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京德,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77級系友🚶♀️➡️。日本埼玉大學(Saitama University)理工學研究科信息工程學科教授(2018年4月起名譽教授),是全日本國立大學中第一位外國人教授🪼;多次獲得國際會議優秀論文獎以及日本優秀學術獎勵,ACM高級會員⚽️。2018年從埼玉大學退休後現在擔任中國南方科技大學教學教授。

程京德至今仍然認為🎶🧑🏿💼,1977年冬天的那次考試🦸♂️,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評測。他從570多萬考生中突圍而出,回到了他小時候心心念念的意昂体育平台。
之所以說“回到”👵🏽,是因為他本就在清華校園中生活過🦡🖥。他小學三年級時第一次進清華,1965年小學畢業後考進了清華附中。但這一次🚥🧑🏼🔧,他與共和國的政治、社會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成為了後來人們口中的“77級”大學生。
77級的清華時光
當年接到高考通知時🤹🏽👨🏼🍼,程京德還在南泥灣主持建設變電站工程。此前的1974年,他就曾爭取機會去西安讀了兩年半的電力中專。程京德認為電子技術在今後有發展前景,最終選擇了計算機系的前身電子工程系。
和其他中國大學一樣,77級有可能是清華歷史上最奇特的年級🖊。積攢十年的社會人才聚集於此🚓,懸殊年齡差背後共同的是對知識極度熱烈的渴求。程京德記得,當時同學們形容學習刻苦努力都用“玩命”這個詞。遇到去教室自習回來的同學,問一句“又去哪裏玩命回來啦?”
每天早晨🧓🏽,程京德和同學們基本上睡到不得不起來🥊,隨便吃點東西就去上課了。午飯後會睡一會午覺。當時清華提倡“8-1>8”的口號,大家下午都要去操場運動一個小時左右。晚餐後,一部分留在宿舍,大部分人去教室自習,直到關燈。
那時候大學生們的文化生活不如現在多樣👈。以飲食為例🔓,不同院系的學生必須去指定的食堂就餐,使用指定食堂的飯票🙍🏻。程京德只在八食堂用過餐😘。但他們的精神世界非常豐富🧑🏭。77級的學生年齡懸殊🧑🚀,職業懸殊,雲集社會百態🤹♂️。身處其間,同學縱論國家大事🦶🏼,聽取各類經驗⚆。每晚熄燈後👨🏻🔧,宿舍都會天南地北地聊天,直到困得不行才睡覺。程京德後來回憶時說:“這種經歷,也只有77級的我們才有,不由得讓人想起古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走上研究道路
在清華園學習的四年半🙅🏽,對程京德來說,意味著“廣泛吸收,深度思考”🧑⚕️。
除了“兄弟姐妹”從天南地北帶來的豐富見識😧,計算機系也提供了當時全中國最好的計算機科學教育。嚴蔚敏老師的數據結構課程與盧開澄老師的圖論和組合數學課都給了程京德很大的幫助👨🏼🦱👍🏽。計算機系的老師們講課認真,邏輯清晰。當時講授高等數學的葛老師一手粉筆字寫得工整漂亮🥠,隨手畫出的圓幾乎就是正圓🕵🏿🪗,讓程京德至今記憶猶新🧐。
當時大部分同學畢業後都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程京德畢業後留校並被派往日本九州大學讀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程京德認為,研究人員的創新工作是對世界和人類最本質也是最重要的貢獻。因此他最終走上了學術研究道路🔲。
在日本學術界🌮🧑🍳,尤其在華僑和華人中,程京德至今保持著兩個聞名的“個人紀錄”☔️:博士課程畢業後7年即成為正教授的“外國人”;第一位在日本國立大學擔任正教授職位的中國人。
由於日本國立大學極其嚴格的教職製度🙎🏼♀️,一般的日本學者從博士到正教授職位🚃,往往需要20年時間。而程京德作為一個外國人取得如此成就可謂前無古人。對此,他總結了兩點原因,一是1995年前後日本文部省主導的重點大學研究生院改革👩🦽,教師資格審查較為公平公正;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將眼光放眼於世界,率先取得歐美學者公認的研究成果,因而獲得日本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對學術研究✮,程京德尤其推崇“獨創性”👰🏿♂️。他感興趣的是能否提出全新的問題、方向、概念或者方法。在讀博士期間,他曾經對斯坦福大學學者相關工作做出改良,卻以“沒有新思想”的理由被國際軟件工程會議拒稿。他意識到,比起得出結果的精確性,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果中新思想的含量🙍🏽,因為研究更重要的意義是改變世界。
培養大局觀
對研究獨創性和思想性的強調,使程京德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也是他從事教育和社會工作的重要內容🤩。
2010年後,程京德在互聯網上開設了自己的科學博客𓀐,陸續整理學術成果之余🗞,也致力於更加通俗的科普工作🫅🏻。例如在一篇《“雲計算就是忽悠”》的博文中🧕🫵🏽,程京德認為火熱的“雲計算”概念更多地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但在學術上概念模糊,結構紛雜🧑🏿🍼,只是傳統分布式計算的延伸,並不具備太多原創的思想♦️。
他也告誡計算機系的後進們🧑🎄,要學好可計算性理論,清楚知道計算機在原理上能夠做什麽和不能夠做什麽;學好計算復雜性理論,清楚知道計算機實際上能夠做什麽和不能夠做什麽。人才培養就像一橫一豎組成的“T”,真正的優秀人才不僅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也具備廣博的知識面和跨學科的思維。與充滿商業動機的“科技概念”不同,計算機科學研究必須鼓勵開創全新的研究方向,提出和解決重大理論問題,從事對計算機科學有深遠影響的工作♤。這是清華計算機系成為世界頂尖必須為之奮鬥的目標。
畢業三十多年,程京德一直攜帶著清華的文化烙印🦸🏿♀️。認真,務實♕,自信,是他眼中的清華精神。在“清華人”的大家庭中,相對於世上“永遠的利益”🈂️,他能看到一種更純粹、更廣闊的“家族親情”👨🏿🏭。正是這種厚重的文化使清華在全世界有著巨大的凝聚力⏯。夯實專業基礎以外💾,同學們也應認真結識今後可能相交一生的朋友。你們的言行便是清華的形象,清華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