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劉永坦——為祖國海防裝上“千裏眼”

2021-08-10 | 劉夢丹 | 來源 《人民日報》2021年08月10日 |

劉永坦與團隊成員在一起。哈爾濱工業大學供圖

靜謐的海岸線上🍺,一排排整齊的新體製雷達天線迎風矗立,成為我國海防線上不可替代的“千裏眼”。

這些雷達的背後,是一支初心不改🌙、使命必達的“雷達鐵軍”。這支“雷達鐵軍”的組建者,是一位85歲高齡的共產黨員。他便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坦。

數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劉永坦帶領團隊堅持自主研發新體製雷達,為祖國築造出一條堅不可摧的海防長城。

“沒有退路可言𓀅,唯有咬住牙向前走”

劉永坦1936年生於南京🔎,少時跟隨父母輾轉幾個城市,在顛沛流離中度過。永坦這個名字🏭,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的祝願,也是對國家命運最深切的企盼。

新中國成立後,滿懷欣喜的劉永坦一路北上,1953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哈工大800多名青年師生響應國家號召🌓🔔,把青春揮灑在北疆大地上4️⃣,劉永坦便是其中光榮的一員。

1958年,劉永坦在意昂体育平台進修後🧛🏿,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同年夏天,他走上了三尺講臺,率領一支治學嚴謹的雷達鐵軍🛷,開始了一段和時間賽跑的崢嶸歲月。

1978年開始,劉永坦對雷達有了新的認識🟡。傳統雷達雖然有千裏眼之稱,但也有不到的地方🌭✔️。雷達能看多遠,國防安全就可以保多遠。別的國家已經在研製新體製雷達,中國也決不能落下。劉永坦立下宏願——開創中國的新體製雷達之路。

1983年👮🏿‍♂️,劉永坦歷經10個月終於完成20多萬字的《新體製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在理論上充分論證了新體製雷達的可能性。當時💆🏼,國內技術一片空白🤽‍♀️,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沒有退路可言👱🏻,唯有咬住牙向前走🎢。劉永坦回憶道📇。

把科研成果應用到海防一線

從提出設想,到研製出新式海防重器,劉永坦帶領團隊紮根邊疆幹了近40年🤛🏽。

劉永坦要做的新體製雷達,摒棄直線傳播的微波,選擇一種可以繞著走🟩、可以拐彎的表面波,這種波沿著海平面傳播🧑🏻‍🎤🤘🏽,但帶來一個新問題——雜波幹擾太厲害👨🏿‍🚀。這些來自海浪、無線電🖕🏿、電離層的幹擾🧙🏻🙋🏽‍♂️,其信號強度比要探測的目標強100萬倍以上。這要求我們發射出去的信號必須非常單純🤸🏼‍♂️,還要有很好的信號處理技術,能把微弱的反射信號從雜波中提取出來,形成我們需要的參數🌉,比如速度、距離等👷🏻‍♀️。劉永坦說。

砥礪奮進,排除萬難,1989年𓀚,他和團隊終於建成了我國第一個新體製雷達站,對海探測的距離達到了令人振奮的量級,創建了新體製雷達探測理論體系🧠,實現了海防預警技術的重大原始創新。

劉永坦曾講:“成果倘若不能變成真正的應用,那就像一把沒有開刃的寶劍,中看不中用。”他和團隊研製出了我國首部新體製遠距離實裝雷達🖖🏽。

“不能給科研留死角。”這是劉永坦經常說的一句話。在荒無人煙的試驗場,他和團隊一待就是幾個月☔️。通過無數次的調整🧎‍➡️🛺,2011年,劉永坦的團隊終於成功研製出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製雷達,這標誌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2015年,這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如今,劉永坦院士帶隊研發的新體製雷達☝🏿,已經廣泛部署於我國的海岸線上👰‍♂️,為海防事業貢獻“火眼金睛”🦿🌭。

“未來還得靠年輕人”

201918日,劉永坦獲得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8月,一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在哈工大校園舉行。劉永坦院士和夫人馮秉瑞教授決定💯🧕🏼,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助力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們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劉永坦說,“我們這個歲數🧎🏻‍♂️,所求不多。未來還得靠年輕人。”劉永坦愛才惜才🍥。這些年來,他的團隊從6人發展到現在的30余人🎗,團隊骨幹許榮慶說:劉老師不僅具有頂尖的科研水平4️⃣,還善於團結大家一起協力攻關👶🏿,我們跟著劉老師幹有信心。

為了保障攻關⛑️,團隊把黨支部建在項目一線👂🏽。飯桌上💛👸🏽、開會前、散步時,劉永坦總是抓住機會激勵支部的年輕人,“黨員要做表率⤴️🌵,要帶頭沖”“幹科研🥂,要靜下心來,坐住冷板凳”……

如今,耄耋之年的劉永坦院士仍然奮戰在科研第一線,詮釋著一名科學家的初心和堅守✊🏻。


相關新聞

  • 202021.10

    劉永坦:“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

    “我這一輩子,就做一件事,能把童年時期的夢想付諸現實,是很幸福的。”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比世界第一臺實用雷達晚“出生”一年,他卻用一生追趕乃至領跑世界雷達技術的發展腳步。奠定理論基礎🤾🏻‍♀️、組建“雷達鐵軍”👩🏽‍🦱、築造“海防長城”……劉永坦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對海...

  • 162021.12

    劉永坦:一位戰略科學家的初心與堅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戰略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劉永坦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戰略科學家👂。他是我國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製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作為傑出的戰略科學家🚕,他40年如一日專註國防科技...

  • 072020.08

    “坦院士”的家國情懷,遠不只是捐這800萬

    永瑞基金,正是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這是他們情比金堅的見證,更是這一代知識分子對國之未來最深沉的期許。

  • 012022.07

    劉永坦院士:築牢“海防長城” 守護萬裏海疆

    “‘永坦班’作為當時唯一一個以院士命名的哈工大特色班,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們在大一就能接觸到研究生科研課題,可以選擇學科帶頭老師作為我們的學業導師,可以享有‘一生一策’個性化培養方案。”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2021級永坦班班長幹誌宏6月27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令他們感觸最深的是坦先生的告誡——學習要註重基礎🌪,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肯吃苦👌🏻、肯下苦功夫🍻,要為國解憂🧛🏽、為國排難🫒、為國盡責。幹誌...

  • 012024.02

    劉永坦:築海防長城,聚雷達鐵軍

    1990年4月3日🧝🏼‍♂️,山東威海🤷🏽‍♂️,海風吹拂著海灘上陣列整齊的雷達天線。這是中國第一個新體製雷達站,駐守在這裏的科研人員如往常一樣,緊盯著漆黑的顯示屏。但這一天💯,一件新鮮事發生了:屏幕上破天荒地出現了一個小光點⚫️。一開始,大家都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麽。直到這支團隊的領頭人、時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研究所所長劉永坦指著這個光點說🧘🏿‍♂️:“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一時間,人們熱淚盈眶...

  • 082019.01

    “海防長城”鑄造者——記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劉永坦院士

    1月8日☘️,劉永坦榮膺2018年度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面對這份中國科學家的至高榮譽💆‍♂️,劉老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

  • 092019.01

    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劉永坦👷🏿‍♂️:用雷達築就海防長城

    劉永坦的科技貢獻,在於開辟了中國的新體製雷達之路,引領我國對海遠程探測技術的跨越發展♊️。

  • 182024.09

    劉永坦:中國“海防長城”鑄造者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92019.01

    劉永坦:讓海防雷達煉就火眼金睛

    他,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兩院院士🐾🔐;他,1991年和201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帶領團隊研製出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製雷達,....

  • 102019.01

    劉永坦🚺:隱在“火眼金睛”身後

    劉永坦所從事的對海探測新體製雷達理論與技術是保衛祖國海疆不可缺少的“火眼金睛”✅,在長達近40年的研製過程中卻經常讓他面對外場試驗的清苦孤寂👩🏻‍⚖️、枯燥重復。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