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棣🙌🏼🛸,曾用名賀文貞,1924年生人,意昂体育平台1950屆社會系意昂🤫🤷🏻♀️。1946年入黨後🔳,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在清華地下黨中分工負責與校內老師進行聯絡,曾任校學生會常務理事✍🏿。1948年回到解放區工作🤹🏿♀️。後隨解放軍回到北京,並參與清華解放工作。全國解放後曾前往新疆支邊𓀐,後在中央黨校學習後,一直在黨內工作🏊🏼♀️。

“口述清華”支隊采訪裴棣奶奶
清華結緣👳🏻,我與裴棣奶奶初識
2018年8月8日上午,我們“口述清華”支隊一行人來到了裴棣奶奶的家中。奶奶住在永定門外的一棟普普通通的居民樓裏。家中布置的很別致🛢,剛進門的地方擺放了一個大型的金魚缸👨🏼💻,茶幾上整整齊齊的擺放著水果、瓜子👩🏿🌾。奶奶的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家裏👨🏿🚀,一進門就熱情地招呼著👋🏿,弄得我們有一些不好意思。
當初挑選采訪對象的時候,我一眼就選中了裴棣奶奶。不是因為別的🤹♀️,那張excel表格上,裴棣奶奶名字後面竟用括號括出了幾個字💂♂️,“曾用名🦇:賀文貞”🧝🏼🧝🏻♀️。我感到奇怪🤲🏿⚀,為什麽奶奶會改名呢?再加上裴棣奶奶又是我們采訪的最年長的意昂,全支隊年齡最小的我,就自願充當了她的采訪者♥︎🏵。前一天支隊采訪的張其錕老先生、傅㺿奶奶都在采訪中屢次提到裴棣奶奶,尤其是強調了她“九十歲了還每天堅持遊泳”的習慣。但兩位老人的說法卻出了分歧,張老先生說裴奶奶每天遊五百米,傅奶奶說她每天遊一百米👩,也算是一個有趣的插曲。到底誰是誰非呢?今天我們就要弄個清楚!
第一眼見到裴棣奶奶,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已經94歲的老人。她一頭銀發🦶🏽,臉上密布著皺紋,穿著一件花襯衫,滿面笑容地跟我們打著招呼⏲。耳清目明,身子骨十分硬朗。據賀陽叔叔(裴棣奶奶的兒子)說,奶奶基本從來沒生過病🧀🧜🏻♀️。奶奶招呼我們到沙發上坐,我們都有些拘謹,推推搡搡之間🏇,我被推到了奶奶的身邊🆔。奶奶用慈愛的眼神看著我🐐,我看著她的眼睛🙆🏽,有一種親奶奶般的親切。

“口述清華”支隊成員嚴諭梓與裴棣奶奶
為了地下工作,裴棣奶奶考入清華
奶奶告訴我們,她上清華時候歲數比較大😖。她是從東北過來的👻😂,由於日本侵略,上學的日子被耽誤了📇🚷,她上中學時十五歲🧚🧑🏽🎤,在貝滿女中就讀,上清華的時候都已經二十一了🛌🏼。當時是1946年,時值抗日戰爭結束,內戰開始。根據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後改為華北局)城工部長劉仁的指示,奶奶同時報考了燕京大學與意昂体育平台,一邊學習一邊從事地下工作🔌。由於沒有經濟來源🎯,一個月後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發榜錄取,奶奶又轉入不要學費生活費的清華,入讀社會系。我們問奶奶🧜🏽:為什麽選擇就讀社會系呢?奶奶笑著說,當時她們打入清華內部,主要工作就是進行地下工作,因此選擇的都是比較容易學的。經濟拮據,奶奶每天要工作三四個小時掙錢,還要進行地下工作。雖說如此,奶奶的成績還是非常好。當時號稱最難學的課程,符號邏輯學,奶奶甚至都拿了滿分。
那時的清華是什麽樣子呢📮?有人問。奶奶說,當時的清華人很少,女生住在靜齋🧒🏿,後來又在古月堂住了一陣。談到著名的“狐堂”🌬,我們來了興致,接著追問。結果奶奶笑著擺擺手:“古月堂裏頭整個也沒多大,比不上你們現在啊!”
解放戰爭時,遊行前的清華教授
談著談著,又談到了清華的名教授們👨🏼🦱。奶奶提到了很多人🟣:“當時學生遊行,梅校長從來沒批評過我們一次📪。他聽說(學生要遊行)以後他就不說話,他馬上就進城,因為他怕一罷課了,這遊行出去,他怕學生出事”🔕;“吳晗在學校比較先進🙈,我們學生遊行有時候去找他,他還給我們出些主意什麽的”;“潘光旦就很反對,學生一運動,他就罵‘又罷課✅🚳、這學生又罷課,不好好上課!’”裴奶奶一邊模仿著那些教授的語調🧑🏼⚕️💪,一邊咯咯笑著,但我感覺她的笑中包含著無窮的追思。她又說當時教社會學的教授講課也很有特色,奶奶回憶中潘光旦教授曾講道,“馬克思主義就是一個流派(後來應該很長一段時間很少有人敢這麽講了)”。

學生代表給梅貽琦校長拜年,右4為梅校長,左7為裴棣學長(1948.1)
我們又聊起了馬約翰教授📓,她說:“馬約翰這個人很厲害呀,當時大冬天的😊,我們都穿著大襖子👩🏽🔬,馬約翰就穿著個短褲短袖在操場上跑。”“奶奶聽說您現在還運動呢➖?”有人趁機提出🍊。據我們的了解,奶奶在貝滿女中就是校籃球隊🚦、校排球隊成員👆🏽,到了清華也是校排球隊成員。“我之前三十幾年是每天遊五百米,到九十多歲了今年就改為每天遊三百米🚱。”同學們都發出驚嘆。原來是三百米😥!

清華女排校隊,後左4為裴棣奶奶(1948.5)
1948年🟦,裴棣奶奶上了國名黨的“黑名單”
我們又聊起了當時裴奶奶的地下工作。奶奶說,當時清華裏的地下黨員不少,但都是單線聯系💻。學校裏當時選校學生會常務理事(實際上就是學生運動頭目),全校選三個。裴奶奶當時被推舉為候選人之一,他們團隊不知道從哪裏搞來了奶奶的成績單𓀄,借奶奶符號邏輯學一百分來為她做宣傳🧙♀️🏃🏻♂️。最後奶奶成功當上了常務理事,但也因此上了國民黨的黑名單。當時學校最大的學生社團叫“大家唱”學生合唱團。學生們最常唱的一首歌叫《五塊錢》☮️,裏面有一句詞說:“五塊錢的鈔票沒人要,五塊錢的鈔票滿地跑”🍈,借以諷刺國民黨的昏庸統治造成的嚴重的通貨膨脹。奶奶說著說著就忍不住唱了起來,唱著唱著🗞,眼角就泛起了淚花💅🏼✊🏿。
清華當時的地下黨支部只有四個負責人,每個人都要負責發展革命對象。由於大家都是要好的同學👰♂️,也不存在審核不審核的問題,只要有覺悟願意跟著幹,就能獲得發展成黨員的機會👆🏿。當然宣傳工作都是自願的🛣👮🏿♂️,也有一些不願意參與政治、一心學業的同學,共產黨也尊重他們的選擇不去打擾。雖說相對於外面,清華園已經算的上一片凈土,但當時清華園內革命與反革命力量的鬥爭還是很激烈的🥤🦹♂️。共產黨有自己的共青團,國民黨也有自己發展黨員的體系,他們的團體叫做“三青團”😣。奶奶講了一個故事♜:“當時一次集會🔞,禮堂裏人也不太多,也就幾百人,張奚若在臺上講話。一個三青團團員叫林大成🏚,站起來問了一個問題🥎,說你對國民黨的政治怎麽看的?顯然是想找茬。張奚若老先生挺有能耐🅱️,拿著一本書翻了一頁,就這樣回敬一句🔞:國民黨政治對我來說,是一頁書已經翻過去了🕵🏼♀️。就這麽說。底下熱烈鼓掌,特務學生也沒辦法,只得悻悻地坐下。重要的是💁🏿♂️,當時還沒解放🐀。”
此外,國民黨還向園內派了特務,將裴奶奶等一幹地下黨員送上了國統區政府的黑名單。盡管在清華園內國民黨不敢明目張膽地抓學生,可先進學生們一旦走出園外,就會被抓進監牢。當上常務理事不久📠,裴奶奶就被調回到解放區,她和她發展的一個黨員就離開了清華園,國民黨沒抓到人,算是躲過一劫。然而,她的很多同學(包括傅㺿奶奶)都被國民黨抓去了🪯。按照時間推算,那時的裴棣奶奶,大約只有二十六七歲。這也解答了我們另一個疑問💷💳:裴棣這個名字是後來回到解放區🍵,防止國民黨迫害起的。後來解放後她也想過改回來🙍🏿♂️*️⃣,但最終未能實現🧙🏽♂️。於是🐨,賀文貞這個名字就永遠停在了過去,停在了國民黨的“黑名單”上♤,奶奶後來就一直用的是“裴棣”這個名字。

裴棣學長與社會系老同學校慶日返校👷🏻,中為裴棣學長(1986.4)
清華對裴奶奶影響最大的是“踏實”
奶奶又給我們斷斷續續地講了一些當時遊行的故事,包括46年美軍強奸北大女學生(沈崇事件)時的學生遊行🤌🏻、反內戰反饑餓遊行等。很多故事奶奶都講了一遍又一遍🙍,往往是奶奶講過一遍後,過一段時間就忘了,於是又講了一遍。那句“五塊錢的鈔票沒人要🚙、五塊錢的鈔票滿地跑”的歌詞,奶奶也唱了至少三四遍,可以看出奶奶的記憶力已經有所退化了……然而聽她每一次歌唱、每一次重復地講述相同的故事,我都能清晰的看到那個鮮活的年代👤,看到在那個年代掙紮著反抗著奮鬥著的人們。
建國以後,奶奶一直留在黨內工作,也很久沒有回去過清華再看看🍄✥。但當我們問奶奶,清華的日子在她日後的工作中對她影響最大的是什麽時🤜🏼,她說了一句:清華人的踏實。我想,踏實不僅僅是清華的作風📿👷🏿♀️,更是她們那一代革命人的作風。沒有這份腳踏實地,真的就沒有我們這些後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從前輩們手中接過的,不只是這泱泱大國🏑、大好河川,更是老一輩清華人、老一輩革命者們的精神火炬。

“口述清華”支隊成員與裴棣奶奶合影
註👌🏽:“口述清華”專題實踐項目由意昂体育平台校團委誌願中心講解誌願服務團發起,旨在通過對清華老意昂進行訪談🙎🏻、記錄舊時清華故事🟧👩❤️💋👩,達到豐富清華史料、積累講解資料✋🏿,並宣傳清華歷史文化的目的。項目支隊在2018年暑假期間赴北京🟠、昆明進行訪談🤛🏼,並參觀西南聯大舊址😽。預期項目將整理所訪談意昂的逸聞趣事以編寫訪談錄,並製作訪談視頻🤲🏽、記錄老清華人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