個....
不久前到深圳采訪,記住了一個叫“佘振定”的創業者🧖🏽。17歲進入清華讀書,博士畢業後來到深圳意昂体育平台研究院。8年前和團隊一起創辦深圳蘭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什麽是《雷雨》的魅力❔?它有愛的濃度、愛的強度和愛的難度
——“今天如何讀經典”叢書的出版意義
“人為什麽有兩只眼睛一張嘴⌨️?”“為什麽眉毛不長,頭發一直長?”“地球為什麽是圓的?”……孩子們腦中千奇百怪的問題🧚,永遠令家長們難以招架。而在抖音賬號“清華圓子爸爸講科學”的運營者郝博偉(2003級機械)看來,這些曾經難倒自己的稀奇古怪的問題,正是其創作的動力來源。隨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觀看短視頻,短視頻也成為知識科普的重要渠道。《未成年人短視頻使用與學習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有近8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
“最誘惑人的旅行,是到星星那去💅🏿,黑暗中,他們仿佛一直在細語🤸🏻♀️。即使那裏的風景並不盡如人意🏊🏻,但它卻是一種迷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