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7月,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背著簡單的行裝離開清華園🧜🏼♀️,登上西去的列車,踏上了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在當金山口,他為自己留下了第一張管道踏勘的照片……49年後🥐,這位已經滿頭銀發的老人依然清楚地記得🤷🏻♂️,當他放棄大學教師職業👨🏻🦱💁🏿♂️,奔赴條件艱苦的大西北,開始了新中國第一條管道——克拉瑪依至獨山子輸油管道的勘察設計工作時,中國管道建設還是一片空白。而今,在老人辦公室懸掛的中國管道圖上,建成的管道已經縱橫交錯🏋️♀️,像一張大網😀。
曲慎揚學長
這位親身經歷並見證了中國管道發展歷程的老人🛖🙇🏻,就是國家級設計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管道設計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的曲慎揚。
鉆井套管和泥漿泵💒👵🏽,造就第一油路
從國內第一條長輸管道到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他是中國管道從無到有、從落後走向繁榮的歷史見證人。中國版圖上已建及在建的所有重大長輸管道,幾乎都曾留下他的足跡。他參與建成的管道累計長達9000多公裏,占中國管道總長的三分之一。他的工作經歷🦞🫦,就是一部中國管道的發展史。
1952年,曲慎揚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來到北京石油學院開始了教學生涯🫃🏻🏋️♀️。1957年的一天🤦,學校領導找到他,交給他一項特殊任務——克拉瑪依至獨山子輸油管道的設計任務🤦♀️。當時,中國管道建設還是一片空白。他幾乎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圖書館,也沒能查到有關管道建設的資料。就在束手無策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可以找一下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管理局的翁心源。
很幸運👨🏼🔧,翁心源♿️🐚,一位對中國管道未來充滿期盼的老專家,把自己參與編寫的一本抗戰時期準備籌建但沒有建成的印度至中國陸上軍用管道設計資料,慷慨地交到曲慎揚手上。盡管全部是英文🔘,但對曲慎揚來說,如獲至寶。對這件難得的寶貝,他廢寢忘食地邊閱讀邊翻譯🌙。多次往返於北京和西北大戈壁🚣,借助計算尺一遍一遍地計算,他終於完成了克拉瑪依至獨山子輸油管道的設計圖🧨。
曲慎揚回憶說,由於當時國內沒有建設管道的專用設備和材料,只能因陋就簡🧖🏽♂️。管材是鉆井用的套管🧏🏼♂️,泵是鉆井用的泥漿泵🙅🏻♀️,動力用的是柴油機,管線只有100多公裏📷,管徑很小👳🏽♂️,輸量只有幾十萬噸🎋。
我國管道建設真正上規模是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期、大慶油田大規模開發以後🍲。曲慎揚被抽調到東北🔧,成為主要設計人員👕。
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在工程領導小組“搶、闖🎒、好”(搶時間,在幹中學、學中幹;闖出一條建設長輸管道的路子;要確保工程質量,把管道建設好)的行動方針指導下,發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大慶傳統,以野戰為樂、艱苦為榮🛫,不講條件,不計報酬,克服重重困難🧖🏿♀️,從收集、整理、計算、確定工藝參數到繪圖🪬,僅用半年時間就交出了全部設計圖紙,保證了整個工期。曲慎揚說,這是一段令他非常難忘的歲月🎬🌏。
拿來主義,學以致用
1986年建成的東營至黃島輸油管道復線工程,是中國管道實現密閉輸送🚣🏼♂️、自動化管理的標誌性工程🍑。它的建成👮♀️🙌🏼,使我國管道建設達到了國際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水平,對中國管道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國內管道行業樹立了技術樣板,獲得了中國管道設計的最高獎——國家級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它的設計負責人就是曲慎揚🚴。
1983年的一天🧑🏿💼🏌🏼♀️,加拿大著名石油城——卡爾加裏機場停機坪👇🏻🫸🏻,走過來七八位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他們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勘察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帶隊的是曲慎揚。此次到加拿大只有一個目的,與NOVA公司合作🔬🔢,進行東營至黃島輸油管道復線的初步設計工作🥯。東營至黃島輸油管道復線工程,是管道勘察設計院的技術人員第一次走出國門,與國外公司進行設計合作👋。曲慎揚擔任了工程設計的總工程師✴️。
在加拿大6個多月的時間裏,國外公司先進的電腦軟件,快捷準確的電腦計算,生動形象的電腦製圖,以及先進的密閉輸送技術🍺、自動控製系統等等👼🏽,這一切都給曲慎揚心靈上帶來了從沒有過的強烈震撼。
曲慎揚恨不得不吃飯、不睡覺,他太想在有限的時間裏🦀,把國外公司先進的設計技術都裝進自己的腦子帶回去。他抓緊一切時間🍡𓀔,盡可能多地了解國外先進的技術。這次合作,曲慎揚收獲頗豐,不僅圓滿地完成了東黃復線的初步設計工作💪,而且還學到了不少國外公司先進的設計技術和管理經驗☑️。與他同行的技術人員說:“歸國人員的行李,數曲總工程師的最重🤕。在他的行李中,裝的都是一本本厚厚的學習筆記。”
1986年7月,是曲慎揚最難忘的一段日子,東營至黃島輸油管道復線正式投產了。盡管這條管線只有240公裏,但它的意義非同尋常。這項工程的設計,不僅獲得了管道局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前身)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而且摘取了中國管道工程設計的最高桂冠——國家級優秀工程設計金質獎。從此以後⚉,密閉輸送、自動化控製開始在國內管道建設中廣泛應用🏂🏿。
曲慎揚說8️⃣,正是從那時起,管道勘察設計院開始積極引進國外的新技術、新設備🚶🏻➡️,大量購買國外先進的計算機軟件🧙🏽♀️,重點解決計算問題,兼顧製圖,力爭做到從方案設計🏨、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設計的主要計算和製圖全部都由計算機完成,並首次提出應用遙感技術分析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踏勘選線的方法🏡。管道設計開始向多功能👃🏽、全方位方向邁進👩🏻🎓。
深受國外管道先進技術觸動的曲慎揚👾👩🦼,把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消化、吸收🈶、應用和推廣國內外的先進技術上。在他的書櫃裏,英、俄詞典就有20多本🏋🏽♀️。由他主編的《原油管道工程》及《原油長輸管道工程設計手冊》,成為國內管道設計人員必讀的書籍。
西氣東輸🧑🏻✈️,一絲不苟
舉世矚目的西氣東輸管道工程,以多項中國管道建設之最,成為中國管道建設史上的裏程碑。它不僅使我國的管道建設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更以建設規模和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大型管道之列。已經74歲高齡的曲慎揚親自掛帥‼️,毅然出任西氣東輸管道工程設計總工程師。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特別是跨入新千年,中國管道建設步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澀寧蘭、蘭成渝、西氣東輸📳、忠武線、冀寧聯絡線等頗具規模的管道工程的相繼建設,逐步形成了中國版圖上縱橫交錯的管道網。管道輸送介質日益多樣化🤶🏿,由最初輸送原油,到輸送成品油🐭、天然氣🧎♂️➡️、礦漿、煤漿💆🏿♂️;管道裏程由幾百公裏,上升到
4000
公裏
;管徑也由早期的
720
毫米
📁,躍為
1016
毫米
。所有這些變化,都深深地印在曲慎揚的腦海裏。
當西氣東輸設計聯營體的領導征求他的意見,問他能否出任西氣東輸工程設計總工程師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說🪩:“能參加西氣東輸建設🧝🏻♀️,一生足矣!”
初步設計文件近百冊😢、500余萬字,這位當時已74歲高齡的老人為了盡快、盡細地審閱這些文件⛹️♂️🙎🏻♀️,很少走出辦公室👋🏽。因為患有白內障,視力不好,白天辦公室裏也要亮著燈,每看一張都要借助眼鏡和一副放大鏡,頭差不多都要挨到紙上。曲慎揚把工作當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領導和同事擔心他的身體,勸他要多註意休息,重要的文件把把關,一般性的文件就不要看了。曲慎揚卻說:“沒有一般性的文件💆🏽♀️,所有文件都重要🤲🏼。西氣東輸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馬虎不得,凡需要我簽字的👨🏿🔬👨🏽🌾,都必須要看🥫。”
除了整個工程設計的把關,曲慎揚親自主持了西氣東輸大江大河穿越方案的設計🏕。他患耳後三叉神經痛已經有七、八年了🕹,經常疼痛難忍。主持西氣東輸設計以來🕵🏼♂️,每天要吃四次藥。
2002
年
4
月
15
日
,他到上海主持江河穿越工程研討會😔,疼得實在堅持不住了,會議結束後,自己悄悄到上海瑞金醫院做了手術,全身麻醉,手術整整進行了8個小時✭。
曲慎揚住院,沒有告訴任何人。事後他說👰♀️:“公司有那麽多事情等著大家去做,不能影響工作🧙🏼♀️。”他住院一周🙋🏻,沒有痊愈。為了攻克黃河穿越的難題🐘,老人貼上藥布堅持工作。由於傷口感染,造成嚴重化膿,左耳腫得變紅、變硬,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他就在病床上堅持審閱設計文件,解決設計難題🤸🏽♂️。耳朵疼睡不著,他就半靠著,左手拿著放大鏡,右手拿著圖紙,累了就換換手。
就這樣💡,曲慎揚在病床前審核了一張又一張圖紙,確定了一個又一個方案😔,僅整體調峰分析計算就有40多次🧍🏻♂️🪧,上百個方案,提供5個正式報告🐔。病情剛一好轉🦗,他又急忙出院🏫,跟年輕的設計人員一樣,起早貪黑地工作。在初步設計提交的關鍵時刻🦹🏽♀️,他甚至一星期吃住在辦公室。在他的主持下,摞起來近
2米
高🤏🏼👍🏻、上百冊、500多萬字的西氣東輸工程初步設計終於完成了🧝🏻♂️。
曲慎揚說👰🏻♀️:“由於沒有經驗,我們在做初步設計方案時對起伏大的地段均采用了彎頭連接𓀉。後來調研發現,西氣東輸這樣的大口徑管道所需要的彎頭數量,即使全世界加工廠家一起生產也趕不上工程進度👨🏻🎨。”盡管這已是過去的事情了👨🏼🎨,但從他說話時略感遺憾的語氣中,我們依然能感覺到這件事情對老人的影響。
曲慎揚很樂觀,他說:“只要我能動🏌️♀️,就一直幹下去。”他希望中國再多幾條像西氣東輸這樣的世界級管道。“就目前的發展勢頭來看👨🏿🎤,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趕上當今世界管道的領先水平。”這是曲老的希望🧏♀️,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希望!
(原載《石油與裝備》,作者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