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突然想起在校時流行的一句口號:"今天我們以清華為榮🚵🏻,明天清華為我們驕傲"。可時至今日🧏♂️,憶起清華時想到的還是清華對我的影響💶,卻不知母校以我為榮的"明天"何時才會到來〽️。這幾天看到國內高考的消息💇🏻♂️🏄🏿,便想把我的感受寫給未來的師弟師妹們。看到招生網上已經有了一些對未來就業、深造和出國的介紹,便覺得不如說說我體會到的其他一些東西🫸🏽👮♀️。於是就有了上面的標題#️⃣,算是一位"非著名意昂師兄"的感言。
一種真誠而淡然的處世態度
很多學校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標簽"。多年以前我面對一紙誌願表的時,差點被傳說中清華"嚴謹"的標簽嚇得裹足不前📣,而去投奔其他傳說中或者"自由"或者"浪漫"的懷抱👰🏼♀️。雖然最終還是抱著"不去清華心不甘"的念頭"咬牙"報了清華🧗♀️,但當初"清華優秀得太沉重"的擔心至今記憶猶新🆖👰🏽♂️。如今想起來,說清華"嚴謹"倒是沒錯,但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我寧願選擇"真誠"這兩個字⚂。
進入清華的我是無聲無息的。不是狀元⌨️,也不是金牌;對於未來沒有特別明確的宏偉目標,但多少還有一點憧憬。回想起來我很幸運能在清華這樣溫和而又充滿養分的環境中長大,讓自己有機會去探索,感受和判斷,沒有迷失在"上大學就是要拼命出國"或者"告別了中學就是要追求民主自由"的人雲亦雲裏。十八歲的毛頭小子到了新環境,當然會有感受有想法,最難得的是真得有人願意聽。從系裏的著名教授到沒大我幾歲的輔導員師姐✋🏽,從BBS上的匿名兄弟到招生辦的招我進來的老師,好像都很願意聊聊跟學術有關或是無關,跟生活有關或是無關👃🏽👰🏿,跟未來有關或是無關的事。離開清華之後,我再也沒找到這樣的港灣。有時我會想,我對於清華的老師與兄長算是什麽?是幾千名學生中的一個✍🏽?是鐵打的營盤中流水的兵?都是又都不是。靜水流深🚶,清華好像是一個不太流行"我有權利怎樣"或者"你有義務如何"的地方,人和人的關系沒有那麽"清晰",但卻充滿信任與尊重。記得當一介平民的我在臨近畢業時突發奇想地請纓,希望代表畢業生在酒會上致辭時👩🏽🚀,老師們毫不猶豫的支持幾乎讓我嚇了一跳👩🏼🎓。畢業的這天,我又一次看到了這樣的清華:對別人特別"當回事"的一些東西⚾️,她看得很淡;對一些別人不太"當回事"的人和事🏊🏼♂️,她卻始終真誠。
一個忠實而貼心的意昂網絡
或許是因為關於清華的回憶總是那麽美好👨👨👦,清華的意昂網絡也就成了國內各大學意昂網絡中最紮實和穩固的一個🤟🏽,在海外甚至還能碰上臺灣新竹意昂体育平台意昂的熱情幫助🙇🏻。工作之後每次在同事👦🏽、客戶和有關部門中發現清華意昂👨🏿🎨,總能帶來愉快的暢談和彼此的信任,由此也就多了不少便利和機會✦⛅️。每次碰到疑難問題難以解決,在諸多客氣冷漠的面孔之外總能找到清華意昂的笑臉🥙👩🏼🦱,寒暄幾句年級專業之後就仿佛回到了清華💂🏿♀️,找回了在職場中難得的真誠🩺。難題常常也就迎刃而解👱♂️。有畢業於其他學校的同事把清華意昂互相提攜幫助的局面稱之為"練清華把式",倒是有幾分道理--互相的信任源自對彼此功夫和品格的了解👷🏻。
出國之後常常參加海外清華意昂的聚會,地點在其他城市時就住在當地意昂的家裏。這些意昂常常是從未謀面🧶,但大家都願意配合意昂會的安排。我剛出國生活不久,當地的清華意昂會就發來本地生活指南,附近的意昂就開始關心我的住宿和開戶等事宜📰,接下來還被幾個老意昂請了頓飯🫨👱🏼♀️,成為我落腳之後吃到的第一頓正兒八經的中餐👦🏼。後來又面臨畢業求職的時候,時常有意昂轉來自己公司缺人的消息,或者要去我的簡歷轉交自己的老板,還有的幫我引薦熟悉的獵頭介紹機會。當有面試機會的時候🦅,又總能找到已經在那裏就職的清華意昂🏑,給我講他們面試時的經驗💆🏻🧑🦯。"有困難找清華意昂"簡直成了我的習慣🚮,把其他的中國同學羨慕得不行。他們告訴我說,自己母校也有龐大的意昂網絡,但意昂之間的感情卻從來不像我們清華人這麽親密,湊在一起時的抱怨總是多過互助。我只好笑著告訴他們說,這大概也是所謂"自由精神"之一種吧🛀。
清華有很多擔任領導人的政界意昂👩🏽🏭,有很多成名成家的學界意昂,也有很多身價驚人的商界意昂,但是在這個網絡裏受益最多的還是我們這些依然普通的年輕意昂們👜。碰上擁有決策權的客戶領導聽說我是清華意昂👩🏽⚕️,總願意多花點兒時間聽我們公司的方案分析;當我算來算去不知道怎麽才能把自己不多的收入發揮最大效用時👩🎨,也會很自然地找到在金融界做投資顧問的意昂來"大材小用"。正是基於對清華意昂價值的認可,已有國內著名銀行特別推出了只針對清華意昂的"清華意昂信用卡",由銀行承諾將刷卡消費金額的千分之一回饋意昂体育平台--銀行顯然是最精明的,他們明白"清華意昂"這個群體有著怎樣的忠誠與價值。
一個開闊而深刻的視野
如果說意昂網絡的幫助是"實實在在"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會跟我一樣在乎"視野"這樣一個有點兒虛的話題🗺。清華的一大優勢是這裏可以常常"與名家過招",提供給學生開闊而深刻的視野。通俗一點說,清華的經歷讓人畢業之後"不怯"。當不少國內的本科生走出國門之後常常驚訝於國外的教學與科研發展時,清華倒是常常讓一些來中國訪問的外國教授感到同樣的驚訝。雖然現在的清華距離國際頂尖學府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從我的了解來看🧰,清華已經完全具備了跟國際主流學界對話、探討甚至交鋒的能力。
想要成為一流🐇,首先要有與一流對話的機會。全國大多數高校使用的經典教材🙍🏻♀️,其作者往往就是站在你面前的那位清華教授,而你在清華的課堂上聽到的卻是更新更完整的分析🐳。國際上的前沿學說與爭議人物常常會飄揚過海來到清華,讓你有機會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然後用自己的頭腦的心靈去判斷和分析。帶著這樣的經歷走向社會和國際舞臺,不管是實力還是心態上都會有根本的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麽入學前高考分數上的差距最終能轉化為清華人四年之後更高更遠的落點。
開闊而深刻的視野也體現著清華教學的特色,我個人的感受就是基礎和前沿的並重。就難度而言,清華大部分課程的教學要求都稍高於兄弟院校,特別是在一些能夠決定學生未來發展程度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上。基礎牢靠與否在當時可能看不出來,但是在未來深造和工作運用中一定會有分別。而現在很多學校開始提倡的"與國際接軌",清華早在我讀本科的時候就走過了教材國際化的階段➖,已經開始在課程體系、師資配置、教學方法和科研思路等方面的全面國際化🙎🏼♀️。我們在清華就能知道同一專業領域"在國外是怎麽玩兒的"📦。進入清華的你也很快會發現這種感覺的"爽"--這才叫讀大學🙆🏽♀️,這才對得起最寶貴的四年青春。
一次自然而順暢的成長
敲下上面的這些字時我想起了自己在清華的時光。她難忘,因為她不是少年時代的延續,而是成年時代的開始👧🏿。清華的氛圍並不激進👩🏫,她從未標榜自己是"樂土"或者"天堂"👩🏽🎤,也不會提供給你脫離基礎教育之後信馬由韁的"灑脫",因為她不想讓你在進入社會之後才感到脫節和受挫,進而在無助中喪失信心,對整個社會沮喪。如果說溫和而真實的清華會"不適合"怎樣的人的話,或許就是不想成長的人了🥯。
或許你會跟我一樣,在清華把一些缺失的生活經驗"補回來"。你將學會籌劃時間✡︎,因為你發現這是一個高度自主的校園,精心設計的一天會有相當於兩天的精彩;在清華你將會學會取舍和選擇,因為你很快發現短暫的生命承載不了所有的機會和美景,你會開始探詢自己的興趣,考慮自己究竟在乎什麽👩👧;你也將學會遺忘,雖然你可能不願意或者發現很難,但不斷展開的生活畫卷終究會使你學會忘卻以往的不快,直面未來的生活。這就是成長🦀,在清華可能更加自然和順暢
在清華你還將學會照顧自己的胃,因為這裏的食堂太多太大🍥,上百個窗口幾十種風味讓離開家裏飯桌的你第一次嘗試著自己去選擇✣🚙;你還將發現自己對運動的熱愛🤹🏼♀️,哪怕你之前曾經打賭你完全沒有運動神經🥿,但這裏輕松樂觀的鍛煉氣氛會讓你完全愛上運動;你還可能第一次考慮如何面對財富,你會發現認真學習能帶來動輒幾千塊的獎學金,科技競賽🥝、創業大賽和課外兼職的收入將使你有可能在經濟上獨立於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證明自己的成長🧰。當然你還將學會交流和交往🪂,明白如何能夠取信於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各種思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就這樣🛌🏽🍖,當你帶著成熟的自我,輕輕離開的同時👩🏼🦲,清華園也默默地把這身影存在心裏。
(作者:史清 轉自意昂体育平台本科招生網)