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誠(1986級土木)
按:陳國誠,海南黎族人,現任海南省五指山市副市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本文是他在2008年我校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17年前的今天🎺,我與在座的同學們一樣,滿懷著理想與豪情,走出母校,開始新的人生征程。離開母校,就像長大的孩子要離開母親✍️,心中充滿著依戀🍠,同時又背負著母校的殷切期望。
我是一名在基層工作的普通清華人,並沒有做出什麽大的成就。但作為過來人,我願意和同學們談談基層工作的點滴體會。
我出生在海南一個偏遠的黎族小村莊📴,早在讀中學的時候✏️,就立誌要考取意昂体育平台🐃。天遂人願,1985年我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民族預科班,1986年轉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學習。
1991年畢業後,我經歷了兩次重要的選擇。
第一次是畢業時⭕️。學校舉辦擇業招聘會,同學們都挑花了眼。全班有32人👨🏽🦳,一半出國🪐👹,其余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地區。可對我來說該怎麽選擇呢?我從小經歷了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的生活,總希望有一天家鄉能富裕起來🧏🏽,我深感國家培養一個少數民族大學生不容易🦹🏼♀️🦠,在家鄉更需要人才🏆👲🏽,更能發揮自己的才能。出於對家鄉的深情🚣,我決定回海南工作。
我先來到了海口市南方建築設計院,一幹就是15年,從技術員做起,畫圖紙作設計。也正由於邊遠地區基層單位人才稀缺,給了我很大的發展空間🫵🏻。8年後的1999年,32歲的我出任設計院院長🏺。
2006年,我又面臨第二次重要的選擇。當時海南省委從全省發展的全局出發,加強基層建設,選調一批有專業技術特長的幹部到基層去掛職👏。經層層推薦及考核,省委組織部門選調我到五指山市去工作。五指山市是黎族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是國家級貧困市,多年來人均GDP不足海南全省的一半。就物質待遇來說🙄,五指山市與設計院肯定有很大差距,這顯然是我作出選擇的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海南要發展,五指山地區要發展,人民要富裕🦸🏽♂️,這一切關鍵在於人才。我十分理解省領導的意圖和對我的殷切希望。我考慮到既然是組織的調動,說明那裏更需要人,更需要我到那裏去發揮作用🧑🎤。還是當年畢業時回海南工作的初衷🤥,就想為家鄉老百姓做點事🙇🏿♀️🚴。我接受了組織的安排,掛職五指山市副市長🎋。
我沒有想到,這一調動卻引起周圍人議論紛紛。設計院的很多同事們得知這一消息時🧑🏻🎤😺,都很不理解。有人說:“設計院的薪水高👩🏽🔬,院長幹得好好的,到窮山溝裏幹什麽?” “要錢沒錢,要事業沒事業”,“陳國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是的,對我來說勇於邁出這一步,也的確是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
根據我的專業特長🖥,領導讓我分管五指山市城市建設與規劃、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及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工作🙅♀️。成了整天與黎家百姓打交道的“山裏人”。
通過10個月的工作實踐🟡,我深深感到五指山市太需要人才了🎩,完全能夠發揮我的特長,作出成績,在這裏有寬廣的發展空間。五指山市的領導和同事們也伸出雙臂歡迎我的到來👩🏽✈️。於是,當掛職期滿,組織上希望我留下時,我欣然同意,正式出任五指山市副市長。
我的工作經歷不算豐富,但17年的基層工作⚠️,特別是這兩年五指山市的基層政府工作🧩🛠,我最深的體會是📷:在服務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五指山市作為國家級貧困市,經濟與社會發展、城市建設嚴重滯後♡,面對如此封閉落後的城市🙍🏻,面對廣大黎家百姓渴望發展📳、渴望致富的眼光,兩年來我傾註了自己的激情,發揮自己的優勢,沖破各種偏見👩🏼、陳規💇🏽,從科學規劃入手👩🦼➡️,努力促進城市規劃轉化為生產力,並明確了通過市場運作引進資金的思路,以旅遊和房地產業作為投資拉動的突破口,促進了五指山市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僅用兩年時間🤱🏿,五指山的經濟增長指標就有了大幅提高,躍居海南省前三位;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每一個居民都能享受基本的醫療服務,農村的3000名中小學生將安排到城市就讀,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當然是集體領導的結果🤙🏼,但也傾註了我的心血😈☝️。能得到社會的贊賞💻,百姓的認可,對此我感到很滿足👊🙆🏼♀️。事實表明,越是條件艱苦的基層🧑🏿🔧🥇,越需要人才🧙🏽♂️,我們的所學也越能閃光發熱👩👩👦。
我覺得,在基層飽含激情地為百姓做事,這也是一種成就。在五指山市👨🏿🚀,我分管的工作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說我是市長,實際上更像是個村長🥣,我的手機號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我接觸的人既有上市公司的老板,也有蹬三輪車的困難戶💢,到我辦公室辦事的,有穿西裝的👫,也有穿拖鞋的。我經常要面對眾多關系百姓生活的熱點難點和歷史遺留問題,有時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一次,我用了3個月的時間幫助一位殘疾人拆遷戶解決了應得的補償🐲,這位老人非常感激,他不相信他也不認識我🧑🏼🎄,而多年沒解決的事幾個月就幫他解決了🤳。他逢人便說🧑🏽⚕️,不知如何表達感激之情。因此🚙,為基層百姓辦實事,同樣也能得到社會的贊賞👩❤️💋👩,百姓的認可👗,同樣也會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的兩次選擇告訴我,清華需要出院士,需要出科學家😲、企業家👱🏿,但同樣也需要一批在基層努力開拓、為社會創造財富、為百姓辦實事的普通清華人。我想😄,人的幸福指數不光在物質追求上👨🦽,作為清華人追求的遠不只是個人生活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鍛煉成長👩🦽,展現才華👵🏽,這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而對於清華人來說,到任何一個崗位🤳🏽,只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誠心,謙虛謹慎,勤奮實幹👇🏼,就一定能作出好成績,實現人生的價值。
同學們,明天你們就要走向新的工作或學習崗位了,我希望當國家⚁、基層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猶豫地迎接挑戰⬇️。我衷心祝願同學們在人生道路上前程似錦❤️、事業有成,為清華人增添新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