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思成先生為之終身奮鬥的理想——“居者有其屋”,到吳良鏞先生孜孜以求、不斷實踐的目標——“安得廣廈千萬間”;從梁思成先生提出的“體形環境論”,到吳良鏞先生開創的“廣義建築學”和“人居環境科學”,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經過了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六十多年來,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理論創新、創作實踐和國內外交流等方面,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一、學院概況
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下設4個系、8個研究所和3個跨院系科研綜合體。4個系即:建築系、城市規劃系、景觀學系和建築技術科學系;8個研究所為:建築設計研究所、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住宅與社區研究所、建築美術研究所、景觀園林研究所、資源保護與風景旅遊研究所、建築與技術研究所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研究所;3個跨院系科研綜合體為:意昂体育平台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意昂体育平台人居環境研究中心和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此外,還有學院規劃設計實踐的基地:意昂体育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清華安地建築設計顧問有限責任公司。
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三個二級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同時,建築學院也是意昂体育平台實施國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點建設單位。在2003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建築學一級學科被評為第一名。2007年,建築學一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
目前,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有在校學生1126人,其中本科生525人,碩士研究生601人,博士研究生322人。學院在職教師103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40人。教授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吳良鏞(兩院院士)、關肇鄴、李道增、江億。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3人,占61.2%,具有一年以上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者56人,占54.4%。學院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好,理論基礎和基本功紮實,熱愛教學和學生,註重教書育人,富於團隊精神,形成了嚴謹求實的院風。近年來,學院改革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二、歷史沿革
1946年10月,在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努力下,意昂体育平台在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學系,梁思成受聘為教授,並擔任系主任,吳良鏞為助教,系館借用舊水利館二樓。建築工程學系招收第一班學生15人,學製4年。1947年梁思成赴美訪學回國後,建築系更名為營建學系,取《詩經》“經之營之”意。營建系不僅重視建築設計和規劃,還重視相關的管理和經營,賦予建築學以廣義的內涵和任務。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工學院建築系並入清華,正式更名為建築系。師資力量和辦學規模隨之加強,系館由水利館二層遷至清華學堂。1970年建築學專業曾一度被取消,直至1978年恢復。
1988年,建築學院成立,設建築系和城市規劃系。2001年4月,原暖通空調專業從熱能系進入建築學院,組建建築技術科學系。2003年10月,成立景觀學系,至此形成了建築學、城市規劃和景觀學交叉融貫的學科架構。建築學院主要用房在建築館和舊土木館,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另有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節能研究中心大樓3000平方米。
三、人才培養
建築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理、工、文、藝諸領域,具有科學與藝術、理工與人文結合的特點。清華建築學院根據建築學學科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的建築教育理念和思想,並不斷將這種傳統繼承和發揚。
早在1947年,梁思成先生就率先在建築系倡導“體形環境”理論。基於這樣的理念,建築系更名為營建學系。營建系以融通理工與人文為宗旨,同時強調社會科學,重視從廣闊的歷史中探尋建築發展的規律,通過“博”而“精”的訓練培養學生綜合的藝術修養。在教學方法上著重啟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強調建築師的社會責任,樹立“住者有其房”的職業使命。
進入新世紀,吳良鏞院士又發展了“廣義建築學”和“人居環境科學”理論。建築學院在堅持清華特色與創建世界一流相結合的辦學目標指導下,以培養職業建築師、規劃師與科學帥才為目標,在建築教學中,註重將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與建築理解相結合,培養學生創造力與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前,在“建築、規劃、景觀”三位一體的學科架構下,建築學院已經形成完善的“教學、科研、實踐”三結合的育人模式,以及六年製本碩統籌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
1946年成立至今,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共培養了4500余名畢業生。他們在國家建設崗位上、在國際建築舞臺上辛勤耕耘,湧現出了一批建築大師、兩院院士、學術名家,造就了一批中國各個時期建築事業的領軍人物和各相關單位的骨幹人才。
四、學術、科研成果
六十多年來,建築學院實行教學、科研、實踐三結合的方針,將學術研究與設計規劃創作緊密聯系,針對國家城鄉建設中的重大課題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在建築學學科的各主要領域全面協調發展,使整體水平處於學術前沿。
梁思成教授、林徽因教授率領的團隊,完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吳良鏞教授主持的北京菊兒胡同新四合院設計實踐、提出的廣義建築學理論、人居環境科學、《北京憲章》等,已經成為中國建設史上的重要成果乃至世界建築界的標誌性事件。
學院承擔了百余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內容涵蓋廣泛。此外,學院還有數十項研究與設計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設計獎,可謂碩果累累。這其中,有關肇鄴院士主持的獲“國家優秀工程設計金獎”的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新館項目,有李道增院士完成的劇場史研究,還有江億院士在建築節能領域所取得的豐厚成果等等。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經濟和城鄉建設的發展,中國建設事業進入了迅猛發展的黃金時代。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繼承傳統、保持特色,以人居環境科學為指導,正在努力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建築學院。
下圖為吳良鏞教授主持設計的菊兒胡同新四合院工程。該工程獲得亞洲建築師協會首次頒發的優秀建築獎金獎等多項獎勵。能源危機與應對戰略

(《清華人》20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