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李道增♍️:徜徉在劇場時空的行者

    2017-02-16 | 周秀芳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17年2月13日 |

    在60余年的建築設計實踐中🩸,除20世紀50年代末設計的國家大劇院和解放軍大劇院外🚽,李道增還曾設計過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天橋劇場𓀏、新清華學堂等諸多項目。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李道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即新製宜主義,這種理念源於設計實踐,又在設計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完善。

    1988年李道增在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奠基儀式上。

    李道增(1930年— )🙆🏼,1930年生於上海𓀀,祖籍安徽合肥,為晚清重臣李鴻章家族後裔🤽🏿‍♀️。194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學習建築。1952年畢業留校任教♎️。1958年主持設計國家大劇院,項目因國家經濟困難而停建,1991年後又積極參與國家大劇院設計競賽,所設計方案最終入圍卻遺憾落選🤾🏿‍♂️。1988年,李道增成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推動了我國註冊建築師製度的建立。李道增主持設計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天橋劇場、新清華學堂等一批劇場與建築,培養了多名在建築理論與設計尤其是觀演建築設計領域的傑出人才🧖‍♂️。1999年出版橫跨建築學與戲劇學兩大學科的《西方戲劇·劇場史》,填補了國內學術空白,同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堪稱劇場理論研究與設計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為新中國劇場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安徽合肥,為晚清重臣李鴻章家族後裔。父母這樣教育兒女:和合為人、自立自強↕️。李道增從小受到中西兩種文化的熏陶🦜,跟著名畫家學畫✍️,喜愛讀書🫕☔️,小學二年級開始學英文,到六年級時🦹‍♂️🚲,已能閱讀英文原版小說《雙城記》和《小婦人》了。初中到師資力量雄厚的上海南洋模範中學讀書🙍🏿,畢業後李道增考入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李道增的成績名列前茅🦵🏻👨🏼‍⚕️,物理老師楊逢挺為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生,常給學生講述清華故事,令李道增心馳神往。1947年高中畢業後考取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

    李道增入學後方知意昂体育平台有建築系,因愛好繪畫,便慕名找到建築系主任梁思成,如願轉入建築系。在梁思成的辦學方針指導下👮,李道增系統學習了重視實踐的包豪斯理論,從梁思成等清華各位大師身上獲益良多。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重視實踐教學,李道增還曾領命到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設計暖氣。1952年,李道增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成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的一名教師🧙🏿‍♂️。(見圖①)

    ①20世紀60年代李道增(右)與梁思成(中)以及日本的清水正夫(左)合影。

    情系國家大劇院🤜🏻,此生無悔

    1958年,新中國計劃在北京興建十大國慶工程項目🧒🏿💈,其中之一便是國家大劇院。項目要求各大設計單位和高校在兩周內提交方案🍃。李道增此前設計過五道口工人俱樂部,便被抽調擔任由11位師生組成的設計組組長。李道增多方調研後,把舞臺設計成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品字形。誰也不曾料到,這位28歲青年設計的方案竟然一舉奪魁。

    消息傳來🤾🏽,全校沸騰。校長蔣南翔立即抽調精兵強將,組成300多人的國家大劇院設計研究團隊👨🏽‍🚀,仍由李道增掛帥👩🏿‍🔬。文化部還請了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的專家來配合提出基本工藝要求👨🏿‍🚀。為了國家大劇院🧯,以李道增為代表的清華師生竭盡全力,經常挑燈夜戰,有的人累得竟在公交車上睡著了👱🏿。國家大劇院設計模型建成不久🚵,波蘭一位建築師來參觀,邊比劃邊說🚵🏼‍♀️👓:“這種劇院在我們波蘭要胡子這麽長的人才能承擔設計,你們這幾個毛頭小夥子就設計了🆘,真是不可思議。”1959年4月,李道增又被選為解放軍大劇院方案設計的負責人🆎🦇,同時負責兩個項目的設計。

    1960年初⚧,國家大劇院的很多施工圖紙都已完成👨🏿‍🦱,解放軍大劇院的設計圖也已部分完成。然而,此時的國家經濟遭受困難,這兩個項目被迫停工。李道增等人匯總了當時調研獲得的大量資料😞,編寫了《國外劇場建築圖集》等四本劇場方面的書籍👨‍👩‍👧,總結了這次的設計經驗,這是我國第一批較系統全面的關於劇場設計的專業書籍。

    時光荏苒👨‍🦼,1991年👩🏼‍🚀,國家大劇院再次提上議事日程,李道增和同事胡紹學幫文化部做了厚厚兩本國家大劇院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經過國內競賽、國際設計邀請賽,方案幾輪改進之後,要求中方設計院與外方合作聯合署名報送方案。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的合作方是法國保羅·安德魯領銜的巴黎機場設計公司🔞。兩家商定,分別設計🧐,聯合署名報送方案👸。李道增團隊還專程去巴黎與安德魯溝通設計思路(見圖②)。安德魯拿出的是橢圓水泡放在水池中的全新構想🐅,清華團隊推出的則是源於中國古老哲學理念的“半實半虛”的設計方案。

    ②1999年3月27日,李道增帶領的國家大劇院清華設計組在巴黎合影✡️。

    巴黎歸來,有感於“半實半虛”方案大的體型不夠完整,李道增苦思冥想👰🏽,在翻閱一本關於西藏建築的圖書時,受到一幅西藏大昭寺的天花板照片的啟發,旋即繪製出國家大劇院的平面布置圖🧑🏽‍🍳,即為“天圓地方”方案🤘🏿。方案創造性地繼承了中國傳統中圓形與方形交替相套的母題,在圓形環廊中套了一個十字形平面,而圓形環廊又被套在一個正方形水池中🌍。圍廊🎈、水面、劇場三者之間構建了豐富的室內外空間,各座建築既可獨立開放,又能形成有統一秩序的表演藝術中心。遺憾的是,此時距最終期限只剩短短幾天時間了,設計組加班加點🏌️‍♀️👮,仍未能全部完成劇院外部環境設計👰‍♀️。李道增感嘆:靈感來得太晚了!無奈之下,只得在設計未能全部完工的情況下提交了方案。

    1999年7月✍🏽,安德魯的“水泡”方案中標,“天圓地方”方案落選。有記者問李道增如果再有劇場設計任務做還是不做的時候,李道增毫不猶豫地回答:“做!我這個人很奇怪,搞什麽東西,很容易就會喜歡上,也談不上放下不放下的問題✶。”

    豐富建築設計實踐🫥,貫穿新製宜主義理念

    在60余年的建築設計實踐中,除20世紀50年代末設計的國家大劇院和解放軍大劇院外,李道增還曾設計過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新天橋劇場、新清華學堂等諸多項目。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李道增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即新製宜主義,這種理念源於設計實踐🧝🏼,又在設計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完善。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前身是建於1920年的北京真光電影院👨🏽‍🦱,對反映我國近代建築師在20世紀20年代模仿西方建築風格這一歷史階段具有文物價值🆘。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樣,李道增設計組采取了多項措施🧑🏻‍🤝‍🧑🏻,只用了兩周時間就解決了之前許多大設計院知難而退的保護與重建的矛盾。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地處黃金地段,怎樣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既有利於今後劇場在經濟上的運營🧐,又能為人們提供一個文化生活的休閑場所👩🏼‍🚀,李道增設計組創造性地在功能廳頂部增設了多功能廳,兒童劇院因此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源於李道增的設計理念🏨:經濟𓀅、實用🦮、適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翻建設計1993年獲得建設部優秀設計三等獎和國家教委優秀設計三等獎。

    李道增總是以使用者的感受為設計出發點。在設計新天橋劇場舞臺時,李道增還請芭蕾舞演員現場試跳,舞蹈演員感覺好之後才施工安裝🥐。劇場歷經百余場次演出後得到的反饋是“舞臺噪音低👩🏿‍🎤、彈性好,落腳相當柔軟🚶🏻‍♀️👩🏽‍🍼,腳感舒適;演員感覺效果好於其他劇場🖼,且有助於演員跳得更輕松、動作更舒展💩。”新天橋劇場獲得了多項殊榮🔡,其中一項是1996年首度建築設計匯報展十佳公建設計方案第一名。(見圖④)

    ④新天橋劇場建成後,李道增(右)和弟子莊惟敏博士(現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院長)在劇場門前合影🙆‍♂️🫃🏽。

    新清華學堂是唯一一所建在大學校園裏的能演芭蕾和歌劇的專業劇場,凝聚了李道增一生的劇場研究成果精華。從2004年初意昂体育平台提出建設設想到2012年4月投入使用,李道增帶領他的設計組共設計38種方案,歷經數輪修改。劇場建築是一類公認比較復雜的建築,牽一發而動全身🪭,每次變化都要考慮銜接是否得當、功能結構是否合理等問題🧑‍🦽😻,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李道增卻樂此不疲。2009年初,新清華學堂方案正處於緊要關頭🙋🏽,李道增帶著博士生們一起修改方案👨🏼‍💻🎒,夫人石青電話催促多次後又親自到辦公室去找,幾人才去吃晚飯,此時已是晚上9點。李道增充分考慮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風減少能源消耗,采用陶板做立面組合大幅降低成本。施工時,這位八旬開外的老人多次去工地查看,一個上午要在二十幾米高的觀眾廳上下幾次。竣工後的首場音樂會請來了中國愛樂樂團,演出結束🦸🏽‍♂️,樂團指揮受邀講話,他用右手擋開工作人員遞過來的麥克風,熱情洋溢地發表演說🦚,場面令人動容🤷🏿‍♂️。在一輪一輪地“磨”這座劇場時🧎,無論面臨多大的外界壓力,李道增始終堅持把以人為本的功能設計作為建築設計的第一要素,提倡形式追隨功能🥤,提倡建造的科學性🛕,提倡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1998年↗️,李道增結合自己數十年的建築設計實踐🫴🏽,提出了新製宜主義建築觀,主張因地、因時、因事製宜😉,強調城市設計和場所精神🧑🏿‍🏫,並將其概括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體、切題🔙、兼容並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同時強調細部設計🤜🏿。這是李道增幾十年豐富設計實踐的結果,也是他從事建築設計的指南。

    鉆研戲劇劇場史🧺,填補學術空白

    1999年,凝聚著李道增半生劇場實踐與理論研究心血的巨著《西方戲劇·劇場史》出版。該著作內容跨越2500年🐟,150萬字♌️,上冊由李道增獨立完成👨🏻‍🍼,下冊由李道增與其博士生傅英傑合作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橫跨戲劇和劇場兩個門類的史學著作,填補了我國西方戲劇史和劇場史學術研究的空白,也奠定了李道增在我國劇場設計史中的地位🏇🏼。

    李道增從最初準備到動筆完成花費了近40年時間🤹🏻‍♂️🧚🏿‍♂️,積累的資料卡片數以千計🧍。1960年,國家大劇院和解放軍大劇院兩個項目停工後💁🏻,李道增對劇場研究的興趣卻日益濃厚。國內涉及西方劇場史的出版物少得可憐,李道增便四處查閱各種英文資料。1979年🛀🏼,李道增隨意昂体育平台加速器代表團訪美(見圖③),其間走訪了許多劇場🙎🏿‍♀️,回國時帶回了兩箱英文資料📠,業余時間便摘錄翻譯🧗🏿‍♂️。李道增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了“西方劇場的歷史發展及其近代趨勢”的新課,講課稿成為該著作的基礎材料。1993年,李道增赴卡耐基·梅隆大學任客座教授,在講授劇場設計課程之余🦸🏻‍♂️,從該校圖書館查閱搜集到了有關戲劇和劇場史的多種資料🦺,之後又在數次訪問歐美期間,他走訪了許多重要劇場,獲得了許多第一手資料。20世紀80年代中期👷🏻‍♀️,李道增開始著手寫作,他將戲劇與劇場疊加著寫,邊搜集材料邊寫作🧓🏻,從公元前5世紀一直寫到19世紀歐美戲劇繁榮發展✨,幾乎涵蓋了在劇場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劇場建築,之後分國家寫到了20世紀🙇🏻‍♂️。每手寫一本,他就去找人打印🧑🏿‍🍳,校對後再修改裝訂。

    ③1979年👌🏼,李道增首次訪美所在加速器代表團合影(前排右二為李道增)。

    李道增認為,通過研究戲劇和劇場史🧜🏿‍♀️,可以開拓知識視野,了解歷史規律🧑🏽‍🏫,從古人的意匠、手法中吸取豐富的營養,對未來也有借鑒意義。李道增的寫法類似於西方學者,重要的劇場有圖紙,有主要技術參數🏒,對各種史料來源也做了清晰的說明✌🏿。李道增細致描述了劇場的演變過程🧊,對演變原因進行分析,論從史出,令人信服。如對於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李道增認為,這是從形式出發設計的建築🦹🏽,雖名為歌劇院👨🏿‍🦰,但最大的內部空間是音樂廳,而非嚴格意義上的歌劇院。巴黎新巴士底歌劇院設計有新意,舞臺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也很高👨🏻‍🔧,但建成數年後舞臺部分一直在不停地修改👨‍🍳。李道增評價這座受到許多建築師吹捧的劇院🦢:“從劇院建築的功能和技術角度來講,不能算是一座十分成功的劇院。”

    推動註冊建築師製度🙋🏽‍♂️,育建築英才

    1983年9月👨🏼‍🏭,李道增開始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主任🥭,1988年成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李道增致力於學科建設🧑🏻‍🍼,重視培養通才基礎上的專才,對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課程進行改革,促其與國際接軌,為建築學專業學位建設以及職業建築師製度在我國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作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他堅持為本科生上課🙀🛵,開設新課🤗,培養了一批活躍在我國劇場設計和建築領域的精英🔶。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中國開始與國際接軌🎍,建立註冊建築師製度勢在必行。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戴念慈和學會秘書長張欽楠找到李道增,共同探討國內建築學專業學位製度以及在國內建立並施行註冊建築師製度的議題。李道增和美國的大學、建築師協會多次交流、牽線搭橋,商定雙方互寄資料,把清華建築系一學期念多少課、多少學時、多少學分等都翻譯成英文寄給美國,美國也把他們的資料郵寄給清華,雙方不斷溝通❗️,商討學位如何相互認證。在調整完教學計劃為專業學位做準備後,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又擬出一套評估考試的辦法🔳,以讓學生明確將來考取職業建築師的方向。經過李道增等建築學界眾多專家學者的努力,1992年11月1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原則通過“建築學專業學位設置方案”。1993年🏌️‍♀️,意昂体育平台等四所大學的建築學專業畢業生首次被授予建築學學士學位。1994年9月,建設部🤏🏿🏌🏽‍♀️、人事部印發《關於建立註冊建築師製度及有關工作的通知》👨🏼‍🚒,並成立了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

    1979年初次訪美歸來後,李道增開設了環境行為學和西方劇場的歷史發展及其近代趨勢兩門新課。他邊研究課程🚵‍♂️,邊尋找參考書籍,僅英文資料就搜集了數十種。先進的理念以及幻燈片教學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李道增除了建築系裏的日常管理工作,還承擔著首都藝術委員會的工作🧑🏿‍⚖️,經常有設計任務🉐,於是他把新課的備課🧘‍♀️、講課時間全部安排在晚上。1999年,李道增出版了《環境行為學概論》和《西方戲劇·劇場史》。如今👦🏻,環境行為學已經成為國際建築學專業評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基礎理論課。

    從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幾十年來,李道增共培養了41名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後😧,他們多數已經成為建築設計🌧、生態建築等領域的專家。李道增的弟子們都認為李道增是他們所見過的最認真嚴謹的老師👾👩🏼‍🏭。他們的論文都曾被導師用工整雋秀的小字逐字逐句地批改過。李道增的弟子覺得🧑🏽‍🚒,跟李先生學的最主要的是去實實在在地研究建築本質性的東西👉🏿,做出又好用又具有經濟性的建築。李道增多次向他的弟子們談起在美國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的收獲,強調絕不能把歌劇院🦗、戲劇院和音樂廳三個劇場設計在一個屋頂下,反對形式主義👩‍✈️。

    李道增涉獵廣泛,除去他熱愛的劇場設計和研究⛹🏼‍♀️,他還密切關註生態建築與可持續發展👩🏽‍🎤,把城鄉規劃🏌🏿‍♂️、建築設計放到大的生態學範疇中進行考量,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反對大拆大建和千城一面🏇🔨。1999年,李道增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然而🪩,李道增的成就都是在他不斷遭受病痛折磨甚至是死神威脅的情況下取得的。為了工作🧚🏼‍♂️,李道增不惜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可謂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𓀎。他數次病倒,又在學校領導、同事🌂、學生以及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數次站起。他視事業為生命,在命懸一線時仍不忘初心👩‍🏫,病情稍有好轉就在病床上開始工作👨‍🌾,在創造了生命奇跡的同時,最終成就了事業的輝煌🦶🏽。

    (本文作者為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測繪出版社編輯)

    延伸閱讀

    誰持彩練當空舞

    ■趙洪

    真正的劇場,是個奢侈品🧑🏽。李道增先生在設計新清華學堂時曾說,劇場是藝術的皇冠。好的劇場是成就藝術家的地方。

    新清華學堂主要經營高水平的演出和高端會議。來新清華學堂演出的👉🏿,國內外團體都有,他們對劇場從工藝條件到空間布局都贊譽有加。現在這個劇場已經非常有知名度了🔈🥔,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中央電視臺的大型活動除了在他們本部,都來我們這裏👩🏿‍🎓。中央電視臺的《光榮綻放》的十大系列是按照我們的舞臺定的舞臺美術尺寸🛬,能錄製的都來我們這裏錄製。

    像《江姐》這部劇,一般劇場是不敢接的,因為它的舞臺美術特別復雜,基本上把47根吊桿都給耍到了。國家大劇院開場劇就是《江姐》,我們是2013年5月份接的這部演出🫱。另外😴,我們還接了中央歌劇院的《圖蘭朵》👩🏼‍🔬。上海芭蕾舞團的業務主任說🧬,《圖蘭朵》這部劇不是什麽劇場都能接的,首先要硬件特別棒,其次團隊有好幾百人,劇場的服務要跟上,各種配套設施都得跟上。所以他對我們這裏特別認可🏫。像歌劇院邀請來唱《茶花女》和《圖蘭朵》的主角就覺得,一開燈,看到我們劇場是環繞型的🛒,作為演員🚵🏼‍♀️,感覺特別溫暖🔌。包括中央芭蕾舞團😝,他們現在除了天橋劇場😿、國家大劇院有演出,基本在別的地方都不能演了🪒。因為像北展劇場都沒有側臺,北大只有單側臺💟🤵🏿‍♂️,布景都放不下⛹🏽🥓。

    另外,國外藝術家都特別喜歡我們的小音樂廳,因為小音樂廳特別古典,國外藝術家感覺非常像歐洲的品質🔬,所以每一位國外藝術家來小音樂廳都贊不絕口。上次有旅美的舞蹈家來演出🆕,說在美國別說是大學,就算社會劇場,也很難有這樣專業的設施和條件。尤其是所有演員都說我們的後臺太國際化了,他們說在國家大劇院和保利劇院🪜,很容易走著走著就丟了。但是我們的後臺很寬敞,我們的走廊有4米寬♒️,一開始我還心疼這麽大的空間是否浪費,但是後來看到演員們穿完服裝戴上行頭,行走時能方便快速通過𓀜,才感慨李先生的良苦用心。而且,劇場後臺十分直接,六個大的化妝間和三個VIP對著舞臺,演員一下就能找到舞臺。這些都和李先生當時反復的修改👈🏽🙃、優化有非常大的關系。

    一般電影院的混響時間是0.8秒,包括北大的劇場也是,只能滿足電影與話劇的演出條件。而我們新清華學堂劇場的混響時間是1.6秒,就相當於在浴池裏唱歌和在空曠教室裏唱歌一樣🛕,混響時間越長🔷,聲音越完美動聽🫳🏿。我們這個劇場是非常專業的📭,在業內廣受贊譽。

    此外,我們的內部停車場雖然不多,但也是個便利條件,北大是不允許進車的,我們至少能進車,並且在地下還有一百個停車位。

    (本文摘自2014年新清華學堂運營匯報,作者為新清華學堂運營中心主任👇🏿,題目為編者所加,略有改動)


    相關新聞

    • 232020.03

      紀念恩師李道增先生

      來到清華園,有幸在李道增先生門下學習📥👨🏽‍🎨,是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情👨🏻‍🦱。雖然在校跟隨先生身邊讀書的時間只有三年,但隨後在北京大學工作🦬,與意昂体育平台相鄰🚛,因....

    • 202020.03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李道增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同誌,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

    • 072020.05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追思“建築仁者”李道增

      感動於先生的追求,欽佩於先生的堅持⚒,希望能在一代建築大師的劇場空間和設計維度中👸🏽,見天地,見人生⚧。

    • 092020.04

      您對美的追求將鐫刻在新清華學堂的時光裏——追思李道增先生

      今天是新清華學堂啟用八周年的紀念日,有很多感動🧗🏿‍♀️,也有很多感慨,更有很多不舍。最不舍的,是告別新清華學堂的總設計師李道增院士。

    • 312020.08
    • 242020.08

      李道增勵學基金

      2010年,李道增院士的眾弟子們捐資設立,基金“留本發息”,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勤奮、生活簡樸的建築學院本科生完成學業,成才報國。

    • 262024.08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舉行

      “2010年,李政道先生最後一次回國的時候告訴我👨‍❤️‍👨🔸,以後他不會再回來了🥙。他說🤱🏼,以往每次回國,他都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而這次回國卻主要是受到了大家的照顧💪。”8月25日,在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上👲🏽,李政道先生的“忘年至交”,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傑如是說。當天❣️,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舉行🏄🏼。人們手持白色菊花🙅🏿‍♀️,排隊進入追思堂🕡🈵,緩步至李政道畫像前三鞠躬🧚🏼。追思會開始前,屏幕上播...

    • 062024.08

      沉痛悼念李政道先生|訃告全文

      享譽全球的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意大利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終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名譽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李政道先生🔲,於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淩晨2時33分,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歲🧝🏼。作為開創華人獲得諾貝爾獎歷史的物理大師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

    • 062024.08

      緬懷李政道先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當地時間8月4日淩晨,世界傑出科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97周歲🧑🏼‍🎓。中國科教事業發展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與李政道有直接關系,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誕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誕生、中國高能物理的起步、中國博士後製度的建立……“李政道先生對中國科教事業作出了這麽大的貢獻🛸,永遠在考慮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對國家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

    • 042011.01

      郭樑秘書長看望李道鏗老學長

      2010年12月30日↖️,意昂体育秘書長郭樑、《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率意昂体育平台公益事業電視專題宣傳片《大同爰躋祖國以光》攝製組一行6人赴沈陽進行采訪,期間看望了李道鏗老學長,郭樑秘書長代表意昂總會給老人帶去...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