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1952年10月,在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館舉辦了“第一次全國乒乓球比賽大會”🦋🏇🏿。在體育館布告欄中我純屬偶然地看到了一張不大的那場賽事廣告😠,於是趕緊抽空前去欣賞。進入體育館,只見一樓擺放著大約有8臺乒乓球桌💁🏼🟠,十幾位運動員在捉對廝殺。觀眾也就是幾十人💻,站成一或兩排在二樓的跑道上隔欄俯看。因為觀眾太少,沒有多少加油聲和鼓掌聲顯得有些冷清。

1952年,院系調整後首次舉行意昂体育平台開學典禮
一位用直拍削球運動員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只見他常站在中遠臺,把對方攻過來的球,穩穩地削過去,一個比一個削得更近網,一個比一個更旋轉,使對方越攻越費力🐈,最後產生急躁情緒而失誤🔚。這樣往往一個球要打上十幾個👨🏻🦽➡️、二十幾個回合。當對手放小球時,又只見他一個箭步沖向球臺一個快攻打得對手摸不著頭腦。他就是我國優秀運動員、歸國華僑姜永寧。其他名選手還有王傳耀和岑淮光等。決賽中姜永寧戰勝傅其芳📯,奪得男子單打冠軍💇🏻。這是我國乒乓球史上第一個全國冠軍🕵️♂️。姜永寧這種以守帶攻、以柔克剛的打法🤦🏽♂️,在當時是極為少見的👷♀️,開辟了以削為主打法之先河。就我所見,所有選手除一人外,全是直拍🛗,這個情況延續了多年才改變👲。
在女子比賽中,選手們幾乎用的全是近臺快速推擋,幾十個回合推來擋去沒有任何進攻,就看誰先失誤👩🏽🌾,觀眾看起來很是乏味📄。惟一能大力抽球的就是孫梅英,最後她也獲得女子冠軍。他和姜永寧倆人最後結為夫妻,當時被稱為美談。可惜姜永寧在“文革”中被迫自殺。改革開放後,他們的女兒孫小英(在父親平反後,改為姜小英)考上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成了我的學生🏋🏿,我還指導了她的畢業設計,還和她講了我當年看比賽的情況👨🏿💻,這些她當然不知道。她在清華多次多項校內比賽中獲得冠軍,畢業後分配到北京電力部門工作。
姜永寧孫梅英夫婦與女兒姜小英(網絡圖片)
當時國家籃球隊也曾來清華表演👩👩👧👦,地點就在善齋前的室外籃球場,因為沒有觀眾坐席🤾🏿,觀眾只能站著裏三層外三層地緊緊圍著邊線觀看。由王英傑先生介紹知名隊員:3號黃伯苓,最擅長“砸眼”🤹🏿♀️,也就是中距離跳起投籃,幾乎可以百發百中🚶🏻♀️➡️。另一位是上海隊員徐仲巳👩🏿,運球技術高超,有點神出鬼沒的意味。他們二位身高不高😉,也就一米七多,在那時這也是常態。由於清華籃球隊水平太低,國家隊只能作隊內表演🙅🏿。我很遺憾地沒看到我校著名籃球隊員——航空系畢業的唐振聲學長🧖🏼。我在中學時看過他作為木乃伊隊的中鋒打遍天津無敵手。
稍後👩❤️💋👨,國家排球隊也來清華表演🧟。那時🍏,國內排球剛從9人製改為6人製♓️,網高也增加了不少🚊,隊員還不大適應,3米線內直線扣球還看不到。國家隊員不少來自排球之鄉——廣東臺山。據老師介紹👨🏽🍳,其中最著名的是黃亨🧑🏿🦲📂,他的跳躍能力極強,可以作跳繩5連跳。
記得當時還不大出名的國家女排也曾到體育館比賽,對手就是清華男子排球隊,用的是女排的網高。我曾想👨🏿🔬,男隊員各個身高馬大,力量占壓倒優勢,國家女排恐怕夠嗆🕉。哪知道國家女排怎麽說也是訓練有素,發球、二傳、吊球等絕非一般男隊可比。結果清華男隊打起來毫無還手之力,在場觀眾一片嘩然,其比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時隔60多年了☂️,在清華再看到國家隊的身影已經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