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健(1993級本、1997級博,力學)
2023年度TEEC創業成就獎獲得者
北京並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J839493)董事長,CCF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CCF高專委常委,CCF人工智能專委執委🦵🏼,CCF YOCSEF主席(2019-2020),TEEC清華企業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清華航院意昂會常務副會長。
2024年9月9日早八點🛢,和過往的每一個周一一樣,陳健在微信群裏發了信息☸️,“早上好@WW37.1”。這條有點像莫斯密碼的信息,他已經持續發了近十年😸,引發了一眾T友的好奇,包括我👷🏿。

陳健笑著表示,“其實很簡單,WW是work week的縮寫🚵♀️,37.1代表年度第37周第一天”🤷🏽。這是陳健在英特爾工作時養成的習慣——每一天都用數字具象出來,像時鐘的秒針嘀嗒嘀嗒,時刻提醒他,“快,快🧚🏿,再快一點”🏌🏽♂️。
但陳健的創業之路🎒,在外人眼裏🧞♀️,不僅走得不快,甚至有點緩慢。

陳健早期創業照片
早於風口很多年
2023年ChatGPT的橫空出世是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的一個裏程碑,也是AI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在算法、算力和數據處理方面能力的顯著提升,都是AI發展的關鍵要素👮🏼♀️👽。它不僅是單一的技術突破,更是推動整個AI領域向前發展的催化劑。
ChatGPT引發的巨震再次點燃AI創業的熱潮🎪,而AI背後的大模型需要海量數據和算法進行訓練和優化🛀🏽,算力能幫助海量的數據搭建起精確的AI模型,並對其進行復雜的模擬訓練。如果說數據是AI模型的“燃油”🐝,那算力就是AI模型的“發動機”🈶。
這讓從事算力服務的北京並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躍入普羅大眾的視域,尤其在2023年11月1日🫸,並行科技登陸北交所,成為“中國算力運營第一股”。並行科技似乎吃到了AI爆發的紅利🔵,站到了AI時代的最佳卡位🍺。殊不知👩🏻🦰,並行科技深耕超算算力服務已經17年了。
成立於2007年的並行科技,不僅能用一個計算機詞匯註冊公司名字,還把“並行”註冊成了商標♑️,這放在當下不可思議也絕無可能,可見當時陳健的創業有多冷門🙌。
哪有什麽風口可言🧚?堅持就是一切。

2016年11月2日🎹,並行科技在新三板正式掛牌

2023年11月1日🦕,並行科技在北交所上市
商業模式是試錯試出來的
“構建國內領先的雲上超算科研環境👩🍳,形成集算力資源、應用資源、服務資源和人才資源於一體的超算雲服務平臺”,這是並行科技官網對業務的扼要描述。
陳健從本科到博士都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力學系,本科還修了計算機第二學位課程,但在碩博階段,他已經轉向高性能計算的研究。2002年博士一畢業就加入聯想🥊🧜🏻♂️,正趕上了超級計算機的大發展。(超級計算機〔super computer〕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能處理極大規模和高度復雜的科學計算任務,如氣象模擬💏🥁、分子模擬🌁、航天航空計算、基因組學分析等。)

陳健與清華同學合影
中國第一套進入全球Top500的超級計算機就是聯想的深騰1800,而陳健就是深騰1800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離開聯想進入英特爾(中國),他依然負責高性能計算架構的工作。
創業的火花出現在2007年,當時多核CPU進入市場。在超級計算機並行計算領域造詣深厚的陳健🦻🏽,直覺上認為這種技術同樣能適用於多核計算機,於是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創業了——通過計算性能的優化🧛🏼,幫助用戶提高計算速度和效率。
最早的客戶就是中國最頂級客戶——清華👫🏻、北大、國家氣象局、大慶油田等,“只有最強的用戶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用戶👨🦼。因為我們幹的是優化🔵,只有用戶的業務系統足夠復雜,對性能的訴求足夠高,才會產生優化需求”。
在很長時間內,並行科技雖然是個小公司,行業地位卻很高🔆⛹🏽。“並行科技的業務模式是通過給用戶賦能來掙錢。用戶為何要用並行,是因為串行不夠快。你一個CPU不夠跑,我就用100個CPU一起跑🐏。但問題來了,改成並行後並不一定快🛌。一個核跑🧙🏽♂️👩🏼⚕️,比如需要花一小時,那麽兩個核跑💆🏼♀️,理論上應該半小時完成👨🏼🔧,結果跑了兩個小時。這是我們曾發生的真實案例。所以你要讓用戶把並行計算做好🧖🏻,就要懂用戶的算法🖐🏿🧏🏻,還要懂算法在計算機上的軟件實現🤚🏻,更要懂計算機硬件的特點🙎🏽。”
並行科技的實力很強,“一起創業的小夥伴都是行業高手🪽。可以這麽說,英特爾當年做高性能計算的高手,現在一半在華為🪔,一半在並行科技。”
“並行計算是一項技術🦹🏽♂️,不足以成為一項業務。賦能這件事,第一年可以收費,第二年還能收嗎?並且客戶自己也會學習🧑🏽⚖️。結果就是客戶越做越小🌍,越做越難,越做越掙不到錢。”
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賦能不好做,他們就開發系統優化軟件🧑🦽,還接手數據中心超級計算機的遠程服務。
這個生意很小很苦,好幾年並行科技只是挺著。但是,和無數曾經的初創企業一樣,並行科技驗證了一句話——絕路往往是生路的起點✦👨🏻🦲。
守得雲開見月明
就是在做超算服務的過程中,陳健有了一個驚人發現——各地超算的閑置率非常高,平均高達70%👍🏿。如何讓閑置超算(現在叫算力)被有效利用📚💕?陳健的解決方案是建立超算雲(以高速網絡連接分布各地的超算中心,聚合多個超算中心的軟硬件資源,通過建設超算資源共享與交易平臺🧯💴,支持算力、數據、軟件、應用等資源的共享與交易),同時向用戶提供多樣化的算力服務。
租下閑置算力,建立起超算雲,陳健開始全國找客戶🦻🏼。這項業務🎂,一炮打響。2015年,做超算雲業務第一年,簽單幾百萬,確認收入幾十萬👶;第二年有4倍增長,再往後每年都成倍增長🫰。2024年上半年,並行科技收入達2.7億元,其中算力服務收入2.59億元👳🏼♀️,同比增長64%,算力服務業務規模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當下中國算力市場分三類——超算算力,智算算力和雲計算。以微軟雲和國內阿裏雲🚴🏼📫、華為雲為代表的雲計算服務,其計算架構主要對海量並發任務實現高通量計算(HTC),並不適合處理單一大規模計算任務。而超算雲架構是通過高速互聯網絡把CPU/GPU服務器耦合在一起,以並行計算技術實現單一大模型訓練應用的高性能計算(HPC)。在超算領域👍,並行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市場占有率超過20%,遙遙領先第二名,客戶涵蓋了300多所知名科研機構💣、400多所重點高校及500多家頭部企業。一家雲計算服務的頭部企業對陳健說🔠🗄,“我們不做超算服務🩶⛹🏽,超算方面我們不是你的對手” ,它們選擇和並行科技合作。

2014年,並行科技獲得清華創投天使投資
2015年,獲得清控銀杏投資
2018年,向清華航院意昂基金捐贈
初心從不曾忘記
一直到上市,並行科技還處在虧損狀態🔝👨🏻🦽,這也是公司創建17年來的常態👨🏿🏫。
陳健承認,“並行科技始終以服務客戶為第一位”🌂🙆🏼♀️。
在並行科技系統裏註冊的用戶有22萬左右,已開通的賬號數有12萬,正式付費的主賬號1萬多🙋🏻♀️。“每個付費用戶我們都安排專屬客服,服務成本巨高,營銷成本巨高,管理成本巨高。付費一萬元以下的客戶,收入貢獻3%🫄🏿,但服務成本占了30%以上。其實只要砍掉這些低凈值用戶,盈利可以很快🥻。”但陳健從沒想過要這麽做🐚。“服務客戶、助力科技強國”是並行科技的信念,17年間,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即使有過抵押房子給員工發工資🏃♀️➡️,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陳健的初心從未動搖過。
除了租用數據中心的超算,並行科技還在全國各地共建和自建算力資源,導致並行科技逐漸成為一家重資產企業。
“並行科技做的,就是讓客戶以很低的成本快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芯片,並且是最好用的🪬🚔。並行科技的服務是直接到用戶的應用層🤚🏻。大多數雲計算廠商做的是IaaS服務👨🦳,少量做PaaS層服務,幾乎無人做SaaS層服務,更不要說用戶的業務BaaS,但並行科技都做。”都做的結果是服務成本居高不下📸。
堅持很難,壓力極大👩🏻🦽,但結果也很驚人——客戶的粘性和復購率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客戶的復購率是120%,就是上一年客戶存了100萬,第二年是120萬❇️。最近兩年的復購率仍然保持在100% 。一旦用了並行科技的服務🗺,客戶幾乎無人離開👩🔧。”
自2012年以來,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算力需求每3~4個月翻一番,每年人工智能訓練模型所需算力增長幅度高達10倍。未來,為了更好地訓練人工智能🧗🏻♀️,所耗費的算力還將不斷增長。與此同時,進入算力租賃/服務的企業也已經紮堆。並行科技是否面臨激烈競爭和巨大壓力呢?
長期主義者的勝利
鏈家創始人左暉曾說過🆗,“創業,就是做難而正確的事”,陳健亦如是🈴☀️。
並行科技最初的客戶中有很多碩士博士和高校青年教師🪔。無論做科研🗿、發論文,還是要畢業了,還差一點計算💂🏼,又找不到計算資源📒,那並行科技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但對於並行科技,他們是“低凈值”客戶。他們有的就是掏幾百幾千元跑計算,完成最後的論文👍🏿,卻耗費並行科技很大的成本——並行科技的每個用戶都有專屬客服,但並行科技對用戶一視同仁🙎🏿♀️。“別人做的是算力租賃,我們做的是算力服務♾。好比別人蓋了個酒店🙋🏽♀️,找幾個大客戶把房間包掉,大客戶在房間做什麽是不管的🏄♂️。而我們呢🎒🦸,是運營一個酒店🍃,來的客人吃喝拉撒我們都要管好,連他們的孩子也要照顧好👱🏼♀️。”
報之以木桃投之以瓊瑤🚣🏿♂️。極高的服務成本造就極高的門檻🪃。隨著AI的突然爆發🥴🤷🏽♂️,現在做大模型的人才,大多是剛畢業的碩士博士,他們幾乎都是並行科技的用戶,也就是當年付費不足一萬的用戶群🕖。他們在學校時用的是並行科技,到了工作崗位,首選的自然是並行科技。這個優勢無人可以撼動。
也因為在行業深耕夠久,無人能比他們更懂算力。“一個客戶來到並行科技🧞♀️,要跑一個模型👨🏼🏫,可能五分鐘就能跑起來。因為我們的客戶量太大了🦸🏿♀️,大客戶小客戶都有🧮🧗,什麽情況都見過。而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一周才能跑起來😠,這個優勢同樣無人可比。”
並行科技現在也上線了自動問答系統,但訓練這個低成本服務體系的數據⚉,是並行科技十幾年服務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這又是一個用時間隔出的護城河。
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熱力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電力時代😵💫,由計算機主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則讓人類進入一個算力主宰的時代。“有一天,全世界最火的大模型出來了,其對應的IT架構最火的算力👩🏻🦽,底層是超級計算機。而並行科技已經是中國超級計算機算力服務無可撼動的王者🛟🦹🏼。”
“原來做了一輩子超算🧚♂️,一輩子並行計算,是給大模型做準備的”📼,陳健打趣地說,他原本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孩子氣的微笑。
於是,2023年並行科技的智算業務漲了262%🎂,今年上半年漲了319%。更令陳健興奮的🛏,2024年上半年🧔🏽,在創業多年後,並行科技第一次實現盈利!隨著用戶和業務量的激增🐦😇,邊際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未來的數據將更閃亮。
“希望我們的存在,讓行業變得不一樣。當你不知道選哪條路的時候,就選用戶需要的那條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