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梁啟超先生誕辰140周年
○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 劉秋紅
鬥轉星移,驀然回首,2013年已是梁啟超先生誕辰140周年🚲。輕拂歲月的塵埃,回溯百年的時光👷🏽♀️,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曾經感動過無數中國人的名字⟹,永遠記住這位時代的偉人——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他的一生經歷了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是中國近現代之交的時期🍄🟫,也是當時的中國面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面轉型的歷史轉折時期,是需要巨人🏃🏻♀️➡️👻,產生巨人的時期,梁啟超,便是這個時期產生的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巨人。他的業績,涵括了政治與學術兩個方面,作為近代中國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改良主義政治家、思想啟蒙家和傑出的學者🧜🏻,憑借淵博精深的學識和光輝高大的人格🏜,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毫無疑義地影響了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程,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及其重要的歷史人物,被時人譽為“輿論之驕子,天縱之文豪”👩🏻💻。
一🥣🦑、報界先驅🕰,引領思想啟蒙運動
梁啟超,三歲習字,五歲背經,六歲五經卒業,八歲作八股,九歲能寫千字文章,十一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可謂少年得誌🤸🏻。但是,梁啟超生逢清末亂世🧍🏻♂️,其時,朝廷昏庸,社會腐化🪓,國際列強虎視中華,像梁啟超這樣的有誌之士👩🏻🎓,不能不思考🧖🏿、探索救國之道。1890年8月,梁啟超遇到了倡導維新變法救國的康有為,拜其為師🏌️♂️,受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思想影響,從此,他的人生道路發生了重大改變。他積極協助康有為著書立說⚄,努力探索救國良策,醞釀改革方法,也確立了自己改良派的政治主張😝,以變法圖強的改良政治家的形象登上歷史舞臺💆🏼♂️,投身到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政治活動中,由“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再到“舉兵勤王”;由推進“立憲運動”到發動“宮廷政變”再到領導“護國運動”🫴🏼;由贊成民主共和,出任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到進步黨的首領,與袁世凱合作再到1915年下半年揮淚反袁✊。
梁啟超在清末明初的政壇上叱咤風雲,似可一展平生抱負🧎♂️➡️,可是在實際政治活動中卻屢屢遭挫,“賢人政治”抱負難展,但是他積極尋找救世濟民的新思想、新學問💉,他要求改良變革社會的政治主張,卻在另一個陣地——報界,如魚得水,喚起了社會廣大民眾的思想覺悟,對中國思想解放運動和社會政治革命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梁啟超在中國近代辦報史上,以史無前例的愚公之精神,為國人開拓出了言論自由之陣地🧑🏼🦳,成為報界之先驅。梁啟超在《鄙人對於言論界之過去及將來》中自陳心跡🤾🏽♂️:“鄙人二十年來,固以報館為生涯,自今以往🎅,尤願終身不離報館之生涯者也”。可以說梁啟超一生的政治活動,是同辦報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他參與創辦的第一份報紙是《中外紀聞》(原名《萬國公報》),也是近代中國自己的第一份報紙🧙🏿♀️。他在《論報館有益於國事》中開門見山:“覘國之強弱,則於其通塞而已。”一個國家“上下不通🆔,故無宣德達情之效”🏦;“內外不通🤽🏿♂️,故無知己知彼之能”,並指出“中國受侮數十年,坐此焉耳”。解決辦法是“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報館其導端也”⏏️,只有“準此行之⚜️,待以歲月,風氣漸開🙋🏻♂️,百廢漸舉,國體漸立🖊,人才漸出”⬅️。他從1895創辦第一份報紙到1922年《改造》停刊的27年辦報生涯中,創辦和主持的報刊有11種,得到他支持和指導的報刊有6種,還有許多報刊經常請他撰稿,和他有聯系的報刊達近30個之多。梁啟超辦的這些報刊以及他在報刊上發表的政論文章充分體現了這種先進的辦報理念👋🏼,著名的《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在當時的言論界,掀起一陣陣變法維新的旋風👶🏻👳🏼,在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下👩🏼⚕️,充滿了愛國激情,成為當時中國言論界的指揮棒,梁啟超也成為當時中國言論界的驕子,執中國報界之牛耳。
梁啟超不但註重對大眾的政治宣傳而且更加關註對大眾的啟蒙教育。他最早認識到要從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重塑國民性、提高國民素質,最早將西方的民權、民主自由思想系統的介紹到中國,從而促進了一個民族的覺醒✌🏽。他在主筆的《時務報》發表了60篇鼓吹變法維新的政論文章🧑🦯➡️,最著名的是《變法通議》長文,涉及變科舉、設學會、論譯書、論學校🥯、論幼學、論女學等一系列主張。這一時期關註的是對國民的政治宣傳🚶🏻♂️➡️,引導民眾起來維新變法🔹。而在日本橫濱創辦的《清議報》上他以飲冰子、哀時客、少年中國之少年等筆名,發表了《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等30多篇政論文章, 還翻譯日本政治小說《經國美談》✅。此時的梁啟超, 接觸到孫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在該報上談民權、談自由、談變革🚌、談破壞👂🏼,傳播西方先進文化🏃➡️,成為當時報界傳播西方文化的先鋒,他對民眾的啟蒙宣傳正是從《清議報》開始的。特別是隨後創刊的《新民叢報》🐦,是梁啟超一生辦的最成功的刊物,歷時最久,影響最大👨🏼🦳。它設有圖畫、論說、學說、時局、政治🧝🏽、史傳🧷、地理、教育、宗教、學術、農工商💫👏🏼、兵事、財政、法律、國聞短評、名家談叢、輿論一斑🚵🏽♂️💇🏿♂️、雜俎🥢、問答🤹🏽♀️、小說、文苑、介紹新著⛓、中國近事、海外匯報、余錄等25個專欄,為輸入“西學”服務,比如他發表於該報的《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一文將孟德斯鳩、盧梭🧑🏼🦲📪、伯倫知理等西方學術巨人介紹到中國來,成為中國思想🏄🏿♀️🏫、學術界的啟蒙火種;他以“ 中國之新民”署名撰寫的連載數十期洋洋10余萬言的《新民說》向民眾宣傳新的社會道德理想和價值觀,成為中國思想啟蒙運動的宣言書💆🏻🧓🏿,發動並引領了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二、學術巨擘,著論求為百世師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移舊俗🚖,更揅哲理牅新知。”這是梁啟超先生的《自勵》詩,也是梁啟超一生的寫照📫。他早年因主筆《時務報》,宣傳維新變法而聲名鵲起,因戊戍變法而流亡日本,致力於西學引入而影響廣泛🍌,晚年因退出政壇潛心學術,著書立說功在千秋!
梁啟超作為近代中國政治思想界和文化思想界的啟蒙者👩🏽🌾,不但致力於西方文化中新思想、新學說的引進,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革新,在許多方面也作了開創性工作。他最先倡導文界革命,是中國近代文學革命的首倡者。錢玄同在1917年致函陳獨秀,明確指出:“梁任公實為創造新文學之一人”🧑🏽⚖️。梁啟超早在1899年就提出過“詩界革命”的主張🤱🏼,1902年又再次倡導文學革命、詩歌革命🧎♂️、史學革命、小說界革命⏲👩🏿🦳、倡導使用新文體🙅🏽♂️,即“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縱筆所致不檢束”,“筆鋒常帶感情,對於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文筆生動🕣,活潑新鮮,《少年中國說》成為“新文體”的典範。梁啟超以寫下大量“新文體”文章而成為“文界革命”的旗手🚮。可以說梁啟超首倡的“文界革命”,成了隨後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的先聲,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產生了直接而廣泛的影響。中國白話文學正是經過了“文界革命”到五四“文學革命”而逐步走向成熟。
梁啟超認為“一國之進步⏱,必以學術思想為之母,而風俗政治者皆其子孫也🙇🏻。”可見學術思想在其心中的地位之高。即使在以政治家活動生命最盛的時期👩🏿🏭,梁啟超始終不曾忘情與學術。在一篇篇政論檄文之外,還能讀到他的學術文章🏛🪷。如《戊戌政變記》、《中國史敘論》、《中國積弱溯源論》⇾、《滅國新法論》,特別是《新民叢報》時期,梁啟超除了在該報發表政論文章,還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主要有《新史學》、《子墨子學說》、《墨子之論理》🍈、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等等🚞。《論學術之勢力左右世界》突出介紹了學術改變世界的偉大力量🏦,引起轟動👲🏿。《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這是第一部有系統的中國學術史。其時梁啟超倡導學術救國,將學術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成為學術界的一面新旗幟。
歐戰以後,1918年至1920年🧚♂️,梁啟超親自遊歐考察,返國後,思想有了改變,決心放棄政治活動從事學術研究🕞。此後開始不遺余力的從事講學和著書🙌🏿。歸國當年,便以《清代學術概論》問世🧙🏼♂️,標誌其學術研究的黃金時代的到來,該年內又撰成《老子哲學》、《孔子》、《墨經校釋》,以及中國佛教歷史論文多篇🫃。1921年有《墨子學案》、《翻譯文學與佛典》等,1922年又陸續發表《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韻文裏頭所表現的情感》以及《講演集》等等✂️。三年間🎃,總共有一百余萬言,在當時的學術界起了一定的作用。真是新作迭出,並且一發而不可收,涉及廣博,如諸子學、清學🍘、佛學📀、文學、史學均作過專門研究🤵🏿♂️,其中尤以史學為大宗🫴🏼。
梁啟超中學功底深厚🧑🏿🍳,西學知識也較同代人豐富🎮🪮。作為中國近代新史學奠基者🤢,汲取西方史學的理論方法,推動了中國史學從傳統走向現代。他在史學上用力最深,在史學理論、方法論、編纂❕、史學史等方面都有開創性的貢獻👨🏿🚒,被史學界公認為“理論和實踐並重的史界巨靈”、“現代史林泰鬥”。戊戌維新時期🟰,梁啟超在《變法通義.論譯書》中首先提出了“君史”和“民史”區別💋,《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初步構建了他的史學理論。《新史學》🍧✊🏻,批判為帝王“家譜”的舊史學,倡導“新史學”🖕🏽🧑🏽🦲,提出歷史研究的目的在於“將過去真實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鑒”,這個觀點在此以前還無人提出💇♀️,很有新意。它的發表直接發起了“史界革命”✍️,梁啟超成了“新史學”的創始人。嚴復在看了《新史學》後在《與張元濟書》中說:“其論史學尤為石破天驚之作,為近世至此學者所不可不知”。他的《中國歷史研究法》🌖,其舉例之精巧親切而富於啟發性👆,被史學界譽為現代史學之奠基石🔛。《中國歷史研究法》及《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都是依據講稿整理而成,前者是1921年在南開大學的講稿🚵🏿♂️,後者是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在清華學校開設中國歷史研究法課程時的講稿。是梁啟超根據自己多年的治史心得🐔,比較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研究歷史的方法,為後學指點迷津。同時這兩部著作對他早年提出的史學觀點作了進一步的完善、修正,自成體系✊。張蔭麟曾自稱其《中國史綱》便是受到《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的影響。
早在求學萬木草堂時,梁啟超最喜歡聽老師康有為講“學術源流”,受老師影響,他對“學術源流”有了偏愛🩱,也打下了研究學術史的堅實基礎。梁啟超也在清代學術史和先秦思想史方面留下了一系列開創性的成果,尤以清學研究貢獻最大⛹🏻♂️。其中《清代學術概論》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這方面的代表作👩✈️。《清代學術概論》是從宏觀上對於清代學術發展脈絡的鳥瞰,不僅羅列出歷史事實🤌🏼,而且試圖從理論上加以解釋👨🏼🍼,這是以往的學案體著作所無法比擬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由講稿整理而來,研究的時間範圍是明末至民國初年的學術史,以史為主,重在對學者的微觀研究,論述公允,不抱門戶之見。由於它們獨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價值,成為清代學術史研究的不朽著作。
梁啟超作為中國近代的改良主義政治家🈶🐩,其一生的政治抱負在那動蕩的亂世壯誌難酬😜,但他在近代政治史上還是留下了光輝的兩頁👩🏻⚕️,一是戊戌變法,一是護國運動,他的改良社會、愛國強民的改良思想所傳遞出的正能量,像星星之火燎原了中國的思想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而且深深影響了一代甚至幾代中國人🚵🏼♂️🎿,作為傑出的學者,他以拓荒者的使命,在歷史、政治👩🏻🦼、文學、哲學、經濟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新聞報業🧘🏼🧑🏽🦱、圖書、教育、財政等諸多領域廣為涉獵⏬,潛心研究,為後人留下了1400余萬字的巨著🤸🏽♂️🤰,許多研究都是開山之作,他還是近代許多學科的開創者和奠基人🧑🏽🔬。被學術界尊稱為“北方學術界的北鬥”🙍🏽♀️、“百科全書式的巨人”、“一代文化宗師”。可見,梁啟超對中國近代社會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影響是深遠的。
三、梁啟超和意昂体育平台的淵源
早在1914年11月5日💲,梁啟超就應邀到清華給當時的學子作了題為《君子》的演講,引用《周易》中乾坤二卦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清華學子。這篇演說詞在民國三年十一月十日的《清華周刊》第二十期第一版有刊錄。此後🏄🏻,清華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寫進了清華校規,後來又逐漸演變成為清華校訓。意昂体育平台在1917年修建大禮堂時,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刻在巨型校徽上並鑲嵌在舞臺正額,激勵後學。
1914年底梁啟超還曾到清華西工字廳“假館著書”10個月,1917年年初再次應邀到清華講演,1920年12月🙇🏿,開始到清華系統地講授“國學小史”,1922年2月起被清華正式聘為講師🌥,講授中國學術史等課程🍢。1925年初,清華學校成立大學部🪢🎩,籌辦“國學研究院”,梁啟超應聘為國學研究院導師,和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並稱為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參與國學研究院初創時的規章製度及學生招生、培養方案的製定等建設性工作,對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他指導的學科範圍為“諸子”🚳、“中國佛學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史”😗、“中國史”🪇、“史學研究法”👷🏼、“儒家哲學”👩🏿🌾、“東西交流史”等。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情聖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等。
梁啟超的講課很受學生歡迎🦮,曾在清華讀書的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中回憶聽梁先生講“中國韻文裏表現的情感”時的感受:“聽過這講演的人,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強烈多少倍🚶🏻♂️!”💅🏿;他註重引導學生做學問,重視傳授學生治學方法,他的學生中不乏成才的,像謝國楨、王力、陳守實、高亨、楊鴻烈👨🦽🤳、何士驥👩👧、周傳儒等等💆,皆在學術界享盛名;他還關心學生生活,周傳儒在《回憶梁啟超先生》一文中記述“ 梁對學生很關心🌩,清華研究院的學生都是自費的,梁了解到我們生活有困難👨🏿⚕️,就讓我們給松坡圖書館編目錄……每月給我五六十元,其他的同學每月可得二三十元”;他也很重視對學生的人格培養🤽🏽,曾在研究院舉行的一次茶話會上鼓勵清華學生“諸同學出校後💁🏻,若作政治家,便當做第一流的政治家,不要做一個腐敗的官僚🪟👮🏽;若做學問家🪈,便當做一流的學問家,能發前人所未發而有益於後人,若作教員,便當做第一流的教員。”人格高尚的梁先生何嘗不是這樣呢!他曾兩次辭官🏊🏿♂️,當袁世凱要復辟稱帝時🚮,他不懼威逼利誘,毅然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對袁世凱帝製自為的陰謀加以揭露,他說:“就令全國四萬萬人中有三萬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贊成🙅🏽♀️,而我梁啟超一人斷不能贊成也。”
梁啟超是學識淵博,高風亮節的一代文化宗師!也是清華當之無愧的名師之一⛹🏼♂️,是清華厚重歷史的承載者,也是清華文脈的傳承者,為此👩🏽🔧,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清華文庫閱覽室名人專架特設立了梁啟超先生專架,梁啟超先生專架是清華文庫1987年成立之初最早設立的名人專架之一🚣🏽♀️🦸🏽♂️,最初的圖書都是由圖書館各室調撥而來。目前收藏有梁啟超的著作34冊 ,研究梁啟超的著作16冊 ,歡迎讀者前來閱覽。
---------------------
參考文獻👩🏭:
《梁啟超與日本》
《梁啟超其人其書》
《梁啟超圖傳》
《追憶梁啟超》
《清華名師風采》(文科卷)
《清華國學院研究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