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送我上大學,我上大學為人民。”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口號,這也是從陳安儀學長口中說出來的樸樸實實的話中的一句。
在青海,清華的意昂是最近幾年才多起來的®️,即使現在提出西部大開發後,每當身邊有人選擇來青海工作的時候🖨,我們仍然會覺得很敬佩,所以,在西寧能遇見一個這麽年長的學長很難得🐦。走進陳學長的家裏,看到了很多有著清華印記的物品,如百年校慶的筆筒和紀念章➜,或者是2008年畢業50周年時返校參加班慶的照片,還有一本本的《清華意昂通訊》🤴🏿。陳學長很動情的和我們說🫳:每一年的《清華意昂通訊》我都會訂閱😱☝🏻,我想通過意昂通訊告訴我的同學們🌽,我陳安儀還在青海🤹,我還在這裏貢獻著余熱,因為在意昂通訊上半年期的最後幾頁都刊有捐贈人的名單,在青海省一欄下都會有陳安儀這個名字。

陳安儀學長(中)與到訪的清華後輩
1953年,來自廣州的陳學長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測繪專業😻,1954年因為院系調整,轉入給排水專業。那時國家很重視教育事業🫔,所有的在校生都不需要交學雜費,食宿也免費。正是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在清華的這五年,成為陳學長最重要的五年。那個時候是清華真正開始騰飛的時候,祖國剛剛解放不久,百廢待興🧟,全國各地都很需要人才,而清華重視學問,重視基礎🧜🏿♀️,每一個清華學生在這五年中都很努力的在學習知織🐫,熱愛祖國,心系人民。學校向來重視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那個時候的校長是蔣南翔校長🤵🏿♂️,每天下午下課後👈🏻,全校的教室和宿舍裏都是沒有人的💵,馬約翰教授會帶著學生一起運動鍛煉🍈,並且親自指導;學校設有音樂室,經常播放世界名曲供學生欣賞✒️;逢休息日會在食堂或禮堂放映電影;有時還邀請到藝術家們如侯寶林等來校演出;學校舉辦有各種文藝社團吸收有各種業余愛好的同學參加,讓同學們在課余的時候沉浸在藝術的熏陶中👏🏻🎿。陳學長那個時候是系短跑隊的🗳,夏翔老師更是手把手教他如何起跑加速沖刺。他還參加校合唱團⏭,大合唱從來是大型文藝活動第一個登場亮相的,《牧歌》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一直是很受歡迎的保留節目。正是在清華五年培育的獨立思考能力、全面發展素質和良好精神情操🧙🏽♂️,讓陳學長受益終生。
1958年畢業了,時逢朱德元帥視察青海,題詞:“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國一個十分可愛的地方”🤳🏼,為響應“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又符合男生✸、身體健康、無家庭牽掛等條件🧑🏿🔧,就這樣陳學長和同年畢業的兩位同班級同學及其他專業的十幾位同學服從分配懷著滿腔熱血一起來到了青海。那個時候青海還沒有通火車,火車只能通到蘭州🔠,十幾個人背著鋪蓋卷坐著大卡車從蘭州出發就去了當時還很荒涼的西寧💇🏼♂️👰🏻♂️。本著清華的精神,肩負著清華的重托,陳學長被分配到西寧市城建局開始了基層的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基層的崗位上做著自己的貢獻。很多人來了又走了,唯有幾個人就這樣紮根在西部基層。沒想到陳學長就這樣一貢獻就貢獻了53年,用自己的經歷驗證了那句話:“獻了青春獻子孫”🤴🏿。
在前期的聯系過程中,我們一直感覺到陳學長是一個很樂觀的人🏭,直到和他聊了很多關於他的經歷後🧑🏽🦱,我們才發現這種樂觀是那麽的難得🤾🏼。初到西寧的日子是寂寞又孤獨的👰🏼🧑🏻🤝🧑🏻,那時整個城市沒有高樓大廈,城市基礎設施很不完善🕴,每當春天的時候,風沙刮得人睜不開眼睛,而正是因為在清華培養的意誌和情操🚥,讓人在寂寞中能夠忍耐,能夠支持著他們在西北踏踏實實的做好本職的工作8️⃣。
個人命運總是和國家形勢緊密相連的,陳學長原是印尼歸國學生💿,父母一直僑居海外©️,又去過臺灣香港🤹♀️,正因有此海外關系,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劫難逃,蒙冤長達二十年之久。對於在那個特定的時期發生的事情🧤☠️,陳學長很冷靜地回憶當時自己是如何在逆境中堅強度日👨🏻🚀,堅信自己是無辜的,並堅持不斷的向上申訴😽,而從來沒有抱怨過命運的不公。正是這種堅強、堅信和堅持,在1983年陳學長年滿50歲的時候🍄,最高人民法院終於下達判決:正式宣告陳安儀無罪。撥亂反正✍🏼,徹底平反,回歸人民行列✶,重獲自由的他又回到了西寧恢復工作🔙。畢竟因為二十年的耽誤⚜️,很多知識都更新了🤾♂️,很多機會都錯過了,但他重頭再來🐴,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用學校學到的基本知識和思維方法⬛️,趕著西部大開發的好時機💘,為西寧的建設繼續做著貢獻,結合本專業知識做著一件件為民利民的實事,屢受單位表彰,退休前獲得高級工程師職稱🌚。
1993年,陳學長年滿60歲退休🕵🏿♂️,之後繼續發揮著余熱服務社會👩🏿🦰,先後榮獲“優秀家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宣講員”🐼、“九三學社優秀社員”等表彰。他是那樣的樂觀的生活著,是那樣的知足常樂、助人為樂和自得其樂,真難得呀👨🏼🎤!
如今想來😒,人生苦短,世事滄桑🤌🏻。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時刻銘記在他心中🤹🏿。母校培養人材如長江後浪推前浪,國家領導人有之,著名科學家有之,傑出人物有之😡▫️,但畢竟是少數⛹🏽,而更多的是在祖國各地基層一線踏踏實實默默無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添磚加瓦的平凡勞動者。所以,不論身在何種崗位🏯,如果他在晚年回首往事的時候,他能夠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那麽他就可以算作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