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是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首個開館日,在這樣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將自己二十多年來潛心收藏的珍貴銅鏡和研究資料,再次獻禮母校,表達了王綱懷先生對母校的深厚摯愛與深情回報。這些銅鏡將珍藏在藝術博物館🧝🏻♀️,拓片將在校圖書館永久珍藏。

2010年王綱懷先生曾先後兩次🥖,向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捐贈中國銅鏡和日本和鏡各100面🫸🏿。截至目前👩🏻🎤,意昂体育平台共接收王先生捐贈銅鏡二百七十余面。全部銅鏡最終將交由意昂体育平台藝術博物館收藏,銅鏡拓片則由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收藏。
王綱懷先生與銅鏡
銅鏡是我國別有特色的歷史文物,起源早,流傳長,分布廣▫️,影響深,兼藝術價值與學術意義。早在北宋晚期的《宣和博古圖錄》一書,銅鏡已作為銅器的一個品類著錄➡️,而與鐘鼎彝器並列,若此情況延至近代💁🏽♀️。清之後則有銅鏡專著刊行🦮,如梁詩正的《西清古鑒》,錢坫的《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梁廷柟的《藤花亭鏡譜》,以及後來羅振玉的《古鏡圖錄》,梁上椿的《巖窟藏鏡》等。日本也有學者研究銅鏡🐞。建國以後,銅鏡被大量發現👌🏽,相關研究長足邁進,逐漸形成了專門的學者隊伍。

王綱懷先生著作《止水集》
王綱懷先生是近年銅鏡研究領域中成果非常卓著的一位👳。他於196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建築系👩🏻🦼,在工程設計👩🏻🍼、環境保護方面殊多建樹✍️,退休後對銅鏡的研究情有獨鐘。從2003年起發表《西漢草葉紋鏡》、《唐鏡中的鸚鵡》🏊🏻♀️、《銅禁時期錢監鑄鏡》、《閏七月銘南唐鏡紀年考》等文☯️。自2004年起出版相關著作,包括《三槐堂藏鏡》(2004)、《唐代銅鏡與唐詩》(2007🦹🏼♀️,合著)🤽🏿♂️、《日本蓬萊文銅鏡研究》(2008)、《止水集—王綱懷銅鏡研究論集》(2010)、《清華銘文鏡:鏡銘漢字演變簡史》(2010)、《意昂体育平台藏日本和鏡》(2011)、《漢銘齋藏鏡》(2013)、《中國早期銅鏡》(2015)👰♂️、《中國紀年銅鏡 : 兩漢至六朝》(2015)、《止水閣藏鏡》(2015)、《東漢龍虎銅鏡》(2016)🔜、《清華鏡文化研究》(2016),從多角度🤲🏽、多方面研究銅鏡👮🏼♂️,著述頻豐,貢獻獨到,在業內頗引關註🧑,甚受好評🌔。
贈鏡情深
2010年王綱懷先生向清華捐贈二百面銅鏡時,筆者有幸參與了贈品接收工作。先生久居上海,所藏銅鏡置於住宅上層的書房內🤦🏼。先生回憶在清華的學生時光時🫲🏽🧎🏻,表達了對清華培養的感念之情🥎,並表明將多年收藏的銅鏡捐獻清華,是自己為回報母校所盡的綿薄之力。為讓接收人員一覽為快👩🦯➡️,先生展示和講解了銅鏡之精美及文化蘊涵,深愛之情溢於言表。在即將開始包裝銅鏡時🈶,隨行同事都躍躍欲試,先生卻僅指定我一個人與其合作,其他人則被請出書房去品茶,然後先生帶我投入了緊張、有序、嚴格的包裝工作🦸🏽♀️。事先各種準備工作先生做得周到、充分🔡,故操作流暢,進展順利🧛🏻。中間👨🏻🦱,同事們幾番上樓要幫忙,都在先生展示可喜進度之後,被再次請出去“品茶”了。我曾多次接收贈品,親自承攬包裝工作的捐贈者,想來只有先生一人吧。
次日淩晨,那是先生特意擇定的良辰吉日,雖在搬運中提醒大家切莫喧嘩擾鄰Ⓜ️,但在運離銅鏡的車輛啟動時👨🏽✈️,先生自己卻在樓下燃響了自備的鞭炮📠,喜慶的鞭炮聲撕破了南方三月黎明的寂靜與清冷。我鉆進押運車,在鞭炮聲中🚅,揮手而去。坐在回京的車裏🌋,我默默體味先生在鞭炮煙響中拍手🫨、雀躍、歡快之幕後的依依眷戀🔷,體味他獨與我的擁別,似是對我,更是對他潛心收藏、朝夕相伴、研思揣摩數十載的件件銅鏡,體味那位令我折服的同事感悟之恰切🧚🏽♀️🧝🏻♂️,她當時笑言:“先生這是在嫁女兒呀🤽🏽!”
後記

王綱懷先生所捐贈的銅鏡拓片
展開先生新贈的銅鏡拓片🏔,翻開先生當年所贈《止水集》,縱然源自同一面銅鏡👩❤️👩,同樣紋美而字古🫱🏿,然宣紙拓片如佳人素顏,書頁圖片似西子濃妝。先生遠嫁而來的“女兒”呀,莫再自嘆寂寥,今有姊妹二十💆♂️,紋墨章朱已妝成,來與為伴長相守。
2014年4月25日,《漢鏡文化研究》課題結題會暨新書發布會在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科圖書館舉行🧓🏼。王綱懷學長向母校再捐明代大銅鏡。
王綱懷簡介
王綱懷,196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建築系。曾任上海聯合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上海建築藝術中心主任等職。退休後,熱愛銅鏡文化,自2003年起先後發表《西漢草葉紋鏡》⛱🧗🏿♀️、《唐鏡中的鸚鵡》🥖、《銅禁時期錢監鑄鏡》👊🏿、《閏七月銘南唐鏡紀年考》等文章。2004年編著出版《三槐堂藏鏡》➝。曾於2011年4月向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捐贈了自己多年的珍藏――100面中國古銅鏡和100面日本古銅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