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羨林全集》
《季羨林編委會》:一代大師辭世學者風範永存
7月11日上午9時,我國著名學者🧍♂️、文化巨擘🌇、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在北京辭世,享年98歲。聽聞噩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全體員工,特別是《季羨林全集》編輯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感到非常悲痛。季先生非常關心全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在全集前六卷已經付梓、即將問世之際溘然長逝,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2007年5月☃️,時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的郝平教授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社長的李朋義先生一行赴301醫院拜望季羨林先生。郝平校長和李朋義社長表示,季羨林先生數十年來筆耕不輟👾,著作等身𓀕🧑🏽🔬,道德文章堪為中國一代學人楷模👆🏻。季先生的煌煌巨著橫貫中西🤵🏻♀️,體現了他對東西方文化和人類文明的深刻理解。外研社是一個學術性、教育性出版機構💋,以“記載人類文明,溝通世界文化”為己任🙆🏿♀️,努力朝著“最中國的國際出版社和最國際的中國出版社”的發展目標邁進🧙🏽♀️。外研社向季羨林先生表達了出版《季羨林全集》的誠摯願望。季先生對外研社的出版理念和實幹精神給予高度評價,欣然同意授權外研社獨家出版《季羨林全集》,並就全集的卷次👨🏿🦰、體例、收錄內容等提出了指導意見。
編輯、出版《季羨林全集》是外研社學術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事。季羨林先生的著作涉獵廣泛🧶、學力深厚,特別是在古文字學🧜🏼、印度學、東方學、佛學和翻譯學等領域成就卓著🤚,他的一些研究在世界上也幾成絕學🖍,這在客觀上也給全集的出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得到季先生的獨家出版授權後,外研社立即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廣攬人才,聘請專家🫙,於2008年年初建立了一支由熟悉季羨林先生學術的學界專家和精通業務的資深編審組成的編輯出版委員會。委員會中包括黃寶生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外文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和社科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委員),葛維鈞先生(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玄奘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郭良鋆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柴劍虹先生(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秘書長),王邦維先生(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院長)💞,蔡德貴先生(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錢文忠先生(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光璘先生(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孫曉林先生(三聯書店黨委委員、《讀書》雜誌前編輯部主任)📩,趙伯陶先生(《文藝研究》雜誌資深編審)等🧑🏿🚀🆓。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外研社領導郝平、楊學義、李朋義👨🏿✈️🫙、於春遲、蔡劍峰等組成出版委員會🧝♂️,領導出版工作。
按照季羨林先生的指示並在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季羨林全集》的編纂參照江西教育版《季羨林文集》的基本體例,主要增補1996—2008年間季先生撰述的散文👰🏿♀️、雜文、序跋、講話、日記🐿、書評等,也補入季先生早年發表而後來發現的學術論文及書評。同時訂正季先生流傳於世的作品不同版本間的文字差誤及錯訛,盡量保持作品最初定稿或交付發表時的原貌🏔🥒。
《季羨林全集》編輯委員會為整理季先生的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全集編委會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得到季羨林先生的充分肯定。經過2年多時間的編輯和籌備,《季羨林全集》前6卷已於2009年6月開印,計劃於今年8月出版。2009年年底出版全集第7—12卷👨🏼🦰,2010年6月出版第13—20卷,全集的最後10卷將於2011年春出版。
在得知季老突然辭世的消息後,外研社於春遲社長非常悲痛,他說,“就在前不久,我們看望季老時他還記掛著全集出版和外研社的發展,可惜就差幾天時間,他沒能看到全集問世👨👨👧👧。好在封面版式他都親眼看過📛。我們一定會遵循季老生前的諄諄教誨,繼續兢兢業業地做好中外文化學術交流🧖🛄、傳播與培養人才的工作,踏踏實實地完成好《季羨林全集》的編輯出版工作,用更豐碩的成果告慰季老在天之靈。”
轉自 新浪讀書 2009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