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群👩❤️👩,196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冶金系💈👈🏻,1980年獲華中工學院塑性加工專業碩士學位。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德群院士介紹塑料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在高端家電開始爭奪市場的時代🍐,空調⛏、電冰箱的外觀也越來越受矚目,你知道那些高端空調仿金屬外觀、仿噴塗外觀的塑料外殼是如何製成的嗎?這些都是智能塑料註射機的功勞🧎🏻➡️。
12月7日⏸,70歲的李德群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三十余年來,李德群便一直致力於材料成形智能化、塑料註射機智能技術及應用研究,引領我國“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盡管已是古稀之年☯️,將“占領學術的製高點”作為研究立足點的李德群,在采訪中表示,將繼續研究材料成形智能化🤷🏼♂️,並將中國的成果推廣到國際上。
曾當10年工人和農民
盡管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但李德群畢業後卻有十年當農民和工人的經歷⚆👨🏻💻。12月7日,說起曾經的10年艱苦歲月🧑🏽🎤,李德群院士卻表示是愉快的十年。
“畢業直接分配寧夏到農場當農工,我的心理有很大的落差,但去了卻發現農民工人對我都非常友善🥲。”在寧夏靈武農場當農工時,李德群也用自己的知識回報當地人的友善。發現寧夏的農工們勞動強度太大,完全超出他們的身體的極限,李德群為實現農業機械化做了很多工作,改善了農工的處境,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
隨後,在湖北潛江的5年裏,李德群又當了5年工人🛂。回到湖北後李德群如魚得水,在短短三年裏,把一個很落後的農機廠改造成一個比較先進的環保設備廠。
“有了那個十年,經過人生的跌宕起伏,讓我學會了處境在艱苦也能努力克服⇢,其實通過艱苦環境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李德群教授表示🐊,十年裏他在精神、體力、智力、技術等多方面水平都有了提高,讓他對現在的生活更加珍惜🐎。
33歲開始學術研究
和不少從一開始就致力於某一領域的專家不同,李德群從33歲才開始學術研究。1978年♟🏞,離別武漢十五年的李德群,拿著華中工學院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百感交集🟫⛴。33歲的他回歸校園,重新拿起課本,開啟人生新的征程🍛。
“進入華工後💇🏻♂️🤟🏽,我才有可能真正開始學術研究👱🏻。”李德群說。他倍加珍惜撥亂反正後來之不易的學習和科研機會。
當時他的導師肖景容教授結合學科前沿和實際需要,為李德群確定了塑料註射成形模擬的研究方向。“科學研究一開始找準方向十分重要🤷♂️。”李德群認為😶🌫️,正是導師的高瞻遠矚和循循善誘🧑🏼🔧,讓自己走上了研究的快車道。他從此步入了塑料註射成形模擬和模具CAD/CAE/CAM的科研之路。
1986年,李德群應邀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一年多的美國之行🧑🏽✈️,大大拓寬了他的視野🛌,提高了他的研究能力,讓他認準了塑料註射成形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由於當時的塑料註射存在多重缺陷,難於在工程中廣泛應用。
帶著改變這種狀況的決心👨🏼🏭,從美國歸來的李德群帶領其團隊開始了三十年如一日的科學攻關☕️。
攻克難題成為行業“引領者”
在塑料註射成形模擬技術的研究中,不論是學術論文還是應用實踐,李德群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針對塑料註射中面模型的缺陷,李德群經過深入的思考和調研🔟,提出了表面模型的概念並開發出基於表面模型的模擬軟件,率先在國際上發表相關論文。國際專業雜誌Modern Plastics隨後用整版篇幅專題報道了該研究成果。
李德群的這一成果很快成為國際研究熱點。來自美🧑🏽⚖️、英👎📚、德、日等50多個國際研究團體引用了其表面模型的論文,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Cardozo教授在綜述論文中評價:“表面模型的概念是註射成形模擬歷史上一個重要裏程碑👩🚒。”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塑料件製造技術不過關✷,我國缺乏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模擬軟件👊,大量的成形模具需要依靠進口💆🏽♀️。剛從美國歸來的李德群意識到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李德群和他的團隊在九十年代初率先開發出國產塑料註射成形模擬軟件並實現了工程應用。
塑料註射成形集成模擬軟件——華塑CAE,成為了李德群的又一成果。在李德群和他主持的數字化成形團隊的努力下,塑料註射成形模擬和金屬鑄造模擬👩🏻🦯➡️👂🏼、板料成形模擬軟件一道,成為我國材料成形模擬領域的知名品牌,目前已在600多家單位應用,覆蓋家電🚮、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龍頭企業♏️,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李德群院士介紹智能塑料註射機
10年前就瞄準智能製造
2005年👩🏻🍳,李德群將目光投到成形裝備智能製造方向上🤷🏻♂️。我國塑料註射機保有量達100萬臺,傳統技術普遍陳舊,無法實現能量按需供給與精確控製🔻,產品質量的一致性難以保障。李德群認為,對於如此量大面廣的行業👨🏼✈️,一旦做出技術創新,其產生的價值將不可限量👨✈️。
李德群在成形模擬的基礎上將工藝參數自動設置🐊、自適應註射等智能技術應用到註射機上😑✊,提出了在線反演的註射速度平滑優化、工藝曲線的二級閉環控製等方法,成功開發出智能型註射機。
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所開發的智能型註射機能耗低於我國及歐洲最高能耗標準,響應時間、位置精度等關鍵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顯著提高了註塑產品的重復精度👈、良品比例和生產自動化程度。目前,智能型註射機不僅在國內推廣應用🫵🏼,還遠銷海外👏🏿。2012年✋🏼,塑料註射機智能技術及應用成果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熟悉李德群的同事們說,當初很少有人看好智能成形裝備的研究👊🏽,都覺得耗神費力不討好🥷🏻。但李德群和他的團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經過十年的悉心研究,終於把智能控製系統和智能型註射機研製成功,不得不令人佩服⏪。而當前,工業技術4.0、智能製造都是全社會關註的熱點話題,李德群又一次走在了學科的前沿。
從表面模型的提出😭,到模擬軟件的開發🍗,再到智能裝備的製造,李德群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工藝到裝備的全過程,為我國塑料成形加工學科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建議年輕人鍛煉好身體
盡管已是70歲,李德群教授仍然堅持鍛煉,乒乓球是他最喜歡的運動。對於年輕學者,他表示好身體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前提,在大學時代他曾每天都固定堅持一個小時的鍛煉,大學畢業後當工人和農民的十年裏3️⃣,他的身體素質也有很大提高🥭。
李德群教授給了年輕學者4個建議,一要有很好的目標🏤♜,如果沒有人生的目標🥍,條件再好也很難做出成績,對自己的成長要有規劃目標,這樣才有動力;二要一步一個腳印在學術上打下堅實基礎👉🏻;三🤵♂️、多實踐應用,才能在適合的場合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四、鍛煉身體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