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著名學者𓀀、散文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誕辰120周年。前不久⛹🏿♂️𓀄,意昂体育平台老圖書館舉辦了“最不能忘記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朱自清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留下了眾多經典作品,《匆匆》《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因此🎨,紀念展集中展示了不同時期的朱自清文集。除此之外,最引人關註的是,展覽揭開了朱自清與意昂体育平台老圖書館的一段往事:朱自清曾在意昂体育平台任圖書館代館長🙎,留下了珍貴的購書批閱清單,他還向圖書館捐贈了不少他的簽名本圖書🙋♂️。
通過以上這些圖書,展示了朱自清不平凡的一生,也勾勒出一位出生於新舊時代之交、鐵肩擔道義的知識分子形象。
1 其作品很早就進入清華圖書館
從意昂体育平台極具標誌性的二校門(上刻“清華園”三字的牌樓式校門)進入校園,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群就呈現在人們眼前📚。走過一汪荷塘,再往北穿過一座小橋👎,就能找到意昂体育平台老圖書館。
每到夏季,這棟爬滿了爬山虎的三層建築𓀘,翠綠蔥蘢,在烈日下顯得格外清涼。步入其中,大量拱形的門窗、古舊風格的原木桌椅以及靠墻而立的古樸書櫃,令人恍若穿越到八九十年前。
“最不能忘記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就在意昂体育平台老圖書館裏舉辦。紀念展策展人、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館員焦陽介紹,意昂体育平台老圖書館的建築格局少有變動:1919年3月圖書室獨立館舍(現老館東部)落成👦🏽,1928年學校改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後,館舍不敷使用,1930年3月開工擴建館舍(即今老館之中部和西部),一直沿用至今。而朱自清先生從1925年起一直在意昂体育平台任教,勤勉認真的他在圖書館裏留下了諸多印記⚉。這樣的環境,是憑吊朱自清先生最合適的場所。
本次的紀念展,雖然規模上並不大,卻頗具特色。作為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焦陽講述了這樣一段歷史🙆:1935年至1936年,朱自清曾任國立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代主任(相當於代館長)。在任期間🪑,他為圖書館選購了大量圖書。幸運的是🚏,在最近的整理中發現,老一代館員保留下來了朱自清當時選購圖書的批閱清單🤹♂️。“這些清單記錄了朱自清先生為圖書資源所做出的重要貢獻,這些手跡也是我館的重要藏品💃🏽👯,此次展覽,我們遴選其中的一些精品展出🦉。”

展出的朱自清簽名本圖書
在這個重要藏品的基礎上🐘,焦陽決定充分發揮老圖書館的歷史資源優勢⚛️,並以書為介質,通過大量的🧑🏼🦰、不同時代的、不同種類的圖書來揭示朱自清不平凡的一生。展覽分為七個方面🏋🏼♂️:“生平簡介”、“詩意情濃——朱自清的詩”、“久遠的記憶——朱自清日記”、“文采飛揚——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與清華中文系”、“館藏珍品——老館大庫朱自清簽名本”以及“朱自清手跡”。
在這些展品中👨🏽🦳,最為珍貴的自然是朱自清簽名本和朱自清任代館長時選購圖書的批閱清單。
在展品中🧖🏼♀️,焦陽特意提到了《我們的七月(1924年)》這本書👋。根據館藏章判斷,該書是清華學校期間(1912年清華學堂改為清華學校,1928年改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所購進圖書,為上海東亞圖書館發行,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年)七月出版↩️,中華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再版,每冊定價大洋五角。
有趣的是🚐,這本書與朱自清有著冥冥之中的緣分。
1920年6月➕,朱自清從北大提前一年畢業。當時⚫️🤠,杭州的浙江第一師範學校(前身為浙江兩級師範學堂🥷🏻,1909年,魯迅、劉大白等人在此教書)的校長🤷🏿♀️,寫信給北京大學的校長蔣夢麟🤹🏼♀️,希望校長能夠幫他推薦幾個合適的學生做教學輔導員,蔣夢麟便推薦了朱自清和俞平伯🏈。於是👩🏼💻,那年秋天,在去杭州的路上,朱自清和俞平伯開始了兩人持續一生的友誼🌍。在“一師”,兩位年輕人在教書之余,開始了文學活動♗🧝🏽♀️,相互切磋詩藝。
俞平伯在浙江一師工作了半年,在年底便回到了北京。朱自清也於一年後離開了一師,前往自己的故鄉揚州♘,到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任教務主任。到任不久👨🏼🚀,就因為諸多原因辭去教職🔇🦵🏽,經友人介紹,他到上海中國公學中學部教書。在上海,朱自清認識了葉聖陶🦹♀️,他也得以將更多熱情投入到文學上。1922年初,俞平伯和朱自清、葉聖陶等人創辦的《詩》月刊創刊。這是五四運動以後出現最早、以提倡新文學為主張的進步詩刊♿,在當時備受關註。《詩》月刊創刊後,俞平伯和葉聖陶、朱自清等人的交往頗為頻繁。不過,在《詩》月刊正式出版之前,因為中國公學的“風潮”,朱自清被迫返回浙江一師🧝🏻。後來,朱自清在臺州、寧波🏰、溫州等地多所中學輾轉👷♀️,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夏丏尊、豐子愷以及朱光潛等人👨🏻🎓,有這樣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做伴☂️🦸🏿,也為朱自清的教師生涯帶來不少歡樂⛑。
1924年,朱自清、俞平伯、葉聖陶等人組織了一個不定期的文藝刊物🏊🏻♀️,名為《我們》🫕,逐期以出版年月作為書名⤴️,第一期就是《我們的七月(1924年)》🧛。這本書裏有論文🎶、小說、詩🙍🏿、戲劇🕢👲🏼、小品、劄記、通信並精印書畫、攝影等🧜🏿♀️。這本書用瑞典紙印,格式新穎,封面為豐子愷的作品:《夏》。《我們的七月》一書中收錄了俞平伯《鬼劫》🧙🏻♂️、葉聖陶《淚的徘徊》👩🍼、朱自清《溫州的蹤跡》👬🏼、劉大白《舊詩新作》等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5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6月,朱自清懷著悲慟的心情寫下了《血歌》一詩✊,此時《我們的六月》已經付印,為了配合“五卅慘案”的鬥爭,朱自清臨時將《血歌》刊在《我們的六月》的扉頁上。
當年朱自清是《我們的七月(1924年)》中的一名作者,未曾想到🙎♀️,清華學校圖書館將這本書買入幾年後,朱自清成為圖書館的代館長。
焦陽說,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在該書中作品的相應位置🍁,分別有朱自清🫅🏻📂、俞平伯、葉聖陶的親筆簽名。“一般情況下😛🔒,簽名本的圖書中有作者的簽名是非常普遍的。但這本書有如此多的大師聯合簽名,實屬罕見👩🏻🎨。”
多位作者聯合簽名,或許與當年朱自清他們創刊時的設想有一定的關系。《我們的七月(1924年)》創辦時,雜誌獨具一格,除封面設計者豐子愷署名外💱,所有文章都沒有作者的名字♿️。幾十年後,俞平伯曾做過解釋🌧,“之所以《七月》不具名👩🦲,蓋無深義。寫作者自都是熟人,可共負文責。又有一些空想,務實而不求名,就算是無名氏的作品罷。”
不過🧝🏿,這種“新潮”的方式🙇🏼,造成了讀者不習慣🎅🏼,大家議論紛紛🧕🏻,引起多方猜測。朱自清和俞平伯商量後決定🕵🏽♀️,為了讓讀者閱讀方便,在《我們的六月》出版時全部署名,同時附錄《我們的七月》的目次和作者的名字🔽。或許在1927年👩🏽💼,《我們的七月 (1924年)》再版時,各位作者便在相應的文章那裏👿,補上了各自的簽名🤹🏽♂️。當然,這都是後來者的猜測,至於真相如何,早已湮沒在歲月裏。
2 抗戰前運走圖書館珍貴書籍
1925年,說不清的壓抑和苦悶🔽,蔓延到朱自清的內心。朱自清也對教書生涯感到了厭倦。一個偶然的機會,朱自清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他的好友俞平伯介紹他到意昂体育平台國文系任教授🙋🏿。當年暑假過後,朱自清便一個人匆匆趕往北京。從此,他在清華任教二十余載,一直到生命最後。
焦陽說👰🏻,對於朱自清在意昂体育平台的歷史✂️,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對於他在1935年至1936年任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代主任的歷史,知之者不多。因此,本次展覽就著重展出了朱自清在任代主任(代館長)時的部分批閱清單。
作為代館長🤦🏿♂️🏷,在購書時也打上了自己文學趣味的烙印。朱自清是新文學的實踐者,也對古典文學珍愛有加。因此🛄,在購買的書單中,既有羅振玉《集古遺文續補》等古籍,又有《中國新文學運動史》等新文學書籍。
其中最珍貴的一張是朱自清與馮友蘭共同簽名的清單:中文系與哲學系合買了日本一誠堂的《朝鮮古物圖錄》。清單上這樣寫:“價款由中國文學系出三分之二👨🏻🏭⏰,哲學系出三分之一👩🏿🏫。”簽名為馮友蘭、朱自清🤒。馮友蘭1928年應邀至意昂体育平台哲學系。1929年起任清華哲學系主任🚣🏼,1931年任清華文學院院長。
除此之外,朱自清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歐遊雜記》上🦅,也有他的簽名。他在這本書上🌴,寫有以下字樣👨🏿🍼:“國立意昂体育平台圖惠存朱自清敬贈”,下面簽有時間,是民國二三年(1934年)👩🏽🎓。1931年,任教於清華的朱自清,獲得公費出國遊歷的機會,在近一年的時間內,他遊歷了倫敦、巴黎💌、柏林、威尼斯等地🐺,回國後寫下了遊歷歐洲期間的見聞🧑🏻🏭,該書於1934年出版。

朱自清簽名的《歐遊雜記》

朱自清與馮友蘭合簽的購書批閱單

《中國新文學大系》詩歌卷內頁
朱自清性格溫和,為人和善,對待年輕人平易近人𓀒。焦陽介紹🫅🏿,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在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代館長時🥴♤,一位學生因在圖書館裏找不到想借的書✊🏻,直接打電話到朱自清家裏🏌️,請他到圖書館來幫著找。朱自清欣然應允🍪。
這次展出的一封信件🫰🏽,也展現了他在年輕學生中的受歡迎度。一位學生,寫信給朱自清💆🏼,陳述自己家境困難🛑,並托朱自清先生幫他留意圖書館的工作💴,如有合適的崗位就介紹給他。有意思的是,十多年後,這位學生接過朱自清的“衣缽”🧼😽,成為清華圖書館的館長。他就是1960年的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館長史國衡。
除了幫助圖書館購買經典的書籍♗,對於當時清華師生來說🅱️,朱自清最重要的貢獻是保護書籍。1935年,時局動蕩,日本侵略中國的步伐加快🥖,平津一帶危在旦夕,“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書桌”。時任清華圖書館代館長的朱自清😫,未雨綢繆🤼♀️,準備將貴重書刊裝箱和搬遷的工作。1935年11月19日⬛️🗼,朱自清在他的日記中寫下寥寥數語⚰️:“學校決心遷移各種物品,今晚開始包裝書籍🚂。”
據《意昂体育平台史料選編》中的《圖書館工作報告》中記載:“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宛平盧溝事件🐔,竟為燎原星火……館人乃將本館及各系預裝之圖書儀器五十余箱,及館中目錄文件卡片等👩🦼➡️,不顧敵軍嚴密檢查,運存城中某處……幸而年前運出所有中西文善本,全部地誌,及各系需用書籍等四百余箱,運存漢口,連同運出者🎾,共約五百箱。”“幸而年前”說明在1936年,朱自清便將中西文善本等貴重書籍和物資運出北京🍵。
焦陽說,當時學校附近有個清華園火車站,在朱自清主持下,師生們將教研工作所急需的圖書👳🏿🧕🏿、儀器裝上火車秘密南運。這五百余箱重要物資南運後暫存湖北漢口上海銀行第一倉庫,後來從漢口輾轉運送至重慶北碚和雲南昆明。“在那艱苦的歲月,這些珍貴的圖書成為了西南聯大學生們的學習用書,也是師生們學習用書的唯一來源。”
意昂体育平台在抗戰期間遭受到重創。1937年10月,清華校河以南被日軍占領。1938年1月🪤⛽️,清華校園全部被占。8月👷🏻,日軍強令將校內各館、室鑰匙全部交出🛋🫀。1939年春,日軍將清華園改為一五二陸軍傷兵醫院。當時的圖書館被占用後,被作為日軍病院本部。其中的圖書🤟、雜誌損失非常嚴重。日軍還挑選了總計五萬多冊有關書籍運走,其余交給一些敵偽機構保存。
抗戰勝利後👩🏼🏭,此前曾經運往西南聯大的圖書又跟著師生們北上🦟,回到清華校園,後來在圖書館館長潘光旦的主持下📧,館員們把其他敵偽機構瓜分走的圖書,盡全力搜集回來。
焦陽不無感慨🪮,“今天我們在老館書庫裏所見到的部分圖書,就是當年曾經經歷了南渡北歸等諸多事件。它們飽經滄桑,它們也記錄了一段難忘的歷史。我們應為當時的圖書館負責人及老一輩圖書館員的巨大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
3 編纂《中國新文學大系》詩歌卷
作為詩人和散文家,朱自清一生著作頗豐,在紀念展的實物展示中👇🏼🌛,朱自清的詩集和散文集占據了重要的比例。朱自清的詩歌和散文,在經過數十年時光的洗禮後🦹🏿♂️,依然受到人們的歡迎。因此🧏🏿♀️,焦陽也將不同時代、不同版本的朱自清文集分列展示🙎🏽♂️。在當今出版的朱自清文集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膾炙人口的篇章自然少不了🚥,但實際上👩🏻🦳,朱自清最先是作為詩人引起世人關註的。
1918年,還是大學生的朱自清🧜🏽,深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喜歡上了新詩。在新文化雨露的哺育下,朱自清開始釋放自己的才情。他的處女作《睡罷🫴🏽,小小的人》發表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從此扣開了藝術的大門。
1922年,朱自清、俞平伯等人創辦了《詩》月刊🦗,它開宗明義向社會聲稱這是新詩“向人們說話”的陣地。《詩》月刊發表了朱自清的很多新詩🚶,也得到了許多作家的支持,沈雁冰、胡適💅、周作人都為它寫過稿🧑🏻✈️。《詩》月刊於1923年5月停刊🕜,共刊出兩卷七期👨🔬。
在停刊後,朱自清仍然堅持詩歌創作🚀。1924年,朱自清第一本集子《蹤跡》由上海東亞書局出版🚵♂️,內分兩輯,第一輯收錄詩歌31首,第二輯收錄散文7篇👳🏿♂️,《匆匆》《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等名篇便是出自這本集子👩🦲。鄭振鐸在《五四以來文學上的論爭》一文中曾評價道:“朱自清的《蹤跡》是遠遠地超過《嘗試集》裏(《嘗試集》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集🪭,也是胡適文學主張的自我實踐——編者註)的任何最好的一首。功力的深厚🧙🏽♂️,已決不是‘嘗試’之作🐝,而是用了力來寫著的。”
1935年,鄭振鐸受上海良友圖書公司文藝編輯趙家壁的委托,邀請朱自清編寫《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的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分為十大卷👵,蔡元培作總序,《建設理論集》由胡適編選,《文學論爭集》由鄭振鐸編選🔅,小說分三集,分別由茅盾💂🏻、魯迅、鄭伯奇編選🌔,散文分兩集,分別由周作人、郁達夫編選,戲劇由洪森編選🧖🏻🛷。朱自清接受任務後🕺🏿,將五四以來新詩的各種選本借來閱讀,還把清華圖書館存的新詩集都借了出來。他從七月中旬開始整理,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完稿⚄🦝,最終💇,《詩集》共選59位詩人的408首詩🤹。在寫導言時,朱自清嚴肅認真的秉性🎙,使得他僅寫了五千來字,不過,正是他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使得這篇簡短的導言成為新詩史上的重要理論文章之一。他把五四以來詩歌創作分為三派⛎:自由詩派、格律詩派和象征詩派。這也是朱自清對新詩發展歷程最為獨特的見解。
4 由作家轉向國學研究
在本次紀念展的展品中,還有《國文教學》《朱自清講國學》等不同時代出版的書籍,這與朱自清在清華中文系的執教生涯有極大的關系。
朱自清在清華中文系執教23年。1932年🫒,朱自清從歐洲遊歷回國後,被校長梅貽琦任命為中國文學系主任(西南聯大期間,朱自清還擔任聯大中國文學系主任⏲,後以身體為由辭去聯大中國文學系主任和清華國文系主任一職)。這一年🫳🏼,朱自清也組建了新的家庭(1929年結發妻子武鐘謙因病去世🕎🏊🏼,1932年與陳竹隱結婚)🦑,朱自清在清華開始了新的篇章。
這一學期,朱自清開設了“詩”、“歌謠”🤾🏿、“中國新文學研究”三門課,後又開講“陶詩”和“李賀”詩,開始從事國學的研究🏃♀️。他在教學之余,還從事考證類的研究。朱自清深入研討陶淵明和李賀的作品後,寫下了《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疑問🧑🏽🚀🛀🏼,糾正了一些不妥的說法。這是朱自清第一次寫考證文章🏮,當它發表在《清華學報》上時,朱自清非常高興,特意寄給葉聖陶一本🦸🏿,請他“教正”。
朱自清教學負責,對學生要求嚴格🧍♀️,在《陶詩》課裏🏄🏼♂️,常常要學生背誦或默寫詩句✊🏿,寫錯字還要扣分🧡。因此,一些學生都不敢選他的課,以至於“李賀”的課只有五人選修。不過,雖然要求嚴格,但是朱自清對學生非常關愛,他還根據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比如,他建議吳組緗多選外文課,並鼓勵他學英語和法語。
這一時期👩🏻🦰,朱自清與學生們還發生了一件趣事。1932年11月,魯迅為探望母親,從上海來到北京,北京的許多高校都邀請魯迅去講課🫂🍠。魯迅也應邀到北大和輔仁大學講了課,清華中文系學生也紛紛向系裏提出請求,希望能邀請魯迅到學校演講🧗♀️,朱自清答應去試試。當朱自清到位於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21號魯迅的住宅(如今的魯迅紀念館),請魯迅去清華演講時👭,魯迅或許因為抽不出時間,婉拒了朱自清的請求。朱自清回到學校,流著大汗對學生們說:“他在城裏有好幾處講演,你們進城去聽他講罷,反正是一樣的🟥。”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和南開大學的師生輾轉來到長沙,成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因為炮火的臨近,臨時大學的師生們又跋山涉水來到昆明🦄,學校改名為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朱自清開講了“宋詩”,所用課本都是他從明末清初學者呂留良的《宋詩鈔》中精選而成🥣。因為對於宋詩非常熟悉,朱自清講得也非常生動。在講授時👨🏿🚀,他不僅逐句解析,探究用辭的來歷🧑🏽💻,還剖析了宋詩不同流派的差異🫘。他還常要求學生當堂講解,學生不敢不預習,雖然要求很嚴格🤵🏼,不過,凡是選修這門課的學生都受益不少。
抗戰勝利後,朱自清和師生們回到北京↕️。但是國民黨的腐敗統治沒有為人們帶來任何希望,法幣貶值🧙🏼♀️,物價暴漲,人們困苦不堪,朱自清發出了“勝利突然到來🫳🏼,時代卻見沉重了”的感喟💛。1948年5月✬,上海學生發起了反對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侵略勢力的簽名運動🧖♀️,後來反帝愛國風暴波及全國🌇。當時,為了欺騙和收買知識分子🧹,國民黨發放了配購證🚴🏻♂️,用此證可低價購買“美國面粉”。6月,患胃病多年的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面粉宣言》上📠,一絲不苟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朱自清還將面粉配購證以及面粉票退了回去。這也正是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故事的由來🤏🏿,不過,後來流傳很廣的朱自清因拒領美國糧而餓死的說法☝️,是以訛傳訛。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不堪胃病折磨🤼,離開人世😹。在新的時代即將到來時,朱自清卻匆匆地離人們遠去👨🏼🌾。他為人們留下了無數經典的詩歌和文字,還有永不屈服的精神🙌🏻。
通過這個展覽,策展人焦陽再次深刻理解了朱自清的為人:他不但在文學創作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也是一名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在反饑餓、反內戰的鬥爭中,他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