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黃文輝
孫役,男📻🤹🏽,1966年出生。1983年考入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1990年獲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意昂体育平台水電系博士學位。現為233米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壩──湖北清江水布埡水電站工程總工程師,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國水利工程學會面板壩專委會委員,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湖北水力發電》編委會副主編👨🏻🦽。曾獲第二屆“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按🚶♀️➡️:2006年7月14日-15日,水利系主任余錫平📝、副主任徐艷傑和意昂總會錢錫康、黃文輝赴湖北宜昌清江水布埡水電站建設工地訪問意昂🧑🏼🏫,其間專訪了總工程師孫役學長。
對一個學習水電工程的人來講,在有生之年能參加一項大的水電工程建設,甚或創造出世界之最👨🏼🎨,是多麽令人向往的事啊👚!因為事實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總是鳳毛麟角,這其中有個人素質條件👶🏻,社會環境因素,也有人生機遇💫。但無論如何🤌🏽,積極投身國家水電事業第一線🥳,在大工程實踐中磨練自己,是通往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意昂孫役的人生實踐就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登上通往水電事業的第一個階梯
孫役最早和水電結緣是因為家庭的影響🩸。父親是一位水電工人,耳濡目染👨🏼🔬,環境熏陶,使孫役從小就熱愛上了水電💀。他喜歡看一座座高大的建築拔地而起,喜歡看著工人們在工地上辛勤地勞作👩🏼🌾。成年後🅱️👒,一連上了三所大學💤,從學士到博士👾,從宜昌到北京,他都沒有離開過水電專業。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和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的7年,孫役接受了系統的專業訓練♝,在綜合素質🚵🏽♂️,理論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清華園的四年多時間,他對過去所學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梳理,在導師的指導下,把理論修養再一次推向更高的境地。
此外👨🏻🍼,清華園優越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環境也使他的個人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他表現出了一個優秀工程人才所必備的系統的、科學的思維方式。
他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了一個高水平的實驗模型,那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他積極參加社會工作,是博士生班級的黨支部書記;他發起和組織的水電系的“中流杯”聯誼比賽,至今仍是水電系的保留節目。畢業論文答辯,他成績優秀。老師曾有意讓他留校任教💇🏽♂️🧛♀️,他婉言謝絕了。他始終認為搞水電的只有到工程建設一線才能實實在在做點事🤓🤷。
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機遇
其實在這之前,孫役早已心有所屬。他已選定了去家鄉湖北的清江水布埡水電站🥪📊,實現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圓他兒時的水電夢。
孫役至今還難以忘記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汪董事長為他描繪清江發展藍圖時的情景:“清江的三座大壩電站具有顯著特征,高壩洲電站是日調節水庫🙇♀️📮,隔河巖電站是年調節水庫👩🏽😶,將要興建的水布埡電站是多年調節水庫。落差相距360米的三大人工水庫首尾相連,各具特色。清江很美,青翠欲滴的山巒,一碧萬頃的湖水,形成了270公裏階梯式黃金水道🤲🏿,是世界江河史上從未有過的壯麗景觀🦸🏼♀️。”
“水布埡大壩是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你是學水電的,你無論走到世界上哪個地方,建這樣的大壩機會難得。到清江公司來,我保證你學過的知識不夠用,決不會讓你屈才。”雖然當時許多同學選擇出國🤽🏿♂️、留在大城市🫄🏼、到中央機關工作,收入不菲👩🏿🔧。孫役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他知道富於挑戰性的機遇來臨了🔬,他要好好把握住它。
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
1999年來到水布埡工程🏄🏻,作為公司少有的高級人才,孫役很快就被委以副總工程師重任。他從修進場和場內公路開始👲🏼,進而是橋梁、隧洞。工程實質性階段的設計、施工🤙🏻、進展🤙🏿、安全及質量、現場協調等管理,以及業主👩🏻🦳、設計、施工🦕🧑🏿🦰、監理四方關系協調都是他份內的事🧉。他白天在工地上跑,晚上開會或研究技術資料🧚🏼♀️,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確保工程各項進度順利向前推進👏🏻🖤。
搞水電工程,不吃苦,不經歷幾次險情,不歷經大風大浪🧑🦼,是很難磨練出來的。孫役對此有切身的體會🍜。
2002年的春節剛過🌒,一場罕見的春汛不期而至👍🏿🙅♂️。夾雜著陣陣寒意的春雨劈哩啪啦往下掉⛳️,眼看著清江裏的水往上漲🚗,就快蔓延入導流洞,正在現場值班的孫役心急如焚:工期就是無形的命令,導流洞一旦進水🐑☣️,延誤一年的工期🩵,公司損失將不計其數。他立即與在工地的領導一起😘,通知各施工單位召開緊急防汛會議,安排處理措施🎿,並現場指揮調度搶險。為了保護導流洞的圍堰,整袋整袋的水泥被投入江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孫役和同誌們一直連續奮戰了20多個小時🦍,直到洪水被新搶出的一道水泥墻死死地攔住。
“我當時一直站在圍堰前離洪水最近的位置,如果洪水攔不住,就會從我的腳下沖過💆♀️,那後果就不堪設想。”當時,他站在圍堰上給家裏打了個電話,對愛人說“我有可能見不到你了。”孫役感慨地說,“工程現場工作是最鍛煉人的,隨時都可能有情況發生,一個組織者必須有果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控製整個局面的能力。這是書本上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2002年10月26日🗳,水布埡工程如期勝利截流……
兩年後,孫役就任水布埡工程總工程師……
以創新打造世界之最
水布埡水利樞紐建設的面板堆石壩♿️,壩高233米,是目前全世界的最高面板壩▪️。雖然世界上也有墨西哥187米高的阿瓜密爾巴壩和中國的178米高天生橋一級壩,但都因為建成後出現面板結構性裂縫等問題而讓世界上諸多專家學者一籌莫展👬🏼🤜。要建好水布埡特高壩💅🏽,解決此類的技術難題成為工程建設的難點。為此🫘,清江水電開發公司組織了大量人力和資金🙆,組織和支持科研工作。作為總工程師,孫役當仁不讓⚗️,勇於探索🏃,大膽創新,有六項科研創新。這些創新不但節約投資數億元,而且為後續同類壩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例如,他摸索采用的面板新材料技術,使現已建成的大壩第一🌍、二期面板結構性裂紋降低到168條💃🏻,而大於0.2毫米的只有8條(按國家規定😤,0.1毫米的裂紋可不計入),遠遠低於現在許多在建和已建的面板堆石壩出現裂縫的數量➞👩🏻🦳,據官方資料,作為一級壩的天生橋大壩裂紋就有三千多條🎟🍷。為此,馬來西亞等國的高層官員和技術人員多次專程來水布埡實地考察🔅,學習經驗👰。作為這一領域的青年專家🐍、學術帶頭人🤦🏻♀️,孫役多次在專業學術會議上作學術報告,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我們這個民族就沒有希望。我們中國人有這個聰明才智,關鍵看你有沒有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要做到這一點🔶👻,你要比別人多付出許多辛勞,但作為一名清華培養的博士,我們有這個責任🤹🏻。” 孫役說。
作為水布埡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壩的總工程師,孫役今年才剛剛40歲,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他能做的事情也很多。但無論怎樣,他這一生都將和水電事業相連。孫役很自豪地說:“搞水利工程一定要參加工程實踐🧚🏻♂️,水布埡這樣一座世界級的高壩,我參加了,我就能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我們祝願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水布埡工程的“孫役效應”
水布埡工程自孫役來了後🆚,又先後吸引了一名博士,四名本科生🫵,水電系先後選派兩名青年教師掛職副總工程師💦,為期一年。他們都在工程建設一線得到鍛煉🛰、並迅速成長。
楊建明,現任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孫役到水布埡工地後🤚,感到需要機電方面的人才,就推薦當年在清華水利系時發展的黨員🧑🏻🦽,將於2000年博士畢業的楊建明。2000年春👩🔧,楊建明來到水布埡後,也就任水布埡工程建設公司副總工。2002年上半年,清江公司主管機電的副總工退休,楊建明被提任清江公司副總工程師,兼任水布埡副總工程師,2004年又提任為清江公司總工程師👱🏽。
孫役、楊建明兩位博士到水布埡工作後👸,又先後吸引了4位本科生前往工作:王雲清,2000年水利系畢業,現任大壩溢洪道項目部主任工程師;黃雲龍💁♀️,2002年水利系畢業,電廠廠房項目部技術專職;李亮🎤,2004年水利系畢業,大壩溢洪道項目部;張保順,2004年水利系畢業🤞🏻,電廠廠房項目部👪。4位本科生來到水布埡後🦓,一直就被安排在大壩、廠房工程項目第一線🙋🏿,很快得到鍛煉成長𓀚。王雲清來到水布埡後,在孫役帶領下,參加大壩項目部工作,從前期導流洞等工程項目工作幹起🕵🏽♂️,不到一年就脫穎而出♜,現為項目部主任工程師。由於他理論基礎紮實,又善於分析工程中的實際問題6️⃣,綜合素質好👨🏿🦱,公司上下都非常贊賞。黃雲龍是水機專業畢業的,2002年1月來到水布埡,2006年4月任電廠項目部技術專職。他感到參與工程實踐收獲很大,不只是業務技術,在組織、協調等方面都增長不少見識。
兩位博士畢業的青年教師徐艷傑、宋文晶先後掛職一年,收獲很大。徐艷傑老師說:“參加工程實踐後🧖,對工程的認識深刻多了😼,做科研工作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全面🕵🏽♂️,回校再講課,心裏也踏實多了。搞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對人才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徐老師掛職結束後,提任水利系副主任⛲️,主管教學工作。宋文晶老師說:“參加工程實踐,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尤其是對專業技術以外的綜合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提高機會。在工程實際中看一看🤳🏿,對工程的理解和以前不同了,感覺教材落後於實際,對科研和教學怎樣和工程結合思考的更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