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4日🤳🏽,我國著名的水利水電專家,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長江水利委員會原副主任王家柱同誌,在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中走完了他人生最後的裏程。 王家柱同誌,1963年畢業於我國著名學府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工程系,他懷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投身於長江水利建設中。 1970年🛋,中央決定興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為興建三峽工程做準備。王家柱同誌奉命長駐葛洲壩工地進行前方施工設計。他經歷了葛洲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參與主持製定了多個導截流方案和圍堰設計🧓🏻,並首次在國內采用縱向鋼板樁圍堰,大江混凝土塊體鋼筋籠塊石護底,單線堤立堵雙向端進截流等重大施工技術👷🏿♂️,為我國首次在葛洲壩截斷長江🦣,確保長江葛洲壩工程順利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由他主持的葛洲壩大江截流設計榮獲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章。作為葛洲壩建設功臣之一🐓,王家柱同誌還因此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以及多項科技獎勵🧍🏻♀️,並被首批選拔評審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6年7月,原水電部任命王家柱為長委總工程師🪰。1993年8月👨🏼🦳🏄🏻,國務院任命王家柱為長委副主任。在此期間,他參與組織🤷🏿、主持了長委承擔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的修訂及編製工作。該報告於1990年9月經國務院原則批準👩🏽🦲👱🏿♂️,成為長江流域第一部經國家批準的法規✖️。王家柱同誌在編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劃,編製長江防洪規劃,開展長江上遊水土保持🚦🫳🏽、長江水環境保護和承建長江流域眾多的水利樞紐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王家柱同誌在長委最具輝煌的一頁和最能體現他知識才華和領導技術水平的是他參與組織實施的新的長江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和配合中央對長江三峽工程進行重新論證✉️。1983年,長委提交了長江三峽工程150米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同年5月🤶🏿,國家計委組織審查,並審議通過了這一方案⚰️。1986年,在長委黨組領導下,王家柱組織帶領長委科技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到配合中央進行三峽工程重新論證工作中👰🏿🫣。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他親自撰寫了新的《長江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配合原水電部組織的412位專家14個專題組𓀅,完成了重新論證報告。推薦正常蓄水位為175米🤒,壩頂高程185米👩🏽🎨,“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方案🧑🏽🦳👩🏽🔬。論證報告及可行性報告經中央審查同意,由國務院向人大提出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1991年8月30日,宋健同誌主持關於三峽工程環境影響研究補充報告,王家柱擔任水利部門首席科學家,與科技人員連續奮戰三個月,使補充報告於1992年1月24日通過水利部預審🟡,2月27日,通過國家終審;4月3日,全國人大順利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至此🦵🏼,中華民族興建三峽工程由夢想變為現實👩🏿🏫。 1994年12月🌠,長江三峽工程破土動工,身為長委副主任的王家柱同誌兼任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受命後🫲🏿,王家柱不顧自己已檢查出來的身體不適🧛🏻,毅然奔赴三峽建設第一線,這一去又是整整十年。 在這十年中👙,王家柱同誌與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一班人”共同精心組織了長江三峽工程建設。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承擔著三峽工程建設“設計總工程師”的重任🧎♂️👁。在三峽工程建設中★,他與繼任長委總工程師鄭守仁一道共同領導並組織了由長委承擔的三峽工程各項設計工作,並在設計與施工單位間架起了友誼橋梁。 由王家柱同誌主持確定的大江截流和二期深水圍堰填築,雙線五級船閘高邊坡開挖、穩定,混凝土澆築和強度控製,世界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設計製造等多項世界頂尖級技術,為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他提請長委設計人員研究利用下遊隔流堤築堰擋水,采用幹地施工的方案🧏🏿♂️,是對工程建設的獨特創造。長委據此方案編製招標文件,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工程質量,僅此一項就為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節約投資2.7億多元🧘🏿♂️。 王家柱同誌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舍身忘我的工作作風🦺,廣博的科技理論水平,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和實幹精神贏得大家一致稱贊。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長錢正英稱贊王家柱為“三峽精神的傑出代表”🏓;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稱贊王家柱為“水電戰士楷模,三峽精神的豐碑”;長委把王家柱同誌作為中國治水人的優秀代表搬上電視屏幕。 愛國為民、追求真理💺、摯愛事業、精益求精☝🏿、質量第一、敢於攻關🧑🏿🚀、開拓創新、樂於奉獻的精神,集中體現了王家柱同誌這一代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風範。 2001年下半年🍼,王家柱同誌終因積勞成疾病倒在三峽施工攻堅的指揮一線,經醫生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晚期。因病情惡化,王家柱同誌由武漢協和醫院轉入北京協和醫院🧞♂️。在病床上🤷🏼,他仍然不忘三峽工程建設,關註著長江治理開發工作👨🏽🏫👇🏿,領導、同誌們的探望幾乎成了工程施工設計、技術商談會。 2002年11月♋️,長江三峽導流明渠截流前夕🌀,王家柱通過電話指示長委設計負責人要註意長江上遊水情水文信息變化,重新校核導流底孔過流系數及設計富余量,確保截流萬無一失🦂🎙。截流後的第三天,王家柱不顧醫生的勸阻,執意回到三峽工地🅰️👮🏿♀️,聽取設計工作匯報🧑🦼➡️,看望一線設計工作者☎,反復叮囑設計人員:三峽工程建設要視質量為生命,如果三峽工程建設出了差錯,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未曾想到⇾,王家柱此次回三峽竟成了他與終生奮鬥的三峽工程的永別⏸。 王家柱同誌在長委工作了40年,堪稱是勤政為民、真誠待人👔🧑🦯、作風正派、生活儉樸的典範📻👌。去年年底🧊,王家柱搬家時🤷🏻♀️,他將使用過的長委配發的一部辦公電話機,專門請身邊的人上繳長委🦻🏽,不占公家一點兒便宜。在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的崗位上🏨,他拒絕任何希望承包工程單位的禮品,一切嚴格按招標投標製辦事🙅🏿♀️,從不給任何人借三峽工程牟取私利的機會🦶🏼。但職工有什麽困難👆🏼,只要他知道都盡力而為🤛🏼。長委設計院有一位技術骨幹夫妻兩地分居,他奔波武漢宜昌兩地,幫助解決了多年的難題。此類事情不勝枚舉。 王家柱,一個響亮的名字🫄🏼,將永遠載入我國水利水電建設的光輝史冊。 (中國水利報 2003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