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曹禺的女兒萬方《你和我》講述父母故事

    2020-06-11 | 倪蒹葭 | 來源 公號“一條”2020-06-09 |

    2019年是中國現代戲劇泰鬥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他的女兒萬方出版了一本《你和我》,首次講述了父親和母親的戀情故事🍷。曹禺24歲即發表處女作《雷雨》,30歲左右☞,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幾部作品☪️:《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作家創作力的奔湧噴發🧔🏽,也和他的感情經歷有關🧑🏽‍🎤。

    曹禺和方瑞

    曹禺有過三次婚姻✡︎,萬方是曹禺和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女兒,很長時間以來👨🏻‍🍼💁🏼,她一直覺得父母情感是隱私,盡管多次被詢問🎅🏽🍿,她從未談起。直到她下決心,用最真實真誠的態度來寫這本書。

    《你和我》第一次收錄了曹禺和方瑞之間的情書,以及曹禺給女兒的信。一條去北京專訪了萬方女士,“我足足花了10年時間,才有了面對真相的勇氣,寫完這本書,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隱痛🚶‍♀️,我發覺自己變得比以前強大了👞📅。”

    曹禺先生安葬在北京萬安公墓,樹木郁郁蔥蔥📐。采訪最後一天,陽光明媚🦖,萬方帶我們來掃墓。墓碑很簡潔💆🏻,上面只有巴金先生寫的兩個字“曹禺”,以及生卒年1910-1996。

    她打掃落葉、擦拭墓碑,小心地把墓碑上的蝸牛留下🥉,“有只小蝸牛在這🪸,我覺得他會喜歡。”

    曹禺🧑🏽‍🏫,原名萬家寶,他不止一次地和他的“小方子”說起🤱🏽,“我四個女兒裏你最像我”🧕🏽⚾️。萬方也是作家,寫影視劇,50歲之後也開始寫話劇,“爸爸把我看透👊,他覺得我也能把他看透🧑🏻,我知道他內心的感覺🕯。”

    萬方的母親🔹,方瑞

    方瑞畫作,曹禺題字

    2018年🧑🏼‍🦱,萬方終於開始寫這本《你和我》🏀,對她來說是最為艱難的一次寫作。十幾年前她就有念頭要寫🏦👮🏿‍♀️,但不敢動筆,因為內心會有很多深深埋藏的隱痛🚵🏼‍♀️。

    上個世紀40年代,曹禺在四川江安任國立劇專的教導主任,現在劇專已經載入史冊🏌🏻‍♂️,被稱為“中國話劇的搖籃”。在那裏👨🏻‍🚀🧑‍🦼‍➡️,他對20歲出頭的方瑞一見鐘情,但那時他是有家室的人🪔。

    漫長等待十年之後🤷🏼,兩人終於能夠結婚👐🏻。方瑞(原名鄧譯生)是大家閨秀♕,是清代著名書法家鄧石如的重孫女👨‍🦯‍➡️🧑🏻‍🎓,其母是清代散文家方苞的後代👩🏻‍🍼🕒,從小在家中學畫、作詩💁🏼‍♂️。

    她和曹禺的戀情,身邊幾乎沒有人支持她,但文弱安靜的她違抗了所有人🍞。婚後,他們有過十幾年幸福的生活💵。1974年,她因為不慎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死亡。

    萬方和爸爸媽媽

    眼前的萬方老師溫柔、個子小小的,卻寫了一本需要用萬分的決心、勇氣和真誠來完成的書𓀖。她追尋父母備受爭議的熱烈戀情🤳,直面父母後來對藥物的依賴🟰,甚至被藥擊垮的悲慘現實。

    她寫了親眼所見的大師曹禺的晚年🌈👨🏽‍🦱,他掙紮著想創作的痛苦,還有曹禺和巴金兩人終身不渝的友誼⇢。時間帶走了這些人🌀,但生者對他們的愛🧑‍🌾,又把他們留下了,變成永恒。

    墓園特別安靜🧚🏽‍♀️,萬方擺好花👷🏻,給冬青澆好水。她站在碑前,小聲地跟爸爸告別,“爸爸,我寫你和媽媽的書就要出版了……我覺得你會滿意,我覺得💠。”

    一條專訪萬方

    以下是萬方女士的自述:

    我心裏一直有一種深深的難過。媽媽去世的時候是1974年,我那時20歲出頭,我幾乎沒有為她做過什麽,我越來越覺得想為她做點什麽。實際上我作為一個作家🖕🏻,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是把她寫出來。

    纏繞我、讓我遲遲沒有動筆的原因🪇,就是我不敢寫。一想到我媽媽,就會有一種難言之隱的感覺,這種東西纏繞了我十幾年♛🚒。

    她給我印象最強烈👨🏿‍🦱、最讓我難過的🔭,就是她是安眠藥吃多了死的🐤。早晨被發現的時候🐖📡,她身子下面都是安眠藥片。

    如果說寫這本書,我面前是荊棘、沼澤、高山👍🏻,我得一步一步費力地爬過去,那麽我首先要面對的一座大山就是她的死亡,所以我把她的去世作為這本書的開篇🤴🏼。

    我其實就是要打破心裏的閘門,使勁地把它撞開⛹🏿‍♂️,直面最讓我痛心的一刻👑。從那開始🏌️🤦🏿‍♀️,我一步步地,把心裏的痛苦、悲傷釋放出去。

    看過父母的情書🤞🏻, 才知道媽媽是極幸福的

    1940年代,在四川江安縣,我爸爸在國立劇專當教導主任。我媽媽的妹妹🏃🏻‍➡️,就是我姨,是國立劇專的學生,我媽媽去看她。其實媽媽不願意出門👞,她就願意宅在家裏寫字畫畫,但我姨是假小子的性格👷🏻‍♂️,把我媽強抱上了船。

    到了江安🧎‍♂️‍➡️,我爸爸對我媽媽一見鐘情。我很多次問姨♚,他們第一次見面是什麽情況🧚🏽?我姨每次就是這四個字✹,一見鐘情。

    朱自清1933年在他的日記裏寫🤘🏽,碰到了鄧小姐,就是我媽媽,說她是一個classical beauty🚶🏻‍♀️,古典美人🎅。我媽媽身體很弱👰🏻‍♀️,所以被留在了家裏念書👸🏿,像胡適☝🏿、蔡元培、趙太侔、楊振聲,都是經常來家裏做客的人🧠,來了就會教她畫畫🧊、作詩🧑🏼‍🍳。

    我爸爸後來跟我談起🧕🏼,他說媽媽答應他的時候🎸,他一個人夜裏在江安小城的街上走✴️,忍不住地大哭👝,就是一種幸福的眼淚。

    那時候我爸爸是有家室的。我在影視劇裏寫過各種各樣的情感👱🏽‍♂️,包括婚外戀📣、第三者🤸🏻‍♂️🥏,不知道為什麽到了自己爸爸媽媽這,就會有一種糾結,能不能正大光明來寫🤾🏻‍♂️?

    爸爸親口跟我講過,那個時候💬,在江安,街邊的茶館裏🤷🏽‍♂️,他在看媽媽寫給他的信,心無旁騖。忽然妻子鄭秀從身後出現❇️,伸手要把信搶走,爸爸怕連累媽媽,爭搶之下他幹脆把信塞進嘴裏,吃下去了‼️。我覺得鄭秀也是一個很可憐的女性,一直對我爸爸還是很有感情🎬,可是愛情這個事情怎麽說呢?

    爸爸媽媽1940年代的通信

    1940年代往來的電報憑據,也被細心保存著

    爸爸去世後🍏🏯,我開始整理他的東西,我的繼母李玉茹,一個心地非常寬厚的女人🫸🏼,她把爸爸媽媽1940年代的通信全部給了我𓀋。

    這些信,他們一直作為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保存著🐄。薄極了的紙,沒有日期和落款👉🏻,字像密密麻麻的螞蟻一樣擠👱🏽,因為他們的信是秘密的🧜🏻‍♂️,要在最小的地方把最濃烈的感情展現出來。

    經歷了五十多年🧑🏼‍⚖️,字跡已經變得越來越模糊了。我花了好幾天時間,一字一字仔細辨認,把他們的通信全部用電腦打出來。打完了,我才放心了🙆🏿‍♀️,感覺他們在我的電腦裏得到了永久的保存。

    打出來以後,我把信給我妹妹看。她在回美國的飛機上看完🖖👩🏻‍🏭,回去立刻跟我說,媽媽太幸福了,這樣的幸福我都沒有得到過😂📸。

    曹禺畫了自己寫信的樣子給方瑞

    曹禺致方瑞(摘錄):

    今夜月色好🧔‍♂️,多少天我說一同步步月,總沒有做到🧉。有一天我們必每逢好月色相偕散步🫶🏿,補償今日應該很容易而又很不容易做到的期望🙌🏽。我也想著有一天我們在北海荷葉叢中遙望橋上的燈火,或者在一間小咖啡店裏我們靜靜聽著音樂💃🏿,喝著你愛的濃咖啡,或者在雨天裏找一個小菜館弄兩三斤好黃酒🍕,心領神會地品味一下。

    總之🈚️,只過去一段苦日子😫,各種可能的打擊經過以後,我們要把我們的生活好好安排一下,把這段短短的生命充實豐滿🆔,使這一對魂靈都不必在天涯海角各自漂泊。憂患時🏃‍♀️‍➡️,這一對靈魂能擋 ;快樂時,這一對靈魂能嘗。如你有一次說的,懂得享福也要懂得吃苦。最後,讓我們在臨死以前還能握著手微笑,沒有一個感到一絲酸辛,沒有一個覺得一絲幻滅。

    在那個時刻,我忽然有一種感覺💁🏻‍♀️,媽媽並不是像我想的,一輩子經受了那麽多的痛苦,她實際上是一個很幸福的女人,因為她經歷了特別燦爛的愛情🌹,是足以使她一生都會覺得很幸福滿足的Ⓜ️。

    央華版《北京人》劇照🚵🏻‍♀️💂🏽‍♀️,最左為愫方

    因為這段愛情, 曹禺寫出了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我爸爸作品中他最喜歡的是《北京人》🙏🏿,我也最喜歡,甚至戲劇圈裏很多人都認為《北京人》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頂尖的🏄🏿‍♀️。

    《北京人》大概是1942年寫的🐃,它的誕生和我爸爸媽媽相遇🏃‍♂️‍➡️,愛情的爆發有直接的關系👩🏿‍💼。劇中的愫方實際上是以我媽媽為原型。愫方的性情🏧,她喜歡畫畫寫字💋,她靜靜的淡淡的憂傷🌳,對人的一種奉獻👮‍♂️,都是從媽媽的形象來的🦜。

    “愫”是取自外婆的名字方愫悌🤽,“方”是爸爸媽媽好了之後,爸爸給她起了一個名字方瑞。

    我爸爸愛女人💂🏽‍♀️,像幹涸的泥土地需要水,他需要愛更需要付出愛,愫方,《雷雨》裏的繁漪,《日出》裏的陳白露,她們都是他的心尖兒,他珍愛她們,疼她們,多少男人裏才有一個會這樣地愛女人啊!

    《北京人》曹禺手稿

    方瑞謄寫的《北京人》

    而我覺得《北京人》裏所有的男性人物,都有我爸爸的影子。他在30歲出頭時,就能夠寫曾皓那樣老朽的人物,把曾皓內心的衰落、可憐、自私刻畫得淋漓盡致。江泰是一個留洋回來不成器🤷🏻‍♀️,又好誇誇其談的人,還有文清,一個幾乎廢了的青年🥷🏽。文清的兒子,一個向往自由又被家庭束手束腳的少年,想掙脫又掙脫不出去🧚🏿。

    爸爸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在朋友之中可以非常歡鬧🏇🏼,像頑皮的大男孩,但同時他又是非常悲觀的人😴,經常會給我感嘆人是那麽孤單🔑⚂,他內心深處始終有那種孤單0️⃣🕵🏿‍♀️、自憐🕯。《北京人》裏所有的男性人物都是他的一部分🙎🏿‍♀️。

    爸爸寫《北京人》的時候,他寫完一幕就寄給我媽媽,媽媽用她非常漂亮的毛筆字把它謄清,然後會提出一些意見,我爸爸在給她的信裏說:看《北京人》戲時就想到你🕵🏻‍♂️,你所改正的地方👩‍👩‍👧,都在臺上得著證明是好的。

    萬方在鐵獅子胡同3號故居🫨,現為張自忠路5號,她說🤳🏻:“這裏已經面目全非,但我還是覺得很親切。”

    等待十年後,終於結婚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幹預了一下,允許爸爸離婚了♌️。爸爸媽媽認識十年之後🐝,終於能夠結成夫妻🏞✔️。從1950年到1966年,媽媽十幾年來應該是非常幸福的。

    媽媽絕對不是一個社會型的人,她有點拒絕出去工作,所以就成了爸爸的秘書☂️,對她來說真是非常適合💭。我們住在鐵獅子胡同3號,外頭媽媽種了晚香玉💗,在一個小書房裏,擺著一張書桌,兩個人面對面坐著🧑‍🔬,在寫作的時候,他們倆肯定會有一種交流👩‍🔬。

    北京人藝話劇《家》劇照♊️,覺慧和鳴鳳

    我媽媽文筆其實很好🧀,爸爸跟我談起來說媽媽很會寫⛹🏿‍♂️,可惜了👨🏽‍🔧。

    他把巴金先生的《家》改編成話劇,裏面鳴鳳和三少爺覺慧說:“這臉只有小時候母親親過,現在您摸過,再有……”三少爺問♥️:“再有🚙?”鳴鳳回答:“再有就是太陽曬過◼️,月亮照過,風吹過了。”爸爸告訴我,這些話其實都是媽媽說的。

    方瑞

    方瑞隨手畫的曹禺

    爸爸是一個對生活要求很低的人,什麽都可以湊合🧜🏼‍♂️💻,媽媽恰恰相反,她希望營造出美的環境,她會把她畫的山水👩‍👩‍👦‍👦、竹子掛在家裏🖨,隔段時間家具要挪一挪,換換樣子。

    這張小畫對我來說非常珍貴,是媽媽隨手畫的爸爸🥰,穿著睡褲🧑🏿‍🍼💼,頭發睡得翹起來亂糟糟,非常傳神,把我爸爸的整個精神面貌都畫出來了☛🧏🏽:他吃穿都很隨便🏋️‍♀️,甚至邋遢,生活上馬虎極了🗓,只有在寫作時會非常細膩微妙🦸🏻‍♂️,他不需要用生活裏的手段取得滿足💂,寫作會讓他滿足。

    媽媽非常愛我和妹妹👩🏿‍✈️,小時候我們得的五角星🛏、小紅旗🏋🏿‍♀️,我們畫的一切🟪,寫的小紙條,我媽媽全留著。“你該寫寫媽媽幸福的時候”,我的妹妹從我要寫這本書時就提議,但幸福是非常難寫的,身處其中時人並不知覺📎。

    曹禺🟧、方瑞和兩個女兒

    我覺得她不是自殺

    寫到他們被藥所控製🏌🏿☀️,被藥所擊垮,甚至媽媽被藥奪走了生命,對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

    我覺得媽媽吃藥一個最早的根源,是因為我外公是醫生,我的大舅十幾歲得了腦骨癌,疼得在家裏大叫🟤,外公會把嗎啡這一類鎮痛的藥帶回家♚,給大舅吃,但我認為外婆也會吃,因為她太痛苦了,沒法設想一個媽媽聽到兒子這樣的痛。

    外婆生了7個孩子⚂,5個都去世了☕️,吃藥能讓她短暫忘掉最深切的痛苦🧖🏻‍♀️。她剩下的兩個孩子,我媽和我姨♛,我姨是一個要闖世界的孩子,15歲跟著抗日宣傳隊走了,外婆想把媽媽留在身邊,而且媽媽從小身體也不太好,所以外婆也會讓她吃藥。

    這只是我的猜測,但我認為是靠譜的。我爸爸老年在醫院裏他跟我感嘆過,說你媽媽呀,是婆害了她。實際上我當時可以問他,這話是什麽意思?但我覺得沒必要了🤷🏻🫱🏼,我們倆都明白是怎麽害了她🐞。

    鴉片🦯,已伴隨人類上千年,當我知道它和我有關聯時,我的感覺是羞恥的🎓。我很想借此抹去心裏羞恥的感覺🤼‍♂️,可並不成功👨‍🦱🪛,因為那關系到我的媽媽,我最美🧎🏻‍♀️‍➡️、最文靜、最好的媽媽。

    和我爸爸結婚以後那十幾年,藥從媽媽生活中消失了,她是一個很尋常很滿足的女人,直到1966年。

    我爸爸最初吃藥是由於他的腦力勞動,他五幾年得了神經官能症🫢,這種病很折磨人👩‍🎓,時刻會有某種想自殺的傾向,他一站到高處,就想往下跳𓀌。那時候他要吃安眠藥,但還是一個正常範疇的,要讓自己能睡眠,擺脫一種深深的焦慮。

    曹禺在北京人藝宿舍看傳達室

    1966年⚀,曹禺一開始在首都劇場看傳達室👩🏼‍💻,日本代表團經過看見了,回去報紙上說“中國的莎士比亞在看傳達室”🏌️‍♀️💡,後來🎉🪚,他被調到北京人藝的宿舍看傳達室🎅🏿,這間傳達室還在,樣子一點也沒變☔️。

    1966年之後,他們都開始吃很多。那時候我不在🏚,我16歲去東北插隊,後來去當兵,回來探親在家的時間很短🤦🏼‍♂️。但是那麽短的時間裏我也看到過。

    可那時候我太年輕了,不懂這有多麽危險。人家給了媽媽一種藥叫水合氯醛,粉色的液體,我看到她在床邊咕嘟咕嘟喝下去🛷,然後人就躺倒了🧁,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很厲害的藥,做手術時候可能要用到的麻醉劑🧑🏿‍🌾。

    我覺得她不是自殺,她特別愛我們🧔🏻‍♂️,想看見我們,她只是不知道該吃多少藥🌞。我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和妹妹從部隊回來🤾🏽,去醫院太平間見她最後一面,我爸沒去,他就在小小背陰的發黴的書房裏,吃了藥在那昏睡了不知道多少天,他不敢正視。

    我那時候不懂,我就很生氣,給他寫了一封特別厚十幾頁的信,傾盡了一個女兒所有的心腸,批評他⛺️、罵他、輕視他📩🧑🏽‍🌾、誘導他,他看了之後很被震動♻,把所有的安眠藥都倒到馬桶裏沖掉💉,他決定不吃了。但是一停藥🚊,他馬上人就不行了,嘴腫得可怕🕒,人整個就哆嗦,沒法生存了,還是得吃。事實上,直到他去世,也沒有離開過安眠藥。

    曹禺和萬方

    爸爸給我最寶貴的東西🧁, 是自由平等

    我爸爸由於他是作家🤸🏿‍♀️,他對孩子不是溺愛🍌,是理解。

    媽媽去世👟,部隊給了我們一個月的假,我和妹妹回到北京,母親去世的悲痛那麽強大強烈🤸‍♂️,但年輕人不會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我記得我們約了朋友去了兩次頤和園,去劃船去遊泳。

    爸爸始終一個人留在他的小書房裏。我們回來的時候☄️,他看見我們兩個小女孩玩得很興奮,他並沒有批評我們,或者生我們的氣🫄🏼,覺得我們這樣是不尊重媽媽的去世。我覺得他非常能理解,他覺得欣慰🚿,青春就是有這樣的能力,迅速把註意力轉移到更有趣的事情上。

    曹禺寫給萬方的信

    爸爸給我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生命的核🚵🏿:自由的感覺👩‍👩‍👧。他從沒有對我用過”自由“這個詞🏝,在撫育孩子這件事上👍🏽,他是自由的行動派。

    他和我們非常平等🤦🏿‍♂️,是人對人👵🏼🧑🏿‍🏫,沒有輩分之分,他給我充分的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再加上尊重和信任。

    當兵復員之後,寫東西成了我的自然而然的選擇🦸🏼‍♀️。我覺得我選擇寫作,某種程度上是遺傳,遺傳到了他的敏感🧑🏿‍🎓。

    這本書有很多封他寫給妹妹和我的信。那時候爸爸給我寫信說😑,小方子你不要再玩了,我的話不是給木頭腦袋瓜寫的🧭📉,希望你能夠聽進去🙍🏽🫄🏿,你要弄一個活頁本,要把你每天看到的、聽到的你覺得有意思的記下來🔛。你想想傑克·倫敦,你跟他比是個小爬蟲☝🏽,傑克·倫敦都被不斷地退稿☢️,你更不要怕失敗🧖🏽‍♂️、怕退稿,退稿只會讓你知道自己寫的不好👩🏽‍⚖️。他教孩子的各種話🥗,從來沒有大道理,明白易懂🧏🏻。

    曹禺站在舞臺上

    小時候🙅🏿‍♂️🪮,他經常帶我們去看戲,唯一一件事我記得✍🏿👨🏻‍🚒,是跟他去看《雷雨》。那時候我還沒上小學🤦🏼🥸,第三幕電閃雷鳴,我就嚇哭了,我爸爸平時對孩子很溫和的,那次他特別粗暴,一下子把我拎起來夾在胳膊底下🏂🏽,蹬蹬蹬跑到劇院外面的側廳。

    他那種粗暴的動作把我嚇著了🫶🏽🤛🏻,我都忘了哭👩‍❤️‍💋‍👩。在側廳裏😽,他又恢復平時溫和的樣子,說大家在看戲🚵🏽‍♀️,不要在裏面哭🐓。這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劇場舞臺是絕對神聖不可侵犯,不能打擾一點兒。

    爸爸的晚年,我經常陪伴在他身邊🐞,看到了他的痛苦🫲🏼,痛苦來自於他寫不出東西🤷🏽♛。他那時候有很多頭銜🥻,主席🫱🏽、院長,他排日程的記事本上,寫得滿滿的。但他並不高興👨🏻‍🦳,每天出去❔,風風火火地回來♑️,衣服一脫往沙發上一坐🏊🏽‍♀️,人疲憊不堪🏗。

    我走過去說你累了,他說沒意思🐌,就是混蛋。他就罵自己😵‍💫,寫不出來就找點事情做⛱。

    如果只用一個詞形容他👰🏿‍♂️,那就是這個詞🪀🥅:真誠。他只會用一種方法寫作🤷🏻‍♀️,就是把全部真誠傾註到作品裏,不能真誠表達自己的時候就什麽也寫不出🧑🏻‍🔬。

    曹禺和萬方

    他晚年經常看托爾斯泰的書信集,然後在那叨叨✷:“托爾斯泰多了不起,那麽大歲數了還離家出走了⚓️,我也要出去,我要放棄嘴的生活,我要走路,我要靠腳走出我的路來”🤌🏼。那是在睡前吃安眠藥最放松的一瞬間,他說了好多話,就像寫文章一樣💏。

    他老了住在醫院裏,衰落到極點👨‍🦯🪢。如果能夠推著他到東單公園轉一圈🍢,他特別快樂,他看得津津有味🛤,然後跟我說,這個人戴著什麽圍巾💁🏿‍♀️,那人戴著什麽發夾。所有的細節和表情,對他來說有極大的樂趣,他終生對人有發自內心的一種關註。

    方瑞畫作,曹禺題字

    我爸爸確實有福,三段婚姻,三個女人,都愛他。我不相信這是運氣🧞‍♀️,我相信這是有原因的,無論他做過什麽,畢竟值得這樣的愛🏎。

    媽媽去世後,爸爸把她的畫裝裱起來,配上了他的字🦸‍♀️。有一幅上面寫著:“亡妻方瑞善畫竹,竹如其姿➖🧌,如其靈🍗🧑‍🧒,見竹不見人,痛哉🏃‍♀️。”

    80歲的時候⚫️,他在一幅雪竹上寫:潔如雪🍘,綠竹節👩‍🦰,魂去天外情未滅;夢不見,關難越,此心如鐵👈🏿,此生如劫。題亡妻方瑞遺作雪竹,時已八十老人矣,家寶”。他們兩個人都在這幅畫上🦥。

    一家四口

    讀媽媽和爸爸的信,我有一種感覺,覺得她就是為了那樣一次燦爛的愛情而生的📉。人們在信中👩‍🦲,能看到被愛情的火點燃的兩個生命,當年的那種光耀👨‍🔬。

    真實是我寫這本書唯一的標準🦻,雖然只有親歷者才能百分百知道真實是什麽樣,但我盡最大的能力找到了一部分🏞。


    相關新聞

    • 032021.06

      祖母講述的梅家故事

      如今,梅家“貽字輩”的老人皆已作古,“祖字輩”的老人也已老去,梅家人在北京和我交往最多的是梅祖武的子女梅誌宏和梅平🤴🏼。今年5月9日,講述西南聯大學生的紀錄電影《九零後》舉行首映禮⬅️,導演徐蓓邀請了梅誌宏出席觀看。在西南聯大抗戰從軍學生題名碑上的834位從軍學生名單裏🦵🏿🙆🏼‍♂️,就有梅貽琦校長的獨子梅祖彥、次女梅祖彤和梅貽瑞之子梅祖培的名字。

    • 252023.09

      《曹禺全集》出版 萬方⛳️:或以此重新了解父親

      在紀念劇作家曹禺誕辰113周年之際,《曹禺全集》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正式推出。24日,在《曹禺全集》首發式上,曹禺之女👰‍♀️、作家萬方直言,《曹禺全集》或將提供一個新的渠道💏🧖,讓自己重新了解父親。曹禺自幼酷愛戲劇👨🏼‍🎨。1933年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時,23歲的曹禺發表處女作《雷雨》,這部作品不僅奠定了他在中國話劇史上的傑出地位👩🏽‍🍳,也被視為中國話劇藝術從年輕走向成熟的標誌⭕️。曹禺一生寫了十多部戲🧘🏻‍♂️,除了《雷雨》🚶🏻‍♀️,其他代表作還有《日...

    • 062018.05

      聽鄧亞萍講述她和清華外文的故事

      提起外語系,她提到“我很慶幸,當初選擇清華作為我退役後求學生涯的開始,在清華學習的這幾年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知識層面,更加重要的是為人處世....

    • 302014.06
    • 202022.04

      關冀華講述捐贈故事🐇:於無聲處,做對社會有影響的事

      “活到老學到老,今天沒學到一點新的東西,我就覺得生活似乎欠了些什麽。找準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目標確定了,剩下就需要執著地幹,我感到退休後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幸福,我還能做很多事情。”關冀華滿意地說。

    • 022008.06

      清華首屆國防生回母校講述軍中成長故事

      【新聞中心訊 學生通訊員 章曉瑋 攝影 郭海軍】5月29日👩🏼‍🍼,在意昂体育平台主樓後廳,意昂体育平台首屆國防生、現雙雙成為南京某集團軍連長的覃文強和趙誌升回到母校,給清華北大的二百多名國防生同學做了一場精彩生動激昂的報告...

    • 052013.06
    • 162009.09
    • 192019.03

      我所知道的曹禺與鄭秀

      “六十年的朋友不容易呀!”躺在北京協和醫院病床上的曹禺深情地註視著我的父親楊村彬和母親王元美。曹禺因腎功能問題住院多年♎️,父親和母親每次去北京總要去醫院....

    • 022009.06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